CN215451440U - 一种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1440U
CN215451440U CN202121469068.6U CN202121469068U CN215451440U CN 215451440 U CN215451440 U CN 215451440U CN 202121469068 U CN202121469068 U CN 202121469068U CN 215451440 U CN215451440 U CN 215451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film layer
sided
fluorine
trapp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90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媛媛
左燕
卢博
王琪
赵思阔
管卫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Xian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Xining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Xian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Xining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Xian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Xining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690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51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1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1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包括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封装胶膜层以及含氟薄膜层,所述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正反两面均设有一层封装胶膜层和一层含氟薄膜层,且所述封装胶膜层夹设于所述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含氟薄膜层之间;每层所述含氟薄膜层的外表面形成有具有图案的陷光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轻质柔性组件的上下两面均使用含氟薄膜层,含氟薄膜层的外表面形成有陷光结构,使得轻质柔性组件抗紫外性能优异,陷光结构搭配双面电池,光电转化效率高,且具有防眩光的作用,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屋顶,解决屋顶承重问题的同时兼顾美观及高效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
背景技术
自2013年以来,分布式屋顶光伏席卷中国,尤以第三方投资模式的工厂屋顶光伏电站装机量最大。而在东部发达地区,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无法提供空旷场地安装集中式光伏发电组件,在此背景下,利用楼宇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组件成为节省空间的更优选择。
在分布式电站中,传统的玻璃封装组件一直为首选,但是传统玻璃封装组件会导致楼宇屋顶承压过重,无法解决载荷超负荷的问题,且对于一些曲面屋顶,常规的玻璃组件无法实现安装。因此,传统的玻璃封装的光伏发电组件无法很好地兼容楼宇屋顶的安装场景,严重制约了光伏发电的普及。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采用透明TPT(聚氟乙烯复合膜,Tedlar/PET/Tedlar膜的缩写)、KPC(PVDF/特殊处理PET,PVDF即聚偏氟乙烯,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又称聚酯薄膜)、PET等作为柔性组件前板,这类薄膜原本均被采用于光伏组件背板材料,当使用于前板时,确实可以实现光伏发电组件的柔性,但是由于前板接收的紫外辐照剂量相比背板材料要大的多,容易导致前板材料出现黄变、开裂等,影响组件寿命;而且,以上材料经过高温层压后热收缩较大,导致组件成品翘曲较大、不平整,影响组件外观及安装;另外,透明前板表面具有较高的反射,用来制作轻质柔性组件封装损失较大,还存在光污染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可以用于楼宇屋顶的安装场景,不仅重量轻,而且透光性能好、抗紫外性能优异、光电转化效率高,且具有防眩光的作用,保证了组件寿命,解决了屋顶承重问题的同时兼顾美观及高效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包括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封装胶膜层以及含氟薄膜层,所述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正反两面均设有一层封装胶膜层和一层含氟薄膜层,且所述封装胶膜层夹设于所述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含氟薄膜层之间;每层所述含氟薄膜层的外表面形成有具有图案的陷光结构。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含氟薄膜层为四氟乙烯无织物基材薄膜或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薄膜。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含氟薄膜层的内表面事先进行电晕处理。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含氟薄膜层的达因值>38dyn,透光率≥94%。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含氟薄膜层的厚度为20μm~50μm。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还包括复合固化层,所述复合固化层为树脂与玻纤织物的组合物。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复合固化层的拉伸强度≥500Mpa。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封装胶膜层为EVA胶膜、POE胶膜或共挤型EVA/POE胶膜。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选自PERC电池、TOPCon电池、IBC电池的一种。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还包括铝合金边框,所述铝合金边框包围于所述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四周。
本实用新型的轻质柔性组件的上下两面均使用含氟薄膜层,含氟薄膜层的外表面形成有陷光结构,使得轻质柔性组件抗紫外性能优异,陷光结构搭配双面电池,光电转化效率高,且具有防眩光的作用,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屋顶,解决屋顶承重问题的同时兼顾美观及高效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0: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20:封装胶膜层;30:含氟薄膜层;40:复合固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设置”、“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包括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0、封装胶膜层20以及含氟薄膜层30,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0的正反两面均设有一层封装胶膜层20和一层含氟薄膜层30,且封装胶膜层20夹设于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0与含氟薄膜层30之间,也就是说,自内而外,轻质柔性组件依次包括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0、封装胶膜层20、含氟薄膜层30,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0的上方(正面)和下方(背面)的结构可以相同,采用双面电池封装工艺制作组件,可以带来更多的发电增益,显著降低系统度电成本。这里,每层含氟薄膜层30的外表面形成有具有图案的陷光结构,起到增加功率及防眩光的作用。
具体地,陷光结构为在含氟薄膜层30的外表面使用带有花纹的高温布经过高温层压后形成,含氟薄膜层30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在高温层压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的热收缩或翘曲变形现象,因此层压后的含氟薄膜层30表面平整,外观性能好。轻质柔性组件的上下表面均采用含氟薄膜,上下表面经过高温层压后呈现陷光结构,可以起到增加功率及防眩光的作用,也不会造成光污染。
优选地,最外层的含氟薄膜层30为四氟乙烯无织物基材(ETFE)薄膜或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薄膜,含氟薄膜层30的厚度优选为20μm~50μm。含氟薄膜层30的内表面事先进行电晕处理,使得达因值>38dyn,透光率(380nm~1100μm波长范围)≥94%。
本实施例的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还可以包括复合固化层40,该复合固化层40可以是树脂与玻纤织物的组合物,为树脂与玻纤织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常温下呈胶软状态,高温层压后固化,固化后的拉伸强度≥500MPa。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0的正面和背面都依次设有封装胶膜层20、复合固化层40以及含氟薄膜层30,形成双面封装结构。
如果柔性组件采用在透明TPT、KPC、PET等前板上镀减反射膜层来实现功率增益及防眩光的功能,会存在多方面的缺点:一是镀减反射膜层一般在玻璃上容易实现,但在有机高分子材料上较难实现,在镀膜前需要对材料进行清洗,使用的清洗剂会对透明TPT、KPC、PET等前板造成损伤;二是镀膜的方式加工费用高,使材料成本上升;三是减反射膜的户外耐久性差,无法保证长期的功率增益。与之相比,本实施例的含氟薄膜层30可以采用复合固化层40、封装胶膜层20结合到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0的表面,无需镀膜制程,简便快捷,只需加热呈胶软状态的复合固化层40即可将含氟薄膜层30与封装胶膜层20结合在一起。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上下表面均使用复合固化层这样的复合高分子材料作为衬底支撑结构,可以显著提高轻质柔性组件的抗冲击性能及耐冰雹冲击的能力。
可选地,其中的封装胶膜层20可以是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膜、POE(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胶膜或共挤型EVA/POE胶膜。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0可以选自PERC电池、TOPCon电池、IBC电池的一种。
另外,轻质柔性组件还可以包括铝合金边框,当柔性组件的各层结合在一起后,通过将铝合金边框包围于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0的四周形成边框结构,即可应用于分布式屋顶,解决屋顶承重问题的同时兼顾美观及高效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轻质柔性组件使用双面电池封装,其上下两面均使用含氟薄膜层,层压时在组件上下两面使用带有花纹的高温布铺设,经过高温层压后上下两面含氟薄膜形成陷光结构,使得轻质柔性组件抗紫外性能优异,陷光结构搭配双面电池,光电转化效率高,且具有防眩光的作用,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屋顶,解决屋顶承重问题的同时兼顾美观及高效的作用。而且,采用树脂与玻纤织物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作为支撑材料起到一定的力学支撑,也提高了轻质柔性组件的抗冲击性能及耐冰雹冲击的能力,可应用于常规玻璃组件无法应用的场景,也不会增加材料和制作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0)、封装胶膜层(20)以及含氟薄膜层(30),所述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0)的正反两面均设有一层封装胶膜层(20)和一层含氟薄膜层(30),且所述封装胶膜层(20)夹设于所述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0)与所述含氟薄膜层(30)之间;每层所述含氟薄膜层(30)的外表面形成有具有图案的陷光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薄膜层(30)为四氟乙烯无织物基材薄膜或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薄膜层(30)的内表面事先进行电晕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薄膜层(30)的达因值>38dyn,透光率≥9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薄膜层(30)的厚度为20μm~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合固化层(40),所述复合固化层(40)为树脂与玻纤织物的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固化层(40)的拉伸强度≥500Mpa。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膜层(20)为EVA胶膜、POE胶膜或共挤型EVA/POE胶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0)选自PERC电池、TOPCon电池、IBC电池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合金边框,所述铝合金边框包围于所述双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0)的四周。
CN202121469068.6U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 Active CN215451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9068.6U CN215451440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9068.6U CN215451440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1440U true CN215451440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14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9068.6U Active CN215451440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1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15694B1 (ko) 태양 전지 모듈 및 태양 전지 모듈의 제조 방법
US20090272436A1 (en) Non-glass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e
CN101728437B (zh) 具有包封功能的背板以及使用该背板的太阳能电池板
EP1921684A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KR102360087B1 (ko) 컬러필름 적용 태양광 모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1506995A (zh) 具有改进的背板的光生伏打模块
US20150155411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s comprising light directing medium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9390422B (zh) 一种轻质光伏组件
CN102460727A (zh) 成型的光电模块
US20120305080A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module
KR102658247B1 (ko) Bipv 적용 가능한 고출력 슁글드 태양광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9991405B2 (en) Solar module with aligning encapsulant
CA2948560A1 (en) Semi-flexible solar module using crystaline solar cell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on thereof
CN215988795U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屋面结构
CN116314408A (zh) 一种轻型光伏真空玻璃
CN215451430U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叠焊构造的轻质柔性组件
JP2000243989A (ja) 透明フィルム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5451440U (zh) 一种具有双面陷光结构的轻质柔性组件
CN215451429U (zh) 一种轻质彩钢瓦光伏组件
CN210073875U (zh) 太阳能幕墙组件及太阳能幕墙
CN208352345U (zh)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1523014U (zh) 太阳能光伏电池绝缘背板
CN111341868A (zh) 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20272483U (zh) 一种轻质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CN215496752U (zh) 全黑轻质太阳能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