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24872U - 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24872U
CN215424872U CN202023256568.XU CN202023256568U CN215424872U CN 215424872 U CN215424872 U CN 215424872U CN 202023256568 U CN202023256568 U CN 202023256568U CN 215424872 U CN215424872 U CN 215424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vessel
clamping
fixedly connected
vascular closure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565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玲翠
孙杰
张世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aihe Zhi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aihe Zhi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aihe Zhi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aihe Zhi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565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24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24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24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属于医疗技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两个血管夹持组件,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戴组件,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套设有与血管夹持组件配合使用的防护组件,旨在解决现有的由于两个独立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没有固定,且处于上翘状态或斜靠于手臂上,术者操作时,经常会触碰到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导致血管的钳夹平面发生移位,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经常会与缝线缠绕,阻碍缝合的过程且独立的独立血管闭合装置容易发生误碰而发生掉落的现象,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医者治疗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专业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也属于医疗器械中的一种,血管吻合手术时,血管闭合装置常用于阻断血流,临床手术中,术者常用两个血管闭合装置夹住血管断裂的两端,再对断裂口实施缝合,然而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两个独立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没有固定,且处于上翘状态或斜靠于手臂上,术者操作时,经常会触碰到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导致血管的钳夹平面发生移位,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经常会与缝线缠绕,阻碍缝合的过程且独立的独立血管闭合装置容易发生误碰而发生掉落的现象,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需要新型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由于两个独立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没有固定,且处于上翘状态或斜靠于手臂上,术者操作时,经常会触碰到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导致血管的钳夹平面发生移位,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经常会与缝线缠绕,阻碍缝合的过程且独立的独立血管闭合装置容易发生误碰而发生掉落的现象,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医者治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两个血管夹持组件,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戴组件,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套设有与血管夹持组件配合使用的防护组件,所述血管夹持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卡扣组件,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开设有与卡扣组件配合使用的卡槽。
为了达到夹持闭合血管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优选的,所述血管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板、两个捏板和复位弹簧,所述夹持板的前侧与捏板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安装于两个捏板之间,所述调节架的顶部与捏板固定连接。
为了达到方便血管夹持组件调节对血管进行夹持闭合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优选的,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卡板、调节螺栓和卡紧块,所述卡板靠近调节架的一侧与调节架活动连接,所述卡板的前侧穿过卡槽并延伸至调节架的前侧,所述调节螺栓的后侧与卡板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的前侧与卡紧块固定连接。
为了达到对血管夹持组件防护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优选的,所述穿戴组件包括连接带、连接块和固定带,所述连接带靠近连接板的一侧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远离连接板的一侧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靠近固定带的一侧与固定带固定连接。
为了达到对血管夹持组件防护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块、松紧绳、固定柱和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套设与连接板的表面,所述固定柱的顶部与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底部与松紧绳固定连接,所述松紧绳远离固定柱的一侧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与血管夹持组件配合使用。
为了达到方便捏板转动和复位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优选的,两个捏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捏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捏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为了达到方便防护壳安装至连接板表面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底部开设有与固定柱配合使用的活动槽,所述固定柱的底部穿过活动槽并延伸至防护壳的底部。
为了达到方便固定带与手臂或者腿部的固定,且增加穿戴舒适度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勾面,所述固定带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与魔术勾面配合使用的魔术毛面,所述固定带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软垫。
为了达到增加调节架带动血管夹持组件调节时稳定性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调节架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连接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调节块配合使用的调节槽。
为了达到方便对血管夹持组件调节后进行限位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优选的,所述卡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表面与调节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紧块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捏槽,所述卡板的前侧开设有与调节螺栓配合使用的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的表面通过螺纹孔与卡板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通过血管夹持组件,使用者通过捏动捏板,捏板转动挤压复位弹簧,且带动两个夹持板分离,使用者把夹持板移动至血管需要夹持闭合的位置,松开捏板,复位弹簧的复位使两个夹持板对需要闭合的血管进行夹持,从而达到了闭合血管的效果,通过卡扣组件,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对两个血管夹持组件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当调节完成后,能够通过卡扣组件对血管夹持组件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减少术者触碰到血管夹持组件尾部的机率,同时也增加了缝线的操作空间,减少了血管夹持组件的尾部与缝线缠绕的机率,从而方便了血管夹持组件调节对血管进行夹持闭合,通过穿戴组件,使用者可把穿戴组件穿戴至患者的手臂或者腿部上,且能够对血管夹持组件的尾部进行了固定,术者即使碰到了血管夹持组件,其钳夹平面也不易发生移位,同时,连接带具有灵活调节功能,适用于不同患者,通过防护组件,当血管夹持组件使用完毕且进行清洗消毒后,使用者可通过把防护组件套设在血管夹持组件的表面,从而达到了对血管夹持组件防护的效果,解决现有的由于两个独立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没有固定,且处于上翘状态或斜靠于手臂上,术者操作时,经常会触碰到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导致血管的钳夹平面发生移位,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经常会与缝线缠绕,阻碍缝合的过程且独立的独立血管闭合装置容易发生误碰而发生掉落的现象,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医者治疗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血管夹持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血管夹持组件与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扣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穿戴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带的展开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组件与血管夹持组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板;2、血管夹持组件;201、夹持板;202、捏板;203、复位弹簧;3、卡扣组件;301、卡板;302、调节螺栓;303、卡紧块;4、穿戴组件;401、连接带;402、连接块;403、固定带;5、防护组件;501、固定块;502、松紧绳;503、固定柱;504、防护壳;6、防护软垫;7、转轴;8、调节块;9、调节架;10、安装槽;11、调节槽;12、卡槽;13、转杆;14、轴承;15、螺纹孔;16、捏槽;17、魔术勾面;18、魔术毛面;19、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包括连接板1,连接板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两个血管夹持组件2,连接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戴组件4,连接板1的两侧均套设有与血管夹持组件2配合使用的防护组件5,血管夹持组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架9,调节架9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卡扣组件3,连接板1的底部开设有与卡扣组件3配合使用的卡槽1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血管夹持组件2,使用者通过捏动捏板202,捏板202转动挤压复位弹簧203,且带动两个夹持板201分离,使用者把夹持板201移动至血管需要夹持闭合的位置,松开捏板202,复位弹簧203的复位使两个夹持板201对需要闭合的血管进行夹持,从而达到了闭合血管的效果,通过卡扣组件3,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对两个血管夹持组件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当调节完成后,能够通过卡扣组件3对血管夹持组件2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减少术者触碰到血管夹持组件2尾部的机率,同时也增加了缝线的操作空间,减少了血管夹持组件2的尾部与缝线缠绕的机率,从而方便了血管夹持组件2调节对血管进行夹持闭合,通过穿戴组件4,使用者可把穿戴组件4穿戴至患者的手臂或者腿部上,且能够对血管夹持组件2的尾部进行了固定,术者即使碰到了血管夹持组件2,其钳夹平面也不易发生移位,同时,连接带401具有灵活调节功能,适用于不同患者,通过防护组件5,当血管夹持组件2使用完毕且进行清洗消毒后,使用者可通过把防护组件5套设在血管夹持组件2的表面,从而达到了对血管夹持组件2防护的效果,解决现有的由于两个独立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没有固定,且处于上翘状态或斜靠于手臂上,术者操作时,经常会触碰到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导致血管的钳夹平面发生移位,血管闭合装置的尾部经常会与缝线缠绕,阻碍缝合的过程且独立的独立血管闭合装置容易发生误碰而发生掉落的现象,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医者治疗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血管夹持组件2包括两个夹持板201、两个捏板202和复位弹簧203,夹持板201的前侧与捏板202固定连接,复位弹簧203安装于两个捏板202之间,调节架9的顶部与捏板202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血管夹持组件2,使用者通过捏动捏板202,捏板202转动挤压复位弹簧203,且带动两个夹持板201分离,使用者把夹持板201移动至血管需要夹持闭合的位置,松开捏板202,复位弹簧203的复位使两个夹持板201对需要闭合的血管进行夹持,从而达到了夹持闭合血管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卡扣组件3包括卡板301、调节螺栓302和卡紧块303,卡板301靠近调节架9的一侧与调节架9活动连接,卡板301的前侧穿过卡槽12并延伸至调节架9的前侧,调节螺栓302的后侧与卡板301活动连接,调节螺栓302的前侧与卡紧块303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卡扣组件3,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对两个血管夹持组件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当调节完成后,能够通过转动卡板301,卡板301转动至卡槽12的内腔,且使用者通过旋转卡紧块303,使卡紧块303与调节架9紧密接触,从而实现了对血管夹持组件2的定位,从而减少术者触碰到血管夹持组件2尾部的机率,同时也增加了缝线的操作空间,减少了血管夹持组件2的尾部与缝线缠绕的机率,从而达到了方便血管夹持组件2调节对血管进行夹持闭合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穿戴组件4包括连接带401、连接块402和固定带403,连接带401靠近连接板1的一侧与连接板1固定连接,连接带401远离连接板1的一侧与连接块402固定连接,连接块402靠近固定带403的一侧与固定带403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穿戴组件4,使用者可把穿戴组件4穿戴至患者的手臂或者腿部上,且能够对血管夹持组件2的尾部进行了固定,术者即使碰到了血管夹持组件2,其钳夹平面也不易发生移位,同时,连接带401具有灵活调节功能,适用于不同患者,从而达到了对血管夹持组件2防护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防护组件5包括固定块501、松紧绳502、固定柱503和防护壳504,防护壳504套设与连接板1的表面,固定柱503的顶部与连接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柱503的底部与松紧绳502固定连接,松紧绳502远离固定柱503的一侧与固定块501固定连接,防护壳504与血管夹持组件2配合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防护组件5,当血管夹持组件2使用完毕且进行清洗消毒后,使用者可通过把防护壳504套设在血管夹持组件2中夹持板201的表面,对夹持板201进行防护,防止夹持板201长时间与外界接触落入灰尘等,从而达到了对血管夹持组件2防护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捏板202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7,两个捏板202之间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两个捏板202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10,复位弹簧203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安装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轴7,当使用者捏动两个捏板202时,两个捏板202以转轴7为圆心进行转动,从而方便了带动夹持板201对需要夹持闭合的血管进行夹持,通过安装槽10,方便了复位弹簧203的安装和限位,从而达到了方便捏板202转动和复位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防护壳504的底部开设有与固定柱503配合使用的活动槽19,固定柱503的底部穿过活动槽19并延伸至防护壳504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活动槽19,当血管夹持组件2使用需要取出防护壳504时,使用者取下防护壳504,且把防护壳504套设于连接板1的两侧,活动槽19方便了防护壳504安装至连接板1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带4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勾面17,固定带40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与魔术勾面17配合使用的魔术毛面18,固定带40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软垫6。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魔术勾面17和魔术毛面18,方便了固定带403的两端进行紧固连接,通过防护软垫6,防护软垫6的设计既使得固定带403能更好地贴合手臂,又增加了舒适性,从而达到了方便固定带403与手臂或者腿部的固定,且增加穿戴舒适度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卡槽12的数量为若干个,调节架9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8,连接板1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调节块8配合使用的调节槽1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卡槽12,方便了对卡板301的限位,且若干个卡槽12,方便了血管夹持组件2调节后的限位固定,通过调节块8和调节槽11的配合使用,调节块8在调节槽11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达到了增加调节架9带动血管夹持组件2调节时稳定性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卡板3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13,转杆13的表面套设有轴承14,轴承14的表面与调节架9的内壁固定连接,卡紧块303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捏槽16,卡板301的前侧开设有与调节螺栓302配合使用的螺纹孔15,调节螺栓302的表面通过螺纹孔15与卡板301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杆13和轴承14的配合使用,当卡板301转动时通过转杆13在轴承14的内部转动而转动,增加了转动时的稳定性和流畅性,通过捏槽16,方便了使用者捏动卡紧块303的转动,通过螺纹孔15,方便了卡紧块303调节对调节架9与连接板1之间进行限位,从而达到了方便对血管夹持组件2调节后进行限位的效果。
工作原理:首先,在血管吻合手术的实际使用中,术者在吻合血管前,先游离血管,再根据需要切开血管的部位、长度,来预估阻断血管的位置,并计算两个血管夹持组件2之间的距离,当使用者需要对两个血管夹持组件2之间的间距调节时,使用者通过捏槽16逆时针转动卡紧块303,卡紧块303带动调节螺栓302在螺纹孔15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脱离与调节架9之间的接触,使用者通过转动卡板301,卡板301通过转杆13在轴承14的内部转动而转动,直至转板转动出卡槽12的内腔,脱离了对调节架9与连接板1之间的限位,使用者控制血管夹持组件2进行移动调节,血管夹持组件2中的捏板202带动调节架9在连接板1的表面进行滑动且带动调节块8在调节槽11的内部进行滑动,当两个血管夹持组件2之间的间距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后,使用者控制卡板301转动至卡槽12的内腔,并顺时针转动卡紧块303,使卡紧块303与调节架9紧密接触,实现了对连接板1与血管夹持组件2的限位,从而减少术者触碰到血管夹持组件2尾部的机率,同时也增加了缝线的操作空间,减少了血管夹持组件2的尾部与缝线缠绕的机率,使用者通过魔术勾面17和魔术毛面18把穿戴组件4固定在患者的手臂或者腿部,能够对血管夹持组件2的尾部进行了固定,术者即使碰到了血管夹持组件2,其钳夹平面也不易发生移位,同时,连接带401具有灵活调节功能,适用于不同患者,且使用者通过捏动捏板202,捏板202转动挤压复位弹簧203,且带动两个夹持板201分离,使用者把夹持板201移动至血管需要夹持闭合的位置,松开捏板202,复位弹簧203的复位使两个夹持板201对需要闭合的血管进行夹持,从而达到了夹持闭合血管的效果,完成以上步骤后,术者即可进行血管吻合手术,血管吻合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需要对夹持板201进行清洗和消毒,并把防护壳504套设于夹持板201的表面进行防护,以便下次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包括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两个血管夹持组件(2),所述连接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戴组件(4),所述连接板(1)的两侧均套设有与血管夹持组件(2)配合使用的防护组件(5),所述血管夹持组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架(9),所述调节架(9)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卡扣组件(3),所述连接板(1)的底部开设有与卡扣组件(3)配合使用的卡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夹持组件(2)包括两个夹持板(201)、两个捏板(202)和复位弹簧(203),所述夹持板(201)的前侧与捏板(202)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203)安装于两个捏板(202)之间,所述调节架(9)的顶部与捏板(20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3)包括卡板(301)、调节螺栓(302)和卡紧块(303),所述卡板(301)靠近调节架(9)的一侧与调节架(9)活动连接,所述卡板(301)的前侧穿过卡槽(12)并延伸至调节架(9)的前侧,所述调节螺栓(302)的后侧与卡板(301)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栓(302)的前侧与卡紧块(30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组件(4)包括连接带(401)、连接块(402)和固定带(403),所述连接带(401)靠近连接板(1)的一侧与连接板(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401)远离连接板(1)的一侧与连接块(40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402)靠近固定带(403)的一侧与固定带(40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5)包括固定块(501)、松紧绳(502)、固定柱(503)和防护壳(504),所述防护壳(504)套设与连接板(1)的表面,所述固定柱(503)的顶部与连接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503)的底部与松紧绳(502)固定连接,所述松紧绳(502)远离固定柱(503)的一侧与固定块(501)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504)与血管夹持组件(2)配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捏板(202)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7),两个捏板(202)之间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两个捏板(202)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10),所述复位弹簧(203)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安装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504)的底部开设有与固定柱(503)配合使用的活动槽(19),所述固定柱(503)的底部穿过活动槽(19)并延伸至防护壳(504)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4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勾面(17),所述固定带(40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与魔术勾面(17)配合使用的魔术毛面(18),所述固定带(40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软垫(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2)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调节架(9)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8),所述连接板(1)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调节块(8)配合使用的调节槽(11)。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3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13),所述转杆(13)的表面套设有轴承(14),所述轴承(14)的表面与调节架(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紧块(303)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捏槽(16),所述卡板(301)的前侧开设有与调节螺栓(302)配合使用的螺纹孔(15),所述调节螺栓(302)的表面通过螺纹孔(15)与卡板(301)螺纹连接。
CN202023256568.X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 Active CN215424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6568.XU CN21542487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6568.XU CN21542487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24872U true CN215424872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681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56568.XU Active CN21542487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248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1897A (zh) * 2021-05-14 2021-06-18 天津百和至远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1897A (zh) * 2021-05-14 2021-06-18 天津百和至远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36862U (zh) 一种锁固调整式口腔扩撑器
CN215424872U (zh) 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
CN112971897A (zh) 一种生物可吸收的血管闭合装置
CN208081483U (zh) 双排指触式手臂按摩器
CN211704735U (zh) 一种用于肾移植手术的止血钳
CN211674173U (zh) 一种眼科检查装置
CN213406469U (zh) 一种骨科前臂夹具
CN205795681U (zh) 多功能心电图仪
CN213697062U (zh) 一种可计时按压止血器
CN113456408A (zh) 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
CN219594929U (zh) 一种虎口外展位无创固定装置
CN212853736U (zh) 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装置
CN220442742U (zh) 一种诊疗用定位导向装置
CN215385612U (zh) 神经导航下脑出血微创手术定位装置
CN212816810U (zh) 一种骨伤超短波康复护理椅
CN204909813U (zh) 一种用于眼科手术的镊子
CN219941138U (zh) 一种心脏介入手术用的上肢托架
CN221711900U (zh) 一种带有调节功能的定位垫
CN220213513U (zh) 一种导尿袋防压装置
CN221060799U (zh) 一种血气针定位穿刺辅助装置
CN220193154U (zh) 一种洞巾的固定装置
CN109303957A (zh) 一种小儿麻醉防抖动手部固定装置
CN220309157U (zh) 一种辅助固定架
CN214511242U (zh) 一种外科护理止血装置
CN221770420U (zh) 一种换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