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8404U - 动力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18404U CN215418404U CN202120877963.5U CN202120877963U CN215418404U CN 215418404 U CN215418404 U CN 215418404U CN 202120877963 U CN202120877963 U CN 202120877963U CN 215418404 U CN215418404 U CN 2154184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plate
- module
- power battery
- battery pack
- module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QSNQXZYQEIKDPU-UHFFFAOYSA-N [Li].[Fe] Chemical compound [Li].[Fe] QSNQXZYQEIKDP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及模组框架,电池组包括多个依次堆叠的电芯,且多个电芯依次电连接;模组框架上设置有收集腔,收集腔用于收容电池组,且收集腔的内侧壁与电池组的外表面相贴合,收集腔的至少一个内侧壁上突出设置有导轨结构,导轨结构用于与电池组的一侧面抵接。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模组在模组框架上设置了收集腔,并在收集腔的内壁上突出设置了导轨结构,使得电池组在装入收集腔内时可以与突出的导轨结构抵接,降低了电池组装入模组框架内时的摩擦力,且利用模组框架本身对电池组的位置进行限制,结构简单、零部件种类少、组装工艺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对标传统汽油车,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快速上升,兼顾续航和安全,铁锂方形大模组电池应运而生。
现有的电动汽车中的大模组电池通常包括模组框架和多个电芯,多个电芯排列在一起共同装入模组框架内,模组框架内需要配合设置安装结构以配合端板、螺丝等固定件将电芯固定安装在模组框架内。所使用的零部件种类较多,组装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除此之外,在模组框架设置的安装结构如安装孔等,也会导致结构强度低,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零部件种类少、组装工艺简单的动力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及模组框架,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依次堆叠的电芯,且多个所述电芯依次电连接;
所述模组框架上设置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用于收容所述电池组,且所述收集腔的内侧壁与所述电池组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收集腔的至少一个内侧壁上突出设置有导轨结构,所述导轨结构用于与所述电池组的一侧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上突出设置有极柱,所述模组框架上开设有贯通所述收集腔的汇流让位孔,所述汇流让位孔朝向所述极柱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组框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及所述第四侧板依次连接,共同围成所述收集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腔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垂直的截面形状为方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内灌注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沿所述冷却流道的入口进入并从所述冷却流道的出口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模组还包括冲压板,所述冲压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贴合,所述冲压板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板共同围成所述冷却流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与所述收集腔相贯通,且所述注胶孔朝向所述电池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结构为两个间隔设置的摩擦凸起,两个所述摩擦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模组框架的长度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模组还包括吊耳,所述吊耳设置于所述模组框架的外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耳上开设有镂空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模组通过设置电池组及模组框架,在模组框架上设置了收集腔,并在收集腔的内壁上突出设置了导轨结构,使得电池组在装入收集腔内时可以与突出的导轨结构抵接,降低了电池组装入模组框架内时的摩擦力,且利用模组框架本身对电池组的位置进行限制,结构简单、零部件种类少、组装工艺简单。
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模组通过在第一侧板上设置冷却流道,并在冷却流道内灌注冷却介质,通过驱动冷却介质从冷却流道的入口进入,并沿冷却流道流动,最终从冷却流道的出口流出,提高了模组框架的散热性能,使得电池组产生的热量可以经由模组框架快速散出,提高了动力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模组的模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模组框架的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模组框架的冷却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动力电池模组10;电池组100;电芯110;极柱111;模组框架200;收集腔210;导轨结构211;摩擦凸起212;汇流让位孔220;第一侧板230;冷却流道231;注胶孔232;第二侧板240;第三侧板250;第四侧板260;冲压板300;凹槽310;吊耳400;镂空结构410;汇流排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该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地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动力电池模组10,包括电池组100及模组框架200,电池组100包括多个依次堆叠的电芯110,且多个电芯110依次电连接;
模组框架200上设置有收集腔210,收集腔210用于收容电池组100,且收集腔210的内侧壁与电池组100的外表面相贴合,收集腔210的至少一个内侧壁上突出设置有导轨结构211,导轨结构211用于与电池组100的一侧面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组100包括多个依次堆叠的电芯110,各电芯11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串联或者并联,模组框架200上设置有收集腔210,各电芯110可以依次塞入收集腔210内,电芯110的外侧壁与收集腔210的内侧壁相抵接,如此,相较于传统的螺栓、模组端板的紧固结构,利用模组框架200上的收集腔210结构对电芯110进行限位,组装更加方便。
在将电芯110塞入收集腔210内的过程中,如果电芯110的外围全部与收集腔210的内侧壁接触,则电芯110在塞入收集腔210的过程中摩擦力会很大,甚至会损坏电芯1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收集腔210的至少一个内侧壁上突出设置有导轨结构211,导轨结构211用于与电池组100的一侧面抵接,导轨结构 211可以是凸起的凸块或者滚轮,相较于没有导轨结构211的收集腔210内壁,设置了导轨结构211的内壁将电芯110与收集腔210内壁的面接触,转换为电芯110与导轨结构211的线接触,降低了摩擦力,提高了电芯110塞入收集腔210操作的顺滑程度,从而提高了动力电池模组10的组装效率。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芯110上突出设置有极柱111,模组框架200上开设有贯通收集腔210的汇流让位孔220,汇流让位孔220朝向极柱 111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电芯110上突出设置有极柱111,极柱111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在电芯110塞入收集腔210内后,汇流让位孔220位于极柱111的正上方,使得极柱111从汇流让位孔220内露出,以使汇流排500可以与极柱111直接进行焊接操作,汇流排500可以与每相邻的两电芯110所突出的同性极柱相焊接,即汇流排500可以同时与每相邻的两电芯110所突出的正极极柱焊接,或者同时与每相邻的两电芯110所突出的负极极柱焊接。
这样可以直接对外露的极柱111进行焊接,使得汇流排500的焊接更加方便,提高了动力电池模组10组装、焊接的便利性。除此之外,因为极柱111与模组框架200外部的汇流排500焊接连接,使得电芯110相对于模组框架200的位置得到进一步限定,防止模组框架200内的电芯110移位。
请参阅图2及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组框架200包括第一侧板230、第二侧板240、第三侧板250及第四侧板260,第一侧板230、第二侧板240、第三侧板250及第四侧板260依次连接,共同围成收集腔21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板230、第二侧板240、第三侧板250及第四侧板260 依次连接,共同围成“口”型结构,相应地,电芯110为形状大小相适应的长方体结构,以使电芯110可以紧密地塞在收集腔210内。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收集腔210与第一侧板230相垂直的截面形状为方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模组框架200沿垂直于收集腔 210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方形的模组框架200可以在立体空间内相互堆叠,各模组框架200间的空隙较小,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请参阅图1及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30上设置有冷却流道 231,冷却流道231内灌注有冷却介质,冷却介质沿冷却流道231的入口进入并从冷却流道231的出口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由电芯110组成的电池组100在使用过程中会放出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堆积的热量会降低动力电池模组10的安全性,使得动力电池模组10有起火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30上设置有冷却流道231,冷却流道231内灌注有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可以是水、乙醇等流体,通过外接的水泵即可将冷却介质沿冷却流道231的入口泵入,并使得冷却介质从冷却流道231的出口流出。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动力电池模组10内堆积的热量可以快速散出。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电池模组10还包括冲压板300,冲压板300与第一侧板230相贴合,冲压板300靠近第一侧板230的一面上设置有凹槽310,凹槽310用于与第一侧板230共同围成冷却流道231。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常规方式在第一侧板230上开设冷却流道231比较困难,例如在垂直于第一侧板230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钻孔以形成冷却流道231,对加工的要求高,钻头稍有偏移则会钻歪,提高了模组框架200的报废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使用冲压成型的冲压板300与第一侧板230贴合的方式设置冷却流道231。因为冲压板300上设置有凹槽310,该凹槽310在冲压板300 上可沿“U”字形延伸,如此,当冲压板300与第一侧板230贴合后,凹槽310 与第一侧板230共同围成冷却流道231以供冷却介质通过。
请参阅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30上设置有注胶孔232,注胶孔232与收集腔210相贯通,且注胶孔232朝向电池组100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板230上设置有注胶孔232,注胶孔232与收集腔 210相贯通,且注胶孔232朝向电池组100设置,如此,在电芯110塞入收集腔 210内后可以向注胶孔232内灌注导热胶,导热胶不仅可以固定电芯110在收集腔210内的位置,还可以提高导热效率,及时将电芯110上的热量通过导热胶传递至外界。
请参阅图3及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轨结构211为两个间隔设置的摩擦凸起212,两个摩擦凸起212的延伸方向与模组框架200的长度的延伸方向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两个摩擦凸起212是为了与电芯110的侧面接触时更加稳定,两个摩擦凸起212间隔设置,使得电芯110在塞入收集腔210内的过程中,电芯110的一侧面同时与两个摩擦凸起212接触,使得电芯110在收集腔 210内的定位更精准。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电池模组10还包括吊耳400,吊耳400设置于模组框架200的外侧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动力电池模组10的安装,在模组框架200的外侧壁上设置了吊耳400结构,通过该吊耳400结构可以将动力电池模组10锁紧在电动汽车的电池仓中。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吊耳400上开设有镂空结构410。可以理解,在吊耳400上开设有镂空结构410可以在保证吊耳400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重量,从而提高动力电池模组10的比能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依次堆叠的电芯,且多个所述电芯依次电连接;
模组框架,所述模组框架上设置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用于收容所述电池组,且所述收集腔的内侧壁与所述电池组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收集腔的至少一个内侧壁上突出设置有导轨结构,所述导轨结构用于与所述电池组的一侧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上突出设置有极柱,所述模组框架上开设有贯通所述收集腔的汇流让位孔,所述汇流让位孔朝向所述极柱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框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及所述第四侧板依次连接,共同围成所述收集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腔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垂直的截面形状为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内灌注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沿所述冷却流道的入口进入并从所述冷却流道的出口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模组还包括冲压板,所述冲压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贴合,所述冲压板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板共同围成所述冷却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与所述收集腔相贯通,且所述注胶孔朝向所述电池组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结构为两个间隔设置的摩擦凸起,两个所述摩擦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模组框架的长度的延伸方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模组还包括吊耳,所述吊耳设置于所述模组框架的外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上开设有镂空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77963.5U CN215418404U (zh) | 2021-04-26 | 2021-04-26 | 动力电池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77963.5U CN215418404U (zh) | 2021-04-26 | 2021-04-26 | 动力电池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18404U true CN215418404U (zh) | 2022-01-04 |
Family
ID=79673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877963.5U Active CN215418404U (zh) | 2021-04-26 | 2021-04-26 | 动力电池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18404U (zh) |
-
2021
- 2021-04-26 CN CN202120877963.5U patent/CN2154184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898729U (zh) | 电芯模块及电池包 | |
US20230095565A1 (en) | Large pouch module and electric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15418325U (zh) | 一种启停电池结构 | |
CN215418404U (zh) | 动力电池模组 | |
CN211829109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CN220324497U (zh) | 电池 | |
CN219497934U (zh)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KR101671483B1 (ko) | 냉매 유로가 형성된 카트리지 적층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 |
CN207183436U (zh) | 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模组 | |
CN116231039A (zh) | 电池单体制备方法、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113782903B (zh) | 电池包及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 | |
CN202167547U (zh) | 软包装铅酸单体电池及其电池组 | |
CN115347287A (zh) | 电池顶盖、电池及电池制造方法 | |
CN113782897B (zh) | 电池包及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 | |
CN201893422U (zh) |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 |
CN218448356U (zh) | 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模组 | |
CN219717192U (zh) | 集流盘、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20066064U (zh) | 顶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20066044U (zh)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9163447U (zh) | 一种电芯、储能单元结构及动力设备 | |
CN210429897U (zh) | 新型vda标准模组及电池包 | |
CN218101624U (zh) | 集流构件、电池单体、电池组和电池包 | |
CN218160518U (zh) | 一种圆柱钠离子电池 | |
CN219497946U (zh) | 顶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20692293U (zh) | 一种电池壳体及圆柱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