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8025U - 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8025U
CN215418025U CN202121668484.9U CN202121668484U CN215418025U CN 215418025 U CN215418025 U CN 215418025U CN 202121668484 U CN202121668484 U CN 202121668484U CN 215418025 U CN215418025 U CN 215418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oil
shaped
convex part
shaped conv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684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静才
李敏智
钟叔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684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8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8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8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包括线圈架、线圈焊片和引出端子;线圈焊片在长度上分为U形结构和漆包线缠绕部;引出端子插接配合在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内腔中;线圈架设有插槽,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下段插接配合在插槽中;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上段中,在线圈焊片的U形的两侧壁处分别向内侧方向凸伸设有可弹性摆动的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呈错位分布,以利用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所形成的夹口,对所述引出端子进行夹持。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信号线锡焊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牢靠、装配效率高和制作成本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现有技术的一种继电器是采用动簧直动式结构,这种继电器通常包括陶瓷罩、两个静触点引出端、动簧片、推动杆部件和线圈部件等;陶瓷罩是通过金属框片与下壳相固定并围成一密闭的腔体,两个静触点引出端装在陶瓷罩上,两个静触点引出端的底端伸入到所述腔体中,线圈部件装在下壳中并处于腔体的下部,动簧片装在推动杆部件的顶部,动簧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点引出端的底端相对应,推动杆部件的下部与线圈部件相配合。这种继电器由于密封的原因,处于腔体下部的线圈的两个引出端通常设计成刚性结构,且是朝上引出,即从陶瓷罩引出。现有技术的这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是将引出端子固定在陶瓷罩上,在线圈架固定有线圈焊片,线圈部件的漆包线缠绕在线圈焊片上,线圈焊片与引出端子之间则是采用信号线锡焊方式相连接,线圈引出结构主要存在如下弊端:
1、增加两道焊接工序,成本高,并且锡焊有虚焊风险,造成线圈焊片与引出端子之间连接不可靠。
2、由于产品体积小,信号线若太长则无法固定,在内部情况不可控,信号线若太短装配过程不好操作,生产难度高。
3、产品完全密封前有清洗工序,信号线无法完全防水,造成不可清洗,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通过结构改进,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信号线锡焊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牢靠、装配效率高和制作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包括线圈架、线圈焊片和引出端子;所述线圈焊片在长度上分为两段,其中一段设成U形结构,另一段设为漆包线缠绕部;所述引出端子插接配合在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内腔中;所述线圈架设有插槽,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下段插接配合在所述线圈架的插槽中;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上段中,在线圈焊片的U形的两侧壁处分别向内侧方向凸伸设有可弹性摆动的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以利用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所形成的夹口,对所述引出端子进行夹持。
所述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在高度方向呈错位分布。
所述线圈焊片为一体式结构的长条片形体,所述U形结构、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分别由长条片形体在对应位置处沿着长度方向弯折形成。
所述线圈焊片由多段零件采用铆接或焊接连接成一体。
所述第一弧形凸部设在U形的其中一侧壁的末端,所述第二弧形凸部设在U形的另一侧壁与所述漆包线缠绕部的相接处。
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弧形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的弧形角度。
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的其中一侧壁中,在对应于U形结构的上段位置,还设有凸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凸伸方向相反的第三弧形凸部,且第三弧形凸部处在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相对的位置处。
所述第三弧形凸部的弧形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弧形角度,且所述第三弧形凸部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呈平滑过渡。
所述第一弧形凸部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引出端子配合在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内腔中的部分的对应于U形结构的两侧壁之间的尺寸的一半。
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上部向外侧方向斜向延伸,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的弧形中心点位于所述U形的另一侧壁的外侧。
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上段中,在U形的两侧壁处分别向宽度的两边设有凸伸部,在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下段插接配合在所述线圈架的插槽时,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上段的凸伸部分别搭在所述插槽的槽沿上;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第三弧形凸部分别处在对应的凸伸部的上方。
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下段中,在U形的两侧壁处分别向宽度的两边设有倒刺结构,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下段通过所述倒刺结构的过盈配合卡置在所述插槽中。
所述漆包线缠绕部所对应的长条片形体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U形结构所对应的长条片形体的宽度尺寸;所述漆包线缠绕部在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齿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线圈焊片在长度上分为两段,其中一段设成U形结构,另一段设为漆包线缠绕部;所述引出端子插接配合在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内腔中;所述线圈架设有插槽,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下段插接配合在所述线圈架的插槽中;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上段中,在线圈焊片的U形的两侧壁处分别向内侧方向凸伸设有可弹性摆动的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以利用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所形成的夹口,对所述引出端子进行夹持。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信号线锡焊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牢靠、装配效率高和制作成本低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在高度方向设计成错位分布,可以减少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两侧同时对引出端子产生应力,并且可以使得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便于制作第三弧形凸部,让U形结构的第一弧形凸部这一侧弹性更好。
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上部设计成向外侧方向斜向延伸,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的弧形中心点位于所述U形的另一侧壁的外侧,以及在对应于U形结构的上段位置,还设有凸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凸伸方向相反的第三弧形凸部,且第三弧形凸部处在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相对的位置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使得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的最高点均在U型腔的外侧,从而形成一个可供引出端子插入的导向口,便于引出端子盲插。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焊片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焊片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焊片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焊片的主视图(漆包线缠绕部未弯下状态);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架的主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架的俯视图;
图15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包括线圈架1、线圈焊片2和引出端子3;所述线圈焊片2在长度上分为两段,其中一段设成U形结构21,另一段设为漆包线缠绕部22;所述引出端子3插接配合在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内腔211中;所述线圈架1设有插槽11,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下段插接配合在所述线圈架1的插槽11中;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上段中,在线圈焊片2的U形的两侧壁处分别向内侧方向凸伸设有可弹性摆动的第一弧形凸部212和第二弧形凸部213,以利用第一弧形凸部212和第二弧形凸部213所形成的夹口214,对所述引出端子3进行夹持。
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凸部212和第二弧形凸部213在高度方向呈错位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焊片2为一体式结构的长条片形体,所述U形结构21、第一弧形凸部212和第二弧形凸部213分别由长条片形体在对应位置处沿着长度方向弯折形成。
当然,线圈焊片也可以是由多段零件采用铆接或焊接连接成一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12设在U形的其中一侧壁41的末端,所述第二弧形凸部213设在U形的另一侧壁42与所述漆包线缠绕部22的相接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12的弧形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213的弧形角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的其中一侧壁41中,在对应于U形结构21的上段位置,还设有凸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12的凸伸方向相反的第三弧形凸部215,且第三弧形凸部215处在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213相对的位置处。由于第三弧形凸部215与第一弧形凸部212的凸伸方向相反,第三弧形凸部215朝向第二弧形凸部213的一侧形成凹入状态。
本实施例的第一弧形凸部212和第二弧形凸部213呈错位分布,这种结构可以减少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两侧同时对引出端子产生应力,并且可以使得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便于制作第三弧形凸部,让U形结构的第一弧形凸部这一侧弹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弧形凸部215的弧形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12的弧形角度,且所述第三弧形凸部215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12呈平滑过渡。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12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213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引出端子3配合在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内腔211中的部分的对应于U形结构的两侧壁之间的尺寸的一半。该垂直距离是指第一弧形凸部212的最外凸的位置和第二弧形凸部213的最外凸的位置分别向水平面引垂线,两条垂线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的引出端子3为针形结构(即引出针),引出端子3在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内腔211中的部分也为同样的针形,其截面为圆形,该部分的对应于U形结构的两侧壁之间的尺寸就是引出端子3的直径,因此,引出端子3配合在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内腔211中的部分的尺寸的一半即为引出端子直径的一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12的上部向外侧方向斜向延伸,所述第二弧形凸部213的弧形中心点位于所述U形的另一侧壁42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上段中,在U形的两侧壁处分别向宽度的两边设有凸伸部216,在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下段插接配合在所述线圈架1的插槽11时,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上段的凸伸部216分别搭在所述线圈架1的插槽11的槽沿上;所述第二弧形凸部213、第三弧形凸部215分别处在对应的凸伸部216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下段中,在U形的两侧壁处分别向宽度的两边设有倒刺结构217,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下段通过所述倒刺结构217的过盈配合卡置在所述插槽11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漆包线缠绕部22所对应的长条片形体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U形结构21所对应的长条片形体的宽度尺寸;所述漆包线缠绕部22在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齿状结构221。
参见图15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包括陶瓷罩51、两个静触点引出端52、动簧片53、推动杆部件54、轭铁板55、动铁芯56、金属框片57、轭铁筒58和下壳59等部件,轭铁筒58装在下壳59内,缠绕有漆包线的线圈架1装在轭铁筒58内,轭铁板55装在线圈架1的上面,陶瓷罩51通过金属框片57与轭铁筒58相固定,两个静触点引出端52装在陶瓷罩51上,两个静触点引出端52的底端伸入到陶瓷罩51、金属框片57、轭铁筒58和轭铁板55所围成的腔内,动簧片53装在推动杆部件54的顶部,动簧片5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点引出端52的底端相对应,推动杆部件54的下部与动铁芯56相固定,动铁芯56处于线圈架1的中间通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采用了将线圈焊片2在长度上分为两段,其中一段弯成U形结构21,另一段设为漆包线缠绕部22;所述引出端子3插接配合在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内腔211中;所述线圈架1设有插槽11,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下段插接配合在所述线圈架1的插槽11中;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上段中,在线圈焊片21的U形的两侧壁处分别向内侧方向凸伸设有弯折形成且可弹性摆动的第一弧形凸部212和第二弧形凸部213,第一弧形凸部212和第二弧形凸部213呈错位分布,以利用第一弧形凸部212和第二弧形凸部213所形成的夹口214,对所述引出端子3进行夹持。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采用一个零件,既形成了绕线部,又形成了插接部,无须通过信号线来连接线圈焊片与引出端子,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信号线锡焊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牢靠、装配效率高和制作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将线圈焊片2分为两段,一段弯成U形结构21用来与引出端子3(即引出针)插接,另一段作为漆包线缠绕部22用来线圈漆包线绕线,两段为一体,保证连接可靠性。U形结构21的上段设有第一弧形凸部212和第二弧形凸部213形成弹性连接结构,且第一弧形凸部212和第二弧形凸部213呈错位分布,第一弧形凸部212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213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引出端子3配合在所述线圈焊片2的U形结构21的内腔211中的部分的尺寸的一半,这样可以利用弹性过盈结构,保证在插接时不管引出端子3是偏向那一侧,在下面两侧平直壁的限制下,总会与其中一侧搭接到,使电流从引出端子3通过线圈焊片2传到线圈上,且弧度设计使得搭接部分有弹性,弧度设计角度也比较大,整体比例平缓,在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还能减少插拔摩擦力,减少摩擦强度,保护零件表层。线圈焊片2通过过盈压入线圈架1,两侧有倒刺结构217,保证线圈焊片2被压入线圈架1后难以拔出,不会因生产过程中引出针反复插拔而脱落,实现线圈焊片2自身固定可靠性。漆包线缠绕部22的初始位置呈水平,这样便于线圈漆包线从线圈架上部两侧引线槽中引上来绕到线圈焊片2上,线圈焊片2绕线后,由于受到圆形外壳的限制,该线圈焊片2若保持平行会跟外壳干涉且会受到漆包线向下的拉力,而不稳定,所以第二弧形凸部213的弧度设计还可以除了与引出端子3搭接保证搭接可靠性,还可以使得绕线端绕完线后方便向下折弯。
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12的上部设计成向外侧方向斜向延伸,所述第二弧形凸部213的弧形中心点位于所述U形的另一侧壁42的外侧,以及在对应于U形结构21的上段位置,还设有凸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凸伸方向相反的第三弧形凸部215,且第三弧形凸部215处在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213相对的位置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使得第一弧形凸部212和第二弧形凸部213的最高点均在U型腔的外侧,从而形成一个可供引出端子插入的导向口,便于引出端子盲插。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包括线圈架、线圈焊片和引出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焊片在长度上分为两段,其中一段设成U形结构,另一段设为漆包线缠绕部;所述引出端子插接配合在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内腔中;所述线圈架设有插槽,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下段插接配合在所述线圈架的插槽中;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上段中,在线圈焊片的U形的两侧壁处分别向内侧方向凸伸设有可弹性摆动的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以利用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所形成的夹口,对所述引出端子进行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在高度方向呈错位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焊片为一体式结构的长条片形体,所述U形结构、第一弧形凸部和第二弧形凸部分别由长条片形体在对应位置处沿着长度方向弯折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焊片由多段零件采用铆接或焊接连接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设在U形的其中一侧壁的末端,所述第二弧形凸部设在U形的另一侧壁与所述漆包线缠绕部的相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弧形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的弧形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的其中一侧壁中,在对应于U形结构的上段位置,还设有凸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凸伸方向相反的第三弧形凸部,且第三弧形凸部处在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相对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形凸部的弧形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弧形角度,且所述第三弧形凸部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呈平滑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引出端子配合在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内腔中的部分的对应于U形结构的两侧壁之间的尺寸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上部向外侧方向斜向延伸,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的弧形中心点位于所述U形的另一侧壁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上段中,在U形的两侧壁处分别向宽度的两边设有凸伸部,在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下段插接配合在所述线圈架的插槽时,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上段的凸伸部分别搭在所述插槽的槽沿上;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第三弧形凸部分别处在对应的凸伸部的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下段中,在U形的两侧壁处分别向宽度的两边设有倒刺结构,所述线圈焊片的U形结构的下段通过所述倒刺结构的过盈配合卡置在所述插槽中。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缠绕部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U形结构的宽度尺寸;所述漆包线缠绕部在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齿状结构。
CN202121668484.9U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 Active CN215418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8484.9U CN215418025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8484.9U CN215418025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8025U true CN215418025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51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68484.9U Active CN215418025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8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06742B2 (ja) 電磁接触器の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CN215418025U (zh) 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
KR20150126378A (ko) 연결 단자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CN209843615U (zh) 继电器线圈组件
US2802193A (en) Electrical terminal connector
CN110459438B (zh) 一种继电器线圈组件
CN212907568U (zh) 连接器引出片及其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03367165U (zh) 电磁继电器
CN212461347U (zh) 接触器的线圈端子及其接触器
CN208722815U (zh) 一种多相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
US11978585B2 (en) Coi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bobbin for coil used therein
CN215815530U (zh) 一种线圈接线端子
CN221097651U (zh) 电磁阀
CN106252161B (zh) 一种只有铁芯的磁路系统及其继电器
CN219958885U (zh) 一种继电器的动簧组件、接触系统和电磁继电器
CN204885034U (zh) 一种继电器
CN219873338U (zh) 高压直流接触器
EP3293830A1 (en) Protection member and conductive plate assembling structure of rail terminal
TWM499672U (zh) 電連接器
CN215815730U (zh) 一种触点继电器
CN109149172B (zh) 电连接器
CN210723432U (zh) 插座及具有该插座的电子设备
CN218482163U (zh) 继电器
CN201252054Y (zh) 一种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CN213988745U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