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3329U - 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3329U
CN215413329U CN202121702411.7U CN202121702411U CN215413329U CN 215413329 U CN215413329 U CN 215413329U CN 202121702411 U CN202121702411 U CN 202121702411U CN 215413329 U CN215413329 U CN 215413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hells
fixedly connected
blocks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24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秋
杨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Yong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ste Dispos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yi Yong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ste Dispos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yi Yong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ste Dispos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yi Yong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ste Dispos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024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3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3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3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属于余热收集装置技术领域,该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包括两个外壳,两个外壳相靠近的一端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且两个外壳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实现其固定;两个储能板,两个储能板通过限位组件设置于外壳内;多个导热管和连接孔,多个连接孔分别开设于两个外壳的圆周表面,多个导热管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连接孔的内表面,以及两个热能储存器,两个热能储存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外壳的圆周表面,通过设置的两个热能储存器可以对装置内部吸收的热量进行存储,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在现有技术中,热水在使用后会有大部分热量无法被利用,而随着管道流出,没有办法对余热进行收集并加以利用,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水在使用后会有大部分热量无法被利用,而随着管道流出,没有办法对余热进行收集并加以利用,浪费能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包括:
两个外壳,两个所述外壳相靠近的一端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且两个外壳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实现其固定;
两个储能板,两个所述储能板通过限位组件设置于外壳内;
多个导热管和连接孔,多个所述连接孔分别开设于两个外壳的圆周表面,多个所述导热管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连接孔的内表面,以及
两个热能储存器,两个所述热能储存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外壳的圆周表面,且两个热能储存器分别与四个导热管之间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两个连接块、螺栓、螺母和四个连通孔,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外壳圆周表面的相靠近一侧,四个所述连通孔分别开设于两个连接块的右端,两个所述螺栓分别活动插接于四个连通孔内,两个螺母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螺栓的圆周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多个T型槽和T型卡块,多个所述T型槽分别开设于两个外壳的圆周内壁,多个所述T型卡块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储能板的圆周表面,多个所述T型卡块分别与多个T型槽之间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热能储存器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接头,两个所述外壳的上端均开设有密封槽,两个所述密封槽内活动卡接有密封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多个弧型固定块、卡接块和卡接组件,两个所述外壳的圆周表面均开设有两个连接槽,多个所述卡接组件分别设置于多个连接槽内,多个所述弧型固定块分别与多个卡接组件之间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卡接块分别与多个弧型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两个贴附层,两个所述储能板和贴附层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保温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贴附层吸收热量并将热量传递和储存在储能板和保温板之间的空隙内,热量随后通过导热管传递至热能储存器内并存储,最后可以通过导热接头传递至其他设备内,供其他设备使用,本装置可以利用使用后的热水中的绝大部分热量,减少热能的散失,减少能源的浪费。
2、本方案中,连接组件中的两个连接块起到为螺栓和螺母提供安装空间的作用,通过开设的连通孔用于螺栓和螺母之间的连接,方便本装置连接在水管表面,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剖视图。
图中:1、外壳;2、弧型固定块;3、卡接块;4、热能储存器;5、导热接头;6、连接槽;7、密封环;8、铰轴;9、导热管;10、T型卡块;11、保温板;12、贴附层;13、连接块;14、螺栓;15、固定杆;16、卡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包括:
两个外壳1,两个外壳1相靠近的一端通过铰轴8活动铰接,且两个外壳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实现其固定;
两个储能板,两个储能板通过限位组件设置于外壳1内;
多个导热管9和连接孔,多个连接孔分别开设于两个外壳1的圆周表面,多个导热管9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连接孔的内表面,以及
两个热能储存器4,两个热能储存器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外壳1的圆周表面,且两个热能储存器4分别与四个导热管9之间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两个外壳1之间通过铰轴8连接,两个外壳1能够改变其角度,方便本装置包覆在下水管的表面,在本装置包覆在水管表面后可以通过连接组件之间连接将其固定,两个储能板用于热量的储存,贴附层12接收热量,通过设置的多个保温板11,可以将热量传递至储能板内,多个保温板11想靠近端之间的空隙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各个保温板11形成独立的储能空间,便于热量的存储,通过设置的多个导热管9用于连接热能储存器4和储能板之间,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管9传递至热能储存器4内,热能储存器4可以将热量存储在热能储存器4内,通过热能储存器4内设置的导热接头5与其他设备之间连接,可以将热能储存器4内存储的热量传输至其他设备中并使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1,连接组件包两个连接块13、螺栓14、螺母和四个连通孔,两个连接块13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外壳1圆周表面的相靠近一侧,四个连通孔分别开设于两个连接块13的右端,两个螺栓14分别活动插接于四个连通孔内,两个螺母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螺栓14的圆周表面。
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中的两个连接块13起到为螺栓14和螺母提供安装空间的作用,通过开设的连通孔用于螺栓14和螺母之间的连接,方便本装置连接在水管表面,便于操作。
具体的请参阅图1,限位组件包括多个T型槽和T型卡块10,多个T型槽分别开设于两个外壳1的圆周内壁,多个T型卡块10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储能板的圆周表面,多个T型卡块10分别与多个T型槽之间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开设的T型槽可以便于储能板表面固定的T型卡块10与T型槽之间的连接,T型槽的形状呈“T”型,在T型卡块10滑动连接至T型槽内时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2,两个热能储存器4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接头5,两个外壳1的上端均开设有密封槽,两个密封槽内活动卡接有密封环7。
本实施例中:多个导热接头5的表面设有螺纹,可以便于其与热能使用设备之间连接,通过开设的密封槽用于连接密封环7,通过设置的密封环7可以对外壳1的上端进行密封,减少热量的散失。
具体的请参阅图3,还包括多个弧型固定块2、卡接块3和卡接组件,两个外壳1的圆周表面均开设有两个连接槽6,多个卡接组件分别设置于多个连接槽6内,多个弧型固定块2分别与多个卡接组件之间固定连接,多个卡接块3分别与多个弧型固定块2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弧型固定块2用于连接卡接块3,卡接块3的内表面设有防滑纹,在本装置包覆在水管表面时能够提高本装置与水管连接的稳定性,卡接组件包括固定杆15、卡接杆16、弹簧和连接板,连接板固定在连接槽6内,固定杆15固定在弧型固定块2的内壁,连接板内开设有十字槽,固定杆15可以滑动连接于十字槽内,十字槽的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卡接杆16,两个卡接杆16和十字槽之间通过弹簧固定,弧型固定块2与外壳1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固定杆15滑动至十字槽内,两个卡接杆16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相靠近的方向移动,与固定杆15表面开设的卡槽之间卡接,实现其固定,通过设置的卡接组件可以便于弧型固定块2和卡接块3与外壳1之间的连接。
具体的请参阅图1,两个外壳1内设置有两个贴附层12,两个储能板和贴附层12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保温板11。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贴附层12贴附在水管表面,热水流经本装置可以通过贴附层12将热水内部的部分热能吸收,通过保温板11之间的空隙和储能板将热能传递并存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储能板通过T型卡块10插接至外壳1内开设的T型槽内,将密封环7与密封槽之间连接,然后将弧型固定块2和卡接块3通过卡接组件与外壳1之间连接,随后将本装置包覆在水管表面,通过螺栓14和螺母将两个连接块13之间固定,此时贴附层12贴附水管表面,将热能储存器4通过导热接头5与热能使用设备之间连接,可以用于热量的传递,水流流经本装置,热量通过水管内壁传递至贴附层12内,贴附层12吸收热量并将热量传递和储存在储能板和保温板11之间的空隙内,热量随后通过导热管9传递至热能储存器4内并存储,最后可以通过导热接头5传递至其他设备内,供其他设备使用,本装置可以利用使用后的热水中的绝大部分热量,减少热能的散失,减少能源的浪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外壳(1),两个所述外壳(1)相靠近的一端通过铰轴(8)活动铰接,且两个外壳(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实现其固定;
两个储能板,两个所述储能板通过限位组件设置于外壳(1)内;
多个导热管(9)和连接孔,多个所述连接孔分别开设于两个外壳(1)的圆周表面,多个所述导热管(9)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连接孔的内表面,以及
两个热能储存器(4),两个所述热能储存器(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外壳(1)的圆周表面,且两个热能储存器(4)分别与四个导热管(9)之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两个连接块(13)、螺栓(14)、螺母和四个连通孔,两个所述连接块(13)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外壳(1)圆周表面的相靠近一侧,四个所述连通孔分别开设于两个连接块(13)的右端,两个所述螺栓(14)分别活动插接于四个连通孔内,两个螺母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螺栓(14)的圆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多个T型槽和T型卡块(10),多个所述T型槽分别开设于两个外壳(1)的圆周内壁,多个所述T型卡块(10)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储能板的圆周表面,多个所述T型卡块(10)分别与多个T型槽之间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热能储存器(4)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接头(5),两个所述外壳(1)的上端均开设有密封槽,两个所述密封槽内活动卡接有密封环(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弧型固定块(2)、卡接块(3)和卡接组件,两个所述外壳(1)的圆周表面均开设有两个连接槽(6),多个所述卡接组件分别设置于多个连接槽(6)内,多个所述弧型固定块(2)分别与多个卡接组件之间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卡接块(3)分别与多个弧型固定块(2)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两个贴附层(12),两个所述储能板和贴附层(12)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保温板(11)。
CN202121702411.7U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 Active CN215413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2411.7U CN215413329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2411.7U CN215413329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3329U true CN215413329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52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2411.7U Active CN215413329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3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13329U (zh) 一种下水套余热收集加热软化水装置
CN109556439B (zh) 一种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
CN218379922U (zh) 一种栓接式加热装置
CN111238282A (zh) 一种板式储能装置、系统及储能方法
CN111288825A (zh) 一种核能带压力反馈的防核泄漏换热器
CN212776125U (zh) 一种直角摇摆旋转接头
CN210292038U (zh) 一种储热采暖装置及其系统
CN212431868U (zh) 一种单板双封结构的双管板碳化硅换热装置
CN205718608U (zh) 一种微热管烟气换热设备
CN111678363A (zh) 一种单板双封结构的双管板碳化硅换热器
CN2884048Y (zh) 太阳能集热管连接器
CN211876838U (zh) 一种换热器用高效加压装置
CN205897594U (zh) 一体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
CN215060132U (zh) 一种新型节能保温管
CN218329415U (zh) 一种溴化锂溶液换热器
CN213576074U (zh) 一种组装式超导相变电暖器
CN212205765U (zh) 涡状板式热管换热器
CN215766664U (zh) 一种防泄露的双管板传热装置
CN203533963U (zh) 余热回收系统
CN214119333U (zh) 一种模块式可拆卸夹套
CN210400117U (zh) 一种发电厂废热回收装置
CN215881474U (zh) 一种热交换器换热管的自动装配设备
CN211120736U (zh) 一种耐高温机械零件隔热组件
CN214064204U (zh) 一种模块式高效伴热管
CN209355729U (zh) 一种高效防腐翅片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