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6977U - 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 - Google Patents

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6977U
CN215406977U CN202120317758.3U CN202120317758U CN215406977U CN 215406977 U CN215406977 U CN 215406977U CN 202120317758 U CN202120317758 U CN 202120317758U CN 215406977 U CN215406977 U CN 215406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es
peak
broad
containment system
wave c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177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慧文
许金勇
张叶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angzhiji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eststeel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eststeel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eststeel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177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6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6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6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包括:至少两个平行且相互隔开的波峰结构:该波峰结构由位于横向两侧的边缘波峰结构与位于中间的中间波峰结构组成,且两边缘波峰结构的相适配,以实现与相邻宽幅建筑板的相应边缘波峰结构的搭接互锁;以及位于两波峰结构之间的波谷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办的截面特性、抗风承载力、安装效率、拼缝数量以及立面美观度等方面均有着明显优势。

Description

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围护系统构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
背景技术
对于墙面、屋面等围护系统而言,其成本基本是由材料成本、安装成本、配件成本与运输成本等组成,对于材料成本而言,有效利用率是一种需要衡量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有效利用率越高,价格越便宜,但截面特性越差。因此,如何合理的设置墙面板或屋面板的板型,使得其既具有较高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在刚度等力学性能上也维持在优异数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具有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包括:
至少两个平行且相互隔开的波峰结构:该波峰结构由位于横向两侧的边缘波峰结构与位于中间的中间波峰结构组成,且两边缘波峰结构的相适配,以实现相邻两宽幅建筑板在边缘波峰结构位置搭接互锁;
以及位于两波峰结构之间的波谷结构。
进一步的,相邻两波峰结构的中心间距与波峰结构的高度之比为8-12:1。
更进一步的,相邻两波峰结构的中心间距与波峰结构的高度之比为300:35。
进一步的,相邻两波峰结构的中心间距为280-320mm,波峰结构的高度为 30-4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波峰结构的截面呈等腰梯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波峰结构的顶边宽度为20-30mm,底边宽度为60-8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波峰结构上还沿纵向布置有一道或若干道的加强筋结构,且当加强筋结构布置有若干道时,相邻两加强筋结构、以及位于边缘的加强筋结构与相邻的波峰结构的中心的间距相等。(加强筋结构的宽度与波谷结构的宽度之比约为1:8-15)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强筋结构的横截面呈下部开口的等腰梯形,且加强筋结构的高度与波峰结构的高度之比为1:6-10。
进一步的,相邻两宽幅建筑板的边缘波峰结构搭接后的搭接截面处存在空腔。
更进一步的,所述空腔位于两宽幅建筑板的搭接部位的顶边与侧边的交界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有效利用率相近的状况下,当采用同样的板厚时,本实用新型的宽幅建筑板的惯性矩数据、刚度、截面抵抗矩数据、强度以及抗风承载力数据等力学性能更加优异,这使得在檩距一定的情况下,宽幅建筑板可以选择更薄,而板厚一定的情况下,宽幅建筑板檩距可以更大,综合下来,性价比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宽幅建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宽幅建筑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现有常规市售的YX26-212.5-850建筑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宽幅建筑板的搭接部位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加强筋结构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宽幅建筑板与YX26-212.5-850建筑板的板厚与单位重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宽幅建筑板与YX26-212.5-850建筑板的板厚与惯性矩数据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宽幅建筑板与YX26-212.5-850建筑板的板厚与截面抵抗矩数据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宽幅建筑板与YX26-212.5-850建筑板的抗风性能比较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宽幅建筑板与YX26-212.5-850建筑板的安装效率比较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宽幅建筑板与YX26-212.5-850建筑板的拼缝数量比较图;
图12为带有空腔的宽幅建筑板的防毛细水的示意图;
图13为不带空腔的宽幅建筑板的毛细水引入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波峰结构,11-中间波峰结构,12-边缘波峰结构,2-波谷结构,3-加强筋结构,4-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中的宽幅建筑板呈大致波浪形结构,其中,定义相邻两波峰结构的中心间距为波距,波峰结构的高度为波高,而宽幅建筑板的有效宽度即为位于边缘的两波峰结构的中心间距,此处的,两波峰结构的中心间距即指波峰结构的中心线的间距,而对于边缘波峰结构而言,其中心线是以两边缘波峰结构搭接后的结构来确定的。
以下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的功能部件或结构,则表明其均为本领域为实现对应功能而采用的常规部件或常规结构。
为了提高宽幅建筑板的性价比等,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其结构参见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包括:
至少两个平行且相互隔开的波峰结构:该波峰结构由位于横向两侧的边缘波峰结构与位于中间的中间波峰结构组成,且两边缘波峰结构的相适配,以实现与相邻宽幅建筑板的相应边缘波峰结构的搭接互锁;
以及位于两波峰结构之间的波谷结构。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波峰结构的中心间距与波峰结构的高度之比为8-12:1。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波峰结构的中心间距与波峰结构的高度之比为300:35。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有效宽度为1200mm的宽度建筑板而言,相邻两波峰结构的中心间距为280-320mm,波峰结构的高度为30-40mm。优选的,波距可以设置为300mm,波高可以设置为35mm。一般而言,波高越高,截面特性越好,但是对应的价格也会提高,因此,综合下来,性价最好的高度为35mm。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波峰结构的截面呈等腰梯形,其底部开口,即等腰梯形是没有底边的。相比于常规的圆弧形波峰结构而言,等腰梯形的构造在稳定性与抗风性能方面更具优势。
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波峰结构的顶边宽度为20-30mm,底边宽度为 60-80mm。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波峰结构上还沿纵向布置有一道或若干道的加强筋结构,且当加强筋结构布置有若干道时,相邻两加强筋结构、以及位于边缘的加强筋结构与相邻的波峰结构的中心线的间距相等。优选的,加强筋结构设置两道即可。加强筋既能增强立面美观度,也可增加板底的有效截面,经计算检测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筋后可以有效提高宽幅建筑板的有效截面5%以上。
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加强筋结构的横截面呈下部开口的等腰梯形,且加强筋结构的高度与波峰结构的高度之比为1:6-10。优选的,加强筋结构的高度与波峰结构的高度(即波高)的比值为1:7。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宽幅建筑板的边缘波峰结构搭接后的搭接截面处存在空腔。空腔则可有效阻止毛细水现象,增强防水性能,具体可以参见图 12和图13所示,图中,黑色部分为毛细水渗透区域,可见,通过设置空腔后,经由搭接缝隙所渗透的毛细水会被有效阻断,从而避免其继续沿缝隙引入室内,大大提高了防水性能。
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位于两宽幅建筑板的搭接部位的顶边与侧边的交界处。更优选的,定义搭接后位于外侧的边缘波峰结构为公端,位于内侧的边缘波峰结构为母端,则公端的端部还向内弯曲,使得当公端与母端搭接互锁时,两者的搭接部位的接触密封性会更好,进一步减少了漏水隐患。
以上各实施方式可以任一单独实施,也可以任意两两组合或更多的组合实施。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宽幅建筑板,其具有五个沿纵向、平行且相互隔开的波峰结构,分别为三个中间波峰结构与位于横向两侧的两个边缘波峰结构(即一个公端和一个母端),两波峰结构之间为一波谷结构。
请再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宽幅建筑板的进料宽度为1400mm,波高(即波峰结构的高度,具体为沿垂直于横纵向所构成平面的高度)为35mm,波距为 300mm,有效宽度为1200mm,有效利用率为85.7%。波谷结构上设有两道加强筋结构,两加强筋结构的中心间距(即中心线的距离)、加强筋与波峰结构的中心间距相同,均为100mm,同时,中间波峰结构的横截面的形状呈下部镂空(即底边缺失)的等腰梯形,其顶边宽为26mm,底边宽为73mm。此外,加强筋结构的横截面的形状也呈等腰梯形(底边镂空),其高度约为5mm。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宽幅建筑板的性能进行测试,表1为不同板厚的宽幅建筑板的截面特性。
表1
Figure BDA0002933733950000051
将本实施例的宽幅建筑板与现有常规市售的YX26-212.5-850建筑板性能进行比较(YX26-212.5-850建筑板的结构参见图3所示,其进料宽度为1000mm,波高为26mm,波距为212.5mm,有效宽度为850mm,有效利用率为85%),分别如图6至图11所示。其中,图6为宽幅建筑板与YX26-212.5-850建筑板的板厚与单位重量图,从图中可知,本实施例的宽幅建筑板(即YX35-300-1200)与 YX26-212.5-850建筑板具有相近的有效利用率,同样的板厚下具有接近的每平方重量(即接近的每平方价格)。图7为宽幅建筑板与YX26-212.5-850建筑板的板厚与惯性矩数据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有效利用率相近的状况下,同样的板厚,宽幅建筑板的截面惯性矩数据优于常规板型(接近2倍),宽幅板的刚度更优。图 8为宽幅建筑板与YX26-212.5-850建筑板的板厚与截面抵抗矩数据图,从图中可知,在有效利用率相近的状况下,同样的板厚,宽幅板的截面抵抗矩数据优于常规板型(接近1.5倍),宽幅板的强度更优。图9为宽幅建筑板与YX26-212.5-850 建筑板、YX35-300-1200建筑板的抗风性能比较图,从图中可知,在有效利用率相近的状况下,同样的板厚,宽幅板的抗风承载力数据相比常规板型优于接近2 倍左右,从而在檩距一定的情况下,宽幅板可以选择更薄;在板厚一定的情况下,宽幅板檩距可以更大;综上,采用宽幅板性价比更高。
图10为宽幅建筑板与YX26-212.5-850建筑板的安装效率比较图,在有效利用率相近的状况下,同样的板厚,宽幅板的安装效率高于常规板型(提高约20%),安装人工成本更低。图11为宽幅建筑板与YX26-212.5-850建筑板的拼缝数量比较图,从图中可知,宽幅板的拼缝数量少于常规板型(少约30%),而拼缝数量少,墙面的密封性能更优,也减少了漏水隐患。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平行且相互隔开的波峰结构:该波峰结构由位于横向两侧的边缘波峰结构与位于中间的中间波峰结构组成,且两边缘波峰结构的相适配,以实现相邻两宽幅建筑板的搭接互锁;
以及位于两波峰结构之间的波谷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波峰结构的中心间距与波峰结构的高度之比为8-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波峰结构的中心间距与波峰结构的高度之比为300:3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波峰结构的中心间距为280-320mm,波峰结构的高度为30-4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峰结构的截面呈等腰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结构的顶边宽度为20-30mm,底边宽度为60-8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峰结构上还沿纵向布置有一道或若干道的加强筋结构,且当加强筋结构布置有若干道时,相邻两加强筋结构、以及位于边缘的加强筋结构与相邻的波峰结构的中心的间距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结构的横截面呈下部开口的等腰梯形,且加强筋结构的高度与波峰结构的高度之比为1:6-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宽幅建筑板的边缘波峰结构搭接后的搭接截面处存在空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位于两宽幅建筑板的搭接部位的顶边与侧边的交界处。
CN202120317758.3U 2021-02-04 2021-02-04 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 Active CN215406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7758.3U CN215406977U (zh) 2021-02-04 2021-02-04 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7758.3U CN215406977U (zh) 2021-02-04 2021-02-04 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6977U true CN215406977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6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17758.3U Active CN215406977U (zh) 2021-02-04 2021-02-04 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69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06977U (zh) 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
CN102127944A (zh) 一种金属屋脊防水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14856089A (zh) 一种用于围护系统的宽幅建筑板
CN109274322B (zh) 一种用于光伏防水系统的横向防水结构
CN216007535U (zh) 一种矩形平面的双向张弦梁结构
CN113872502A (zh) 太阳能光伏瓦
CN217204784U (zh) 一种单元板块
CN109296146B (zh) 一种用于光伏防水系统的外侧纵向防水结构
CN218958859U (zh) 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之间搭接式防水结构及发电屋顶
CN207905252U (zh) 玻璃屋面结构
CN209874286U (zh) 一种屋面光伏组件的防水结构
CN211949240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板状固定安装系统
CN212176328U (zh)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CN212562001U (zh) 一种拼接稳定的新型轻质隔墙板
CN219011720U (zh) 屋顶防水板
CN214615046U (zh) 一种具有隔热降噪功能的绿色屋顶板
CN216446353U (zh) 一种建筑防腐节能采光板
CN211341237U (zh) 一种可有效防止渗水的外墙保温板
CN216672909U (zh) 一种bipv光伏组件系统
CN218204967U (zh) 一种用于硅酸钙复合条板间拼接的连接件
CN218374867U (zh) 一种金属板与无机板组成的复合装饰墙板
CN218970442U (zh) 一种易于搭建的屋面脊瓦
CN215670351U (zh) 一种防光污染防水型铝单板幕墙
CN218028514U (zh) 一种利于防水的金属屋面避雷装置
CN213143651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板件固定安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949 No. 1309 Luo Ning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Baoshan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Gangzhiji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949 No. 1309 Luo Ning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Baoshan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BESTSTEEL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SYSTEM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