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6292U - 取水头部构件 - Google Patents

取水头部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6292U
CN215406292U CN202121247340.6U CN202121247340U CN215406292U CN 215406292 U CN215406292 U CN 215406292U CN 202121247340 U CN202121247340 U CN 202121247340U CN 215406292 U CN215406292 U CN 215406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take
water
intake head
guide ro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473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小妹
梁雪堂
谢树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Huashu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Huashu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Huashu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Huashu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473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6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6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6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取水头部构件,包括:取水头本体,其内部中空、顶部与进水管连接、上表面沿进水管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水口、底部设置有泥沙出口;限位筒,其为一端向着另一端口径逐渐增大的圆台形,且其一端的开口与泥沙出口重合;连接杆,其设置在泥沙出口中,并固定在取水头本体上;塞板,其设置在限位筒内;第一导向杆,其底部与塞板的顶部固定连接,顶部穿过连接杆,且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当第一限位块搁置在连接杆上时,塞板未封住限位筒,当塞板封住限位筒时,第一限位块位于连接杆的上方,且与连接杆相隔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内设有自动排砂泄砂结构,能避免取水头部长期运行后出现泥沙淤积而不能安全取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取水头部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水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水头部构件。
背景技术
取水头部通常外设格栅,用于拦截水中漂浮物,隔离推移质及除沙。但现有的取水头部存在着缺少自动排砂泄砂的结构,长期运行后会出现取水头内部泥沙淤积而不能安全取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取水头部构件,其内设置有自动排砂泄砂结构,能避免取水头部长期运行后出现泥沙淤积而不能安全取水的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取水头部构件,包括:
取水头本体,其内部中空、顶部与进水管连接、上表面沿进水管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水口、底部设置有泥沙出口;
限位筒,其为一端向着另一端口径逐渐增大的圆台形,且其一端的开口与泥沙出口重合;
连接杆,其设置在所述取水头本体内或泥沙出口中,并固定在取水头本体上;
塞板,其设置在所述限位筒内,且选择性地封住所述限位筒;
第一导向杆,其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导向杆的底部与塞板的顶部固定连接,顶部穿过连接杆,且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不能穿过连接杆,当第一限位块搁置在连接杆上时,塞板未封住限位筒,当塞板封住限位筒时,第一限位块位于连接杆的上方,且与连接杆相隔一定距离。
优选的是,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底部与塞板的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和塞板均为中心对称结构,且两者的中心线与限位筒的中心线重合,塞板的顶部从其中心向着边缘逐渐向下倾斜。
优选的是,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所述限位筒内设置有一个环形的挡块,挡块的外侧壁与限位筒的内侧壁固定,且无缝连接,当塞板封住限位筒时,挡块与塞板的顶部相贴合,且与第一导向杆不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所述挡块的顶部,从其边缘向着中心逐渐向下倾斜。
优选的是,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滤网。
优选的是,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所述滤网为半圆球形,滤网罩设在进水口上方。
优选的是,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还包括:
滤板,其水平固设在进水管内,滤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滤孔;
第二导向杆,其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导向杆的底部穿过滤板,且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不能穿过滤板;
固定板,其水平设置在进水管内,且与进水管的内侧壁相隔一定距离,固定板的底部与第二导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其上间隔设置有多根杆体,杆体与滤孔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当各根杆体均插入与其对应的滤孔中时,固定板搁置在滤板上,当第二限位块与滤板的底部接触时,各根杆体均位于与其对应的滤孔的上方。
优选的是,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各个进水口的总面积大于各个滤孔的总面积。
优选的是,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泥沙出口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所述取水头本体的下表面为半圆球形。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进水口设置在取水头的顶部,能避免出现取水时因吸力集中于水下,产生强大吸力扰动河底泥沙,使进水含沙量大的问题。且通过在限位筒内设置连接杆、塞板和第一导向杆,能在水泵吸水时,通过塞板封住限位筒,阻止了水流从取水头下表面进入进水管内,进一步解决了取水时取水头的底部产生强大吸力扰动河底泥沙,使进水含沙量大的问题。在水泵停止运行后,塞板和第一导向杆在重力和泥沙的作用下向下,能使泥沙从限位筒的底部自动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进水管内设置有滤板,能对泥沙进行过滤,且通过设置固定板,并在固定板上设置杆体,能在水泵停止运行后,固定板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时,各根杆体能穿过与其对应的滤孔,进而将与其对应的滤孔中的泥沙向下推出,能避免滤板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取水头部构件取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取水头部构件排砂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取水头部构件,包括:
取水头本体1,其内部中空、顶部与进水管10连接、上表面沿进水管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水口101、底部设置有泥沙出口;
限位筒2,其为一端向着另一端口径逐渐增大的圆台形,且其一端的开口与泥沙出口重合;
连接杆3,其设置在所述取水头本体1内或泥沙出口中,并固定在取水头本体1上;
塞板4,其设置在所述限位筒2内,且选择性地封住所述限位筒2;
第一导向杆5,其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导向杆5的底部与塞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顶部穿过连接杆3,且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501,第一限位块501不能穿过连接杆3,当第一限位块501搁置在连接杆3上时,塞板4未封住限位筒2,当塞板4封住限位筒2时,第一限位块501位于连接杆3的上方,且与连接杆3相隔一定距离。
本方案提供的取水头部构件,在使用时,水在水泵的作用下,不断通过进水口101进入取水头本体1内部,且通过在限位筒2内设置连接杆3、塞板4和第一导向杆5,能在水泵吸水时,通过塞板4封住限位筒2,阻止了水流从取水头下表面进入进水管内,进一步解决了取水时取水头的底部产生强大吸力扰动河底泥沙,使进水含沙量大的问题。在水泵停止运行后,塞板4和第一导向杆5在重力和泥沙的作用下向下,能使泥沙从限位筒2的底部自动排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所述第一导向杆5的底部与塞板4的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5和塞板4均为中心对称结构,且两者的中心线与限位筒2的中心线重合,塞板4的顶部从其中心向着边缘逐渐向下倾斜,在水泵停止运行后,能使泥沙顺着塞板4的顶部的斜面向下,避免泥沙淤积在塞板4的顶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所述限位筒2内设置有一个环形的挡块201,挡块201的外侧壁与限位筒2的内侧壁固定,且无缝连接,当塞板4封住限位筒2时,挡块201与塞板4的顶部相贴合,且与第一导向杆5不接触,通过设置挡块201能进一步地通过挡块201和塞板4的顶部间的密封结构防止水流从取水头的下表面进入进水管内。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所述挡块201的顶部,从其边缘向着中心逐渐向下倾斜,能使泥沙顺着挡块201的顶部的斜面向下,避免泥沙淤积在挡块201的顶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所述进水口101处设置有滤网6。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所述滤网6为半圆球形,滤网6罩设在进水口101上方,将滤网6设置成半圆球形能增大滤网6的过滤面积。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还包括:
滤板7,其水平固设在进水管内,滤板7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滤孔;
第二导向杆8,其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导向杆8的底部穿过滤板7,且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801,第二限位块801不能穿过滤板7;
固定板9,其水平设置在进水管内,且与进水管的内侧壁相隔一定距离,固定板9的底部与第二导向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其上间隔设置有多根杆体901,杆体901与滤孔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杆体901的横截面的尺寸小于并接近滤孔的尺寸,当各根杆体901均插入与其对应的滤孔中时,固定板9搁置在滤板7上,当第二限位块801与滤板7的底部接触时,各根杆体901均位于与其对应的滤孔的上方。在进水管内设置滤板7,能对泥沙进行过滤,且通过设置固定板9,并在固定板9上设置杆体901,能在水泵停止运行后,固定板9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时,各根杆体901能穿过与其对应的滤孔,进而将与其对应的滤孔中的泥沙向下推出,能避免滤板7堵塞。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各个进水口101的总面积大于各个滤孔的总面积,能保证足够的进水量。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所述连接杆3设置在所述泥沙出口中,且未封住所述泥沙出口。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中,所述取水头本体1的下表面为半圆球形。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取水头部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水头本体,其内部中空、顶部与进水管连接、上表面沿进水管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水口、底部设置有泥沙出口;
限位筒,其为一端向着另一端口径逐渐增大的圆台形,且其一端的开口与泥沙出口重合;
连接杆,其设置在所述取水头本体内或泥沙出口中,并固定在取水头本体上;
塞板,其设置在所述限位筒内,且选择性地封住所述限位筒;
第一导向杆,其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导向杆的底部与塞板的顶部固定连接,顶部穿过连接杆,且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不能穿过连接杆,当第一限位块搁置在连接杆上时,塞板未封住限位筒,当塞板封住限位筒时,第一限位块位于连接杆的上方,且与连接杆相隔一定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底部与塞板的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和塞板均为中心对称结构,且两者的中心线与限位筒的中心线重合,塞板的顶部从其中心向着边缘逐渐向下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内设置有一个环形的挡块,挡块的外侧壁与限位筒的内侧壁固定,且无缝连接,当塞板封住限位筒时,挡块与塞板的顶部相贴合,且与第一导向杆不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的顶部,从其边缘向着中心逐渐向下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滤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为半圆球形,滤网罩设在进水口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滤板,其水平固设在进水管内,滤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滤孔;
第二导向杆,其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导向杆的底部穿过滤板,且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不能穿过滤板;
固定板,其水平设置在进水管内,且与进水管的内侧壁相隔一定距离,固定板的底部与第二导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其上间隔设置有多根杆体,杆体与滤孔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当各根杆体均插入与其对应的滤孔中时,固定板搁置在滤板上,当第二限位块与滤板的底部接触时,各根杆体均位于与其对应的滤孔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其特征在于,各个进水口的总面积大于各个滤孔的总面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泥沙出口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头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头本体的下表面为半圆球形。
CN202121247340.6U 2021-06-04 2021-06-04 取水头部构件 Active CN215406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7340.6U CN215406292U (zh) 2021-06-04 2021-06-04 取水头部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7340.6U CN215406292U (zh) 2021-06-04 2021-06-04 取水头部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6292U true CN215406292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9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47340.6U Active CN215406292U (zh) 2021-06-04 2021-06-04 取水头部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6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98258U (zh)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氢气尾气循环系统的水分离器
CN215406292U (zh) 取水头部构件
CN201366266Y (zh) 自清洗过滤器
CN204475493U (zh) 一种反冲洗雨水篦子
CN207667208U (zh) 一种能够提升沉降效率的竖流式沉淀池
CN105797457A (zh) 篮式过滤器
CN205495079U (zh) 自动交替过滤器
CN210170957U (zh) 一种污水处理固液分离用装置
CN209161620U (zh) 一种一体式多环节预处理水箱
CN107115716A (zh) 工厂化养殖水污分离过滤装置
CN207169134U (zh) 重力式全自动无阀过滤器
CN208996331U (zh) 屋面双层防渗漏排水器
CN210786415U (zh) 一种袋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09243859U (zh) 一种污水收集装置
CN209872650U (zh) 一种除污排气装置
CN209494586U (zh) 一种高负压瓦斯抽采管路放水器装置
CN208275092U (zh) 一种自动高效废水处理设备
CN109231453A (zh) 一种点对点布水器结构
CN218046732U (zh) 一种具有前置处理及高容污功能的折叠滤芯
CN213171821U (zh) 新型重力式双阀滤池
CN212153639U (zh) 一种自动过滤雨水弃流装置
CN204187118U (zh) 一种新型带双重过滤和简易排污的过滤阀
CN217794782U (zh) 一种农村用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CN210322984U (zh) 一种地表水自动监测采水防沙装置
CN216878275U (zh) 一种浮球自动排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