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8832U - 跟踪支架以及光伏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跟踪支架以及光伏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8832U
CN215378832U CN202120561360.4U CN202120561360U CN215378832U CN 215378832 U CN215378832 U CN 215378832U CN 202120561360 U CN202120561360 U CN 202120561360U CN 215378832 U CN215378832 U CN 215378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eam
transmission
driving
rotating
tr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13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环
陈荣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WAY RENEWABL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WAY RENEWABL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WAY RENEWABL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WAY RENEWABL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613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8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8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8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发电装置包括跟踪支架,跟踪支架包括若干驱动立柱、主梁以及用于驱动主梁绕着自身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立柱包括支撑杆、设置于支撑杆顶部的基座、设置于基座内的轴承以及用于将驱动装置动力传递给轴承的传动结构,驱动立柱沿同一直线间隔设置,相邻驱动立柱上的传动结构通过传动杆传动连接,主梁穿过每个驱动立柱上的轴承并随着轴承同步转动,驱动装置驱动任一驱动立柱的传动结构时,驱动传动杆转动,从而使每个驱动立柱上的轴承均同步转动以实现主梁转动。本方案通过上述设计,仅需一驱动源便可实现多个点同步驱动主梁转动,在保证主梁稳定转动的同时还减少了部分结构,使得整体架构更加简洁,维护拆装都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跟踪支架以及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装置的装配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跟踪支架以及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人们对能源、环境问题日益关注,新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新型能源,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但太阳能也存在能量密度低、间歇性等缺点,其光照强度和光照方位也会随着时间和气候不断变化,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光伏发电系统中,跟踪支架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光伏阵列支架之一,由于该支架白天能跟踪太阳方位角变化运行,使得采用该支架的光伏组件全年发电总量要比采用最佳固定倾角支架的光伏组件全年发电总量高出15%-20%。但是传统的跟踪支架结构较为复杂,用材较多,成本较高,且由于结构节点较多,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安装及维护均有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多点驱动的跟踪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之一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跟踪支架,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主梁、至少两个转动装置以及用于给所述转动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各所述转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回转结构,各所述转动装置上的回转结构均与所述主梁连接,所述回转结构运作时能够使所述主梁绕着自身轴线转动;传动结构,用于将所述驱动装置动力传递给所述回转结构,各两相邻所述转动装置上的传动结构通过传动杆传动连接而可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结构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回转支承,所述主梁穿过每个所述回转支承并随着各所述回转支承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的顶部端面还包括有若干垂直于所述主梁的次梁骨以及对应着所述次梁骨设置且用于增加所述次梁骨与所述主梁接触面积的承托件,所述承托件位于所述次梁骨与主梁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次梁骨和承托件的截面均为U型,所述承托件位于所述次梁骨下方承托所述次梁骨。
进一步地,所述次梁骨通过U型螺杆和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主梁,所述紧固件对应所述U型螺杆的两端开设有通孔,所述U型螺杆从上之下依次穿过所述次梁骨和承托件并通过所述紧固件将两者与所述主梁箍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为蜗轮蜗杆传动结构,所述蜗杆与所述传动杆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传动结构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与所述转动装置的数量相同,各所述支撑杆间隔设置,所述转动装置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装置通过连接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连接支架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相对两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跟踪支架、太阳能板、逆变器和控制器,所述跟踪支架、太阳能板、逆变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发电装置包括跟踪支架,在需要调节太阳能板方位角追踪太阳时,可启动单一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结构带动多个转动装置上的回转结构同步运作,以此来带动带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主梁绕着自身轴线方向转动,最后带动主梁上方的太阳能板一并转动。本方案通过上述设计,仅需单一驱动源便可实现多个点同步驱动主梁转动,在保证主梁稳定转动的同时还减少了部分结构,使得整体架构更加简洁,维护拆装都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伏发电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伏发电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跟踪支架优选实施方式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跟踪支架优选实施方式另一角度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次梁骨和承托件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支撑杆;12、基座;13、回转支承;131、连接凸块;14、连接支架;2、主梁;21、次梁骨;22、承托件;23、U型螺杆;24、紧固件;3、驱动装置;4、传动杆;41、万向节;5、随动立柱;6、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跟踪支架如图2-图3所示,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主梁2、至少两个转动装置以及用于给所述转动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3;各所述转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回转结构,各所述转动装置上的回转结构均与所述主梁2连接,所述回转结构运作时能够使所述主梁2绕着自身轴线转动;传动结构,用于将所述驱动装置3动力传递给所述回转结构,各两相邻所述转动装置上的传动结构通过传动杆4传动连接而可同步转动。本方案通过上述设计,在需要调节太阳能板6方位角追踪太阳时,可启动单一驱动装置3,通过传动结构带动多个转动装置上的回转结构同步运作,以此来带动带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主梁2绕着自身轴线方向转动,最后带动主梁2上方的太阳能板6一并转动。仅需一驱动源便可实现多个点同步驱动主梁2转动,在保证主梁2稳定转动的同时还减少了部分结构,使得整体架构更加简洁,维护拆装都更加方便。
由于太阳能板6的表面积较大,而主梁2与太阳能板6的有效接触面积有限,在进行方位角变化时,仅靠单一主梁2转动来带动整个太阳能板6的转动的话可能会出现受力不均匀而无法转动的问题。对此,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主梁2的顶部端面还固定设有若干垂直于所述主梁2的次梁骨21以及对应着所述次梁骨21设置且用于给所述次梁骨21分担受力的承托件22(如图4所示),所述承托件22位于所述次梁骨21与主梁2的连接处。通过多个次梁骨21垂直于主梁2的设计,增加了与太阳能板6的有效接触面积,在主梁2转动时,带动次梁骨21一并转动,此时便可承托太阳能板6一并转动。且由于所述次梁骨21的截面均为U型,中间为空心,强度不高,为了提高次梁骨21与主梁2的接触面积,在次梁骨21和主梁2的连接处设置承托件22,同样的承托件22的截面均为U型,承托件22位于所述次梁骨21下方包裹部分次梁骨21,为次梁骨21承担部分受力。防止次梁骨21受到压力过重而发生变形。
本方案中次梁骨21与主梁2固定连接且同步转动,其连接固定的方式有多种,以下为本实施例的提供的一种可实现方式:所述次梁骨21通过U型螺杆23和紧固件24固定于所述主梁2,所述紧固件24对应所述U型螺杆23的两端开设有通孔,所述U型螺杆23从上之下依次穿过所述次梁骨21和承托件22且U型螺杆23的两端直接延伸至主梁2下方,此时将所述紧固件24穿过U型螺杆23的两端并通过螺栓拧紧,便能够实现将次梁骨21和承托件22与所述主梁2箍紧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回转结构是将主梁2可绕着自身轴线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其可实现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轴承和轴承座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包括基座12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12上的回转支承13,所述主梁2穿过每个所述回转支承13并随着各所述回转支承13同步转动。通过回转支承13和基座12的设计能够使主梁2可绕着自身轴线转动的设置于主梁2上。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和所述传动结构主要作用是驱动回转支承13在基座12内转动,其可实现的方式有多种,如齿轮啮合传动结构、蜗轮蜗杆传动结构,以下为本实施例中的方式:驱动装置3为电机,所述传动结构为蜗轮蜗杆传动结构,回转支承13外周设有与蜗杆配合的螺纹,电机转动时带动所述蜗杆转动,由蜗杆带动回转支承13转动,同时所述传动杆4也与蜗杆同步转动,以此来带动另外的支撑杆11上的传动结构运作。本实施采用蜗轮蜗杆传动结构不但能够减缓传动杆4的压力,同时还能够使装置起到反向传动保护的作用。
由于本装置通常安装在室外中,通常情况下每个支撑杆11均是沿着同一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且每个支撑杆11的顶部端面的水平高度也是相同的,但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地势差或者安装环境等原因,导致每个支撑杆11的垂直高度不在同一个水平方向上,此时若只采用一根传动杆4传递动力的话,便会导致传动杆4发生变形而影响其他转动装置的运作。对此本实施例中将所述传动杆4与所述蜗杆之间通过万向节41连接。通过万向节41的设置可改变传动轴线的方向,即使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安装角度偏差问题时,也能够保证装置的正常运作。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主梁2为中空矩形管,所述回转支承13通过连接凸块131与所述主梁2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凸块131嵌入所述主梁2内部,外部在通过螺栓将连接凸块131与主梁2紧定连接,同时两侧连接凸块131对称设置,以此保证两侧连接的主梁2角度相同。
本方案中所述支撑架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可为单一的支撑平台或者是多根支撑杆11,本实施例中采用多根支撑杆11的方式,包括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数量与所述转动装置的数量相同,各所述支撑杆11间隔设置,所述转动装置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2通过连接支架14固定于所述支撑杆11上方,所述连接支架14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1相对两侧面,基座12放置在两连接支架14上后再通过螺钉拧紧固定。
由于主梁2的长度较长,仅靠若干支撑杆11来支撑以及带动转动时,其受力较大,导致容易出现磨损,降低使用寿命。对此,本实施例中所述跟踪支架还设有若干随动立柱5,所述随动立柱5穿插设置于两所述支撑杆11之间,所述随动立柱5设有支撑杆11、基座12以及回转支承13,所述主梁2也穿过每个所述随动立柱5上的回转支承13。随动立柱5分担了支撑杆11的受力,同时使整体的转动更加协调。
本方案还提供了光伏发电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上述描述的跟踪支架,太阳能板6,设置于所述跟踪支架上;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控制器,与所述跟踪支架、太阳能板6、逆变器均电性连接通过该设计在保证运转顺畅的前提下,略去了部分结构,使得整体架构简单整洁,在拆装维护都更加方便。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主梁、至少两个转动装置以及用于给所述转动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各所述转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
回转结构,各所述转动装置上的回转结构均与所述主梁连接,所述回转结构运作时能够使所述主梁绕着自身轴线转动;
传动结构,用于将所述驱动装置动力传递给所述回转结构,各两相邻所述转动装置上的传动结构通过传动杆传动连接而可同步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结构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回转支承,所述主梁穿过每个所述回转支承并随着各所述回转支承同步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顶部端面还包括有若干垂直于所述主梁的次梁骨以及对应着所述次梁骨设置且用于增加所述次梁骨与所述主梁接触面积的承托件,所述承托件位于所述次梁骨与主梁的连接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骨和承托件的截面均为U型,所述承托件位于所述次梁骨下方承托所述次梁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骨通过U型螺杆和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主梁,所述紧固件对应所述U型螺杆的两端开设有通孔,所述U型螺杆从上之下依次穿过所述次梁骨和承托件并通过所述紧固件将两者与所述主梁箍紧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为蜗轮蜗杆传动结构,所述蜗杆与所述传动杆同步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传动结构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与所述转动装置的数量相同,各所述支撑杆间隔设置,所述转动装置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通过连接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连接支架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相对两侧面。
10.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跟踪支架、太阳能板、逆变器和控制器,所述跟踪支架、太阳能板、逆变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CN202120561360.4U 2021-03-18 2021-03-18 跟踪支架以及光伏发电装置 Active CN215378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1360.4U CN215378832U (zh) 2021-03-18 2021-03-18 跟踪支架以及光伏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1360.4U CN215378832U (zh) 2021-03-18 2021-03-18 跟踪支架以及光伏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8832U true CN215378832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4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1360.4U Active CN215378832U (zh) 2021-03-18 2021-03-18 跟踪支架以及光伏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8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86376B1 (ko) 추적식 태양광 발전장치
KR101593533B1 (ko) 태양광 패널 지지 구조체
CN105471377A (zh) 平单轴追日跟踪支架装置
CN206481262U (zh) 一种钢索式斜单轴跟踪光伏列阵支架
CN107238221A (zh) 柔性双轴跟踪光伏或光热支架
CN103760910A (zh) 回旋式太阳能单轴跟踪系统
CN105553398A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太阳能支架
CN215581027U (zh) 一种多点联动光伏发电跟踪支架
CN102841607B (zh) 光伏电站能避风的太阳跟踪装置及运动控制方法
CN215378832U (zh) 跟踪支架以及光伏发电装置
KR20130020410A (ko) 경사 선형 양축식 솔라 트래커
CN113676127A (zh) 一种多点联动光伏发电跟踪支架
CN203552066U (zh) 一种太阳能回旋式单轴跟踪结构
CN216851850U (zh) 一种太阳能跟踪系统
KR101618123B1 (ko) 태양광 추적식 태양전지판 어레이 집광시설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3585668U (zh) 一种跟踪式光伏支架
CN201904743U (zh) 一种双自由度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KR20100039480A (ko) 태양광 집광판의 고도변환장치
CN209690784U (zh) 光伏跟踪系统
CN210518190U (zh) 一种极轴式光伏发电全跟踪架
CN206790427U (zh) 一种可倒扣式定日镜
CN206698166U (zh) 一种交错式光伏组件布置结构
CN115459692B (zh) 光伏跟踪支架
CN219420686U (zh) 一种光伏支架
CN217824854U (zh) 一种光伏支架及光伏跟踪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