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8692U - 电机定子及其轴向磁通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定子及其轴向磁通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8692U
CN215378692U CN202121287664.2U CN202121287664U CN215378692U CN 215378692 U CN215378692 U CN 215378692U CN 202121287664 U CN202121287664 U CN 202121287664U CN 215378692 U CN215378692 U CN 215378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stator
stator winding
wal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876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拯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Hardcore P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ling Hard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ing Hardco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ling Hard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876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8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8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8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定子及轴向磁通电机,其中电机定子包括绕组支架、多个定子绕组模块和侧壁,多个定子绕组模块沿绕组支架的周向设置在绕组支架的外侧,且多个定子绕组模块的外周设置有侧壁,侧壁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且外侧壁设于内侧壁的外侧,内侧壁的侧壁连接环与外侧壁的内侧面贴合,在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形成冷却水腔,外侧壁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冷却水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在定子绕组模块外环侧设置空腔侧壁,通过向内壁和外壁形成的冷却空腔中通入流动的液体,采用水冷方式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有效提高电机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电机定子及其轴向磁通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定子及其轴向磁通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设备,主要由定子、转子、外壳、端盖等部分构成,而电机定子则又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隙一起组成电机的完整的磁路,定子的结构、设置关系到电机的整体性能。
现有技术中,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的装配通常采用一体结构的空心盘作为外环,定子与空心盘过盈配合,装配时,需加热空心盘外环,使其受热膨胀,冷缩内环,使内环冷缩,再将定子嵌入空心盘,这种装配方式安装困难,工艺繁琐复杂,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因此工艺成本很高,并且还存在预热的空心盘烫伤绕组的铜线漆皮的风险。此外在电机使用中,电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热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电机就不能使用,否则就会发生绝缘击穿,使电机烧坏,会极大缩减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会增加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以及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电机定子散热能力不足、散热效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机定子及轴向磁通电机,在定子绕组模块外环侧设置空腔侧壁,通过向内壁和外壁形成的冷却空腔中通入流动的液体,采用水冷的方式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有效提高电机的散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机定子,其包括绕组支架、多个定子绕组模块和侧壁,
所述多个定子绕组模块沿所述绕组支架的周向设置在所述绕组支架的外侧,且所述多个定子绕组模块的外周设置有所述侧壁;
所述侧壁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内侧壁设置在所述多个定子绕组模块的外周上,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之间形成冷却水腔,所述外侧壁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冷却水腔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壁的内侧面均布设有多个内侧壁突出部,所述内侧壁的外侧面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向外侧面突出的第一侧壁连接环,且所述外侧壁设于所述内侧壁的外侧,所述内侧壁的第一侧壁连接环的前端与所述外侧壁的内侧面贴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内侧壁的内侧面上的所述内侧壁突出部之间设有内侧壁连接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壁突出部卡合在所述相邻的两个定子绕组模块之间的空间中,且所述内侧壁连接部与所述定子绕组模块中定子绕组的外环面贴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机定子,其包括绕组支架、多个定子绕组模块、密封间隔件和环形侧壁,
所述多个定子绕组模块沿所述绕组支架的周向设置在所述绕组支架的外侧,且所述相邻的两个定子绕组模块之间的空间中设有所述密封间隔件;
所述多个定子绕组模块的外周设置有所述环形侧壁,所述多个定子绕组模块的外周侧壁与所述环形侧壁之间形成冷却水腔,所述环形侧壁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冷却水腔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侧壁的内侧面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向内侧面突出的第二侧壁连接环,所述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连接环密封的扣合在所述定子绕组模块外周侧的定子绕组的两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对应设置,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环面上均设有外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定子。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机定子及轴向磁通电机,在定子绕组模块外环侧设置空腔侧壁,通过向内壁和外壁形成的冷却空腔中通入流动的液体,采用水冷的方式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有效提高电机的散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机定子及轴向磁通电机,在相邻两个定子绕组模块之间设置密封间隔件,且在定子绕组模块外侧设置环形侧壁,通过向环形侧壁内通入流动的液体,采用流体直接接触定子绕组的方式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更有利于散发大量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其中密封间隔件可以阻止液体通过间隙向外流出。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机定子及轴向磁通电机,侧壁以及环形侧壁均采用均整体设计,将其卡合在多个电机定子绕组模块外侧,不仅有利于电机定子的组装,还有利于向冷却空腔中充水,具有简单实用、装配方便、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机定子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机定子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电机定子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电机定子的剖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
绕组支架1;定子绕组模块2;定子绕组21;极靴22;侧壁3;内侧壁31;内侧壁突出部311;第一侧壁连接环312;内侧壁连接部313;外侧壁32;进水口321;出水口322;冷却水腔33;密封间隔件4;环形侧壁5;第二侧壁连接环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
如本文中所述,术语“包括”及其各种变体可以被理解为开放式术语,其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术语“上”、“下”及其类似表述仅用于表示相对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术语“第一”、“第二”及其类似表述仅用于表示不同的技术特征,并无实质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如图1所示,其包括绕组支架1、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和侧壁3,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沿绕组支架1的周向设置在绕组支架1的外侧,且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的外周设置有侧壁3,侧壁3包括内侧壁31和外侧壁32,且内侧壁31的内侧面均布设有多个内侧壁突出部311,内侧壁31的外侧面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向外侧面突出的第一侧壁连接环312,且外侧壁32设于内侧壁31的外侧,内侧壁31的第一侧壁连接环312与外侧壁32的内侧面贴合,且在内侧壁31与外侧壁32之间形成冷却水腔33,外侧壁32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口321和出水口322,且进水口321和出水口322分别与冷却水腔33相连通,进水口321通过向冷却水腔33中通入流动的液体,可以通过水循环作用散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如图1所示,内侧壁31的内侧面均布设有多个内侧壁突出部311,且在内侧壁31的内侧面上的内侧壁突出部311之间设有内侧壁连接部313。且内侧壁突出部311卡合在相邻的两个定子绕组模块2之间的空间中,主要用于间隔固定定子绕组模块2,保证定子绕组模块2均布布置,内侧壁连接部313与定子绕组模块2中定子绕组21的外环面贴合,有利于定子绕组21产生的热量通过内侧壁连接部313传递至冷却水腔33的液体中。
在一种优选方式中,进水口321与出水口322对应设置。进水口321和出水口322的外环面上均设有外螺纹,用于通过限压阀门连接水管,并向冷却水腔33中通入泠却液。
如图2所示,定子绕组模块2的高度等于内侧壁31的高度,且内侧壁31的高度等于外侧壁32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定子,如图3所示,其包括绕组支架1、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密封间隔件4和环形侧壁5,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沿绕组支架1的周向设置在绕组支架1的外侧,且相邻的两个定子绕组模块2之间的空间中设有密封间隔件4,密封间隔件4可以阻止液体通过相邻两个定子绕组模块2中的间隙向外流出,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的外周设置有环形侧壁5,且环形侧壁5的内侧面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向内侧面突出的第二侧壁连接环5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连接环51密封的扣合在定子绕组模块2外周侧的定子绕组21的两端,本实施例中,第二侧壁连接环51前端穿过定子绕组模块2中定子绕组21的外侧边线与定子绕组模块2中极靴22的侧面贴合。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与环形侧壁5之间形成冷却水腔33,环形侧壁5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口321和出水口322,且进水口321和出水口322分别与冷却水腔33相连通,进水口321通过向冷却水腔33中通入流动的液体,可以通过水循环作用散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如图3所示,进水口321与出水口322对应设置,进水口321和出水口322的外环面上均设有外螺纹,用于通过限压阀门连接水管,并向冷却水腔33中通入泠却液。
如图4所示,密封间隔件4的高度等于定子绕组模块2中定子绕组21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其包括如上的电机定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子,其包括绕组支架1、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和侧壁3,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沿绕组支架1的周向设置在绕组支架1的外侧,且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的外周设置有侧壁3,侧壁3包括内侧壁31和外侧壁32,且外侧壁32设于内侧壁31的外侧,内侧壁31的第一侧壁连接环312与外侧壁32的内侧面贴合,且在内侧壁31与外侧壁32之间形成冷却水腔33,外侧壁32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口321和出水口322,且进水口321和出水口322分别与冷却水腔33相连通。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环绕均布设置在绕组支架1的外侧,其次将内侧壁31设于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的外侧,且将内侧壁突出部311卡合在相邻的两个定子绕组模块2之间的空间中,此时内侧壁连接部313与定子绕组模块2中定子绕组21的外环面贴合,再将外侧壁32设于内侧壁31的外侧,使得内侧壁31的第一侧壁连接环312与外侧壁32的内侧面贴合,形成冷却水腔33。在电机工作时,通过进水口321向冷却水腔33中通入流动的液体,而电机产生的热量将会被冷却水腔33中的液体吸收,此时液体升温,并通过出水口322流出,通过源源不断的向冷却水腔33中通入冷却液体,继而达到散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热量的目的。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子,其包括绕组支架1、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密封间隔件4和环形侧壁5,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沿绕组支架1的周向设置在绕组支架1的外侧,且相邻的两个定子绕组模块2之间的空间中设有密封间隔件4,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的外周设置有环形侧壁5,且定子绕组模块2与环形侧壁5之间形成冷却水腔33,环形侧壁5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口321和出水口322,且进水口321和出水口322分别与冷却水腔33相连通。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环绕均布设置在绕组支架1的外侧,其次将密封间隔件4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定子绕组模块2之间的空间中,主要用于阻止液体通过相邻两个定子绕组模块2中的间隙向外流出,再次将环形侧壁5设于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的外侧,且与定子绕组模块2之间形成冷却水腔33。在电机工作时,通过进水口321向冷却水腔33中通入流动的液体,由于流动液体直接与多个定子绕组模块2的定子绕组21接触,冷却水腔33中的液体可以直接吸收定子绕组21产生的热量,并通过出水口322流出,继而通过水循环带走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用于为电机散热,同时提高了电机工作时的散热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绕组支架、多个定子绕组模块和侧壁,
所述多个定子绕组模块沿所述绕组支架的周向设置在所述绕组支架的外侧,且所述多个定子绕组模块的外周设置有所述侧壁;
所述侧壁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内侧壁设置在所述多个定子绕组模块的外周上,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之间形成冷却水腔,所述外侧壁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冷却水腔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的内侧面均布设有多个内侧壁突出部,所述内侧壁的外侧面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向外侧面突出的第一侧壁连接环,且所述外侧壁设于所述内侧壁的外侧,所述内侧壁的第一侧壁连接环的前端与所述外侧壁的内侧面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壁的内侧面上的所述内侧壁突出部之间设有内侧壁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突出部卡合在所述相邻的两个定子绕组模块之间的空间中,且所述内侧壁连接部与所述定子绕组模块中定子绕组的外环面贴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对应设置。
6.一种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绕组支架、多个定子绕组模块、密封间隔件和环形侧壁,
所述多个定子绕组模块沿所述绕组支架的周向设置在所述绕组支架的外侧,且所述相邻的两个定子绕组模块之间的空间中设有所述密封间隔件;
所述多个定子绕组模块的外周设置有所述环形侧壁,所述多个定子绕组模块的外周侧壁与所述环形侧壁之间形成冷却水腔,所述环形侧壁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冷却水腔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的内侧面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向内侧面突出的第二侧壁连接环,所述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连接环密封的扣合在所述定子绕组模块外周侧的定子绕组的两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对应设置,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环面上均设有外螺纹。
9.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电机定子或如权利要求6-8之一所述的电机定子。
CN202121287664.2U 2021-06-09 2021-06-09 电机定子及其轴向磁通电机 Active CN215378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7664.2U CN215378692U (zh) 2021-06-09 2021-06-09 电机定子及其轴向磁通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7664.2U CN215378692U (zh) 2021-06-09 2021-06-09 电机定子及其轴向磁通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8692U true CN215378692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34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87664.2U Active CN215378692U (zh) 2021-06-09 2021-06-09 电机定子及其轴向磁通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86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75858A (zh) * 2023-11-03 2023-12-05 苏州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盘式电机定子冷却结构
DE102022210419A1 (de) 2022-09-30 2024-04-04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Statorgehäuse und Stator für eine Axialflussmaschin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210419A1 (de) 2022-09-30 2024-04-04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Statorgehäuse und Stator für eine Axialflussmaschine
CN117175858A (zh) * 2023-11-03 2023-12-05 苏州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盘式电机定子冷却结构
CN117175858B (zh) * 2023-11-03 2024-01-23 苏州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盘式电机定子冷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78692U (zh) 电机定子及其轴向磁通电机
CN106481567B (zh) 电动液泵
CA2801084A1 (en) Electric machine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3202774B (zh) 电动泵
KR20130066517A (ko) 전기 기계 모듈 냉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425409B (zh) 一种内部液冷隔离式盘式无刷电子水泵
CN108539908A (zh) 一种电机水冷机壳及其制作方法
CN219611553U (zh) 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02172317U (zh) 液冷式外转子电机
CN208128043U (zh) 一种水冷电机的冷却系统
CN111245147A (zh) 一种双转子定子无轭模块化轴向电机的混合冷却系统
CN110957826A (zh) 一种冷却结构、油冷电机及车辆
KR20130032828A (ko) 전기 기계 모듈 냉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15378691U (zh) 具有水冷环路的电机定子及轴向磁通电机
CN213879563U (zh) 一种油冷电机的定子冷却回路
CN212033943U (zh) 一种潜水电泵电机自循环散热装置
CN210123911U (zh) 一种新型开关磁阻电机定子结构
CN210327237U (zh) 液冷机壳及液冷电机
CN215990488U (zh) 具有水冷环路的电机定子及轴向磁通电机
TWI691146B (zh) 組合式轉子及其馬達
KR20130123317A (ko) 전기 기계 모듈 냉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234728A (zh) 内置冷却组件的定子总成结构
CN220325353U (zh) 一种电机定子的冷却结构、电机定子、轴向磁通电机及车辆
CN220874359U (zh) 电摩电机水冷结构及电机总成
CN215009864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潜水泵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3009, No. 585-483, Shiyuan West Road, Dongqian Street, Nanxun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zhou Hardcore Pa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44000 Tongl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ongling hardcor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