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8480U - 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8480U
CN215378480U CN202120327461.5U CN202120327461U CN215378480U CN 215378480 U CN215378480 U CN 215378480U CN 202120327461 U CN202120327461 U CN 202120327461U CN 215378480 U CN215378480 U CN 215378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handheld device
connecting block
bear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2746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国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ngshu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ngshu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ngshu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ngshu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2746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8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8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8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散热机构,所述壳体前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位于固定机构后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壳体前侧,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缓冲部件,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手持设备放入支撑挡板顶部,手持设备带动竖板向下移动,竖板通过两侧的齿条一同时带动两个夹板相向移动,对手持设备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实现增加了对手持设备进行固定,同时还具备了车载手机支架的功能,方便人们在驾车时,让充电的手机得到固定,并且便于人们操作和观察手机。

Description

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
背景技术
充电器(充电机)按设计电路工作频率来分,可分为工频机和高频机.工频机是以传统的模拟电路原理来设计,机器内部电力器件(如变压器、电感、电容器等)都较大,一般在带载较大运行时存在较小噪声,但该机型在恶劣的电网环境条件中耐抗性能较强,可靠性及稳定性均比高频机强,而高频机是以微处理器(CPU芯片)作为处理控制中心,是将繁杂的硬件模拟电路烧录于微处理器中,以软件程序的方式来控制UPS的运行,因此,体积大大缩小,重量大大降低,制造成本低,售价相对低.高频机逆变频率一般在KHZ以上.但高频机在恶劣的电网及环境条件下耐受能力差,较适用于电网比较稳定及灰尘较少、温/湿度合适的环境。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传统充电器仅能平躺在桌面,不能立起充电,造成人们使用时的不便,并且功能较为单一,同时不具备车载的手机支架功能,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而且充电宝内部不具有散热功能。
因此,发明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通过竖板通过两侧的齿条一同时带动两个夹板相向移动,对手持设备进行夹持固定,第二齿轮上下往复移动,第二齿轮带动风扇转动,以解决传统充电器不能立起充电,同时不具备车载的手机支架功能,而且内部不具有散热功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散热机构,所述壳体前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位于固定机构后侧。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壳体前侧,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底端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挡板,所述支撑挡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竖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一,两个所述齿条一呈对称状均匀分布,所述壳体内部且设有两个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呈对称状均匀分布,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前端均延伸至壳体前侧,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分别位于两个齿条一一侧,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前端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两个齿条一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一齿轮顶部均设有齿条二,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两个齿条二相啮合,两个所述齿条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内部均固定嵌设有防滑软垫;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壳体顶部,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底端延伸至壳体底部,所述往复丝杆外侧套设有轴承座,所述往复丝杆与轴承座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前侧嵌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壳体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轴承座一侧,所述支撑板前侧固定连接有齿条三,所述齿条三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壳体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呈上下对称状均匀分布,两个所述固定板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吸盘。
优选的,所述壳体后侧内壁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轴承座嵌设在限位槽内部,所述轴承座与限位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往复丝杆和第一转轴与壳体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轴承座连接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连接块底部。
优选的,所述缓冲部件包括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均固定连接在连接块底部,两个所述弹簧呈对称状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手持设备放入支撑挡板顶部,手持设备带动竖板向下移动,竖板通过两侧的齿条一同时带动两个夹板相向移动,对手持设备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实现增加了对手持设备进行固定,同时还具备了车载手机支架的功能,方便人们在驾车时,让充电的手机得到固定,并且便于人们操作和观察手机。
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电机带动往复丝杆转动,第二齿轮上下往复移动,第二齿轮带动风扇转动,从而实现对壳体内部每个角落进行吹动,使壳体内部空气速度加快,进而对壳体内部进行散热,提高对充电器的保护能力,正常充电宝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视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座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壳、2连接块、3竖板、4支撑板、5橡胶垫、6齿条一、7第一转轴、8第一齿轮、9齿条二、10夹板、11防滑软垫、12电机、13往复丝杆、14轴承座、15第二转轴、16第二齿轮、17支撑板、18齿条三、19风扇、20固定板、21吸盘、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散热机构,所述壳体1前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位于固定机构后侧。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固定连接在壳体1前侧,所述连接块2底部设有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底端固定连接有竖板3,所述竖板3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挡板4,所述支撑挡板4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5,所述竖板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一6,两个所述齿条一6呈对称状均匀分布,所述壳体1内部且设有两个第一转轴7,两个所述第一转轴7呈对称状均匀分布,两个所述第一转轴7前端均延伸至壳体1前侧,两个所述第一转轴7分别位于两个齿条一6一侧,两个所述第一转轴7前端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8,两个所述第一齿轮8分别与两个齿条一6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一齿轮8顶部均设有齿条二9,两个所述第一齿轮8分别与两个齿条二9相啮合,两个所述齿条二9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0,两个所述夹板10内部均固定嵌设有防滑软垫11;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电机12,所述电机12固定连接在壳体1顶部,所述电机12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13,所述往复丝杆13底端延伸至壳体1底部,所述往复丝杆13外侧套设有轴承座14,所述往复丝杆13与轴承座14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14前侧嵌设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16,所述壳体1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位于轴承座14一侧,所述支撑板17前侧固定连接有齿条三18,所述齿条三18与第二齿轮16相啮合,所述第二转轴15前端固定连接有风扇19;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20,两个所述固定板20呈上下对称状均匀分布,两个所述固定板20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吸盘21,有益于对壳体1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后侧内壁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轴承座14嵌设在限位槽内部,所述轴承座14与限位槽相匹配,有益于对轴承座14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往复丝杆13和第一转轴7与壳体1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5与轴承座14连接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益于第二转轴15转动时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弹簧22,所述弹簧22固定连接在连接块2底部,有益于竖板3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人员将手持设备放入支撑挡板4顶部,支撑挡板4内部的橡胶垫5可对手持设备增大摩擦,使手持设备放置得更加稳定,在重力的作用下,手持设备带动竖板3向下移动,竖板3对弹簧22进行拉伸,同时竖板3通过两侧的齿条一6同时带动两个第一齿轮8相向转动,两个第一齿轮8同时带动齿条二9相向移动,两个齿条二9同时带动两个夹板10相向移动,对手持设备进行夹持固定,夹板10内部的防滑软垫11可增大手持设备与夹板10之间的摩擦力,壳体1后侧的吸盘21可将手持设备固定连接在车内的每个角落,从而实现增加了对手持设备进行固定,同时还具备了车载手机支架的功能,方便人们在驾车时,让充电的手机得到固定,并且便于人们操作和观察手机,接通电源后,电机12带动往复丝杆13转动,往复丝杆13带动轴承座14上下移动,轴承座14带动第二转轴15上下往复移动,第二转轴15带动第二齿轮16上下往复移动,第二齿轮16通过与齿条相啮合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第二转轴15带动风扇19转动,从而实现对壳体1内部每个角落进行吹动,使壳体1内部空气速度加快,进而对壳体1部进行散热,提高对充电器的保护能力,正常充电宝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参照附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缓冲部件包括两个弹簧22,两个所述弹簧22均固定连接在连接块2底部,两个所述弹簧22呈对称状均匀分布。
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人员将手持设备放入支撑挡板4顶部,支撑挡板4内部的橡胶垫5可对手持设备增大摩擦,使手持设备放置得更加稳定,在重力的作用下,手持设备带动竖板3向下移动,竖板3对弹簧22进行拉伸,同时竖板3通过两侧的齿条一6同时带动两个第一齿轮8相向转动,两个第一齿轮8同时带动齿条二9相向移动,两个齿条二9同时带动两个夹板10相向移动,对手持设备进行夹持固定,两个弹簧22可使竖板3上下移动时更加地稳定,客户使用时更加的舒适舒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散热机构,所述壳体(1)前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位于固定机构后侧;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固定连接在壳体(1)前侧,所述连接块(2)底部设有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底端固定连接有竖板(3),所述竖板(3)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挡板(4),所述支撑挡板(4)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5),所述竖板(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一(6),两个所述齿条一(6)呈对称状均匀分布,所述壳体(1)内部且设有两个第一转轴(7),两个所述第一转轴(7)呈对称状均匀分布,两个所述第一转轴(7)前端均延伸至壳体(1)前侧,两个所述第一转轴(7)分别位于两个齿条一(6)一侧,两个所述第一转轴(7)前端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8),两个所述第一齿轮(8)分别与两个齿条一(6)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一齿轮(8)顶部均设有齿条二(9),两个所述第一齿轮(8)分别与两个齿条二(9)相啮合,两个所述齿条二(9)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0),两个所述夹板(10)内部均固定嵌设有防滑软垫(11);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电机(12),所述电机(12)固定连接在壳体(1)顶部,所述电机(12)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13),所述往复丝杆(13)底端延伸至壳体(1)底部,所述往复丝杆(13)外侧套设有轴承座(14),所述往复丝杆(13)与轴承座(14)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14)前侧嵌设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16),所述壳体(1)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位于轴承座(14)一侧,所述支撑板(17)前侧固定连接有齿条三(18),所述齿条三(18)与第二齿轮(16)相啮合,所述第二转轴(15)前端固定连接有风扇(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20),两个所述固定板(20)呈上下对称状均匀分布,两个所述固定板(20)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吸盘(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后侧内壁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轴承座(14)嵌设在限位槽内部,所述轴承座(14)与限位槽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丝杆(13)和第一转轴(7)与壳体(1)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5)与轴承座(14)连接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弹簧(22),所述弹簧(22)固定连接在连接块(2)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包括两个弹簧(22),两个所述弹簧(22)均固定连接在连接块(2)底部,两个所述弹簧(22)呈对称状均匀分布。
CN202120327461.5U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 Active CN215378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7461.5U CN215378480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7461.5U CN215378480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8480U true CN215378480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2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27461.5U Active CN215378480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8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78480U (zh) 一种可对手持设备充电的车用充电器
CN112372449A (zh) 一种手机壳体加工用摩擦力度检测装置
US10443778B2 (en) Balancing structures
CN111300807A (zh) 一种电子产品使用的钢化膜粘贴辅助装置
CN214603604U (zh) 一种塑胶手机壳打磨设备
CN207584318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电子设备支撑装置
CN207840907U (zh) 一种瓷砖打磨机
CN211377623U (zh) 一种无线手机充电座装置
CN216228434U (zh) 一种高灵活性的木制装饰板打磨装置
CN215722232U (zh)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用平衡设备
CN212096004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辅助夹持架
CN211890179U (zh) 一种新型电脑机箱加工用磨边装置
CN209910964U (zh) 一种家具用无级升降机构耐久性检测设备
CN112243057A (zh) 一种能够稳定夹取的车载手机充电支座
CN206664797U (zh) 一种滑板式平衡车
CN217224897U (zh) 一种手机底壳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
CN212125931U (zh) 一种旋转收纳式轴承周转架
CN213081481U (zh) 送餐机器人移动底盘
CN220342078U (zh) 一种挂壁式游戏手柄充电器
CN209560456U (zh) 一种新型云计算机设备
CN214686583U (zh) 一种具有稳定夹持功能的abb机器人
CN214162738U (zh) 一种五金件固定治具
CN212830251U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用平衡装置
CN213750237U (zh) 一种ehb系统用永磁直流电机测试装置
CN218515673U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