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2678U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2678U
CN215372678U CN202121742072.5U CN202121742072U CN215372678U CN 215372678 U CN215372678 U CN 215372678U CN 202121742072 U CN202121742072 U CN 202121742072U CN 215372678 U CN215372678 U CN 215372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indoor
pipe
inle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420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振坤
杜顺开
李金波
马列
暨文伟
陈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420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2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2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2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中部换热模块及室外换热器;室内机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室内换热器,外壳上安装有红外辐射模块,红外辐射模块用以向室内进行热辐射;室内换热器通过第一管路与中部换热模块连通,并与第一管路和中部换热模块共同组成第一循环通路;第一循环通路内用以流通安全换热介质;室外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中部换热模块连通,并与第二管路和中部换热模块共同组成第二循环通路;第二循环通路内用以流通可燃环保换热工质;第一循环通路与第二循环通路相互独立,中部换热模块用于供第一循环通路内的换热介质与第二循环通路内的换热工质进行换热。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改善室内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器在制热时通常采用空气源热泵方式进行制热,室内机经过换热器往室内送热风以进行制热,由于热泵启动压差建立需要过程,制热速度慢。由于热空气上浮,温度分层,进而空间整体升温效果慢。另外,在低温结霜后进行化霜时温度波动会带来不舒适的效果等。
目前,有些空调室内机上设置有辐射模块,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当该辐射模块采用高温辐射模块,且室内换热器内采用通过可燃环保换热工质(如R290)时,高温辐射模块会对于空调室内机内换热器中的可燃环保换热工质将会存在安全隐患。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系统,旨在改善空调室内机上的高温红外辐射模块对换热器内的换热工质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中部换热模块及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机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室内换热器,所述外壳上安装有红外辐射模块,所述红外辐射模块用以向室内进行热辐射;所述室内换热器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中部换热模块连通,并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中部换热模块共同组成第一循环通路;所述室外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中部换热模块连通,并与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中部换热模块共同组成第二循环通路;所述第一循环通路与所述第二循环通路相互独立,所述中部换热模块用于供所述第一循环管路内的换热介质与所述第二循环通路内的换热工质进行换热。
可选地,所述中部换热模块具有室内第一进出口和室内第二进出口,所述室内第一进出口与所述室内第二进出口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子管和第二子管;所述第一子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室内第一进出口;所述第二子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室内第二进出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管上设有排水阀,和/或,所述第二子管上设有排水阀。
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子管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进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
和/或,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子管包括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进出口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段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段。
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热水管;所述热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热水管的另一端用以连接至热水源。
可选地,所述热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热水管路远离所述热水源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热水管上还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第一水泵并联并反向设置。
可选地,所述热水管上还设有第三截止阀,所述第三截止阀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均串联设置。
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冷水管,所述冷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子管,并设于所述第二截止阀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所述冷水管的另一端用以连接至冷水源。
可选地,所述冷水管上连接有第四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室内换热器、第一管路及中部换热模块连通并形成第一循环通路,将室外换热器、第二管路及中部换热模块连通形成第二循环通路,且第一循环通路与第二循环通路相对独立设置,则第一循环通路内的换热介质与第二循环通路内的换热工质在中部换热模块内换热,但并不会混合,因此与第二循环通路内的换热工质换热后的第一循环通路内的换热介质继而能实现与室内空气换热的效果,而且还不会将可燃环保换热工质引入室内,降低了室内的安全隐患。另外,室内机的外壳上安装有红外辐射模块,该红外辐射模块用以性室内进行热辐射,因此在制热模式下开启红外辐射模块后,该红外辐射模块还可提高对室内空气快速制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185428410000031
Figure BDA000318542841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2所示,该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100、中部换热模块200及室外换热器(未图示);室内机100包括外壳110和设于外壳110内的室内换热器120,外壳110上安装有红外辐射模块130,红外辐射模块130用以向室内进行热辐射;室内换热器120通过第一管路400与中部换热模块200连通,并与第一管路400和中部换热模块200共同组成第一循环通路;室外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900与中部换热模块200连通,并与第二管路900和中部换热模块200共同组成第二循环通路;第一循环通路与第二循环通路相互独立,中部换热模块200用于供第一循环通路内的换热介质与第二循环通路内的换热工质进行换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室外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900与中部换热模块200连通,并与第二管路900和中部换热模块200共同组成第二循环通路,第二循环通路内流通有换热工质,则该换热工质可以为可燃的,也可以为不可燃烧的,其可在室外换热器与中部换热模块200之间形成循环。室内机100中的室内换热器120通过第一管路400与中部换热模块200连通,并与第一管路400和中部换热模块200共同组成第一循环通路,第一循环通路内流通有在高温下不易燃烧的换热介质,则该不易燃烧的换热工质在室内换热器120与中部换热模块200之间形成循环。第二循环通路内的换热工质在流经中部换热模块200时与第一循环通路内流经中部换热模块200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过程,进而又流向室内换热器120,在室内机100中完成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过程。通过将第一循环通路与第二循环通路相互独立设置,则使得第一循环通路内的换热介质不与第二循环通路内的换热工质混合,从而能够保证室内机100的室内换热器120中流通的换热介质为纯净的不易燃烧的换热介质,从而不易发生燃爆情况,降低了安全隐患。
可以理解的是,中部换热模块200和室外换热器均可集成于室外机300的壳体内,也可仅将室外换热器集成于室外机300的壳体内,而中部换热模块200作为独立于室外机300和室内机100的单独的模块。为了进一步确保室内的安全,中部换热模块200作为独立于室外机300以外的单独模块时,可设于室外,从而彻底杜绝第二循环通路中换热工质流经室内的情况发生。具体地,中部换热模块200具有室外第一进出口、室外第二进出口、室内第一进出口210及室内第二进出口220,第一进出口与第二进出口连通于第二循环通路连通上,室内第一进出口210与室内第二进出口220连通于第一循环通路上,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均不连通室内第一进出口210,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均不连通室内第二进出口220。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进出口和第二换热进出口,第一换热进出口与第二换热进出口连通于第二循环通路上。室外机300的壳体内还可设有压缩机,冷热换向装置及节流装置,这三者均连通于第二循环通路上。具体地,该节流装置连接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换热进出口与中部换热模块200的室外第一进出口之间,冷热换向装置通过第二循环管道与中部换热模块200的室外第二进出口、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换热进出口及压缩机的吸气口和排气口连通。
在制热时,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冷热换向装置切换至将中部换热模块200的第二进出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压缩机的吸气口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换热进出口连通;此时第二循环通路中的换热工质在中部换热模块200中与第一循环通路中的换热介质换热,从而第一循环通路中的换热介质吸热后流向室内换热器120,进而在室内机100中放热而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效果。在制冷时,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冷热换向装置切换至将中部换热模块200的第二进出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换热进出口连通;此时第二循环通路中的换热工质在中部换热模块200中与第一循环通路中的换热介质换热,从而第一循环通路中的换热介质放热后温度降低,进而流向室内换热器120,进而在室内机100中吸热而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的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基于上述室内换热器120内一直流通有换热工质的方案,上述室内换热器120内的换热介质可选用在高温下不易燃的换热工质,例如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室内机100外壳110上还安装有红外辐射模块130,该红外辐射模块130在开启过程中,其高温作用对室内换热器120内的换热介质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通过在室内机100的外壳110上安装有红外辐射模块130,则在制热工况下,可开启红外辐射模块130,从而实现对室内空气进行快速制热的效果。具体地,红外辐射模块130可固定安装于室内机100的外壳110上,也可活动安装于室内机100的外壳110上。另外,红外辐射模块130可设于外壳110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设于外壳110的顶部、前部或者侧部等,只要其能向室内进行红外热辐射即可。红外辐射模块130通常包括用以发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射体,红外发射体发射的红外线向外进行辐射时,可使周围环境受热升温,进而实现红外辐射模块向周围辐射热量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红外辐射模块130在进行辐射时具有一个辐射面,该辐射面可以为红外发射体的表面;或者红外辐射模块130包括靠近红外发射体的辐射板体,该辐射板体用以吸收红外发射体发出的红外线并向外辐射热量,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辐射面也可以为靠近红外发射体的辐射板体的板面等。具体地,该红外发射体的表面可以为平面或弧面等;当靠近红外发射体的位置设有辐射板体时,辐射板体的板面可以为平面或弧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室内换热器120、第一管路400及中部换热模块200连通并形成第一循环通路,将室外换热器、第二管路900及中部换热模块200连通形成第二循环通路,且第一循环通路与第二循环通路相对独立设置,则第一循环通路内的换热介质与第二循环通路内的换热工质在中部换热模块200内换热,但并不会混合,因此与第二循环通路内的换热工质换热后的第一循环通路内的换热介质继而能实现与室内空气换热的效果,而且还不会将第二循环通路内的换热工质引入室内,只要保证第一循环通路内的换热介质在高温下不易燃,即可降低了室内高温下发生换热介质爆炸的安全隐患。另外,室内机100的外壳110上安装有红外辐射模块130,该红外辐射模块130用以向室内进行红外热辐射,因此在制热模式下开启红外辐射模块130后,该红外辐射模块130还可提高对室内空气快速制热的效率。
具体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中部换热模块200具有室内第一进出口210和室内第二进出口220,室内第一进出口210与室内第二进出口220连通;第一管路400包括第一子管410和第二子管420;第一子管410的一端连接室内换热器120的进口,另一端连接室内第一进出口210;第二子管420的一端连接室内换热器120的出口,另一端连接室内第二进出口220。
通过将第一子管410连接室内换热器120的进口,第二子管420的一端连接室内换热器120的出口,且第一子管410的另一端与第二子管4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中部换热模块200的室内第一进出口210和室内第二进出口220,室内第一进出口210与室内第二进出口220连通,则使得第一子管410、第二子管420、中部换热模块200及室内换热器120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循环通道,即上述的第一循环通路。上述连接方式可以使得第一循环通路内的安全换热介质能够仅在第一子管410、第二子管420、室内换热器120及中部换热器未与室外换热器连通的部分中流通,保证了室内较高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第一子管410上设有排水阀500,和/或,第二子管420上设有排水阀500。
基于安全性考虑,中部换热模块200可设于室外,以避免第二循环通路的位于中部换热模块200的部分进入室内,中部换热模块200设于室外较为稳妥;且为了安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循环管路内的换热介质可选为水。在此基础上,第一子管410上设有排水阀500,则当打开排水阀500时,残存于第一子管410内的水可通过排水阀500排出,避免在低温情况下因第一子管410内有水而使得第一子管410被胀裂。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子管420上也可设有排水阀500,当第二子管420上设有排水阀500,且当打开排水阀500时,残存于第二子管420内的水可通过排水阀500排出,避免在低温情况下因第二子管420内有水而使得第二子管420被胀裂。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截止阀610;第一子管410包括第一连接段411和第二连接段412,第一连接段411与第一进出口连接,第二连接段412与室内换热器120的进口连接,第一截止阀610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段411,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段412。
通过将第一连接管分成第一连接段411和第二连接段412,且第一截止阀610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段411,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段412,则使得第一连接管被第一截止阀610分成可拆卸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连接于中部换热模块200,另一部分连接于室内换热器120,从而便于第二循环通路的安装和整个空调系统的安装。
当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空调系统还可包括第二截止阀620;第二子管420也可包括第三连接段421和第四连接段422,第三连接段421与第二进出口连接,第四连接段422与室内换热器120的出口连接。
通过将第二连接管分成第三连接段421和第四连接段422,且第二截止阀620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段421,另一端连接第四连接段422,则使得第二连接管被第二截止阀620分成可拆卸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连接于中部换热模块200,另一部分连接于室内换热器120,从而便于第二循环通路的安装和整个空调系统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上述的第一截止阀610和第二截止阀620可同时存在,也可仅存其中一个。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热水管700;热水管700的一端连通第二连接段412,热水管700的另一端用以连接至热水源。
通过设置一条热水管700,且热水管700的一端连通第二连接段412,另一端连接至热水源,则使得热水源的水可对第二连接段412内进行热水供应,从而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可将第二连接段412内的换热工质的温度提高,进而提高第二连接段412内的换热工质进入室内换热器120后对室内空气的制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热水源可以为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或者其他能够提供热水的源头。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进一步地,热水管700上设有第一水泵710,第一水泵710的出口连通热水管700路远离热水源的一端。
通过在热水管700上设有第一水泵710,且第一水泵710的出口连通热水管700远离生活水源的一端,则便于热水源内的水流向到第二连接段412内,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为第二循环通路内的换热工质进一步加温,提升制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热水管700上还设有第二水泵720,第二水泵720与第一水泵710并联并反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水泵710与第二水泵720反向设置,是指第一水泵710的水流方向与第二水泵720的水流方向相反。通过将第二水泵720与第一水泵710并联且反向设置,则可第一管路400中的第一连接段411通过截止阀与热水管700连通,进而使得室外机300热泵系统通过与第一管路400中的水换热后,可将换热后的第一连接段411内的水在第二水泵720的作用下流向热水源,进而为用户提供热水。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热水管700上还设有第三截止阀730,第三截止阀730与第一水泵710和第二水泵720均串联设置。
通过在热水管700上设有第三截止阀730,且第三截止阀730与第一水泵710与第二水泵720均串联设置,则第三截止阀730开启时,可保证热水管700与第二连接段412连通;当第三截止阀730关闭时,可避免第二连接段412内的水流向热水管700或者避免热水管700内的水流向第二连接段412,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空调系统还包括冷水管800,冷水管800的一端连通第四连接段422,冷水管800的另一端用以连接至冷水源。
通过将冷水管800的一端连通第四连接段422,冷水管800的另一端连接至冷水源,则可实现将第四连接段422内的一部分水流向冷水管800,进而为用户提供冷水使用。另外,在制冷模式下,冷水源也可通过冷水管800为第四连接段422提供冷水,进而提升制冷效率。冷水源可以为自来水。
进一步地,冷水管800上连接有第四截止阀810。
通过在冷水管800上设有第四截止阀810,则第四截止阀810开启时,可保证冷水管800与第四连接段422连通;当第四截止阀810关闭时,可避免第四连接段422内的水流向冷水管800或者避免冷水管800内的水流向第二连接段412,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室内换热器,所述外壳上安装有红外辐射模块,所述红外辐射模块用以向室内进行热辐射;
中部换热模块,所述室内换热器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中部换热模块连通,并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中部换热模块共同组成第一循环通路;及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中部换热模块连通,并与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中部换热模块共同组成第二循环通路;所述第一循环通路与所述第二循环通路相互独立,所述中部换热模块用于供所述第一循环通路内的换热介质与所述第二循环通路内的换热工质进行换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换热模块具有室内第一进出口和室内第二进出口,所述室内第一进出口与所述室内第二进出口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子管和第二子管;所述第一子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室内第一进出口;所述第二子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室内第二进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管和/或所述第二子管上设有排水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子管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室内第一进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
和/或,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子管包括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室内第二进出口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段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热水管;所述热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热水管的另一端用以连接至热水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热水管路远离所述热水源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上还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第一水泵并联并反向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上还设有第三截止阀,所述第三截止阀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均串联设置。
9.如权利要求4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冷水管,所述冷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子管,并设于所述第二截止阀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所述冷水管的另一端用以连接至冷水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上连接有第四截止阀。
CN202121742072.5U 2021-07-28 2021-07-28 空调系统 Active CN215372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2072.5U CN215372678U (zh) 2021-07-28 2021-07-28 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2072.5U CN215372678U (zh) 2021-07-28 2021-07-28 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2678U true CN215372678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2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42072.5U Active CN215372678U (zh) 2021-07-28 2021-07-28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2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0618A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105890084A (zh) 热水供给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372678U (zh) 空调系统
CN203478692U (zh) 一种全热回收家用多联机系统
CN101373089A (zh) 节能型空调热水器
CN203190625U (zh) 一种多用空气能热水器
WO2023040160A1 (zh)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7843027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267132U (zh) 太阳能热水器
CN207585137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04061716B (zh) 一种带有辅助热源的多功能空调热水系统
JPS6016275A (ja) 水加熱機能付空気調和機
CN203857709U (zh) 多功能热泵装置
CN110906483A (zh) 中央空调地暖一体化设备
CN201152615Y (zh) 户用燃气炉结合空调器和热水器
CN221780815U (zh) 环境调节系统
US12050037B2 (en) Air conditioning, heat pump and water heating system
CN205227920U (zh) 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热泵系统
CN219531053U (zh) 热泵式空调系统
CN210772599U (zh) 一种空调地暖一体机
CN211876357U (zh) 一种具有电加热功能的新型空气能热水器
CN215412273U (zh) 一种具有多能源联合式换热储能装置的热泵空调
CN220871119U (zh) 化霜模块及热泵系统
CN219120674U (zh) 带热水器的多功能空调
CN216744689U (zh) 一种用水作导热介质的空调热泵一体机多通阀门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