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2090U -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及废气收集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及废气收集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2090U
CN215372090U CN202121501837.6U CN202121501837U CN215372090U CN 215372090 U CN215372090 U CN 215372090U CN 202121501837 U CN202121501837 U CN 202121501837U CN 215372090 U CN215372090 U CN 215372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gas
cooling device
cooling
tank
buff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018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奎儒
付建强
耿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Jinkaili Clea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Jinkaili Clea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Jinkaili Clea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Jinkaili Clea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018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2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2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2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及废气收集输送系统,有机废气缓冲罐包括罐体、多个进气管、排液管和排气管。所述罐体内部具有缓冲腔,所述罐体上设置冷却装置。各所述进气管均连接所述罐体,且与所述缓冲腔相连通。所述排液管连接在所述罐体的底部,且所述排液管连通所述缓冲腔。所述排气管连接在所述罐体上,且所述排气管和所述缓冲腔相连通。本申请的有机废气缓冲罐上设置冷却装置,能将进入缓冲腔内的废气进行冷却处理,使得废气中的溶剂部分冷凝成液体并最终由有机废气缓冲罐排出,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废液粘附在废气收集输送系统的管道上形成积液,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及废气收集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及废气收集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生产车间的工艺生产装置如反应釜等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各工艺生产装置的废气排气口通过支管道直接连接至主干管道上,废气在管道中被降温冷却,废气中的部分有害溶剂成分在温度达到露点温度时,会形成冷凝废液。废液粘结在管道上不易清理,且容易在废气处理管道内形成积液,当积液过多时,甚至会出现积液倒流的问题,严重影响到系统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及废气收集输送系统,有效地防止了废液粘附在废气收集输送系统的管道上形成积液,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为实现本申请的技术目的,本申请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内部具有缓冲腔,所述罐体上设置冷却装置;
多个进气管,各所述进气管均连接所述罐体,且与所述缓冲腔相连通;
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连接在所述罐体的底部,且所述排液管连通所述缓冲腔;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在所述罐体上,且所述排气管和所述缓冲腔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缓冲腔内。
可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连接在所述缓冲腔的内壁上,且所述冷却管道沿所述缓冲腔内壁圆周方向螺旋设置。
可选的,所述罐体周壁上设置分别连接所述冷却管道两端的冷却液进口接头和冷却液出口接头,有机废气缓冲罐还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液进口接头和冷却液出口接头。
可选的,罐体包括内罐壳和外罐壳,所述内罐壳和所述外罐壳之间围合形成夹层腔,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夹层腔内。
可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沿所述内罐壳外壁圆周方向螺旋设置。
可选的,所述外罐壳上连接有保温层。
可选的,所述罐体包括底壁和绕底壁一周设置的周壁,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成型在所述周壁内部的冷却腔和设置在所述周壁上相对的两侧的冷却液进口接头和冷却液出口接头,所述冷却液进口接头和冷却液出口接头均连通所述冷却腔的,且所述冷却液进口接头设置在所述周壁的底部位置,所述冷却液出口接头设置在所述周壁的顶部位置。
可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罐体外壁上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却液进口接头和冷却液出口接头。
本申请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收集输送系统,具有上述的有机废气缓冲罐,所述有机废气缓冲罐连接在废气收集输送系统的废气输送管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有机废气缓冲罐上设置冷却装置,能将进入缓冲腔内的废气进行冷却处理,使得废气中的溶剂部分冷凝成液体并最终由有机废气缓冲罐排出,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废液粘附在废气收集输送系统的管道上形成积液,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收集输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有机废气缓冲罐;11、冷却装置;12、保温层;13、冷却液进口接头;113、排液管道;14、冷却液出口接头;15、内罐壳;16、外罐壳;17、上盖;126、进气管;128、排气管;2、反应釜;3、成品桶;4、冷却装置;5、车间主管道;6、厂区主管道;61、倾斜段;7、收集桶;8、废气处理设备;9、烟囱;1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上”、“下”、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1,包括罐体、多个进气管126、排液管道113和排气管128。罐体内部具有缓冲腔,所述罐体上设置冷却装置11。各所述进气管126均连接所述罐体,且与所述缓冲腔相连通。所述排液管道113连接在所述罐体的底部,且所述排液管连通所述缓冲腔。所述排气管128连接在所述罐体上,且所述排气管128和所述缓冲腔相连通。
本申请中,通过在有机废气缓冲罐1内设置冷却装置11,能将进入缓冲腔内的废气进行冷却处理,使得废气中的溶剂部分冷凝成液体并最终由有机废气缓冲罐1排出,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废液粘附在废气收集输送系统的管道上形成积液,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参见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却装置11设置在所述缓冲腔内,则进入缓冲腔内的废气直接和冷却装置11接触,冷却装置11冷却效率高。
参见图2所示,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却装置11包括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连接在所述缓冲腔的内壁上,且所述冷却管道沿所述缓冲腔内壁圆周方向螺旋设置。
其中,罐体周壁上设置分别连接所述冷却管道两端的冷却液进口接头13和冷却液出口接头14,有机废气缓冲罐1还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液进口接头13和冷却液出口接头14。
参见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废气缓冲罐1主体包括内罐壳15和外罐壳16,所述内罐壳15和所述外罐壳16之间围合形成夹层腔,所述冷却装置11设置在所述夹层腔内。通过在夹层腔内设置冷却装置11,有效的防止了溶剂粘附在冷却装置11上,导致冷却装置11难以清洗,且影响换热效率。
其中,所述冷却装置11包括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沿所述内罐壳15外壁圆周方向螺旋设置。
为了提高冷却效果,所述外罐壳16上连接有保温层12。保温层12可以采用纺织材料或者保温泡沫等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罐体包括底壁和绕底壁一周设置的周壁,所述冷却装置11包括成型在所述周壁内部的冷却腔和设置在所述周壁上相对的两侧的冷却液进口接头13和冷却液出口接头14,所述冷却液进口接头13和冷却液出口接头14均连通所述冷却腔的,且所述冷却液进口接头13设置在所述周壁的底部位置,所述冷却液出口接头14设置在所述周壁的顶部位置,从而增大冷却介质与缓冲腔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
参见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却装置11包括套设在所述罐体外壁上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却液进口接头13和冷却液出口接头14。通过在罐体外壁上设置螺旋管,简化了有机废气缓冲罐1的结构,冷却装置11便于拆装,但是冷却效率略低。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多种设置冷却装置11的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冷却结构。
参见图1所示,各所述进气管126上均设置有单向阀1263和阻火器1264,所述阻火器1264设置在所述单向阀1263靠近所述缓冲罐主体的一侧。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进气管126上设置阻火器1264防止发生火灾,通过进气管126上设置单向阀1263则在缓冲腔内过压时,单向阀1263关闭,防止了串气,从而提高了废气收集输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参见图1所示,罐体包括上盖17,上盖17上设置有呼吸器安装口,有机废气缓冲罐1还包括呼吸器,呼吸器安装在所述呼吸器安装口上。呼吸器能自动调节缓冲腔内气压,当缓冲腔内气压为正压时,呼吸器开启调节缓冲腔内气压保持微负压状态,当缓冲腔内气压过小时,则呼吸器也开启,调节缓冲罐1内部气压,使得缓冲腔内保持设定的微负压状态。
有机废气缓冲罐1还包括压力表安装口,所述压力表安装口设置在所述上盖17上,压力表120安装在所述压力表安装口上。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废气收集输送系统,具有上述的有机废气缓冲罐,所述有机废气缓冲罐连接在废气收集输送系统的废气输送管路上。该废气收集输送系统包括工艺生产装置、多个有机废气缓冲罐1、多个排气管128和废气处理管道。所述工艺生产装置具有废气出气口,所述有机废气缓冲罐1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废气出气口。每一所述排气管128分别和一所述有机废气缓冲罐1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废气处理管道上设置废气处理设备8,各所述排气管128分别连接至所述废气处理管道上。
本申请的废气收集输送系统设置了有机废气缓冲罐1,使得各工艺生产装置排出的废气先进入了有机废气缓冲罐1内通过有机废气缓冲罐1缓冲气压,平衡各排气管128上的压力,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生产装置直接通过管道连接废气处理管道容易出现串气、憋压和倒吸的问题,保证废气收集输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其中,所述有机废气缓冲罐1具有多个进气口,各所述进气口分别通过进气管126连接所述工艺生产装置的废气出气口。每一有机废气缓冲罐1可以连接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工艺生产装置。每一进气口分别连接一工艺生产装置,或者多个进气口分别连接至同一工艺生产装置不同部位上的废气出气口。
具体的,所述工艺生产装置包括反应釜2,所述反应釜2上设置第一废气出气口,所述第一废气出气口通过第一进气管连接有机废气缓冲罐1上的一进气口。每一车间可以设置多个反应釜2,每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反应釜2可以连接在同一有机废气缓冲罐1上,或者同一车间设置多个有机废气缓冲罐1,每一有机废气缓冲罐1和至少两个反应釜2连接。
其中,所述工艺生产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反应釜2的冷凝器,所述冷冷凝器4具有冷却腔,所述反应釜2具有反应腔,所述冷却腔和所述反应腔相连通,所述冷凝器上设置第二废气出气口,所述第二废气出气口通过第二进气管连接有机废气缓冲罐1上的一进气口。冷凝器上第二废气出气口排出的气体还具有水蒸气,排出的废气的成分和第一废气出气口不完全相同,且气压、流速也不同。通过将第一废气出气口和第二废气出气口连接至有机废气缓冲罐1,可通过有机废气缓冲罐1对第一废气出气口和第二废气出气口排出的废气进行缓冲,平衡两者的压力,防止出现串气、憋压和倒吸的问题,保证废气收集输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工艺生产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反应釜2的成品桶3,所述成品桶3具有第三废气出气口,所述第三废气出气口通过第三进气管连接有机废气缓冲罐1上的一进气口。
如此,则反应釜2、成品桶3和冷却装置4排出的废气可通入同一有机废气缓冲罐1内进行气压缓冲平衡处理,防止串气、憋压和倒吸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实施例三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三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说明其废气收集输送系统,废气收集输送系统的工艺生产装置,如反应釜2、成品桶3、冷却装置4等等,通过进气管126连接有机废气缓冲罐1。有机废气缓冲罐1连接在所述废气收集输送系统的废气处理管道上。通过设置有机废气缓冲罐1还可以冷凝废气,收集废气冷凝的废水并排放。
具体的,所述废气处理管道包括车间主管道5和厂区主管道6,各车间的有机废气缓冲罐1通过排气管128连接至车间主管道5上,各车间主管道5连接厂区主管道6,厂区主管道6上设置废气处理设备8和排放烟囱9,废气处理设备8对流经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通过排放烟囱9将净化合格的气体排出。其中废气处理设备8可以包括碱洗塔、活性炭喷淋设备等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废气收集输送系统还包括风机10,所述风机10连接在所述废气处理管道上位于所述有机废气缓冲罐1的下游,靠近所述废气处理设备8。通过风机10的设置,使得有机废气缓冲罐1内能保持一个微负压状态利于废气的流动。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厂区主管道上积液倒流,厂区主管道6上具有倾斜段61,倾斜段61靠近所述车间主管道5的一端为高位置端,远离车间主管道5的一端为低位置端,从而使得液体向气体流动方向的下游位置流动。同时本申请还设置收集桶7,收集桶7连接在倾斜段61的末端,用于收集厂区主管道6内的积液。该收集桶7上连接有放净阀,用于打开排放废液。
需要注意的是,参见图5所述,废气收集输送系统可以包括多个车间主管道5,各所述车间主管道5分别延伸至相应的车间内。
以上公开的本申请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申请。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申请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申请。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内部具有缓冲腔,所述罐体上设置冷却装置;
多个进气管,各所述进气管均连接所述罐体,且与所述缓冲腔相连通;
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连接在所述罐体的底部,且所述排液管连通所述缓冲腔;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在所述罐体上,且所述排气管和所述缓冲腔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缓冲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连接在所述缓冲腔的内壁上,且所述冷却管道沿所述缓冲腔内壁圆周方向螺旋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周壁上设置分别连接所述冷却管道两端的冷却液进口接头和冷却液出口接头,有机废气缓冲罐还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液进口接头和冷却液出口接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内罐壳和外罐壳,所述内罐壳和所述外罐壳之间围合形成夹层腔,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夹层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沿所述内罐壳外壁圆周方向螺旋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壳上连接有保温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底壁和绕底壁一周设置的周壁,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成型在所述周壁内部的冷却腔以及设置在所述周壁上相对的两侧的冷却液进口接头和冷却液出口接头,所述冷却液进口接头和冷却液出口接头均连通所述冷却腔,且所述冷却液进口接头设置在所述周壁的底部位置,所述冷却液出口接头设置在所述周壁的顶部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罐体外壁上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却液进口接头和冷却液出口接头。
10.一种废气收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所述有机废气缓冲罐连接在废气收集输送系统的废气输送管路上。
CN202121501837.6U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及废气收集输送系统 Active CN215372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1837.6U CN215372090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及废气收集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1837.6U CN215372090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及废气收集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2090U true CN215372090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06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01837.6U Active CN215372090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及废气收集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2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1313B (zh) 天然气压缩系统的气体过滤器
CN215372090U (zh)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有机废气缓冲罐及废气收集输送系统
CN110849162A (zh) 一种环境治理用工业烟气降温装置
CN212566490U (zh) 一种预冷式天然气液化装置
CN204550789U (zh) 一种外延用石墨盘清洁炉
CN218666387U (zh) 一种抽空管道以及具有该抽空管道的单晶炉结构
CN206695148U (zh) 燃烧式废气处理设备
CN210119135U (zh) 一种尾气缓冲罐
CN213237978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环保锅炉
CN215373621U (zh) 一种冷凝器及有机废气收集输送系统
CN205528865U (zh)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装置
CN211503052U (zh) 一种除湿机
CN210788342U (zh) 一种中央空调维护用滤芯清洗装置
CN209459491U (zh) 一种高效防腐蚀换热器
CN102878657A (zh) 双层壳体负压吸收式制冷空调设备
CN109764735B (zh) 一种真空冷热双源发生器
CN212888526U (zh) 一种用于保温管加工的冷却装置
CN206295735U (zh) 天然气压缩系统的气体过滤装置
CN207581882U (zh) 二级集汞器
CN212757720U (zh) 一种工业废气收集装置
CN113324178B (zh) 一种高浓有机废气收集及输送系统
CN210154284U (zh) 一种用于氯化钙干燥用余热回收器
CN215372088U (zh) 一种有机废气收集与输送系统
CN215256653U (zh) 一种再生型低温泵快速排水结构
CN218901801U (zh) 一种气帘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