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8670U -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68670U
CN215368670U CN202121209993.5U CN202121209993U CN215368670U CN 215368670 U CN215368670 U CN 215368670U CN 202121209993 U CN202121209993 U CN 202121209993U CN 215368670 U CN215368670 U CN 215368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seat
fixing
hole
seat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099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立柱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099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68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68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68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包括立柱、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锁定机构,立柱的外周面设置有转动槽,第一固定座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转动槽内,第二固定座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转动槽内,锁定机构分别与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连接。通过在立桩外周面的转动槽内分别转动连接第一固定座以及第二固定座,其中第二固定座位于第一固定座之间,进而实现了两个固定座均能进行相对转动;同时,在实际使用时,使用锁定机构对第一固定座以及第二固定座的位置进行固定,达到二者之间角度固定的目的,使用多个装置组合之后,使得整个装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形成相应的固定结构,方便使用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由于脚手架的高度较高,一般都是采用横杆和立柱的方式搭接,而目前的脚手架结构,在使用时,无法根据需要调整角度,且在连接处容易出现松脱的情况,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用以解决现有的脚手架存在角度无法调整和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包括:
立柱,所述立柱的外周面设置有转动槽;
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转动槽内;
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转动槽内;
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所述锁定机构适于对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进行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适于与支撑管连接的插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所述插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贯穿支撑管的锁紧螺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一端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形成有放置腔,所述第二固定座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放置腔中,所述连接块朝向所述立柱的一端设置有环箍,所述环箍与所述连接块通过夹紧螺栓连接,所述立柱套设于由所述环箍与所述连接块围成的第一弧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厚度等于所述转动槽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二端设置有适于与支撑管连接的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贯穿支撑管的锁紧螺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
固定座主体,所述固定座主体朝向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缺口;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固定座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围成了第二弧槽,所述立柱套设于所述第二弧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所述固定座主体朝向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台阶,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台阶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抵接于所述台阶,所述凸台与所述台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所述固定座主体背离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适于连接支撑管的第二固定筒,所述第二固定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设置有贯穿支撑管的锁紧螺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所述锁定机构为卡柱,所述固定座主体和所述安装座分别设置有多个卡孔,所述连接块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卡柱插入于所述卡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通过在立桩外周面的转动槽内分别转动连接第一固定座以及第二固定座,其中第二固定座位于第一固定座之间,进而实现了两个固定座均能进行相对转动;同时,在实际使用时,使用锁定机构对第一固定座以及第二固定座的位置进行固定,达到二者之间角度固定的目的,使用多个装置组合之后,使得整个装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形成相应的固定结构,方便使用者使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通过使用环箍与第一固定座配合使用,一方面可以对第一固定座的位置进行固定,另一方面方便对第一固定座进行安装和拆卸,使其结构合理,方便使用,同时设置锁定机构,方便对第二固定座的位置进行固定,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通过使用安装座与固定座主体配合使用,使二者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并且安装座与固定座主体之间由连接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对二者进行安装和拆卸,且在安装座和固定座主体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卡孔,在使用时,方便根据使用需要调整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角度,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去除环箍之后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座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立柱;2、第一固定座;3、第二固定座;4、支撑管;5、锁紧螺栓;6、环箍;7、安装座;8、卡柱;9、夹紧螺栓;10、连接螺栓;11、转动槽;12、插孔;13、第一通孔;14、第一固定筒;15、第二通孔;16、第三通孔;17、第一弧槽;18、第二弧槽;19、第二固定筒;20、第四通孔;21、卡孔;22、第一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24、凸台;25、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8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包括立柱1、第一固定座2、第二固定座3和锁定机构,立柱1的外周面设置有转动槽11,第一固定座2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转动槽11内,第二固定座3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转动槽11内。锁定机构分别与第一固定座2、第二固定座3连接,锁定机构适于对第一固定座2和第二固定座3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通过在立桩外周面的转动槽11内分别转动连接第一固定座2以及第二固定座3,其中第二固定座3位于第一固定座2之间,进而实现了两个固定座均能进行相对转动;同时,在实际使用时,使用锁定机构对第一固定座2以及第二固定座3的位置进行固定,达到二者之间角度固定的目的,使用多个装置组合之后,使得整个装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形成相应的固定结构,方便使用者使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锁定机构具有打开状态和锁定状态,在打开状态,第一固定座2和第二固定座3可相对转动;在锁定状态,锁定机构将第一固定座2和第二固定座3锁定,对第一固定座2和第二固定座3进行固定,第一固定座2和第二固定座3无法相对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立柱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适于与支撑管4连接的插孔12,插孔1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3,第一通孔13内设置有贯穿支撑管4的锁紧螺栓5。第一通孔13的内径不小于锁紧螺栓5的直径,使用锁紧螺栓5将支撑管4与插孔12连接,可方便支撑管4的安装和拆卸,方便脚手架的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固定座2的第一端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形成有放置腔,第二固定座3的第一端设置于放置腔中,连接块朝向立柱1的一端设置有环箍6,环箍6与连接块通过夹紧螺栓9连接,立柱1套设于由环箍6与连接块围成的第一弧槽17内。将第二固定座3的第一端设置于放置腔中,第一固定座2与第二固定座3相对转动时可避免相互影响。通过使用环箍6与第一固定座2配合使用,一方面可以对第一固定座2的位置进行固定,另一方面方便对第一固定座2进行安装和拆卸,使其结构合理,方便使用。同时设置锁定机构,方便对第二固定座3的位置进行固定,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固定座2的厚度等于转动槽11的宽度,第一弧槽17的内径与立柱1在转动槽11内的外径相适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固定座2的第二端设置有适于与支撑管4连接的第一固定筒14,第一固定筒14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5,第二通孔15内设置有贯穿支撑管4的锁紧螺栓5。第二通孔15的内径不小于锁紧螺栓5的直径,使用锁紧螺栓5将支撑管4与第一固定筒14连接,可方便支撑管4的安装和拆卸,方便脚手架的使用。同时锁紧螺栓5可防止支撑管4与第一固定筒14分离,安全性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4、图7和图8所示,第二固定座3包括固定座主体和安装座7,固定座主体朝向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缺口,安装座7与固定座主体可拆卸连接,安装座7朝向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围成了第二弧槽18,立柱1套设于第二弧槽18内。安装座7与固定座主体均为半圆形,第二弧槽18的内径与第一弧槽17的内径相等,以保证立柱1可以在第一弧槽17和第二弧槽18内顺畅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固定座主体朝向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台阶25,安装座7朝向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与台阶25对应的凸台24,凸台24抵接于台阶25。台阶25的高度与凸台24的厚度相等,凸台24抵接于台阶25后,固定座主体和安装座7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为平面,不会出现运动干涉,减小了第二固定座3与第一固定座2转过过程中的磨损。台阶25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22,两个第一安装孔22内壁均设置有螺纹,两个第一安装孔22的底部均不贯通固定座主体的底面。凸台24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23的内径不小于连接螺栓10的直径,两个第一安装孔22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二安装孔23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安装孔23为沉孔结构,连接螺栓10为内六角型,沉孔的第二安装孔23可以实现连接螺栓10的隐藏,防止其对部件运动产生干涉。通过连接螺栓10将凸台24与台阶25连接,使得固定座主体和安装座7构成了一个整体。通过使用安装座7与固定座主体配合使用,使二者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并且安装座7与固定座主体之间由连接螺栓10进行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对二者进行安装和拆卸,且在安装座7和固定座主体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卡孔21,在使用时,方便根据使用需要调整第一固定座2与第二固定座3之间的角度,实用性较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固定座主体背离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适于连接支撑管4的第二固定筒19,第二固定筒19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通孔20,第四通孔20内设置有贯穿支撑管4的锁紧螺栓5。第四通孔20的内径不小于锁紧螺栓5的直径,使用锁紧螺栓5对支撑管4进行固定,可方便支撑管4的安装和拆卸,方便脚手架的使用。同时锁紧螺栓5可防止支撑管4与第二固定筒19在使用过程中分离,安全性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锁定机构为卡柱8,固定座主体和安装座7分别设置有多个卡孔21,连接块设置有第三通孔16,卡柱8插入于卡孔21和第三通孔16内。多个卡孔21均匀分布在第二固定座3以及安装座7的顶面,卡孔21的内径与卡柱8的直径相适配,卡孔21的位置与第三通孔16的位置相对应,卡孔21进行均匀分布,使第一固定座2和第二固定座3的角度可进行调整。第三通孔16的内径与卡柱8的直径相等,卡柱8与卡孔21相卡接,卡柱8的长度不小于转动槽11长度的一半,使卡柱8能够卡装在第三通孔16的内部,防止其出现掉落的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包括立柱1、第一固定座2、第二固定座3和锁定机构,立柱1的外周面设置有转动槽11,立柱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适于与支撑管4连接的插孔12,插孔1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3,第一通孔13内设置有贯穿支撑管4的锁紧螺栓5。
第一固定座2的第一端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形成有放置腔,第二固定座3的第一端设置于放置腔中。连接块朝向立柱1的一端设置有环箍6,环箍6与连接块通过夹紧螺栓9连接,立柱1套设于由环箍6与连接块围成的第一弧槽17内,第一固定座2的厚度等于转动槽11的宽度。第一固定座2的第二端设置有适于与支撑管4连接的第一固定筒14,第一固定筒14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5,第二通孔15内设置有贯穿支撑管4的锁紧螺栓5。
第二固定座3包括固定座主体和安装座7,固定座主体朝向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缺口,安装座7与固定座主体可拆卸连接,安装座7朝向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围成了第二弧槽18,立柱1套设于第二弧槽18内。固定座主体朝向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台阶25,安装座7朝向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与台阶25对应的凸台24,凸台24抵接于台阶25。台阶25的高度与凸台24的厚度相等,凸台24抵接于台阶25后。台阶25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22,两个第一安装孔22内壁均设置有螺纹,两个第一安装孔22的底部均不贯通固定座主体的底面。凸台24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23内部的连接螺栓10与第一安装孔22螺纹配合。第二安装孔23的内径不小于连接螺栓10的直径,两个第一安装孔22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二安装孔23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安装孔23为沉孔结构,连接螺栓10为内六角型。固定座主体背离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适于连接支撑管4的第二固定筒19,第二固定筒19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通孔20,第四通孔20内设置有贯穿支撑管4的锁紧螺栓5。
锁定机构为卡柱8,固定座主体和安装座7分别设置有多个卡孔21,连接块设置有第三通孔16,卡柱8插入于卡孔21和第三通孔16内。多个卡孔21均匀分布在第二固定座3以及安装座7的顶面,卡孔21的内径与卡柱8的直径相适配,卡孔21的位置与第三通孔16的位置相对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所述立柱的外周面设置有转动槽;
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转动槽内;
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转动槽内;
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所述锁定机构适于对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适于与支撑管连接的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贯穿支撑管的锁紧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一端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形成有放置腔,所述第二固定座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放置腔中,所述连接块朝向所述立柱的一端设置有环箍,所述环箍与所述连接块通过夹紧螺栓连接,所述立柱套设于由所述环箍与所述连接块围成的第一弧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厚度等于所述转动槽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二端设置有适于与支撑管连接的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贯穿支撑管的锁紧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
固定座主体,所述固定座主体朝向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缺口;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固定座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围成了第二弧槽,所述立柱套设于所述第二弧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主体朝向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台阶,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台阶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抵接于所述台阶,所述凸台与所述台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主体背离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适于连接支撑管的第二固定筒,所述第二固定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设置有贯穿支撑管的锁紧螺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为卡柱,所述固定座主体和所述安装座分别设置有多个卡孔,所述连接块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卡柱插入于所述卡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
CN202121209993.5U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 Active CN215368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09993.5U CN215368670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09993.5U CN215368670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68670U true CN215368670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32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09993.5U Active CN215368670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68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7283B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侧模板的连接调节结构
CN215368670U (zh)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接结构
CN214329893U (zh)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的支撑结构
CN212427993U (zh) 房建施工用脚手架
CN214498492U (zh) 一种房建工程用可调节式临时支撑装置
CN215290598U (zh) 一种悬挑工字钢支模架体
CN21357338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栏
CN210662131U (zh) 一种建筑设计现场量房辅助支架
CN213330283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电线杆
CN214615840U (zh) 一种护栏的立柱连接装置
CN216714085U (zh) 一种市政建筑施工用防护固定结构
CN221031673U (zh) 一种稳定型钢管支撑架
CN218405808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
CN218119255U (zh) 一种多功能的建筑工程现场测绘设备
CN220599390U (zh) 一种篷房的加固装置
CN214535214U (zh) 一种基于电力工程现场环保用监控装置
CN219261337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结构
CN218779931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快速拆装脚手架
CN211377458U (zh) 一种电缆桥架专用扣锁
CN21499663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支架
CN212691057U (zh) 一种高强度型的建筑工程用支撑架
CN219319409U (zh) 一种建筑水平度测量装置
CN212201564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组装式的维护栏杆
CN216053615U (zh) 一种建筑管理用施工警示牌
CN214116350U (zh) 一种修筑施工用警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