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7141U - 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67141U
CN215367141U CN202021150204.0U CN202021150204U CN215367141U CN 215367141 U CN215367141 U CN 215367141U CN 202021150204 U CN202021150204 U CN 202021150204U CN 215367141 U CN215367141 U CN 215367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water
overflow
section
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502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金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Xingj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Xing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Xingj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Xing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502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67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67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67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包括设置于河道内用于将河道分隔为上游段和下游段的溢流挡砂坝,溢流挡砂坝与河道之间均设有提砂池,溢流挡砂坝朝向下游段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用于上游段的高位水体将重力能转化为引水动能的跌水面,溢流挡砂坝朝向上游段的一侧底部设有沉降池,溢流挡砂坝的底部设有用于将沉降池内低位水体导入跌水面的多个引水通道,沉降池靠近引水通道的一侧设有过滤结构,沉降池的侧面分别与提砂池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沉砂与水体之间的作用,避免提砂过程中水体的二次污染,同时可以有效的提升砂石的沉降效率,沉砂拦污作用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
背景技术
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造成下游河床不断升高,甚至因此引起决堤。为此,国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水土保持。目前,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主要有植被措施和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以挡砂沉降坝利用自然沉降的方式,以减少水土的流失,但是,该方式主要利用河道中水流的静态沉降,沉砂拦污作用效果差,沉砂后利用伸入河床底部的提砂装置提升砂石,砂石会与水体形成混合,这样会进一步导致水体的污染,不利于水体的净化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利用河道中水体的高位重力势能转化为抽吸动力,以实现对河道中沉砂的有效过滤去除。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包括设置于河道内用于将所述河道分隔为上游段和下游段的溢流挡砂坝,所述溢流挡砂坝与所述河道之间均设有提砂池,所述溢流挡砂坝朝向所述下游段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用于所述上游段的高位水体将重力能转化为引水动能的跌水面,所述溢流挡砂坝朝向所述上游段的一侧底部设有沉降池,所述溢流挡砂坝的底部设有用于将所述沉降池内低位水体导入所述跌水面的多个引水通道,所述沉降池靠近所述引水通道的一侧设有过滤结构,所述沉降池的侧面分别与所述提砂池的底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沉砂池与提砂池相连,在提砂池内提砂处理时,可以减少沉砂与水体之间的作用,避免提砂过程中水体的二次污染;在溢流挡砂坝中设有引水通道,该引水通道能够在溢流时,高位水体沿跌水面流动将重力势能转化为流动能,并利用流动能通过引水通道将沉砂池内底部的水引导进入跌水面并排出,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砂石的沉降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沉降池的顶部设有拦截板,所述拦截板盖设于所述沉降池的上侧开口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拦截板能够起到沉砂初过滤沉降作用。
进一步,所述拦截板的上布设有多个沉砂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沉砂孔能够方便拦截板上方的砂石进入到沉沙池中进一步过滤。
进一步,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堆叠于所述沉降池侧面与所述溢流挡砂坝之间的卵石层、以及倾斜设于所述卵石层朝向所述上游段一侧的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上端与所述溢流挡砂坝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架的下端与所述沉降池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卵石层覆盖于所述引水通道与所述沉降池连通的一端外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防护架能够保证卵石层的稳定,避免在水流冲刷作用下,影响卵石层的堆叠,及其过滤沉砂作用。
进一步,所述卵石层采用直径为40~60mm的卵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40~60mm的卵石,能够利用卵石之间堆叠的间距对通过的水体进行过滤,以有效的滤除上游段低水位的砂石。
进一步,所述引水通道为倒U形,所述引水通道与所述跌水面连通的一端高于所述引水通道与所述沉降池连通的一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为倒U形,能够在上游段水体的重力以及上游段高水位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引水动能的双重作用下,对砂石进行过滤,可以起到拦砂沉污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跌水面上对应所述引水通道设有节流引导沟,所述引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节流引导沟的底壁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节流引导沟能够在溢流过程中的水体起到导向作用,能够更好的将上游段的高水位溢流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引水动能,过滤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跌水面上对应所述引水通道设有吸液槽,所述引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吸液槽的底壁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液槽的设置与溢流水体的接触面积大,能够引水作用更好。
进一步,所述节流引导沟包括节流段和引导段,所述节流段沿所述跌水面倾斜设置,所述引导段沿水平方向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节流段能够在溢流不充分时,将溢流水体导向进入引导段,保证了只要有溢流存在就可以不断的通过引水通道吸水,始终保证上游段内的低水位水体向下流动的过程中进行过滤。
进一步,所述吸液槽设置于所述跌水面的二分之一高度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液槽能够避免因下游段对水体的阻碍作用影响引水通道的引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溢流挡水坝;2、跌水面;3、提砂池;4、引水通道;5、吸液槽;6、节流引导沟;61、节流段;62、引导段;7、卵石层;8、防护架;9、拦截板;10、沉降池;11、沉砂孔;12、上游段;13、下游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包括设置于河道内用于将河道分隔为上游段12和下游段13的溢流挡砂坝1,溢流挡砂坝1与河道之间均设有提砂池3,溢流挡砂坝1朝向下游段13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用于上游段12的高位水体将重力能转化为引水动能的跌水面2,溢流挡砂坝1朝向上游段12的一侧底部设有沉降池10,溢流挡砂坝1的底部设有用于将沉降池10内低位水体导入跌水面2 的多个引水通道4,沉降池10靠近引水通道4的一侧设有过滤结构,沉降池 10的侧面分别与提砂池3的底部连通;可以理解的是,上游段12水位高于溢流挡砂坝的高度时,上游段12表面的高水位能够依次经溢流挡砂坝和跌水面2进入到下游段13中,由于流经跌水面2的高水位水体将重力势能转化为流动势能,流动过程中与引水通道4内水体接触,通过冲击以及裹挟作用以及上游段12沉降池10中水体的静压作用,引水通道4内水体由沉降池10不断流向跌水面2,而沉降池10中水体形成向下的流动作用,这样可以减少自然沉降的时间,沉砂拦污作用好。
还需要说明的是,提砂池3中设有提砂装置(图中未画出),由于提砂池3的底部与沉降池10相连,在进行提砂时,避免了提砂池3中水体与上游段12水体的接触,同时提砂过程中,沉降池10中沉砂不断补入提砂池3 中。
优选的,沉降池10的顶部设有拦截板9,拦截板9盖设于沉降池10的上侧开口处。
优选的,拦截板9的上布设有多个沉砂孔11,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拦截板9以及沉砂孔11的目的在于避免因上游段12水体中含砂量过高,导致沉砂在沉降池10中堆积过厚,而对水体的流动起到的阻碍作用,保证了沉沙池中始终存在水体和沉砂,而沉砂通过提砂池3不断的提砂时,拦截板9上侧的沉砂随水体的带动可以进入到沉降池10内进行过滤,可以理解的是,提砂和过滤是同步进行的。
优选的,过滤结构包括堆叠于沉降池10侧面与溢流挡砂坝1之间的卵石层7、以及倾斜设于卵石层7朝向上游段12一侧的防护架8,防护架8的上端与溢流挡砂坝1的侧壁固定连接,防护架8的下端与沉降池10的底壁固定连接,卵石层7覆盖于引水通道4与沉降池10连通的一端外侧;需要说明的是,防护架8采用格栅板,防护架8为30°倾斜设置。
优选的,卵石层7采用直径为40~60mm的卵石,本实施例中,卵石直径为50mm。
优选的,引水通道4为倒U形,引水通道4与跌水面2连通的一端高于引水通道4与沉降池10连通的一端;需要说明的是,引水通道4设置为U 形,利用虹吸原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液体的流动。
优选的,跌水面2上对应引水通道4设有节流引导沟6,引水通道4的一端与节流引导沟6的底壁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节流引导沟6能够在溢流水量不足时,将溢流的水体起到导向作用。
优选的,跌水面2上对应引水通道4设有吸液槽5,引水通道4的一端与吸液槽5的底壁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吸液槽为椭圆形或四风之一球面形。
优选的,节流引导沟6包括节流段61和引导段62,节流段61沿跌水面 2倾斜设置,引导段62沿水平方向设置。
优选的,吸液槽5设置于跌水面2的二分之一高度处,需要说明的是,吸液槽5设置在跌水面的二分之一高度处,可以避免因下游段13水体的阻碍作用而影响跌水面2上对引水通道4内水体的抽吸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河道内用于将所述河道分隔为上游段(12)和下游段(13)的溢流挡砂坝(1),所述溢流挡砂坝(1)与所述河道之间均设有提砂池(3),所述溢流挡砂坝(1)朝向所述下游段(13)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用于所述上游段(12)的高位水体将重力能转化为引水动能的跌水面(2),所述溢流挡砂坝(1)朝向所述上游段(12)的一侧底部设有沉降池(10),所述溢流挡砂坝(1)的底部设有用于将所述沉降池(10)内低位水体导入所述跌水面(2)的多个引水通道(4),所述沉降池(10)靠近所述引水通道(4)的一侧设有过滤结构,所述沉降池(10)的侧面分别与所述提砂池(3)的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10)的顶部设有拦截板(9),所述拦截板(9)盖设于所述沉降池(10)的上侧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板(9)的上布设有多个沉砂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堆叠于所述沉降池(10)侧面与所述溢流挡砂坝(1)之间的卵石层(7)、以及倾斜设于所述卵石层(7)朝向所述上游段(12)一侧的防护架(8),所述防护架(8)的上端与所述溢流挡砂坝(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架(8)的下端与所述沉降池(10)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卵石层(7)覆盖于所述引水通道(4)与所述沉降池(10)连通的一端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层(7)采用直径为40~60mm的卵石。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通道(4)为倒U形,所述引水通道(4)与所述跌水面(2)连通的一端高于所述引水通道(4)与所述沉降池(10)连通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面(2)上对应所述引水通道(4)设有节流引导沟(6),所述引水通道(4)的一端与所述节流引导沟(6)的底壁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面(2)上对应所述引水通道(4)设有吸液槽(5),所述引水通道(4)的一端与所述吸液槽(5)的底壁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引导沟(6)包括节流段(61)和引导段(62),所述节流段(61)沿所述跌水面(2)倾斜设置,所述引导段(62)沿水平方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槽(5)设置于所述跌水面(2)的二分之一高度处。
CN202021150204.0U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 Active CN215367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0204.0U CN215367141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0204.0U CN215367141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67141U true CN215367141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598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50204.0U Active CN215367141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671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4821A (zh) * 2022-09-16 2022-11-29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贵阳有限公司 一种扶壁式前置沉沙池的拦沙坝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4821A (zh) * 2022-09-16 2022-11-29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贵阳有限公司 一种扶壁式前置沉沙池的拦沙坝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4896A (zh) 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8380382B (zh) 一种细粒尾矿干堆筑坝与湿排相结合的堆排方法
CN202594806U (zh) 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
CN210684607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
CN212504449U (zh) 一种河道内原位砾间净化系统
CN215367141U (zh) 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
CN108797756A (zh) 一种景观绿化内雨水渗透净化储蓄系统
CN111778936A (zh) 一种用于生态水电站对河道治理的沉砂拦污装置
CN206768983U (zh) 一种雨水高利用绿化带
CN210797432U (zh) 水利河道护坡
CN217378804U (zh) 一种具有排漂功能的溢流坝
CN207646698U (zh) 带悬移质泥沙收集功能的导沙结构
CN215052778U (zh) 一种水利工程进水口水力集清漂浮物网栅
CN20698683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CN206512847U (zh) 一种雨水初期弃流过滤装置
CN212294975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溢流井
CN210261448U (zh)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CN107663848B (zh) 适于多泥沙河流过滤、分水的水闸结构
CN209603229U (zh) 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CN112691444A (zh) 一种交替竖向过滤溢流取水型沉沙池
CN107434301B (zh) 一种植被过滤沟槽
CN206245322U (zh) 园林生态坡处理系统
CN110127935B (zh)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CN212534031U (zh) 水面蓝藻自动分水收集装置
CN205917658U (zh) 用于复杂地质条件地区的引水渠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