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50171U - 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50171U
CN215350171U CN202121727769.5U CN202121727769U CN215350171U CN 215350171 U CN215350171 U CN 215350171U CN 202121727769 U CN202121727769 U CN 202121727769U CN 215350171 U CN215350171 U CN 215350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upporting block
limiting block
suppor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277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春
李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ospital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ospital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ospital of TCM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ospital of TCM
Priority to CN2021217277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50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50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50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块、填充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抬高垫;支撑块上表面设有凹槽,填充块活动填充在凹槽内;支撑块和填充块的上表面均设有弹性层;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凸起;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由弹性材质制备,第一限位块通过第一连接带活动连接在支撑块的上表面,第二限位块通过第二连接带活动连接在支撑块的上表面;抬高垫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支撑块活动连接在抬高垫上表面高度较高的一端。上述装置既可用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头部的支撑,也可用于一般患者的使用,能有效防止对脑组织的挤压,且对头部有很好的限位作用,稳定舒适,安全方便;方便拆装和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属于头部支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去骨瓣减压术在颅脑损伤、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均有应用,已经成为神经外科一种常规开展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一般情况下,当常规强有力脱水治疗不能缓解颅脑损伤造成的颅内压升高或脑肿胀时,采用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能使颅内压降低30~70%。去骨瓣减压术后,局部脑组织无颅骨保护,而脑组织非常娇贵,不能受到挤压,且需要将头部抬高固定。现有技术中存在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难度大的问题,尤其是在术后,居家疗养时,由于条件和技术的限制,护理难度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既可用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头部的支撑,也可用于一般患者的使用,能有效防止对脑组织的挤压,且对头部有很好的限位作用,稳定性好,舒适性强,安全性好;方便拆装和组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块、填充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抬高垫;
支撑块上表面设有凹槽,填充块活动填充在凹槽内,填充块的上表面与支撑块的上表面平滑过渡;支撑块和填充块的上表面均设有弹性层;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凸起;
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由弹性材质制备,第一限位块通过第一连接带活动连接在支撑块的上表面,第二限位块通过第二连接带活动连接在支撑块的上表面,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长度方向均与支撑块的长度方向垂直;
抬高垫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抬高垫的抬高角度为15~30°,抬高垫由弹性材质制备,支撑块的底部活动连接在抬高垫上表面高度较高的一端。
上述支撑块的设置,用于头部的支撑;支撑块上表面设有凹槽,用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侧卧位时使用,使用时,调整支撑块的位置,使得伤口落入凹槽内,以有效防止对脑组织的挤压;当患者仰卧或用于普通患者时,将填充块填充在凹槽内即可;支撑块和填充块的上表面均设有弹性层,确保患者使用的舒适性;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凸起,能提高支撑块使用的稳定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设置,用于对患者头部的限制,避免因患者无意中的体位调整导致的脑组织受压;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由弹性材质制备,以确保使用的舒适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可根据需要拆装,使用灵活;抬高垫的设置,用于居家时,头部和上半身的抬高,以促进恢复,提高舒适度;抬高垫与支撑块之间为活动连接,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拆装,抬高垫的使用,可准确控制抬高的角度;抬高垫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指抬高垫长度方向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当将抬高垫置于床上时,为斜面结构,一端低、一端高,而支撑块的底部则活动连接在抬高垫上表面高度较高的一端,用于头部和上半身的抬高。
使用时,当用于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时,当患者仰卧时,因为通常去骨瓣位置靠近额颞侧,因此,仰卧时,通常不会压到脑组织,无需撤走填充块,当然如果去骨瓣位置靠后,仰卧会压到脑组织时,需要撤走填充块,并将手术部位落入凹槽内,以防止受压,当患者体位摆好时,调整患者头部两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位置,以对头部起到限位作用;当患者需要侧卧位时,当患侧在下,需要撤走填充块,并将手术部位落入凹槽内,以防止受压,当健侧在下,则不需要撤走填充块,当患者体位摆好时,调整患者头部两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调整手术侧的限位块位置,使其不会碰到脑组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也可根据需要移走。当用于普通患者时,通常是无需撤走填充块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可根据需要决定去留,当需要对头部进行限制时,保留,当无需对头部进行限制时,撤走,即可。当需要对患者头部及上半身抬高时,且床位没有抬高功能,或需要准确控制抬高角度时,需要用到抬高垫,抬高垫的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实用性强,抬高角度准确可控。
本申请弹性材质可以是记忆海绵等弹性材质。
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支撑块的底部与抬高垫的上表面通过相互匹配的凹槽凸起活动连接。优选,支撑块的底部设有两个凹槽,抬高垫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凸起,支撑底部的两个凹槽分别活动插在抬高垫上表面的两个凸起上,这样既稳定,又不影响支撑块的单独使用。
为了提高填充块的稳定性,填充块的底部与其所在的凹槽底部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
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适应性,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为了起到提示作用,凹槽沿周边设有黄色涂层。这样可起到提示作用,以更好地确保手术部位落入凹槽内。
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凹槽顶部沿周边设有气囊,气囊底部设有充气孔。充气孔用于气囊的充放气,具体结构,参照现有充气床等的结构即可。
为了方便使用,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第一连接带包括两条第一连接分带,两条第一连接分带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限位块长度方向的两端,两条第一连接分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支撑块位于两条第一连接分带和第一限位块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内侧;第二连接带包括两条第二连接分带,两条第二连接分带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二限位块长度方向的两端,两条第二连接分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支撑块位于两条第二连接分带和第二限位块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内侧。也即通过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分别将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活动捆绑在支撑块的外侧。
为了提高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使用稳定性,支撑块的前后两侧面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魔术贴勾面,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内侧设有魔术贴毛面,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内侧的魔术贴毛面活动粘结在支撑块的前后两侧的魔术贴勾面上。当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位置调整好后,可将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内侧的魔术贴毛面活动粘结在支撑块的前后两侧的魔术贴勾面上,以防止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移动。
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支撑块上表面宽度方向的形状为与人体头颈部曲线相适应的 S形;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底部的形状与支撑块上表面形状相适应。
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支撑块上分布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既可用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头部的支撑,也可用于一般患者的使用,能有效防止对脑组织的挤压,且对头部有很好的限位作用,稳定性好,舒适性强,安全性好,使用方便;方便拆装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不包含抬高垫,包含填充块);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含抬高垫,不包含填充块);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含抬高垫,不包含填充块);
图中,1为支撑块,11为凹槽,12为黄色涂层,a为抬高角度,2为填充块,3为第一限位块,4为第二限位块,5为第一连接带,6为第二连接带,7为抬高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方位词为基于附图所示或使用状态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块、填充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抬高垫;
支撑块上表面设有凹槽,填充块活动填充在凹槽内,填充块的上表面与支撑块的上表面平滑过渡;支撑块和填充块的上表面均设有弹性层;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凸起;
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由弹性材质制备,第一限位块通过第一连接带活动连接在支撑块的上表面,第二限位块通过第二连接带活动连接在支撑块的上表面,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长度方向均与支撑块的长度方向垂直;
抬高垫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抬高垫的抬高角度为15°(也可以是20°,25°或30°等),抬高垫由弹性材质制备,支撑块的底部活动连接在抬高垫上表面高度较高的一端。
上述支撑块的设置,用于头部的支撑;支撑块上表面设有凹槽,用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侧卧位时使用,使用时,调整支撑块的位置,使得伤口落入凹槽内,以有效防止对脑组织的挤压;当患者仰卧或用于普通患者时,将填充块填充在凹槽内即可;支撑块和填充块的上表面均设有弹性层,确保患者使用的舒适性;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凸起,能提高支撑块使用的稳定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设置,用于对患者头部的限制,避免因患者无意中的体位调整导致的脑组织受压;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由弹性材质制备,以确保使用的舒适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可根据需要拆装,使用灵活;抬高垫的设置,用于居家时,头部和上半身的抬高,以促进恢复,提高舒适度;抬高垫与支撑块之间为活动连接,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拆装。
使用时,当用于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时,当患者仰卧时,因为通常去骨瓣位置靠近额颞侧,因此,仰卧时,通常不会压到脑组织,无需撤走填充块,当然如果去骨瓣位置靠后,仰卧会压到脑组织时,需要撤走填充块,并将手术部位落入凹槽内,以防止受压,当患者体位摆好时,调整患者头部两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位置,以对头部起到限位作用;当患者需要侧卧位时,当患侧在下,需要撤走填充块,并将手术部位落入凹槽内,以防止受压,当健侧在下,则不需要撤走填充块,当患者体位摆好时,调整患者头部两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调整手术侧的限位块位置,使其不会碰到脑组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也可根据需要移走。当用于普通患者时,通常是无需撤走填充块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可根据需要决定去留,当需要对头部进行限制时,保留,当无需对头部进行限制时,撤走,即可。当需要对患者头部及上半身抬高时,且床位没有抬高功能时,需要用到抬高垫,抬高垫的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实用性强,抬高角度准确可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支撑块的底部与抬高垫的上表面通过相互匹配的凹槽凸起活动连接。其中,支撑块的底部设有两个凹槽,抬高垫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凸起,支撑底部的两个凹槽分别活动插在抬高垫上表面的两个凸起上。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提高填充块的稳定性,填充块的底部与其所在的凹槽底部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适应性,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如图3所示,为了起到提示作用,凹槽沿周边设有黄色涂层。这样可起到提示作用,以更好地确保手术部位落入凹槽内。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凹槽顶部沿周边设有气囊,气囊底部设有充气孔。充气孔用于气囊的充气,具体结构,参照现有充气床等的结构即可。
实施例7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方便使用,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第一连接带包括两条第一连接分带,两条第一连接分带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限位块长度方向的两端,两条第一连接分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连接在一起,支撑块位于两条第一连接分带和第一限位块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内侧;第二连接带包括两条第二连接分带,两条第二连接分带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二限位块长度方向的两端,两条第二连接分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连接在一起,支撑块位于两条第二连接分带和第二限位块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内侧。也即通过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将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活动捆绑在支撑块的外侧。
实施例8
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提高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使用稳定性,支撑块的前后两侧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魔术贴勾面,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内侧设有魔术贴毛面,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内侧的魔术贴毛面活动粘结在支撑块的前后两侧的魔术贴勾面上。当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位置调整好后,可将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内侧的魔术贴毛面活动粘结在支撑块的前后两侧的魔术贴勾面上,以防止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移动。
实施例9
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支撑块上表面宽度方向的形状为与人体头颈部曲线相适应的S形;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底部的形状与支撑块上表面形状相适应。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支撑块上分布有透气孔。
上述各例的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既可用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头部的支撑,也可用于一般患者的使用,能有效防止对脑组织的挤压,且对头部有很好的限位作用,稳定性好,舒适性强,安全性好,使用方便;方便拆装和组装。

Claims (10)

1.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块、填充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抬高垫;
支撑块上表面设有凹槽,填充块活动填充在凹槽内,填充块的上表面与支撑块的上表面平滑过渡;支撑块和填充块的上表面均设有弹性层;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凸起;
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由弹性材质制备,第一限位块通过第一连接带活动连接在支撑块的上表面,第二限位块通过第二连接带活动连接在支撑块的上表面,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长度方向均与支撑块的长度方向垂直;
抬高垫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抬高垫的抬高角度为15~30°,抬高垫由弹性材质制备,支撑块的底部活动连接在抬高垫上表面高度较高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块的底部与抬高垫的上表面通过相互匹配的凹槽凸起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填充块的底部与其所在的凹槽底部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沿周边设有黄色涂层。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顶部沿周边设有气囊,气囊底部设有充气孔。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带包括两条第一连接分带,两条第一连接分带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限位块长度方向的两端,两条第一连接分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支撑块位于两条第一连接分带和第一限位块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内侧;第二连接带包括两条第二连接分带,两条第二连接分带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二限位块长度方向的两端,两条第二连接分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支撑块位于两条第二连接分带和第二限位块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内侧。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块的前后两侧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魔术贴勾面,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内侧设有魔术贴毛面,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内侧的魔术贴毛面活动粘结在支撑块的前后两侧的魔术贴勾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块上表面宽度方向的形状为与人体头颈部曲线相适应的S形;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底部的形状与支撑块上表面形状相适应。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块上分布有透气孔。
CN202121727769.5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 Active CN215350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7769.5U CN215350171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7769.5U CN215350171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50171U true CN215350171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2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27769.5U Active CN215350171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501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9787B2 (en) Reconfigurable heel elevator
CN215350171U (zh) 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支撑装置
CN214857982U (zh) 一种膝关节术后康复用支具
CN204319146U (zh) 卧位患者颈椎保护枕
CN205994664U (zh) 重症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用髂前棘部防压疮装置
CN210962765U (zh) 一种新型颈部制动枕
CN211049958U (zh) 一种小儿俯卧位床垫
CN219878520U (zh) 充气式神经外科护理枕
CN209751464U (zh) 一种骶尾部压疮康复带
CN218075116U (zh) 一种甲状腺压迫止血装置
CN217245274U (zh) 一种剖宫产充气床垫
CN214970743U (zh) 一种带防压垫圈的呼吸面罩
CN215079150U (zh) 一种甲状腺癌术后伤口按压装置
CN215131910U (zh) 一种医疗用可抬高肢体的功能架
CN216652810U (zh) 一种甲状腺手术体位训练枕
CN215385607U (zh) 一种俯卧位凹形腿垫
CN217960526U (zh) 一种可加压头套
CN215384975U (zh)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踝关节防护装置
CN213249487U (zh) 头颅加压装置
CN214966596U (zh) 一种取栓术用多功能床垫
CN218979374U (zh) 一种可调式护腰带
CN212817015U (zh) 一种外科手术半卧位防滑垫
CN216536009U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手术枕
CN215080471U (zh) 多功能颈托
CN220046224U (zh) 一种穿戴式头部限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