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9342U - 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9342U
CN215349342U CN202121703591.0U CN202121703591U CN215349342U CN 215349342 U CN215349342 U CN 215349342U CN 202121703591 U CN202121703591 U CN 202121703591U CN 215349342 U CN215349342 U CN 215349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hole
fixing device
needle fixing
ultrasonic guidance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35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彦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Pingd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Pingd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Pingd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Pingd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035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9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9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9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具体涉及医用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设在固定件的上方,所述固定件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下部半针孔,所述固定件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圆形滑槽,所述固定件的下部在横向位置上开设有两个弧形连接槽,所述活动件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上部半针孔,所述上部半针孔的两侧对称的固定安装有两个圆柱形滑块。本实用新型将刺针安装在上部半针孔和下部半针孔之间,医护人员找到病变部位后将刺针插进,待刺针插入病人体内后拽动把手,即可将活动件抽出,再将固定件抽出,刺针将留在病人体内,本实用新型可固定在任何厂家生产的B超探测器上,适用范围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穿刺是临床医疗常用的一种诊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医用B超设备因具有无创伤、检查速度快、操作方便、费用低等特点,已经成为医疗卫生机构普遍使用的辅助检查设备,但大部分的B超设备没有配备穿刺探头,临床医生只能根据超声医生的定位进行穿刺,由于不同患者体位的不同,穿刺定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给B超设备配备穿刺探头的固定设备。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大多数神经阻滞治疗或麻醉可以在B超引导下进行操作,但现阶段B超引导神经阻滞操作时,往往需要操作者一手持B超探头、一手持穿刺探针进行操作,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且穿刺探针不易固定,所以在穿刺过程中容易发生穿刺探针不能达到指定靶点使神经阻滞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问题。鉴于此,发明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阶段B超引导神经阻滞操作时,往往需要操作者一手持B超探头、一手持穿刺探针进行操作,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且穿刺探针不易固定,所以在穿刺过程中容易发生穿刺探针不能达到指定靶点使神经阻滞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设在固定件的上方,所述固定件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下部半针孔,所述下部半针孔贯穿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圆形滑槽,两个所述圆形滑槽对称的设在下部半针孔的两侧,所述固定件的下部在横向位置上开设有两个弧形连接槽,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槽均贯穿固定件,所述活动件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上部半针孔,所述上部半针孔贯穿活动件,所述上部半针孔的两侧对称的固定安装有两个圆柱形滑块,所述圆柱形滑块和圆形滑槽的长度相同,且圆形滑槽的直径大于圆柱形滑块的直径,所述活动件的上表面后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固定件的两侧面均设为弧形,所述活动件的下表面向下凸起,所述活动件的上表面设成弧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的前端厚度小于后端厚度,所述固定件的前端设成圆角,所述固定件的底面开设有圆形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部半针孔和下部半针孔均呈半圆形,且上部半针孔和下部半针孔的直径相同,其直径为0.75mm。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件的前端设成圆角,所述把手呈“凹”字形,所述把手的后壁面和活动件的后壁面相贴合,所述把手的边缘处均设成圆角。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和活动件通过圆形滑槽和圆柱形滑块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上表面和活动件的下表面相贴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圆形滑槽和两个圆柱形滑块均与中心竖直平面存在夹角,所述夹角范围为2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两个弧形连接槽,在使用时将胶带插进弧形连接槽中,并将胶带缠到B超探测器上进行固定,将刺针安装在上部半针孔和下部半针孔之间,医护人员找到病变部位后将刺针扎进去进行治疗,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和活动件为滑动连接,待刺针插入病人体内后拽动把手,即可将活动件抽出,再将固定件和B超探测器抽出,刺针将留在病人体内,降低了穿刺探针刺入病人体内的难度,本实用新型可固定在任何厂家生产的B超探测器上,适用范围广泛,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件;2、活动件;3、下部半针孔;4、圆形滑槽;5、弧形连接槽;6、上部半针孔;7、圆柱形滑块;8、把手;9、圆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6,该实施例的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1和活动件2,所述活动件2设在固定件1的上方,所述固定件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下部半针孔3,所述下部半针孔3贯穿固定件1,所述固定件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圆形滑槽4,两个所述圆形滑槽4对称的设在下部半针孔3的两侧,所述固定件1的下部在横向位置上开设有两个弧形连接槽5,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槽5均贯穿固定件1,通过在弧形连接槽5内插入胶带,可以将固定件1绑在任何厂家生产的B超探测器上,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所述活动件2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上部半针孔6,所述上部半针孔6贯穿活动件2,便于穿刺探针伸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部半针孔6的两侧对称的固定安装有两个圆柱形滑块7,所述圆柱形滑块7和圆形滑槽4的长度相同,且圆形滑槽4的直径大于圆柱形滑块7的直径,便于圆柱形滑块7在圆形滑槽4内的滑动,所述活动件2的上表面后侧固定安装有把手8,通过设置把手8,便于将活动件2抽出。
实施场景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穿刺探针放置在下部半针孔3上,然后将活动件2和固定件1滑动连接,使得活动件2的下表面和固定件1的上表面相贴合,穿刺探针置于上部半针孔6和下部半针孔3之间,然后将胶带穿过弧形连接槽5,并将本实用新型缠在B超探测器上,医护人员找到病变位置后将穿刺探针扎进去进行治疗,待刺针插入病人体内后拽动把手8,将活动件2抽出,然后将固定件1和B超探测器取出,刺针将留在病人体内继续治疗。
参照说明书附图3-6,该实施例的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所述固定件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固定件1的两侧面均设为弧形,所述活动件2的下表面向下凸起,其中固定件1上表面的凹陷处和活动件2下表面的凸起处均为圆形,提高了固定件1和活动件2连接时的稳定性,所述活动件2的上表面设成弧形。
所述固定件1和活动件2通过圆形滑槽4和圆柱形滑块7进行滑动连接,便于固定件1和活动件2的分离,所述固定件1的上表面和活动件2的下表面相贴合。
所述固定件1的前端厚度小于后端厚度,所述固定件1的前端设成圆角,所述固定件1的底面开设有圆形槽9,通过开设圆形槽9,便于实现固定件1的下表面和B超探测器的贴合,提高本实用新型安装时的稳定性。
所述上部半针孔6和下部半针孔3均呈半圆形,且上部半针孔6和下部半针孔3的直径相同,便于穿刺探针的放置,其直径为0.75mm。
所述活动件2的前端设成圆角,所述把手8呈“凹”字形,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将手指置于把手8中间的凹陷处,稍微使力即可将活动件2抽出,所述把手8的后壁面和活动件2的后壁面相贴合,所述把手8的边缘处均设成圆角,防止割伤医护人员手掌。
所述两个圆形滑槽4和两个圆柱形滑块7均与中心竖直平面存在夹角,所述夹角范围为20°~30°,便于提高固定件1和活动件2连接时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1)和活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2)设在固定件(1)的上方,所述固定件(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下部半针孔(3),所述下部半针孔(3)贯穿固定件(1),所述固定件(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圆形滑槽(4),两个所述圆形滑槽(4)对称的设在下部半针孔(3)的两侧,所述固定件(1)的下部在横向位置上开设有两个弧形连接槽(5),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槽(5)均贯穿固定件(1),所述活动件(2)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上部半针孔(6),所述上部半针孔(6)贯穿活动件(2),所述上部半针孔(6)的两侧对称的固定安装有两个圆柱形滑块(7),所述圆柱形滑块(7)和圆形滑槽(4)的长度相同,且圆形滑槽(4)的直径大于圆柱形滑块(7)的直径,所述活动件(2)的上表面后侧固定安装有把手(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固定件(1)的两侧面均设为弧形,所述活动件(2)的下表面向下凸起,所述活动件(2)的上表面设成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的前端厚度小于后端厚度,所述固定件(1)的前端设成圆角,所述固定件(1)的底面开设有圆形槽(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半针孔(6)和下部半针孔(3)均呈半圆形,且上部半针孔(6)和下部半针孔(3)的直径相同,其直径为0.7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2)的前端设成圆角,所述把手(8)呈“凹”字形,所述把手(8)的后壁面和活动件(2)的后壁面相贴合,所述把手(8)的边缘处均设成圆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和活动件(2)通过圆形滑槽(4)和圆柱形滑块(7)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固定件(1)的上表面和活动件(2)的下表面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圆形滑槽(4)和两个圆柱形滑块(7)均与中心竖直平面存在夹角,所述夹角范围为20°~30°。
CN202121703591.0U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 Active CN215349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3591.0U CN215349342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3591.0U CN215349342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9342U true CN215349342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1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3591.0U Active CN215349342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9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61620A1 (zh) 一种静脉穿刺装置、系统及静脉穿刺控制方法
CN110974371A (zh) 一种用于ct引导下的高效的肺穿刺定位装置
CN105496469B (zh) 一种骨髓穿刺针
JPWO2014157450A1 (ja) 超音波下穿刺補助具
CN210963388U (zh) 一种内科用介入治疗针
CN210124828U (zh) 一种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的穿刺装置
CN215349342U (zh) 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
CN211433359U (zh) 一种基于定点定位的c型臂双轨装置
CN209863903U (zh) 一种活检针装置
CN109758191A (zh) 具有手位的穿刺针
CN210727788U (zh) 一种穿刺取样装置和系统
CN208756078U (zh) 颅骨定位钻孔仪
CN204839677U (zh) 一种动静脉内瘘穿刺专用导针定位器
CN210447076U (zh) 具有手位的穿刺针
CN214434417U (zh) 一种新型动静脉穿刺针
CN202015250U (zh) 一种用于穿刺定位的双平面探头
CN206166955U (zh) 一种安全锁定装置
CN212879500U (zh) 一种肺结节定位器
CN101596127A (zh) 线阵超声探头穿刺同步导向器
CN206499512U (zh) 一种用于ct导航穿刺活检术的引导固定器
CN206381194U (zh) 一种心内科用穿刺针
CN217938338U (zh) 一种新型穿刺刀头
CN219166565U (zh) 穿刺针头
CN214761101U (zh) 动脉穿刺点定位装置
CN108158637A (zh) 压入式导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