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4770U -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4770U
CN215344770U CN202121592688.9U CN202121592688U CN215344770U CN 215344770 U CN215344770 U CN 215344770U CN 202121592688 U CN202121592688 U CN 202121592688U CN 215344770 U CN215344770 U CN 215344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module
chip
support
elastic sheet
modu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926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elif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elif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elif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elif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926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4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4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4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其中,摄像模组包括外壳、固定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镜头组件、可沿Z轴相对于镜头组件移动的芯片、安装芯片的支架以及固定到外壳的用于驱动支架移动的固定部,固定部和支架中的一者设置有驱动磁石、另一者设置有与驱动磁石产生电磁作用以能够相对移动的电磁线圈。这样,镜头组件固定设置在外壳内部,通过驱动磁石与电磁线圈配合以提供电磁驱动力,使芯片沿Z轴相对于镜头组件移动,实现对焦功能,镜头组件的透镜可以保持不动,相较于传统的透镜运动的形式,可以减小通光孔的尺寸,并且从外表不会看到对焦过程中的部件运动,还能够减小摄像模组的整体尺寸,当应用在前置摄像时可以提高作为镜子时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摄像模组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中,摄像模组通常采用镜头马达来驱动镜头,以实现对焦功能。相关技术中,镜头需要运动以实现对焦功能,这样会导致通光孔尺寸增大,也使摄像模组整体占用空间变大,并且目前前置摄像模组没有对焦功能,导致前置摄像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模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摄像模组占用空间大,在对焦时镜头组件运动,导致通光孔尺寸较大,应用在前摄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使用本公开提供的摄像模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外壳、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镜头组件、可沿Z轴相对于所述镜头组件移动的芯片、安装所述芯片的支架以及固定到所述外壳的用于驱动所述支架移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支架中的一者设置有驱动磁石、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磁石产生电磁作用以能够相对移动的电磁线圈。
可选地,所述支架构造为L形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芯片并位于所述镜头组件的一端的第一支撑部,和立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并位于所述镜头组件侧方的第二支撑部。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设置有沿Z轴延伸的引导所述支架滑动的导向杆和/或支撑所述支架移动的滚珠。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设置有一个沿Z轴延伸的所述导向杆和一排沿Z轴排列的所述滚珠,所述导向杆和所述滚珠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形成有部分容纳所述导向杆的第一凹槽和部分容纳所述滚珠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撑部形成有贴合于所述导向杆的V形槽,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与所述滚珠接触的位置形成为平面。
可选地,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镜头组件的端部并形成有垂直于Z轴的板面,所述板面上与所述芯片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所述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和所述芯片之间设有簧片,所述簧片包括用于与所述芯片连接的第一弹性片、用于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第二弹性片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弹性片和所述第二弹性片之间的簧丝。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片构造为回形片、连接在所述芯片的边沿,所述第二弹性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片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片和所述第二弹性片之间设置有多圈间隔布置的所述簧丝。
可选地,所述驱动磁石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壁。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本公开提供的摄像模组。
可选地,所述摄像模组为前置摄像模组,所述镜头组件设置成贴紧所述移动终端的前面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镜头组件固定设置在外壳内部,通过驱动磁石与电磁线圈配合以提供电磁驱动力,使芯片沿Z轴相对于镜头组件移动,实现对焦功能,这样,镜头组件的透镜可以保持不动,相较于传统的透镜运动的形式,可以减小通光孔的尺寸,并且从外表不会看到对焦过程中的部件运动,增加美观性,还能够减小摄像模组的整体尺寸,当应用在前置摄像时可以提高作为镜子时的使用效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模组中支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模组中去掉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外壳 2 镜头组件
3 芯片 4 支架
41 第一支撑部 42 第二支撑部
43 V形槽 5 固定部
6 驱动磁石 7 电磁线圈
81 导向杆 82 滚珠
9 底座 10 簧片
101 第一弹性片 102 第二弹性片
103 簧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是基于图面图3的图面方向定义的。“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可以包括外壳1、固定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镜头组件2、可沿Z轴(即光轴方向、亦即自动对焦功能的移动方向)相对于镜头组件2移动的芯片3、安装芯片3的支架4以及固定到外壳1的用于驱动支架4移动的固定部5,固定部5和支架4中的一者设置有驱动磁石6、另一者设置有与驱动磁石6产生电磁作用以能够相对移动的电磁线圈7。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部5上设置有电磁线圈7,支架4上设置有驱动磁石6,下文中将以该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镜头组件2固定设置在外壳1内部,通过驱动磁石6与电磁线圈7配合以提供电磁驱动力,使芯片3沿Z轴相对于镜头组件2移动,实现对焦功能,这样,镜头组件2的透镜可以保持不动,相较于传统的透镜运动的形式,可以减小通光孔的尺寸,并且从外表不会看到对焦过程中的部件运动,增加美观性,还能够减小摄像模组的整体尺寸,当应用在前置摄像时可以提高作为镜子时的使用效果。
支架4可以构造为任意适当的形式。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支架4可以构造为L形结构,包括用于安装芯片3并位于镜头组件2的一端的第一支撑部41,和立设于第一支撑部41并位于镜头组件2侧方的第二支撑部42。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部41包括两个位于镜头组件2下端的限位架,两个限位架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部42底端的两侧,芯片3可以卡接在两个限位架之间。第一支撑部41的靠近固定部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驱动磁石6,电磁线圈7与驱动磁石6相对设置,镜头组件2位于第一支撑部41的背离驱动磁石6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芯片3与第一支撑部41的连接形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1,固定部5和第二支撑部42之间可以设置有沿Z轴延伸的引导支架4滑动的导向杆81和支撑支架4移动的滚珠82,也可以设置有导向杆81和滚珠82的其中一个。通过导向杆81引导支架4滑动可以带动镜头组件2沿着导向杆81上下移动,滚珠82的滚动摩擦可以使得与支架4与固定部5间的摩擦力较小,避免产生磨损。
具体地,参考图1,固定部5和第二支撑部42之间可以设置有一个沿Z轴延伸的导向杆81和一排沿Z轴排列的滚珠82,导向杆81和滚珠82分别位于第二支撑部42的两端。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部5和第二支撑部42之间也可以设置有两个沿Z轴延伸的导向杆81和两排沿Z轴排列的滚珠82,导向杆81与滚珠82间隔布置。导向杆81和滚珠82的数量和布置形式不局限于上述情况,能实现对支架4的运动支撑即可。
进一步地,参考图1,固定部5可以形成有部分容纳导向杆81的第一凹槽和部分容纳滚珠82的第二凹槽;第二支撑部42可以形成有贴合于导向杆81的V形槽43,第二支撑部42的与滚珠82接触的位置形成为平面。V形槽43与第一凹槽相对设置,通过V形槽43与滑杆5的配合使支架4可以带动镜头组件2沿着导向杆81上下移动,另外,固定部5可以为与外壳1固定连接的支撑板,导向杆81可以粘接在第一凹槽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壳体1可以由金属制成并构造为磁轭,磁轭可以集中磁束,增大电磁力,固定部5可以构造为导磁片,以约束磁力线方向、集中磁束分布,避免漏磁,从而提高磁场的利用率,节省能耗。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4、图5,支架4可以设置在镜头组件2的端部并形成有垂直于Z轴的板面,板面上与芯片3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以使芯片3与镜头组件2相对布置。外壳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9,底座9和芯片3之间设有簧片10,簧片10包括用于与芯片3连接的第一弹性片101、用于与底座9连接的第二弹性片102以及连接在第一弹性片101和第二弹性片102之间的簧丝103,当芯片3受到磁性力运动时,第一弹性片101相对于第二弹性片102运动,簧丝103用于为芯片3的运动提供变形,并具有弹性复位的趋势,同时也可以避免芯片3在沿某方向平移时产生旋转。
进一步地,参考图4,第一弹性片101可以构造为回形片、连接在芯片3的边沿,第二弹性片102可以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片101的相对的两侧,第二弹性片102可以连接在底座9的顶部,第一弹性片101和第二弹性片102之间设置有多圈间隔布置的簧丝103,簧丝103环绕在回形片的外周,以连接第一弹性片101和第二弹性片102。
具体地,驱动磁石6可以固定设置在外壳1的内壁,具体地,外壳1内壁的顶端形成有卡槽,驱动磁石6固定在卡槽内,如图5所示,电磁线圈7固定在支架4上,与驱动磁石6相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磁石6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做调整,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此不做限制。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摄像模组,该移动终端具有上述摄像模组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其中,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能够安装摄像模组的设备。
具体地,摄像模组可以为前置摄像模组,镜头组件2设置成贴紧移动终端的前面板,通过上述布置方式,可以在镜头组件2不动的情况下,实现对焦功能,提高摄像模组作为镜子时的使用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部的镜头组件(2)、可沿Z轴相对于所述镜头组件(2)移动的芯片(3)、安装所述芯片(3)的支架(4)以及固定到所述外壳(1)的用于驱动所述支架(4)移动的固定部(5),所述固定部(5)和所述支架(4)中的一者设置有驱动磁石(6)、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磁石(6)产生电磁作用以能够相对移动的电磁线圈(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构造为L形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芯片(3)并位于所述镜头组件(2)的一端的第一支撑部(41),和立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41)并位于所述镜头组件(2)侧方的第二支撑部(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5)和所述第二支撑部(42)之间设置有沿Z轴延伸的引导所述支架(4)滑动的导向杆(81)和/或支撑所述支架(4)移动的滚珠(8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5)和所述第二支撑部(42)之间设置有一个沿Z轴延伸的所述导向杆(81)和一排沿Z轴排列的所述滚珠(82),所述导向杆(81)和所述滚珠(8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部(42)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5)形成有部分容纳所述导向杆(81)的第一凹槽和部分容纳所述滚珠(82)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撑部(42)形成有贴合于所述导向杆(81)的V形槽(43),所述第二支撑部(42)的与所述滚珠(82)接触的位置形成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设置在所述镜头组件(2)的端部并形成有垂直于Z轴的板面,所述板面上与所述芯片(3)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所述外壳(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和所述芯片(3)之间设有簧片(10),所述簧片(10)包括用于与所述芯片(3)连接的第一弹性片(101)、用于与所述底座(9)连接的第二弹性片(10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弹性片(101)和所述第二弹性片(102)之间的簧丝(1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片(101)构造为回形片、连接在所述芯片(3)的边沿,所述第二弹性片(102)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片(101)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片(101)和所述第二弹性片(102)之间设置有多圈间隔布置的所述簧丝(10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磁石(6)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壁。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为前置摄像模组,所述镜头组件(2)设置成贴紧所述移动终端的前面板。
CN202121592688.9U 2021-07-13 2021-07-13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15344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2688.9U CN215344770U (zh) 2021-07-13 2021-07-13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2688.9U CN215344770U (zh) 2021-07-13 2021-07-13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4770U true CN215344770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7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92688.9U Active CN215344770U (zh) 2021-07-13 2021-07-13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4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3538A (zh) 镜头模组
CN113411484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799206A (zh) 棱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5344770U (zh)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3495339A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217721313U (zh) 一种防抖成像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9513949U (zh) 一种三磁石驱动的防抖马达及其抗磁干扰的摄像头
CN217034386U (zh)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马达
CN214311230U (zh) 一种驱动模块、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876258U (zh) 光学防抖驱动装置和摄像头模组
CN215264321U (zh) 一种防抖马达
CN211554446U (zh) 镜头模组
CN112788210B (zh)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12569247U (zh) 镜头模组
CN112835203A (zh) 一种驱动模块、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981970U (zh) 镜头马达
CN112817112A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7360427U (zh)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框架
CN214544449U (zh) 光学防抖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4311136U (zh) 一种驱动模块、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7181303U (zh) 底座和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07561827B (zh) 自动对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99207B (zh) 两段式弹片、棱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7467315U (zh)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电路板
CN109194858A (zh) 补光模组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