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7170U - 一种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7170U
CN215337170U CN202120864541.4U CN202120864541U CN215337170U CN 215337170 U CN215337170 U CN 215337170U CN 202120864541 U CN202120864541 U CN 202120864541U CN 215337170 U CN215337170 U CN 215337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inlet
outlet
assembly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45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章鸿
方伟
赵鑫
栾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ndawen Trave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ndawen Trave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ndawen Trave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ndawen Trave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45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7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7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7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组件、蒸发器和吸热组件;制冷组件安装在待冷却装置内,用于制冷待冷却装置;制冷组件的出口与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导通连接,制冷组件的入口与蒸发器的载冷剂出口导通连接,蒸发器和制冷组件内的载冷剂为多元醇载冷剂;吸热组件的入口与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导通连接,吸热组件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导通连接,吸热组件用于与流经制冷组件内的载冷剂换热制冷。由于载冷剂为多元醇载冷剂,而多元醇载冷剂具有传热效率高、无腐蚀性的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装置提高了传热效率,且提高了耐腐蚀性。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山地滑雪场等需要制冷的场所通常设置制冷装置实现制冷,而提高制冷装置耐腐蚀的性能及导热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装置,能够提高制冷装置耐腐蚀的性能及提高制冷装置的导热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组件、蒸发器和吸热组件;
所述制冷组件安装在待冷却装置内,用于制冷所述待冷却装置;
所述制冷组件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导通连接,所述制冷组件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载冷剂出口导通连接,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制冷组件内的载冷剂为多元醇载冷剂;
所述吸热组件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导通连接,所述吸热组件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导通连接,所述吸热组件用于与流经所述制冷组件内的载冷剂换热制冷。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地冷管;
所述地冷管铺设在所述待冷却装置内,且所述地冷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多元醇载冷剂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及载冷剂出口导通连接。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冷风机;
所述冷风机设置于所述待冷却装置内,且所述冷风机的两端分别通过多元醇载冷剂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及载冷剂出口导通连接。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吸热组件与所述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为氨。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吸热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
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导通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导通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导通连接,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导通连接。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冷却循环管;所述冷却循环管用于水冷所述冷凝器。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却循环管内的冷却水为自然冷却媒介或者自来水。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自然冷却媒介为江水、河水、溪水或者海水。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却循环管的入口端设置有过滤器。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吸热组件还包括气液分离器;
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导通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导通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入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导通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导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这些组合之后所得的实施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装置,使用时,将制冷组件安装在待冷却装置内,吸热组件吸收蒸发器内的热量,制冷流经蒸发器的载冷剂,载冷剂流经制冷组件,吸收待冷却装置内的热量,实现对待冷却装置的制冷。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载冷剂为多元醇载冷剂,而多元醇载冷剂具有传热效率高、无腐蚀性的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装置提高了传热效率,且提高了耐腐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新颖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
制冷组件1、蒸发器2、吸热组件3、待冷却装置4、压缩机301、冷凝器302、节流装置303、气液分离器3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面”、“底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可以用于室外滑雪场的制冷,也可以用于室内滑雪场的制冷,还可以用于其它需要制冷的装置或者场所内。
具体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组件1、蒸发器2和吸热组件3,制冷组件1安装在待冷却装置4内,具体地,制冷组件1可以固定不可拆卸连接在待冷却装置4内,也可以可拆卸安装在待冷却装置4内。
制冷组件1的出口与蒸发器2的载冷剂入口导通连接,制冷组件1的入口与蒸发器2的载冷剂出口导通连接,蒸发器2和制冷组件1内的载冷剂为多元醇载冷剂。制冷时,多元醇载冷剂在蒸发器2和制冷组件1内循环制冷待冷却装置4。具体地,多元醇载冷剂吸收了待冷却装置4内的热量后,进入载冷剂内,经过蒸发器2换热制冷,进入制冷组件1内,以实现对待冷却装置4的循环制冷。
吸热组件1的入口与蒸发器2的制冷剂出口导通连接,吸热组件1的出口与蒸发器2的制冷剂入口导通连接,吸热组件1用于与流经制冷组件1内的载冷剂换热制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装置,使用时,将制冷组件1安装在待冷却装置4内,吸热组件3吸收蒸发器2内的热量,制冷流经蒸发器2的载冷剂,载冷剂流经制冷组件1,吸收待冷却装置4内的热量,实现对待冷却装置4的制冷。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载冷剂为多元醇载冷剂,而多元醇载冷剂具有传热效率高、无腐蚀性的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装置提高了传热效率,且提高了耐腐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组件1包括地冷管,地冷管铺设在待冷却装置4内,且地冷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多元醇载冷剂管路与蒸发器2的载冷剂入口及载冷剂出口导通连接。具体地,当待冷却装置4为滑雪场时,地冷管铺设在滑雪场的雪层下。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制冷组件1还包括冷风机,冷风机设置于待冷却装置4内,且冷风机的两端分别通过多元醇载冷剂管路与蒸发器2的载冷剂入口及载冷剂出口导通连接,通过冷风机制冷待冷却装置4,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热组件3与蒸发器2中的制冷剂为氨,采用氨作为制冷剂,具有如下优点:(1)氨是自然工质,环保节能;(2)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氟利昂机组制冷,制冷装置的能效提升15%(氨机组的COP≥3.1,氟利昂机组的COP≤2.7),COP指的是制冷效率,实际就是制冷装置所能实现的制冷量(制热量)和输入功率的比值,在相同的工况下,其比值越大说明这个热泵系统的效率越高越节能;(3)氨机组比氟利昂机组体积更小,造价低;(4)氨对应的冷凝器302体积更小,风扇和水泵能耗更低,噪音小;(5)氨比传统的氟利昂所需系统的高压侧运行压力和设计压力低(约低3公斤~5公斤);(6)氨轻微的泄露就易于发现泄露,且及时可制止;(7)氨的油分离效果好,可长期保持制冷装置高效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热组件3包括压缩机301、冷凝器302和节流装置303,压缩机301的入口与蒸发器2的制冷剂出口导通连接,压缩机301的出口与冷凝器302的入口导通连接,冷凝器302的出口与节流装置303的入口导通连接,节流装置303的出口与蒸发器2的制冷剂入口导通连接。
吸热组件3工作时,压缩机301将蒸发器2内的低温低压的气态氨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氨制冷剂,气态氨制冷剂进入冷凝器302后,经过放热生成高温高压的液态氨制冷剂,高温高压的液态氨制冷剂进入节流装置303内生成低温低压的液态氨制冷剂,低温低压的液态氨制冷剂进入蒸发器2内吸收载冷剂的热量气化为低温低压的气态氨制冷剂,再进入压缩机301内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装置还包括冷却循环管,冷却循环管用于水冷冷凝器302,实现气态氨制冷剂在冷凝器302内液化为液态氨制冷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冷却循环管内的冷却水为自然冷却媒介或者自来水,优选采用自然冷却媒介,以节省能源。
具体地,自然冷却媒介为江水、河水、溪水或者海水等。需要说明的是,自然冷却媒介不限于江水、河水、溪水或者海水等,也可以是其它自然界中的可降温媒介。
为了避免自然界中的自然冷却媒介中的杂质进入冷却循环管内,并对冷却循环管连接的水泵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冷却循环管的入口端设置有过滤器,能够过滤沙土石子或者树枝等。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吸热组件还包括气液分离器304,气液分离器304的气体入口与蒸发器2的制冷剂出口导通连接,气液分离器304的气体出口与压缩机301的入口导通连接,气液分离器304的液体入口与节流装置303的出口导通连接,气液分离器304的液体出口与蒸发器2的制冷剂入口导通连接。气液分离器304能够实现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的快速分离,提高制冷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地冷管的个数不限,可以呈任意轨迹线盘踞在待制冷装置内。
为了进一步防止蒸发器2被腐蚀,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蒸发器2内部设置有耐腐蚀层,耐腐蚀层为任意耐腐蚀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组件1的两端分别与蒸发器2可拆卸密封连接,便于制冷组件1及蒸发器2的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热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蒸发器2可拆卸密封连接,便于吸热组件3和蒸发器2的更换。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组件、蒸发器和吸热组件;
所述制冷组件安装在待冷却装置内,用于制冷所述待冷却装置;
所述制冷组件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导通连接,所述制冷组件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载冷剂出口导通连接,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制冷组件内的载冷剂为多元醇载冷剂;
所述吸热组件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导通连接,所述吸热组件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导通连接,所述吸热组件用于与流经所述制冷组件内的载冷剂换热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地冷管;
所述地冷管铺设在所述待冷却装置内,且所述地冷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多元醇载冷剂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及载冷剂出口导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冷风机;
所述冷风机设置于所述待冷却装置内,且所述冷风机的两端分别通过多元醇载冷剂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及载冷剂出口导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组件与所述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为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
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导通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导通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导通连接,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导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循环管;所述冷却循环管用于水冷所述冷凝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管内的冷却水为自然冷却媒介或者自来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却媒介为江水、河水、溪水或者海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管的入口端设置有过滤器。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组件还包括气液分离器;
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导通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导通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入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导通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导通连接。
CN202120864541.4U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制冷装置 Active CN215337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4541.4U CN215337170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制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4541.4U CN215337170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制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7170U true CN215337170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96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4541.4U Active CN215337170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7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85478U (zh) 低温型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312934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系统
CN202675964U (zh) 一种热超导体水源换热器
CN102954631A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01964557U (zh) 整体式热管复合空调
CN105202793A (zh) 一种带涡流管的co2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CN115742663A (zh) 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2973644U (zh) 一种高效冷水机组
CN102445098A (zh) 一种热超导体水源换热器
CN210128528U (zh) 一种热交换装置
CN103453701A (zh) 一种具有热管和过冷功能的冷液机
CN210892235U (zh) 一种内置重力热管自然冷多联制冷系统
CN215337170U (zh) 一种制冷装置
CN202734081U (zh) 空调
CN103925737A (zh) 一种带有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系统
CN210272010U (zh) 干式变压器冷却系统及干式变压器系统
CN210004626U (zh) 一种带有高效节流系统的地源热泵热回收机组
CN203798003U (zh) 一种带有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装置
CN201706758U (zh) 室外型变频冷凝机组
CN200940975Y (zh) 低噪音制冷系统
CN106524275B (zh) 复合型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及循环方法
CN218600027U (zh) 一种应用于低温环境设备的制冷机组
CN213089950U (zh) 一种带压缩机壳体热回收的整体式家用空调
CN216620339U (zh) 制冷及融霜系统
CN217715103U (zh) 双循环复合空气源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