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1043U - 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11043U
CN215311043U CN202121540519.0U CN202121540519U CN215311043U CN 215311043 U CN215311043 U CN 215311043U CN 202121540519 U CN202121540519 U CN 202121540519U CN 215311043 U CN215311043 U CN 215311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filter cartridge
filter
groups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405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郭燚
王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ei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ei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ei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ei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405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11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11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11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过滤组件第二滤筒,所述第二滤筒包括底座、内筒、隔套、外筒以及吸附组件,所述内筒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内筒上端的内圈上设有内环,所述内环通过轴承与内筒转动连接,所述内环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由上而下贯穿的插孔,所述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隔套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隔套套设在内筒外,所述外筒套设在隔套外,所述外筒与隔套之间设置有吸附腔,所述吸附腔内填充有活性炭吸附颗粒,所述底座的底面中心处设有第一动力源,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吸附腔相通的排气管,采用多重过滤,确保废气吸收更加充分。

Description

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主要来自以煤、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或原料的工业或化工领域;有机废气中主要含有VOC颗粒,有机废气的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吸附大气中的VCO颗粒,避免有机废气直接排出,将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物质直接进入到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并对人体产生危害;目前市场上有机废气在吸附过程中,与吸附剂的接触时间较短,存在吸附效果较差,部分废气未吸附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吸附脱附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所述第一滤筒与第二滤筒之间设置有连接管且相通,所述第一滤筒内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套设的第一滤套、第二滤套以及第三滤套,所述第一滤套上顶面设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滤筒包括底座、内筒、隔套、外筒以及吸附组件,所述内筒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内筒上端的内圈上设有内环,所述内环通过轴承与内筒转动连接,所述内环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由上而下贯穿的插孔,所述吸附组件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第二进气管以及多组活性炭吸附板,多组所述活性炭吸附板以及第二进气管位于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穿过上连接板并延伸至第二滤筒外,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滤筒的侧壁,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进气管上,所述上连接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插孔相匹配的插块,所述下连接板下底面设置有插轴,所述底座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插槽,所述插轴转动连接在插槽内,所述第二滤筒的上顶面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齿轮,延伸至第二滤筒外表面的第二进气管上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以使多块所述活性炭吸附板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隔套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隔套套设在内筒外,所述外筒套设在隔套外,所述外筒与隔套之间设置有吸附腔,所述吸附腔内填充有活性炭吸附颗粒,所述底座的底面中心处设有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底座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通,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吸附腔相通的排气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滤套的内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阻碍废气经过的弧形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滤筒内壁设有以第一滤筒的中心线为圆心环形阵列的若干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内设置有用于吸附废气的活性炭。
作为优选,若干组所述活性炭吸附板包括若干组第一吸附板和若干组第二吸附板,若干组所述第一吸附板相平行,若干组所述第二吸附板相平行,若干组所述第一吸附板均与若干组所述第二吸附板十字交叉,若干组所述第一吸附板以及若干组所述第二吸附板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板以及下连接板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隔套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以隔套中心点为圆心环形阵列的限位槽,若干个所述限位槽均为以隔套中心点为圆心设置的弧形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根限位柱,若干根所述限位柱对应插设于限位槽内。
作为优选,设置于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第二进气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二进气管与内筒之间通过通孔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与第二开口均与吸附腔相通,且所述排气管位于第二开口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废气依次通过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对废气进行循环吸附,提高废气吸附效果;在第一滤筒内设置有第一滤套、第二滤套以及第三滤套,废气依次通过第一滤套、第二滤套以及第三滤套,同时在,同时第一滤套内设置有若干个凸起,确保废气与滤套之间的接触更加充分;在第二滤筒内设置有若干组十字相交的第一吸附板以及第二吸附板,同时,第一驱动第一吸附板与第二吸附板在内筒转动,与废气充分接触;同时通过转动内筒,改变内筒与隔套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内筒与吸附腔之间的通断情况,将内筒内的气体输送至吸附腔内并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滤筒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滤筒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滤筒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附组件结构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过滤组件;2、第一滤筒;21、第一滤套;211、第一进气管;212、弧形凸起;213、导流板;22、第二滤套;23、第三滤套;3、第二滤筒;31、底座;311、第一动力源;32、内筒;321、第一开口;322、内环;323、插孔;33、隔套;331、第二开口;332、限位槽;333、限位柱;34、外筒;35、吸附组件;351、上连接板;352、下连接板;353、活性炭吸附板;354、第二进气管;355、插块;356、插轴;36、第一电机;361、第一齿轮;362、第二齿轮;37、吸附腔;381、第一吸附板;382、第二吸附板;4、连接管;5、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目前市场上有机废气在吸附过程中,与吸附剂的接触时间较短,存在吸附效果较差,部分废气未吸附的情况,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体重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对废气进行循环吸附,提高废气处理效果。
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包括箱体1,在箱体1内设置有过滤组件11,利用过滤组件11实现对废气的吸附处理;过滤组件11包括第一滤筒2和第二滤筒3,第一滤筒2与第二滤筒3之间通过连接管4相通,在第一滤筒2上设置有第一进气管211,在第二滤筒3上设置有排气管5;有机废气通过第一进气管211进入到第一滤筒2内,经过初步吸附过滤后,通过连接管4进入到第二滤筒3内进行再次吸附过滤后,通过排气管5排出。
如图1、图2所示,第一滤筒2包括由内而外设置的第一滤套21、第二滤套22以及第三滤套23,第一进气管211设置在第一滤套21的上顶面,连接管4设置在第三滤套23外壁上,并与第三滤套23相通;有机废气通过第一进气管211进入到第一滤套21内,并从第一滤套21向外扩散,依次通过第一滤套21、第二滤套22以及第三滤套23,并进入到连接管4内;在第一滤套21内壁上从上至下设置有若干个阻碍废气的弧形凸起212,且弧形凸起212的直径不同,利用弧形凸起212,增大有机废气与第一滤筒2的接触面积,提高有机废气吸附率;在第一滤筒2内壁上设置有以第一滤筒2的中心线为圆心环形阵列的若干组导流板213,导流板213均向连接管4所在侧倾斜,且导流板213内设置有用于吸附废气的活性炭;利用导流板213,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风同时,对未吸附的废气起到导流作用,确保从第三滤套23任意角度排出的有机废气均可通过连接管4排出。
如图1、图3、图4以及图5所示,第二滤筒3包括底座31、内筒32、隔套33、外筒34以及吸附组件35,内筒32固定连接在底座31上;在内筒32上端的内圈上设置有内环322,内环322通过轴承与内筒32转动连接,在内环32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由上而下贯穿设置的插孔323;吸附组件35包括上连接板351、下连接板352、第二进气管354以及多组活性炭吸附板353,多组活动炭板以及第二进气管354设置在上连接板351与下连接板352之间,活性炭吸附板353包括若干组第一吸附板381和若干组第二吸附板382,若干组第一吸附板381相平行,若干组第二吸附板382相平行,且任意一组第一吸附板381均与任意一组第二吸附板382十字相交,且若干组第一吸附板381与若干组第二吸附板382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板351以及下连接板352相交;第二连接管4设置在第一吸附板381与第二吸附之间,且设置在上连接板351与下连接板352之间的第二连接管4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第二进气管354与内筒32之间通过通孔相通,且第二进气管354的一端穿过上连接板351并延伸至第二滤筒3外;连接管4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滤筒2的外侧壁上,连接管4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气管354转动连接且相通,且连接管4与第二进气管354密封连接;在上连接板35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插孔323相匹配的插块355,插块355插设在插孔323内,利用插块355与插孔323的配合,实现上连接板351与内环322的固定连接;在下连接板352的下底面设置有插轴356,在底座31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插槽,转轴转动连接在插槽内;在第二滤筒3的上顶面设置有第一电机36,第一电机36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一齿轮361,延伸至第二滤筒3外的第二进气管354上套设有第二齿轮362,第一齿轮361与第二齿轮362相啮合,第一电机36驱动第二齿轮362转动,使得多块活性炭吸附板353在水平方向转动,内环322相对内筒32发生转动,同时,插轴356在插槽内发生转动;有机废气通过第二进气管354进入到上连接板351与下连接板352之间,并通过活动炭板进行吸附;利用第一电机36驱动活性炭吸附板353转动,活性炭吸附板353间的有机废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运动,与活动炭板充分接触。
在内筒3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321,在隔套33上开设有第二开口331,隔套33套设在内筒32外,且隔套33的内移与内筒32的外径相匹配,外套套设在隔套33外,外筒34与隔套33之间设置有吸附腔37,在吸附腔37内填充有活性炭吸附颗粒,在底座31的底面中心处设有第一动力源311,利用第一动力源311驱动底座31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使得第一开口321与第二开口331相通或关闭;在外筒34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吸附腔37相通的排气管5;当第一开口321与第二开口331相通时,内套内的有机废气可通过第一开口321与第二开口331进入到吸附腔37内,并通过排气管5排出。
在隔套33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以隔套33中心点为圆心环形阵列设置的限位槽332,且限位槽332均为以隔套33中心点为圆心设置的弧形槽,在底座31上设置有若干根限位柱333,若干根限位柱333对应插设在限位槽332内;利用第一动力源311可驱动底座31转动,限位柱333在限位槽332内运动,实现第一开口321与第二开口331相通或第一开口321与第二开口331关闭;当第一开口321与第二开口331关闭时,内套内的有机废气始终停留在内套内,进行充分吸附;排气管5、第二开口331均与吸附腔37相通,当第一开口321与第二开口331打开时,内套内的有机废气可通过第一开口321与第二开口331进入到吸附腔37内,同时排气管5设置在第二开口331的一侧,延长有机废气在吸附腔37内的停留时间,避免有机废气直接排出。
工作原理:在使用过程中,有机废气通过第一进气管211进入到第一滤套21内,并依次通过第一滤套21、第二滤套22以及第三滤套23,进入到第三滤套23与第一滤筒2之间,同时,从第三滤套23内扩散出来的气筒经过导流板213的导流后,向连接管4流动,并通过连接管4进入到第二进气管354内,并通过第二进气管354上的通孔进入到内筒32中;在进气过程中,内筒32上的第一开口321与隔套33上的第二开口331错开,内筒32与吸附腔37之间的通道关闭;废气通过第二进气管354进入到内筒32后,在内筒32内扩散,并不断与活性炭吸附板353相接触,确保废气的吸收更加充分;第一电机36启动,驱动第一齿轮36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进气管354转动,在第二进气管354转动过程中,位于内筒32内的活性炭吸附板353也发生转动,在活性炭吸附板353转动过程中,废气不断穿过不同的活性炭吸附板353,增大废气与活性炭吸附板353的接触面积以及接触时间,确保吸收更加充分;在完成内筒32的吸附后,驱动第一动力源311,使得隔套33与内筒32发生相对转动,第一开口321与第二开口331重合,使得内筒32与吸附腔37相通,内筒32内经过吸附后的气体通过吸附腔37排出,在排出前,与吸附腔37内的活性炭吸附颗粒相接触,进行再次吸附,确保排出的气体内不存在有害物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过滤组件(11),所述过滤组件(11)包括第一滤筒(2)和第二滤筒(3),所述第一滤筒(2)与第二滤筒(3)之间设置有连接管(4)且相通,所述第一滤筒(2)内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套设的第一滤套(21)、第二滤套(22)以及第三滤套(23),所述第一滤套(21)上顶面设有第一进气管(211),所述第二滤筒(3)包括底座(31)、内筒(32)、隔套(33)、外筒(34)以及吸附组件(35),所述内筒(32)固定连接在底座(31)上,所述内筒(32)上端的内圈上设有内环(322),所述内环(322)通过轴承与内筒(32)转动连接,所述内环(322)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由上而下贯穿的插孔(323),所述吸附组件(35)包括上连接板(351)、下连接板(352)、第二进气管(354)以及多组活性炭吸附板(353),多组所述活性炭吸附板(353)以及第二进气管(354)位于上连接板(351)与下连接板(352)之间,所述第二进气管(354)的一端穿过上连接板(351)并延伸至第二滤筒(3)外,所述连接管(4)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滤筒(2)的侧壁,所述连接管(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进气管(354)上,所述上连接板(35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插孔(323)相匹配的插块(355),所述下连接板(352)下底面设置有插轴(356),所述底座(31)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插槽,所述插轴(356)转动连接在插槽内,所述第二滤筒(3)的上顶面设置有第一电机(36),所述第一电机(36)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齿轮(361),延伸至第二滤筒(3)外表面的第二进气管(354)上套设有第二齿轮(362),所述第一齿轮(361)与第二齿轮(362)啮合,所述第一电机(36)驱动所述第二齿轮(362)转动,以使多块所述活性炭吸附板(353)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内筒(3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321),所述隔套(33)上开设有第二开口(331),所述隔套(33)套设在内筒(32)外,所述外筒(34)套设在隔套(33)外,所述外筒(34)与隔套(33)之间设置有吸附腔(37),所述吸附腔(37)内填充有活性炭吸附颗粒,所述底座(31)的底面中心处设有第一动力源(311),所述第一动力源(311)驱动底座(31)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开口(321)与第二开口(331)相通,所述外筒(34)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吸附腔(37)相通的排气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套(21)的内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阻碍废气经过的弧形凸起(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筒(2)内壁设有以第一滤筒(2)的中心线为圆心环形阵列的若干组导流板(213),所述导流板(213)内设置有用于吸附废气的活性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活性炭吸附板(353)包括若干组第一吸附板(381)和若干组第二吸附板(382),若干组所述第一吸附板(381)相平行,若干组所述第二吸附板(382)相平行,若干组所述第一吸附板(381)均与若干组所述第二吸附板(382)十字交叉,若干组所述第一吸附板(381)以及若干组所述第二吸附板(382)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板(351)以及下连接板(35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33)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以隔套(33)中心点为圆心环形阵列的限位槽(332),若干个所述限位槽(332)均为以隔套(33)中心点为圆心设置的弧形槽,所述底座(31)上设置有若干根限位柱(333),若干根所述限位柱(333)对应插设于限位槽(33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上连接板(351)与下连接板(352)之间的第二进气管(35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二进气管(354)与内筒(32)之间通过通孔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5)与第二开口(331)均与吸附腔(37)相通,且所述排气管(5)位于第二开口(331)的一侧。
CN202121540519.0U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 Active CN215311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0519.0U CN215311043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0519.0U CN215311043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11043U true CN215311043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5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40519.0U Active CN215311043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11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61513Y (zh) 转轮式有机废气吸附及脱附装置
CN106984136A (zh) 制氧机氮氧分离塔
CN107456864A (zh) 一种基于焚烧炉的尾气处理装置
CN215311043U (zh) 一种滤筒式废气循环吸附装置
CN110917873A (zh) 一种旋转式光催化反应器
CN216367312U (zh) 一种沸石转轮废气处理装置
CN207769461U (zh) 一种化工滚筒式废气除尘装置
CN107803096A (zh) 一种回转床式活性焦吸附再生一体化多污染物脱除装置
CN212632232U (zh) 一种除异味的空气过滤器
CN209735224U (zh) 一种焙烧窑生产用烟气净化装置
CN113209818A (zh) 一种实验室VOCs催化氧化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09662963U (zh) 转轮式有机废气浓缩机
CN207822740U (zh) 一种回转床式活性焦吸附再生一体化多污染物脱除装置
CN220736976U (zh) 一种沸石转轮
CN207221624U (zh) 一种高效的活性炭箱
CN220558890U (zh) 有机废气高效处理塔
CN215311312U (zh) 一种高效净化有机废气的吸附装置
CN215939302U (zh) 一种医用分子筛制氧机吸附装置
CN214183130U (zh) 一种活性炭可再生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16604731U (zh) 一种碳达峰减排用净化装置
CN209588073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设备
CN220345438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CN207641234U (zh) 一种卧式活性炭吸附塔
CN215428128U (zh) 一种节能型VOCs废气处理装置
CN216448182U (zh) 一种燃烧充分的活性炭吸附催化然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