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6718U - 吸痰急救包 - Google Patents

吸痰急救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06718U
CN215306718U CN202120185935.7U CN202120185935U CN215306718U CN 215306718 U CN215306718 U CN 215306718U CN 202120185935 U CN202120185935 U CN 202120185935U CN 215306718 U CN215306718 U CN 215306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body
sputum suction
aid kit
bag
elastic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859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敏霞
梁丽艳
何捷金
马飞形
张立杰
黄湘
唐玲娟
潘江红
陆秀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923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923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923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filed Critical 923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1201859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06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06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067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吸痰急救包,包括包盖和包体,包盖的一边与包体连接,其余三边通过锁合装置与包体连接;包体为开口朝上内部中空的结构,包体内设有灭菌水瓶、负压引流瓶和将包体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的隔板,隔板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灭菌水瓶底端穿过第一定位孔且伸入包体的下部分,负压引流瓶底端穿过第二定位孔且伸入包体的下部分;包盖设有用于收纳吸痰管、连接管和手套的容置腔。采用包盖和包体连接形成的吸痰急救包,将吸痰时所用到的工具能够准备齐全,集中存放在一起,并且便于携带。利用隔板上的第一定位孔固定灭菌水瓶,第二定位孔固定负压引流瓶,避免摇晃倾倒,提高吸痰急救包稳定性。

Description

吸痰急救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痰急救包。
背景技术
吸痰处理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和抢救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急救、气管炎患者以及新生儿的护理,都经常需要进行吸痰处理。在临床中,病人因各种原因引起呼吸道梗阻,如因痰液或其它粘性分泌物等物质阻塞呼吸道,或因呕吐、呛咳、咯血等引起的窒息,特别是新生儿在刚刚产出时,若不及时清理呼吸道,就会出现阻塞性的窒息。所以要求护理者在进行吸痰操作时,动作要迅速、敏捷、准确且轻柔。
在现有吸痰处理的操作中,通过吸痰管将梗塞在患者呼吸道中的痰液吸出,在进行规范的吸痰操作前,需要准备手套、吸痰器、吸痰管、连接管、吸痰前灭菌用水和吸痰后灭菌用水。由于上述用品消毒后分类放置,将其找齐后再进行吸痰操作,可能会错过抢救患者的最佳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物品一目了然,拿取方便的吸痰急救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吸痰急救包,包括包盖和包体,包盖的一边与包体连接,其余三边通过锁合装置与包体连接;包体为开口朝上内部中空的结构,包体内设有灭菌水瓶、负压引流瓶和将包体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的隔板,隔板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灭菌水瓶底端穿过第一定位孔且伸入包体的下部分,负压引流瓶底端穿过第二定位孔且伸入包体的下部分;包盖设有用于收纳吸痰管、连接管和手套的容置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容置腔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吸痰管的第一弹性定位环和用于固定连接管的第二弹性定位环,第一弹性定位环内径小于吸痰管管径,第二弹性定位环内径小于连接管管径。能够有效的将吸痰管和连接管固定在容置腔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定位环和第二弹性定位环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弹性定位环位于吸痰管两端,两个第二弹性定位环位于连接管两端。更有效的固定痰管和连接管。
更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底部设有用于放置手套的凹槽,凹槽开口覆盖有压盖。能够将手套固定在凹槽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盖与包盖之间设有弹簧,容置腔底部设有安装孔,弹簧一端与压盖连接,另一端插入安装孔内且与包盖连接,压盖在弹力作用下遮挡凹槽开口。即方便拿取手套,又避免凹槽内的手套掉落。
更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和安装孔均为两个,两个安装孔和弹簧均分别位于凹槽两侧。提高压盖的密封性。
所述灭菌水瓶的高度高于隔板与包体内底壁的距离,负压引流瓶的高度高于隔板与包体内底壁的距离。灭菌水瓶和负压引流瓶的瓶底均能接触到包体内底壁,更有效的避免摇晃倾倒,提高吸痰急救包稳定性。
所述包盖外表面设有提手带。便于携带。
所述锁合装置为双向防水拉链。不仅防水防潮,而且便于吸痰急救包开合。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采用包盖和包体连接形成的吸痰急救包,将吸痰时所用到的工具能够准备齐全,集中存放在一起,并且便于携带。
2.利用隔板上的第一定位孔固定灭菌水瓶,第二定位孔固定负压引流瓶,避免摇晃倾倒,提高吸痰急救包稳定性。
3.吸痰时所用到的工具在吸痰急救包内分类摆放,方便拿取,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吸痰急救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包盖与包体的连接状态图。
图3是包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包盖;2、包体;3、吸痰管;4、连接管;5、负压引流瓶;6、灭菌水瓶;7、双向防水拉链;8、提手带;11、第一弹性定位环;12、第二弹性定位; 13、凹槽;14、压盖;15、手柄;16、容置腔;17、弹簧;21、隔板;22、第二定位孔;23、第一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吸痰急救包,包括包盖1和包体2,包盖1 的一边与包体2连接,其余三边通过锁合装置与包体2连接;包体2为开口朝上内部中空的结构,包体2内设有灭菌水瓶6、负压引流瓶5和将包体2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的隔板21,隔板21设有第一定位孔23和第二定位孔22,灭菌水瓶 6底端穿过第一定位孔23且伸入包体2的下部分,负压引流瓶5底端穿过第二定位孔22且伸入包体2的下部分;包盖1设有用于收纳吸痰管3、连接管4和手套的容置腔16。容置腔16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吸痰管3的第一弹性定位环11 和用于固定连接管4的第二弹性定位环12,第一弹性定位环11内径小于吸痰管 3管径,第二弹性定位环12内径小于连接管4管径。第一弹性定位环11和第二弹性定位12环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弹性定位环11位于吸痰管3两端,两个第二弹性定位环12位于连接管4两端。灭菌水瓶6的高度高于隔板21与包体2 内底壁的距离,负压引流瓶5的高度高于隔板21与包体2内底壁的距离。包盖 1外表面设有提手带8。锁合装置为双向防水拉链7。灭菌水瓶6设有两个,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3为两个。一个灭菌水瓶6用于吸痰前的消毒,另一个灭菌水瓶6用于吸痰后的消毒。
其中,容置腔16底部设有用于放置手套的凹槽13,凹槽13开口覆盖有压盖14。压盖14与包盖1之间设有弹簧17,容置腔16底部设有安装孔,弹簧17 一端与压盖14连接,另一端插入安装孔内且与包盖1连接,压盖14在弹力作用下遮挡凹槽13开口。弹簧17和安装孔均为两个,两个安装孔和弹簧17均分别位于凹槽13两侧。压盖14设有手柄15。
本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如下步骤:
在使用吸痰急救包时,首先,拉开双向防水拉链7,将吸痰急救包展开,从第一弹性定位环11中取出吸痰管3,从第二弹性定位环12中取出连接管4。其次,利用手柄15打开压盖14取出手套戴上,取出手套后压盖14在弹力作用下遮挡凹槽13开口。再次,采用灭菌水对吸痰管3和连接管4进行冲洗消毒,卫生安全。然后,将连接管4一端与负压引流瓶5连接,另一端与吸痰管3连接。医务人员可进行吸痰操作。最后,吸痰操作完成后,再次采用灭菌水对吸痰管3 和连接管4进行冲洗消毒。

Claims (9)

1.吸痰急救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盖(1)和包体(2),包盖(1)的一边与包体(2)连接,其余三边通过锁合装置与包体(2)连接;包体(2)为开口朝上内部中空的结构,包体(2)内设有灭菌水瓶(6)、负压引流瓶(5)和将包体(2)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的隔板(21),隔板(21)设有第一定位孔(23)和第二定位孔(22),灭菌水瓶(6)底端穿过第一定位孔(23)且伸入包体(2)的下部分,负压引流瓶(5)底端穿过第二定位孔(22)且伸入包体(2)的下部分;包盖(1)设有用于收纳吸痰管(3)、连接管(4)和手套的容置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6)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吸痰管(3)的第一弹性定位环(11)和用于固定连接管(4)的第二弹性定位环(12),第一弹性定位环(11)内径小于吸痰管(3)管径,第二弹性定位环(12)内径小于连接管(4)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定位环(11)和第二弹性定位环(12)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弹性定位环(11)位于吸痰管(3)两端,两个第二弹性定位环(12)位于连接管(4)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吸痰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6)底部设有用于放置手套的凹槽(13),凹槽(13)开口覆盖有压盖(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痰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14)与包盖(1)之间设有弹簧(17),容置腔(16)底部设有安装孔,弹簧(17)一端与压盖(14)连接,另一端插入安装孔内且与包盖(1)连接,压盖(14)在弹力作用下遮挡凹槽(13)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痰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7)和安装孔均为两个,两个安装孔和弹簧(17)均分别位于凹槽(13)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水瓶(6)的高度高于隔板(21)与包体(2)内底壁的距离,负压引流瓶(5)的高度高于隔板(21)与包体(2)内底壁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盖(1)外表面设有提手带(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装置为双向防水拉链(7)。
CN202120185935.7U 2021-01-23 2021-01-23 吸痰急救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306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5935.7U CN215306718U (zh) 2021-01-23 2021-01-23 吸痰急救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5935.7U CN215306718U (zh) 2021-01-23 2021-01-23 吸痰急救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06718U true CN215306718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9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8593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306718U (zh) 2021-01-23 2021-01-23 吸痰急救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06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133816A1 (en) Comple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cleansing system and its use
CN214388062U (zh) 一种临床医用麻醉辅助装置
CN215306718U (zh) 吸痰急救包
KR20200068184A (ko) 의료용 석션장치
CN210644407U (zh) 一种预防气溶胶开放式吸痰保护头罩及带保护膜的吸痰管
CN213963678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器械回收防感染装置
CN108212899A (zh) 一种儿科医疗器械清洗装置
CN210904267U (zh) 一种胸外科护理用引流装置
CN215350990U (zh) 一种带口腔冲洗的一次性吸痰管
CN210020091U (zh) 一种新型吸痰护理包
CN215274570U (zh) 一体式负压引流装置
CN213642447U (zh) 医用吸引器导管固定放置器
CN220193641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吸痰包
CN219398368U (zh) 一种多功能负压引流袋
CN213191331U (zh) 一种胸外科护理用的扣背式吸痰装置
CN21538628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吸痰器
CN218900022U (zh) 一种牙科隔离舱
CN210078394U (zh) 一体式吸痰罐
CN210331231U (zh) 一种吸痰装置
CN211188471U (zh) 一种儿科医生用快速吸痰器
CN216365686U (zh) 负压舱总装
CN215079763U (zh) 一种一次性无菌吸痰包
CN213219728U (zh) 一种肺结核病临床用取痰吸痰设备
CN219354176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包
CN213554162U (zh) 医疗患者用吸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