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8206U -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8206U
CN215288206U CN202120314324.8U CN202120314324U CN215288206U CN 215288206 U CN215288206 U CN 215288206U CN 202120314324 U CN202120314324 U CN 202120314324U CN 215288206 U CN215288206 U CN 215288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collect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bag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143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朝晖
陈命男
唐琛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to CN2021203143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8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8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8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汇集池和漂浮物收集池,所述汇集池和漂浮物收集池之间设有漂浮堰墙进行分隔,所述汇集池上方,设有朝向漂浮堰墙吹风的吹风机,所述汇集池底部设有能够取出的泥沙收集机构,所述汇集池底部还设有具有开闭功能的排水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设备,能够将废水中的泥沙和漂浮物分开去除,集中处理,能够有效地减少处理量,并且设备占地小,解决洗车行业排水设施现场安装空间不足,废水排放不达标等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轿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洗车用水量大,污染严重,对洗车废水如何进行处理,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轿车清洗废水的处理,是水环境整治的需求。根据上海市机动车辆清洗管理处统计数据,仅上海中心城区洗车场(站)就有2000多家,大多数面积不大,规范排水意识不强,普遍存在隔油沉砂处理装置安装位置受限,现场安装设施与实际用水量不匹配情况。
洗车废水处理中,清除泥沙和漂浮物是主要内容。目前,洗车废水处理方法都是泥沙和漂浮物混合处理,处理量大,且泥沙难以充分沉淀,漂浮物处理效果不理想,废水排放不达标。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合小型洗车场(站)安装的处理装置,解决洗车行业排水设施泥沙沉淀不充分,清理非常困难;漂浮物不便有效清除等难点,解决洗车行业的排水困境,以满足洗车废水的排放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设备,能够方便将废水中的泥沙和漂浮物分开去除,减少处理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汇集池和漂浮物收集池,所述汇集池和漂浮物收集池之间设有漂浮堰墙进行分隔,所述汇集池上方,设有朝向漂浮堰墙吹风的吹风机,所述汇集池底部设有能够取出的泥沙收集机构,所述汇集池底部还设有具有开闭功能的排水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漂浮物收集池中设有泄水机构,所述泄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收集池底部的泄水沟、以及设置在泄水沟上用于过滤漂浮物的泄水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泄水沟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到汇集池中,且在连接管道的出口设有浮球阀。
进一步地,所述浮球阀包括漏斗形阀座、安装在漏斗形阀座上的阀库、以及安装在漏斗形阀座中的球芯,所述漏斗形阀座底部与连接管道连通,所述阀库上具有用于进出水的管道口,所述球芯位于漏斗形阀座中时与漏斗形阀座密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漂浮堰墙朝向汇集池的一面为漂浮物引导面,所述漂浮物引导面从上向下倾斜设置,且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泥沙收集机构包括伞式收集器,所述伞式收集器包括伞柄、收集袋、套接在伞柄上且可沿着伞柄上下移动的伞环和袋环、以及至少四个沿着伞环周向分布的伞骨,所述伞骨上端铰接在伞环上,所述袋环位于伞环下方,且袋环与伞环之间设有袋索进行连接,所述收集袋中间设有内孔且内孔边连接在袋环上,所述收集袋外边缘与各个伞骨下端都相连接;所述伞式收集器安装在汇集池中时,收集袋展开且布满汇集池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伞式收集器还包括伞索,所述伞索上端连接在伞环上、下端连接到收集袋外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机构包括连通汇集池底部的排水孔洞、设置在排水孔洞入口的拍门、设置在拍门上方的卷扬机、以及连接卷扬机和拍门的吊索。
优选地,还包括箱体,所述汇集池、漂浮物收集池、漂浮堰墙和吹风机等都位于箱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设有排风口,还包括排风系统,所述排风系统包括设置在箱体内且与排风口连通的排风通道、以及设置在排风通道中的排风机。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废水处理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汇集池、漂浮物收集池、漂浮堰墙、泥沙收集机构和排水机构,可用于城市轿车清洗废水的处理,使用时,城市轿车清洗废水先进入到汇集池中,废水中具有泥沙、以及油和泡沫等漂浮物,废水在汇集池中缓存,废水在汇集池中流速较小,便于泥沙沉淀,泥沙等物质逐渐沉淀到汇集池底部的泥沙收集机构中,漂浮物则漂浮在水面上。汇集池中废水水面逐渐到达设计水位,接近漂浮堰墙顶部时,开启吹风机,使漂浮物在水流和风的作用下跨过漂浮堰墙进入到漂浮物收集池中,漂浮物在漂浮物收集池不断积累,便于集中处理。汇集池中的泥沙等沉淀物在伞式收集器中汇集到一定程度,将泥沙收集机构取出,废水中的泥沙被清除后,打开排水机构,将废水排出汇集池。由于采用了可以灵活取出的伞式收集器,可以方便清除沉淀的泥沙,因此汇集池的容积可以减小,可有效减少占地。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设备,能够将废水中的泥沙和漂浮物分开去除,能够有效地减少处理量,并且占地小,采用小功率的电扇,生态环保低碳,适合小型洗车场(站)的废水处理,解决行业排水设施现场安装空间不足,处理水量不匹配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设备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设备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球阀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球阀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排水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泥沙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泥沙收集机构的展开时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泥沙收集机构展开和收拢的工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泥沙收集机构的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汇集池
2 漂浮物收集池
3 漂浮堰墙
31 漂浮物引导面
4 吹风机
5 泥沙收集机构
51 伞柄
52 伞环
52a 拉手
53 伞骨
54 收集袋
55 袋环
56 定位块
57 边索
58 袋索
59 伞索
6 排水机构
61 排水孔洞
62 拍门
63 卷扬机
64 吊索
7 泄水机构
71 泄水沟
72 浮球阀
721 漏斗形阀座
722 阀库
723 球芯
724 管道口
73 连接管道
74 泄水格栅
8 箱体
81 进水孔洞
82 进风口
83 沉淀物清理孔
84 检修孔
85 漂浮物清理孔
86 排风口
9 排风机构
91 排风机
92 排风通道
10 进风通道
11 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见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汇集池1和漂浮物收集池2,汇集池1和漂浮物收集池2之间设有漂浮堰墙3进行分隔,汇集池1上方设有朝向漂浮堰墙3吹风的吹风机4,汇集池1底部设有能够取出的泥沙收集机构;汇集池1底部还设有具有开闭功能的排水机构6。
本实用新型中,汇集池1的深度根据轿车清洗水的进水管11的高程确定,汇集池1的容积宜满足一辆轿车清洗的水量,两者综合确定,汇集池1容积不宜太大,以清洗废水流入后,能得到及时沉淀为宜。漂浮堰墙3设置在汇集池1和漂浮物收集池2之间,其高度根据汇集池1的设计水位来确定。汇集池1和漂浮物收集池2构成双池结构,形成整个处理池,分别用于处理泥沙等沉淀物、以及油和泡沫等漂浮物。排水机构6的入口与汇集池1底部的高度差则根据每清理一次汇集池1中泥沙沉淀物的数量设定。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废水处理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可用于城市轿车清洗废水的处理,城市轿车清洗废水中具有泥沙、以及油和泡沫等漂浮物,参见图2,废水先进入到汇集池1中,在汇集池1中不断增加,废水在汇集池1中不流动,便于泥沙沉淀,泥沙等物质逐渐沉淀到汇集池1底部,直接落入泥沙收集机构中,漂浮物则漂浮在水面上。汇集池1中废水水面逐渐到达设计水位A,接近漂浮堰墙3顶部时,开启吹风机4,使漂浮物在水流和风的作用下跨过漂浮堰墙3进入到漂浮物收集池2中,漂浮物在漂浮物收集池2集中积累,飘浮物浓度加大,便于集中处理,当需要现场处理时,可以在池内设置油毡吸附、纤维毯吸附、生物膜法处理,也可以采用水泵抽出另外处理。汇集池1中的泥沙等沉淀物在伞式收集器5中汇集到一定数量,将泥沙收集机构取出,再集中处理,废水中的泥沙被清除后,打开排水机构6,将废水排出汇集池1。然后关闭排水机构6,放回泥沙收集机构,即可进行后续的废水处理。并且,由于采用了可以灵活取出的伞式收集器5,可以方便清除沉淀的泥沙,因此汇集池1的容积可以减小,可有效减少设备占地。
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设备,能够将废水中的泥沙和漂浮物分开去除,集中处理,能够有效地减少处理量,并且设备占地小,采用小功率的电扇,生态环保低碳,适合小型洗车场(站)的废水处理,解决行业排水设施现场安装空间不足,处理水量不匹配等现象。
参见图1至图9,以下以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3,作为优选设计,漂浮物收集池2中设有泄水机构7,泄水机构7包括设置在收集池2底部的泄水沟71、以及设置在泄水沟71上用于过滤漂浮物的泄水格栅74,泄水沟71设置在漂浮物收集池2底部两侧,并且优选地,漂浮物收集池2底部从中间向泄水沟71所在两侧倾斜,倾斜角度不小于2°。其中泄水格栅74具有合适的密度,能够隔挡漂浮物且不影响水穿过。由于漂浮物进入到漂浮物收集池2中时,会有一部分水一起进入,在漂浮物收集池2中,液体上部为油和泡沫等漂浮物,下部为水,水能够从泄水沟71中排出,而漂浮物则被泄水格栅74阻挡而留下,漂浮物被集中后,便于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进一步地,泄水沟71通过连接管道73连接到汇集池1中,且在连接管道73的出口设有浮球阀72,具体地,浮球阀72包括漏斗形阀座721、安装在漏斗形阀座721上的阀库722、以及安装在漏斗形阀座721中的球芯723,漏斗形阀座721底部与连接管道73连通,阀库722上具有管道口724,球芯723位于漏斗形阀座721中时与漏斗形阀座721密封接触,其中球芯723为一个中空的圆形球体,球芯723的比重要略大于水的比重,球芯723可以是金属制作的空心球,也可以是塑料制作的空心球,为了控制球芯723比重,球壳上钻一个孔洞,放入适量沙子,达到要求后将洞口封死。采用上述方式,可将漂浮物收集池2中的水回流到汇集池1中,再集中排出,浮球阀72则用于控制漂浮物收集池2内水回流到汇集池1动作的开启和关闭,具体地,当漂浮物收集池2中的水位低于汇集池1中的水位一定程度时,参见图4(b)所示,球芯723在自重和汇集池1中水压力作用下,紧贴在漏斗形阀座721中,此时浮球阀72为关闭状态,防止汇集池1中水倒灌至漂浮物收集池2中,当漂浮物收集池2中的水位C高于汇集池1中的水位B一定程度,参见图4(a)所示,在漂浮物收集池2中水压作用下,克服球芯723的自重和汇集池1中水压力,将球芯723顶起至离开漏斗形阀座721,连接管与阀库722上的阀口724连通,此时浮球阀72为打开状态,漂浮物收集池2中的水排至汇集池1中。以此,通过浮球阀72,能够自动控制漂浮物收集池2中水的泄放。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作为优选设计,漂浮堰墙3朝向汇集池1的一面为漂浮物引导面31,漂浮物引导面31从上向下倾斜设置,且平滑过渡,且漂浮物引导面31优选为曲面,此时漂浮堰墙3既是分隔构件,又是漂流物引导构件,漂流物在漂浮物引导面31侧汇集,水位升高到靠近漂浮堰墙3顶部时,在吹风机4的作用下,漂浮物沿着漂浮物引导面31跨过漂浮堰墙3顶部,顺利进入到漂浮物收集池2中。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6、图7和图8,作为优选设计,泥沙收集机构包括伞式收集器5,伞式收集器5包括伞柄51、收集袋54、套接在伞柄51上且可沿着伞柄51上下移动的伞环52和袋环55、以及至少三个沿着伞环52周向分布的伞骨53,伞骨53上端铰接在伞环52下端处,袋环55位于伞环52下方,且袋环55与伞环52之间设有袋索58进行连接,收集袋54中间设有内孔且内孔边连接在袋环55上,收集袋54外边缘与各个伞骨53下端都相连接;伞式收集器5安装在汇集池1中时,收集袋54展开且布满汇集池1底部。其中伞骨53数量、以及收集袋54形状可根据汇集池1形状确定。此外,在伞环52两侧还设有U型拉手52a,拉手52a由柔性索构成,方便对伞环52提拉操作。伞式收集器5中的收集袋54可以由土工布或者类似材料制作,能够收集泥土且能透水,土工布的孔径必须与收集的泥沙成分相匹配,既不使泥沙大量流失,又要使收集袋54内的水能尽快排出。
使用时,参见图8(a)所示,伞柄51下端固结在汇集池1底部中,保持稳定,将袋环55套接于伞柄51并下放,随后再将伞环52套接于51,操作伞环52向下移动,伞骨53在随伞环52下移的同时绕其上端铰接点向外转动,伞骨53下端将收集袋54边缘向外撑开,同时袋环55也下移,最终收集袋54被撑开至展开状态,伞骨53下端抵靠到收集池1侧壁,收集袋54边缘靠近汇集池1侧边,以此收集袋54布满汇集池1底部,泥沙等物质沉淀后落入到收集袋54中。当收集袋54中收集一定泥沙后,将伞式收集器5收拢,参见图8(b)所示,沿着固定的伞柄51,向上提拉伞环52,伞骨53随着伞环52上移的同时绕其上端铰接点向内转动收拢,同时伞环52通过袋索58拉动袋环55上移,收集袋54内外边缘被上提,中间因泥沙重力下沉,以此将收集袋54收拢形成袋状,泥沙被包裹在收集袋54中,最后将伞式收集器5从汇集池1中取出即可,然后将泥沙倒出后伞式收集器5又可以重复利用。实际使用时,伞式收集器5每次收集泥沙可控制在不大于50kg,因此,全程均可采用人工操作。此外,在条件具备情况下可以设置操作平台,可采用相应操作机构来取出伞式收集器5。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伞柄51上设有锁卡等锁紧结构,用于打开状态下锁紧伞环52在伞柄51上的位置,稳定伞式收集器5打开时的状态。参见图6和图7,在伞骨53下端设有定位块56,收集袋54的边缘设有边索57,边索57与定位块56固定连接,在边索57上还连接有伞索59,伞索59布置在相邻的伞骨53之间,伞索59上端连接在伞环52上、下端连接到边索57上。当汇集池1为方形时,参见图7,伞骨53为4根,4根伞骨53底端的定位块56分别位于汇集池1的四个直角处,与直角配合,以此对伞式收集器5进行定位。收集袋54的边索57方便与伞骨53和伞索59连接,当向上提拉伞环52时,除了通过伞骨53收拢收集袋54边缘,还通过伞索59将收集袋54边缘上提,伞索59由柔性绳索制作,宜对称设置,其数量应根据收集袋54的边长而定。伞索59用于进一步方便收集袋54的收拢,避免在收集过程中泥沙从边缘处漏出,伞索59能够减少伞骨53数量,简化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5,作为优选设计,排水机构6包括连通汇集池1底部的排水孔洞61、设置在排水孔洞61入口的拍门62、以及设置在拍门62上方的卷扬机63、以及连接卷扬机63和拍门62的吊索64,拍门62可采用常规拍门,吊索64采用钢丝绳,通过卷扬机63和吊索64带动拍门62在动水中启闭。采用拍门62控制废水的汇集和排放,启动卷扬机63带动吊索64打开拍门62后即可进行排水,解除卷扬机63,在拍门62自身重量和水压作用下即可关闭,停止排水。优选地,汇集池1底部比排水孔洞61入口低200mm左右。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作为优选设计,废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箱体8,汇集池1、漂浮物收集池2、漂浮堰墙3和吹风机4、排水机构6等都位于箱体8内部,漂浮堰墙3横向设置在箱体8中部位置处,汇集池1由漂浮堰墙3和前部箱体8侧壁围成,漂浮物收集池2由漂浮堰墙3和后部箱体8侧壁围成。优选地,排水孔洞61设置在漂浮物收集池2下端,由于漂浮物收集池2所需要的容积小于汇集池1,漂浮物收集池2底部高于汇集池1,将排水孔洞61设置在漂浮物收集池2下端,上池下洞,布局更加合理紧凑,有利于减少废水处理设备整体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箱体8前侧设有进水孔洞81用于连接进水管11,该进水孔洞81直径与进水管11匹配,进水管11用于清洗废水进入。在箱体8的顶部还设有沉淀物清理孔83、检修孔84、以及漂浮物清理孔85,沉淀物清理孔83位于汇集池1上方,用于伞式收集器5的放入和取出。检修孔84位于卷扬机63上方,用于卷扬机63的检修。漂浮物清理孔85位于漂浮物收集池2上方,用于清理漂浮物,并在检修孔84、沉淀物清理孔83和漂浮物清理孔85中都设有盖板,避免杂物进入。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8、漂浮堰墙3、以及排水孔洞61等主体结构可以采用玻璃钢制作,作为标准化成品,玻璃钢结构简单,安装时方便快捷。条件允许时,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8上开有进风口82,并在进风口82中设有格栅,箱体8内部设有与进风口82连通的进风通道10,进风口82和进风通道10都位于汇集池1上方,吹风机4设在进风通道10出口处。在箱体8上开有排风口86,并在排风口86中设有格栅,外箱体8内部设有与排风口86连通的排风通道92,并在排风通道92中设有排风机91,排风通道92和排风机91构成排风系统9。工作时,风由进风口82进入排风通道92,由吹风机4送出,吹动水面上的漂浮物,再经由排风通道92被排风机91机排出,有进有出,形成循环,以此确保风机能够顺利吹动漂浮物。
本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设备都集成在箱体8中,结构紧凑,方便搬运和建造,能够有利于设备一体化,减小占地、减小投资。
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设备,除了可以用于轿车清洗废水的处理外,也能够用于类似的具有沉淀物和漂浮物的废水的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汇集池(1)和漂浮物收集池(2),所述汇集池(1)和漂浮物收集池(2)之间设有漂浮堰墙(3)进行分隔,所述汇集池(1)上方,设有朝向漂浮堰墙(3)吹风的吹风机(4),所述汇集池(1)底部设有能够取出的泥沙收集机构,所述汇集池(1)底部还设有具有开闭功能的排水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物收集池(2)中设有泄水机构(7),所述泄水机构(7)包括设置在收集池(2)底部的泄水沟(71)、以及设置在泄水沟(71)上用于过滤漂浮物的泄水格栅(7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沟(71)通过连接管道(73)连接到汇集池(1)中,且在连接管道(73)的出口设有浮球阀(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阀(72)包括漏斗形阀座(721)、安装在漏斗形阀座(721)上的阀库(722)、以及安装在漏斗形阀座(721)中的球芯(723),所述漏斗形阀座(721)底部与连接管道(73)连通,所述阀库(722)上具有用于进出水的管道口(724),所述球芯(723)位于漏斗形阀座(721)中时与漏斗形阀座(721)密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堰墙(3)朝向汇集池(1)的一面为漂浮物引导面(31),所述漂浮物引导面(31)从上向下倾斜设置,且平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沙收集机构包括伞式收集器(5),所述伞式收集器(5)包括伞柄(51)、收集袋(54)、套接在伞柄(51)上且可沿着伞柄(51)上下移动的伞环(52)和袋环(55)、以及至少四个沿着伞环(52)周向分布的伞骨(53),所述伞骨(53)上端铰接在伞环(52)上,所述袋环(55)位于伞环(52)下方,且袋环(55)与伞环(52)之间设有袋索(58)进行连接,所述收集袋(54)中间设有内孔且内孔边连接在袋环(55)上,所述收集袋(54)外边缘与各个伞骨(53)下端都相连接;所述伞式收集器(5)安装在汇集池(1)中时,收集袋(54)展开且布满汇集池(1)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式收集器(5)还包括伞索(59),所述伞索(59)上端连接在伞环(52)上、下端连接到收集袋(54)外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6)包括连通汇集池(1)底部的排水孔洞(61)、设置在排水孔洞(61)入口的拍门(62)、设置在拍门(62)上方的卷扬机(63)、以及连接卷扬机(63)和拍门(62)的吊索(6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8),所述汇集池(1)、漂浮物收集池(2)、漂浮堰墙(3)和吹风机(4)都位于箱体(8)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8)上设有排风口(86),还包括排风系统(9),所述排风系统(9)包括设置在箱体(8)内且与排风口(86)连通的排风通道(92)、以及设置在排风通道(92)中的排风机(91)。
CN202120314324.8U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15288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4324.8U CN215288206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4324.8U CN215288206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8206U true CN215288206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31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14324.8U Active CN215288206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8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7209B (zh) 地埋式高效初期雨水处理装置
CN105625545B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110725383B (zh) 一种市政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206360068U (zh) 一种雨水弃流过滤收集池
CN105714913B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CN211774434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排水装置
CN205637036U (zh) 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
CN216405674U (zh) 一种初级雨水收集池
CN105013244A (zh) 多级雨水净化处理设备
CN204607764U (zh) 地埋式高效初期雨水处理装置
CN114396108B (zh)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系统
CN106958287B (zh) 一种处理初期雨水的生物滞留池系统
CN205475588U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105804200A (zh) 一种分片截流在线处理排放系统
CN205475587U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CN215288206U (zh)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CN106902569B (zh) 一种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
CN112919662A (zh) 城市轿车清洗废水的处理装置
CN113529902B (zh) 一种复合式雨污水检查井及环保分流方法
CN213508586U (zh) 一种新型雨水排水井盖
CN206621875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13445612B (zh) 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CN100384749C (zh) 自调节干湿交替并行运行水槽装置
CN106368291A (zh) 一种可除砂限流的截流式雨水口
CN206220223U (zh) 一种可除砂限流的截流式雨水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