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8173U - 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8173U
CN215288173U CN202121728891.4U CN202121728891U CN215288173U CN 215288173 U CN215288173 U CN 215288173U CN 202121728891 U CN202121728891 U CN 202121728891U CN 215288173 U CN215288173 U CN 215288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bed
hole
string bag
bag
ancho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288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海燕
胡友飞
王宝坤
丛沛桐
周浩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7288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8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8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8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包括多个在水平方向拼接组合的浮床单元;浮床单元包括:环形的浮床载体、嵌在浮床载体内环的内槽、位于内槽下部并与内槽可拆卸连接的半孔式网兜;内槽为网兜或者不透水槽,半孔式网兜的上半部分均匀设置有多个孔洞。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实现模块化组装,实现在水平方向改变浮床单元的数量和竖直方向不同生物的种植,从而达到最高效的生态修复效果。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环境生态修复和美化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生态修复和美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许多河道和湖泊出现了水体富营养、水质恶化的现象,为了改善水质,美化环境,当前各地较多地应用了生态浮床这一生态修复措施。生态浮床修复是一种经济、环保、美观的治理措施,一般是在浮床上种植植物来净化水质。
然而目前的生态浮床种植形式单一、水质改善范围局限,同时市面上缺少可以根据实际水质情况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上均实现模块化拼接的生态浮床,影响了生态浮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水平方向和竖直立体方向均可实现模块化组合拼接,实现多种类生物共生、增强自身生态净化能力的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包括多个在水平方向拼接组合的浮床单元;浮床单元包括:环形的浮床载体、嵌在浮床载体内环的内槽、位于内槽下部并与内槽可拆卸连接的半孔式网兜;内槽为网兜或者不透水槽,半孔式网兜的上半部分均匀设置有多个孔洞。采用这种结构后,生态浮床可以以浮床单元为单位实现水平方向的模块式组合拼接形成各种需要面积的生态浮床;同时还可以通过内槽与半孔式网兜在竖直方向上的拼接在竖直方向延伸生态浮床的体积,实现陆生植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在生态浮床上的共生。
作为一种优选,浮床载体的外环与内环均为正六边形,浮床载体外侧面的六个立面上均设置有连接部件。采用这种结构后,浮床单元可以通过正六边形的外部形状实现水平方向多个浮床单元的紧密拼接。
作为一种优选,连接部件为浮床连接勾或者浮床连接孔,三个浮床连接勾与三个浮床连接孔在外侧面上间隔均布。采用这种结构后,一个浮床单元可以在六个方向通过浮床连接勾与浮床连接孔的扣合实现与其他六个浮床单元的紧密连接,同时与其连接的六个浮床单元彼此紧密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内槽的外壁下部设置有网兜连接孔,半孔式网兜的顶部对应设置有网兜连接勾,半孔式网兜与内槽通过网兜连接孔与网兜连接勾的扣合实现固定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后,半孔式网兜与内槽通过网兜连接孔与网兜连接勾的扣合实现两者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与半孔式网兜可拆卸连接的锚杆,锚杆包括多根相同规格的锚杆单元、锚杆连接装置,锚杆单元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锚杆连接装置上下两端的内侧对应设置有内螺纹,相邻两根锚杆单元通过锚杆连接装置固定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后,可根据需求选择对应数量的锚杆通过锚杆连接装置进行固定连接,使得固定安装在半孔式网兜底部的锚杆在限制区位的同时还能够支撑浮床载体,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作为一种优选,半孔式网兜底部对应设置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内设置有与锚杆端部螺纹对应的内螺纹。采用这种结构后,锚杆可以竖直固定在生态浮床的底部,实现生态浮床的一体化。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与半孔式网兜可拆卸连接的挂钩,多个用以挂接人工水草的挂钩设置在半孔式网兜的底部。采用这种结构后,挂接在半孔式网兜底部的人工水草可以提高生物反应面积,同时人工水草也能够吸附微生物形成微生物膜,促进改善水质。
作为一种优选,网兜、不透水槽、半孔式网兜均为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平底桶状结构;网兜、不透水槽、半孔式网兜均为硬塑料。采用这种结构后,网兜、不透水槽与半孔式网兜在竖直方向呈套筒式连接,进一步增加生态浮床的一体化;同时还可承受一定的压强保持生态浮床的基本结构稳定,同时降低生态浮床的制造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半孔式网兜的下半部分设置有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的石块和/或污泥。采用这种结构后,放置在半孔式网兜的下半部分的石块、污泥不仅可以用于种植沉水植物,还可以为水生动物提供一定的栖息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网兜上设置有用于种植挺水植物的透水布。采用这种结构后,不铺设透水布时网兜可直接种植水生植物,铺设透水布时网兜则可用于种植挺水植物,进一步提升生态浮床的生物多样性。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实现模块化组装,通过水平方向以浮床单元为单位进行拼接组成各种面积的生态浮床;通过竖直方向上内槽、半孔式网兜、锚杆、人工水草挂钩的可拆卸式组合连接实现多种生长环境的生物在同一生态浮床上的共生。通过水平方向改变浮床单元的数量和竖直方向不同生物的种植实现最高效的生态修复效果。
2.单根锚杆长度固定并通过锚杆连接装置实现锚杆间的拼接,可根据需求选择对应数量的锚杆通过锚杆连接装置进行固定连接,使得固定安装在半孔式网兜底部的锚杆在限制区位的同时还能够支撑浮床载体,保证植物正常生长。使得本生态浮床在各种深度的水体上均可以实现最大的生态改善效果。
3.挂接在半孔式网兜底部的人工水草可以提高生物反应面积,同时人工水草也能够吸附微生物形成微生物膜,促进改善水质。
4.网兜可种植水生植物,不透水槽植种植景观植物或经济作物,半孔式网兜种植水草或沉水植物,锚杆主要起支撑以及限制浮床在一定范围内的移动,人工水草提高生物反应面积。本生态浮床包括不同立体组合浮床的水平连接,浮床载体外边缘间隔设置勾孔,实现浮床单元的两两连接,形成修复方式多样的浮床整体,同时,随风移动的浮床整体带动下层水体扰动,提高水体净化速率和范围。
5.网兜、不透水槽、半孔式网兜采用硬塑料材质,在可承受一定的压强保持生态浮床的基本结构稳定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生态浮床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内槽为网兜的浮床载体的示意图。
图2为内槽为不透水槽的浮床载体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中:1为浮床载体,2为网兜,3为浮床连接勾,4为浮床连接孔,5为网兜连接孔,6为不透水槽,7为半孔式网兜,8为网兜连接勾,9为螺纹孔,10为挂钩,11为锚杆,12为人工水草,13为锚杆连接装置。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包括7个在水平方向拼接组合的浮床单元;浮床单元包括:环形的浮床载体、嵌在浮床载体内环的内槽、位于内槽下部并与内槽可拆卸连接的半孔式网兜。
浮床载体的外环与内环均为正六边形,浮床载体为浮力材料制成的正六边形柱状结构,浮床载体的六个外侧面上均设置有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为浮床连接勾或者浮床连接孔,每个外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浮床连接勾或者浮床连接孔,三个浮床连接勾和三个浮床连接孔在浮床载体的外侧面上间隔设置并且均匀分布。浮床载体的内环与内槽一体式连接。
其中,位于中部的1个浮床单元内槽设置为不透水槽,靠近外侧的6个浮床单元内槽设置为网兜。网兜为均匀分布孔洞的硬塑料网兜,既可以直接种植水生植物,也可在铺设透水布之后种植挺水植物。不透水槽为塑料种植槽,在不透水槽内部倒入土壤之后可种植陆生植物等景观性植物或经济作物。
内槽的下部设置有半孔式网兜,内槽的外壁下部设置有网兜连接孔,半孔式网兜的顶部对应设置有网兜连接勾,半孔式网兜与内槽通过网兜连接孔与网兜连接勾的扣合实现固定连接。半孔式网兜为上半部分有孔,下半部分无孔的正六边形塑料桶装结构,在半孔式网兜的下半部分倒入底泥、污泥或者石块之后可种植去污能力较强的水草、沉水植物等,同时也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避难的场所。
半孔式网兜的外底部中心设置有一个螺纹孔,锚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并且单根锚杆的长度固定,通过最上部锚杆顶部的螺纹与半孔式网兜螺纹孔的配合实现锚杆竖直固定在半孔式网兜下方,同时还设置有锚杆连接装置,锚杆连接装置的内侧对应设置有内螺纹,两根锚杆通过锚杆连接装置固定连接。传统浮床无法很好地计算浮床载体的承载能力,若植物自重增大则容易淹没其茎叶,不利于植物生长;而本生态浮床的锚杆既可以控制浮床的移动范围,有限制区位的作用,同时能够可根据需求连接不同长度从而支撑浮床载体,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同时还包括与半孔式网兜可拆卸连接的挂钩,多个用以挂接人工水草的挂钩设置在半孔式网兜的底部,人工水草根据需要选取市场常用材料。人工水草可以提高生物反应面积,同时能够吸附微生物形成微生物膜,促进改善水质。
网兜、不透水槽、半孔式网兜均为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平底桶状硬塑料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网兜、不透水槽、半孔式网兜不仅可以在水体内一定的压力下保持本生态浮床结构上的稳定不变形;同时还可以保持本生态浮床在竖直立体方向上的一体性与流体性能。
浮床载体分为内槽为网兜的浮床载体和内槽为不透水槽的浮床载体,上述两种浮床载体可以互相拼接,形成陆生植物与水生植物实现共同生长的生态浮床。在根据实际情况拼装好需要数量的内槽为网兜的浮床载体与内槽为不透水槽的浮床载体后,便可在浮床载体的基础上,根据水体情况增加半孔式网兜、人工水草、对应数量拼接的锚杆。同时在水深较浅处,由于锚杆的限制作用,本生态浮床不会搁浅于岸边。
实施例二
在需要降低本生态浮床整体的承载负荷时,可以移除外侧的6个浮床单元内槽之下的组件,保留位于中部的1个浮床单元的所有组件,使得本生态浮床形成部分浮床单元移除内槽之下的组件,部分浮床单元配置内槽之下的半孔式网兜、人工水草、锚杆的组合结构。
此外,由多个立体浮床组合水平连接构成的生态浮床实现了水下和水上共同作用,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共生,吸引动植物栖息,从而丰富了物种多样性,有利于浮床发挥稳定高效的去污作用。通过减小锚杆的连接长度,使得浮床组合在水深较深处可以在风力作用下随风移动,而浮床下底部的半孔式网兜以及人工水草将极大地扰动水流,带动静止水流流动,从而增强污染物对流扩散速率,加快水质净化。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未提及部分同实施例一。
除了上述实施例之外,还可以将内槽为网兜的浮床单元设置在生态浮床的中心,将内槽为不透水槽的浮床单元设置在生态浮床的外侧;或者全部设置为内槽为网兜的浮床单元;或者全部设置为内槽为不透水槽的浮床单元。同时还可以移除浮床单元上的人工水草部件,以降低本生态浮床的载荷。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在水平方向拼接组合的浮床单元;浮床单元包括
-环形的浮床载体;
-嵌在浮床载体内环的内槽;
-位于内槽下部并与内槽可拆卸连接的半孔式网兜;
内槽为网兜或者不透水槽,半孔式网兜的上半部分均匀设置有多个孔洞。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浮床载体的外环与内环均为正六边形,浮床载体外侧面的六个立面上均设置有连接部件。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连接部件为浮床连接勾或者浮床连接孔,三个浮床连接勾与三个浮床连接孔在外侧面上间隔均布。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内槽的外壁下部设置有网兜连接孔,半孔式网兜的顶部对应设置有网兜连接勾,半孔式网兜与内槽通过网兜连接孔与网兜连接勾的扣合实现固定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半孔式网兜可拆卸连接的锚杆,锚杆包括多根相同规格的锚杆单元、锚杆连接装置,锚杆单元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锚杆连接装置上下两端的内侧对应设置有内螺纹,相邻两根锚杆单元通过锚杆连接装置固定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半孔式网兜底部对应设置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内设置有与锚杆端部螺纹对应的内螺纹。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半孔式网兜可拆卸连接的挂钩,多个用以挂接人工水草的挂钩设置在半孔式网兜的底部。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网兜、不透水槽、半孔式网兜均为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平底桶状结构;网兜、不透水槽、半孔式网兜均为硬塑料。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半孔式网兜的下半部分设置有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的石块和/或污泥。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网兜上设置有用于种植挺水植物的透水布。
CN202121728891.4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 Active CN215288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8891.4U CN215288173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8891.4U CN215288173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8173U true CN215288173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24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28891.4U Active CN215288173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81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5895A (zh) * 2021-07-28 2021-09-2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5895A (zh) * 2021-07-28 2021-09-2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9145B (zh) 沉水植物模块化生长床及恢复水底沉水植物生长的方法
CN206232492U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水质的人工生态浮岛
CN203530027U (zh) 节杆支撑式沉水植物种植网床
CN203683234U (zh) 沉水植物模块化生长床
CN104803557B (zh) 复合型净化农田排水与生态修复的沟塘湿地系统
CN215288173U (zh) 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
CN101407757A (zh) 一种水面养殖工程设施的装置及构建方法
CN210065312U (zh) 一种带生物填料柱的生态浮床
CN215828456U (zh) 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及绿化的生态种植浮块
CN206428065U (zh) 草坪植物‑沉水植物‑人工水草联合加强型生态浮岛
CN201334475Y (zh) 一种水面养殖工程的装置
CN106577432A (zh) 一种海洋森林牧场
CN110407325B (zh) 一种便于快速收获植物体的水芹菜培养装置
CN113415895A (zh) 一种组合式移动生态浮床
CN204529619U (zh) 复合型净化农田排水与生态修复的沟塘湿地系统
CN208228075U (zh) 一种人工礁体装置
CN110627219A (zh) 一种自动升降水生植物生态浮岛
CN217677008U (zh) 一种原位修复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孵化净水平台
CN205973959U (zh) 一种河道水质原位生物净化设备
CN211283878U (zh) 一种自动升降水生植物生态浮岛
CN209740820U (zh) 一种用于深水区水质净化的生态浮岛
CN113072187A (zh) 一种用于景观硬底鱼池的水体生态修复模块
CN113115746A (zh) 一种利用鸟类栖息的动态生态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145958B (zh) 大水域浅水区候鸟栖息和水质净化复合系统
CN211283876U (zh) 一种生态浮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