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5217U - 一种释放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释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5217U
CN215285217U CN202121327799.7U CN202121327799U CN215285217U CN 215285217 U CN215285217 U CN 215285217U CN 202121327799 U CN202121327799 U CN 202121327799U CN 215285217 U CN215285217 U CN 215285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hole
cabin
spacing
dispens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277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楚倩
孟峥
雷亚平
邹世春
苏明
张伟
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ongk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ongk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ongk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ongk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277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5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5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5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释放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释放器,包括舱体、驱动装置、转轴、承拉装置和控制器,驱动装置设于舱体内,转轴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伸出舱体且设有突出于转轴外周面的限位凸起,承拉装置包括连接件和支撑臂,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件,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侧壁设有限位槽,在非释放状态下,转轴穿设第一通孔并使限位凸起卡接于限位槽内,驱动装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释放器,结构简单,可循环使用,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释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释放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释放器。
背景技术
海洋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的宝库,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和开发高度关注,不断强化海洋发展战略,运用高科技进行海洋的开发与管理。开展海洋研究,离不开海洋观测。海底长期观测早已作为重点项目列入我国海洋技术领域重点研发。
在海底长期观测系统里,各种传感器、观测设备的精准布放和释放抛载锚回收都需要依靠可靠的释放器进行。
释放器是通过遥控接收信号指令,布放或回收水下设备的装置。系在布放系统、水下浮标或海底沉放物上。使用时由船上的声指令器发射出“释放命令”(编码信号),释放器接收命令后启动钩件脱离锚定设备,此时沉放在水下的仪器或装置自动浮起,或由布放设备下落至海底,达到回收或布放的目的,广泛应用于水下工程。
水下释放器大量应用于海洋领域,在海洋监测和海洋工程中,各种坐底式的海洋参数测量系统、水下应答器、潜标等设备的布放和回收都需要使用各种规格的水下释放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释放器,用于水下布防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释放器,包括舱体、驱动装置、转轴、承拉装置和控制器,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舱体内,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舱体且设有突出于所述转轴外周面的限位凸起,所述承拉装置包括连接件和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设有限位槽,在非释放状态下,所述转轴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并使所述限位凸起卡接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水密接插件,所述电机、水密接插件与所述控制器依次信号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臂的纵向截面形状为钩形,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头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限位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凸起为限位柱,所述转轴开设有贯穿其径向两侧的穿孔,所述限位柱穿设固定于所述穿孔,且至少一端突出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以用于与所述限位槽卡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开设有延伸至所述穿孔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限位柱的直径。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于所述舱体内,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舱体包括端盖、中空的舱室和连接座,所述端盖和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舱室的两端,所述电机设于所述舱室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行程开关和水密接插件设于所述第二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第二通孔的封头,所述封头的外周侧套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底板和连接柱,所述底板设于所述连接座背向所述舱室的一侧,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背向所述连接座的一侧,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柱。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舱体的材料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释放器,设于设备或配重上,通过将转轴的一端与设置在舱体内的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转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舱体设有突出于转轴外周面的限位凸起,承拉装置包括连接件和支撑臂,连接件与支撑臂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侧壁设有限位槽,在非释放状态下,转轴穿过第一通孔,使限位凸起卡接在限位槽内,防止支撑臂转动,当设备完成检测,控制器发出释放信号,驱动装置接收信号并带动转轴转动,使限位凸起从限位槽中脱离,释放支撑臂,使设备与配重脱离,设备随着自带的浮球浮出海面从而回收。结构简单,可循环使用,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舱体;11、端盖;12、舱室;13、连接座;2、转轴;21、开口;3、承拉装置;31、底板;32;连接柱;33、支撑臂;331、头部;332、支撑部;333、限位部;333a、第一通孔;333b、限位槽;4、限位柱;5、电机;6、水密接插件;7、行程开关;8、封头;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释放器,包括舱体1、驱动装置、转轴2、承拉装置3和控制器,驱动装置设于舱体1内,转轴2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转轴2的另一端伸出于舱体1且设有突出于转轴2外周面的限位凸起,承拉装置包括连接件和支撑臂33,支撑臂3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件,支撑臂3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333a,第一通孔333a的内侧壁设有限位槽333b,在非释放状态下,转轴2穿设第一通孔333a并使限位凸起卡接于限位槽333b内,驱动装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释放器,设于设备或配重上,通过将转轴2的一端与设置在舱体1内的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转轴2的另一端伸出舱体1设有突出于转轴2外周面的限位凸起,承拉装置3包括连接件和支撑臂33,连接件与支撑臂33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臂3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333a,第一通孔333a的内侧壁设有限位槽333b,在非释放状态下,转轴2穿过第一通孔333a,使限位凸起卡接在限位槽333b内,防止支撑臂33转动,当设备完成检测,控制器发出释放信号,驱动装置接收信号并带动转轴2转动,使限位凸起从限位槽333b中脱离,释放支撑臂33,使设备与配重脱离,设备随着自带的浮球浮出海面从而回收。结构简单,可循环使用,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5和水密接插件6,电机5、水密接插件6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电机5的输出轴与转轴2的一端连接。控制器信号通过水密接插件6传输给电机5,电机5启动并带动转轴2转动,从而使限位凸起4从限位槽333b中脱离,支撑臂33失去限制从而沿连接件转动,使配重与设备脱离,设备随着自带的浮球浮出海面从而回收。
进一步的,支撑臂33的纵向截面形状为钩形,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331、支撑部332和限位部333,头部331转动连接于连接件,第一通孔333a设于限位部333。头部331与支撑部332之间为圆弧段,可使承拉的设备或配重的重量靠近头部,防止重量集中在限位部333,使限位凸起和限位槽333b因长期承重过大而磨损过快。
进一步的,限位凸起为限位柱4,转轴2开设有贯穿其径向两侧的穿孔,限位柱4穿设固定于穿孔,且至少一端突出转轴2的外周面以用于与限位槽333b卡接。可调整限位柱4突出于穿孔的长度,使限位柱4突出部分与限位槽333b的内陷深度匹配,防止因卡接长度过小,限位柱4从限位槽333b中脱离,支撑臂33无法承拉设备或配重。
进一步的,转轴2靠近限位柱4的一端开设有延伸至穿孔的开口21,开口21的宽度小于限位柱4的直径,有助安装限位柱4,且夹紧限位柱4,防止限位柱4从转轴2中脱落。
进一步的,还包括行程开关7,行程开关7设于舱体1内,行程开关7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行程开关7用于控制电机5旋转的角度,使转轴2按设定的角度旋转,从而使限位柱4脱离限位槽333b。
进一步的,舱体1包括端盖11、中空的舱室12和连接座13,端盖11和连接座13固定连接于舱室12的两端,电机5设于舱室12内且固定连接于连接座13,连接座13设有第二通孔,转轴2穿过第二通孔与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行程开关7和水密接插件6设于第二通孔。通过将电机5、行程开关7和水密接插件6等安装于连接座13上,合理布置舱室12内电机5、行程开关7和水密接插件6等零部件的位置,可防止电机5、行程开关7和水密接插件6等零部件松动,也减少了舱体1的体积。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密封第二通孔的封头8,封头的外周侧套设有密封圈9。防止液体通过第二通孔进入舱体1内,有助于保护舱体1内的零部件。
进一步的,连接件包括底板31和连接柱32,底板31设于连接座13背向舱室12的一侧,连接柱32固定连接于底板31背向连接座13的一侧,支撑臂3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柱32。若释放器安装在设备上,底板31在承拉的重量较小的情况下可不与舱体1固定连接,通过转轴2上的限位柱4卡接在限位槽333b中,从而支撑承拉装置3,且在支撑臂33释放后随着配重与设备脱离;若承拉重量较大,底板31通过螺栓等固定方式与舱体1固定连接,在支撑臂33释放时不脱离设备。
进一步的,舱体1的材料为不锈钢。可防止舱体1因在水下的时间较长而容易生锈,无法保护舱体1内的零部件。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释放器,设于设备或配重上,通过将转轴的一端与设置在舱体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转轴的另一端设有突出于转轴的限位柱,承拉装置包括底板、连接柱和支撑臂,底板和连接柱固定连接,连接柱与支撑臂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通孔内设有限位槽,在非释放状态下,转轴穿过底板和支撑臂的第一通孔,使限位柱卡接在限位槽,防止支撑臂转动,当设备完成检测,控制器发出释放信号,水密接插件接收信号并启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行程开关控制电机的转角,使转轴转动设定的角度从而使限位柱从限位槽中脱离,释放支撑臂,使设备与配重脱离,设备随着自带的浮球浮出海面从而回收。结构简单,可循环使用,操作方便。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释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驱动装置、转轴、承拉装置和控制器,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舱体内,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舱体且设有突出于所述转轴外周面的限位凸起,所述承拉装置包括连接件和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设有限位槽,在非释放状态下,所述转轴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并使所述限位凸起卡接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水密接插件,所述电机、水密接插件与所述控制器依次信号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纵向截面形状为钩形,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头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为限位柱,所述转轴开设有贯穿其径向两侧的穿孔,所述限位柱穿设固定于所述穿孔,且至少一端突出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以用于与所述限位槽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开设有延伸至所述穿孔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限位柱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释放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于所述舱体内,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包括端盖、中空的舱室和连接座,所述端盖和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舱室的两端,所述电机设于所述舱室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行程开关和水密接插件设于所述第二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释放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第二通孔的封头,所述封头的外周侧套设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底板和连接柱,所述底板设于所述连接座背向所述舱室的一侧,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背向所述连接座的一侧,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材料为不锈钢。
CN202121327799.7U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释放器 Active CN215285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27799.7U CN215285217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释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27799.7U CN215285217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释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5217U true CN215285217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16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27799.7U Active CN215285217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释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52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7047A (zh) * 2022-05-19 2022-06-17 青岛唤醒海洋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is和北斗技术的海底地震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7047A (zh) * 2022-05-19 2022-06-17 青岛唤醒海洋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is和北斗技术的海底地震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09062U (zh) 深海指令应答释放装置
CN215285217U (zh) 一种释放器
CN210761225U (zh) 海底观测系统打捞装置
CN105178325B (zh) 伞式海底吸力锚基础的安装设备及安装方法
CN102700683A (zh) 深海指令应答释放装置
CN112325859B (zh) 一种漂浮式海床基
CN105738907B (zh) 辅助侧扫声呐作业装置
CN210175084U (zh) 一种基于恒张力控制的悬垂锚缆精确定位浮标装置
CN110697001B (zh) 无释放功能的海床基观测系统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CN111547191A (zh) 一种方便进行回收的稳定型近海漂浮式观测装置
CN208887631U (zh) 一种新型转动式脱淤海床基
CN107472485A (zh) 一种声学释放器及其释放方法
US20230116361A1 (en) Vehicle for installing anchors in an underwater substrate
CN110203334A (zh) 一种基于恒张力控制的悬垂锚缆精确定位浮标装置
CN215663871U (zh) 一种融合定位的深海信标
CN111207733A (zh) 可回收式水下物体姿态测量传感仪系统
CN109596108A (zh) 一种新型转动式脱淤海床基
JP2002104280A (ja) 深層水取水装置
CN216102721U (zh) 一种海床基监测系统
US4892445A (en) Man portable shallow water structure
KR200379254Y1 (ko) 어망의 도난 방지 및 회수의 편리성을 위한 부구
US5774421A (en) Underwater measurement device
CN203473203U (zh) 浅水型无声学释放器潜标
US5808193A (en) Water current direction indicator
CN207241985U (zh) 一种声学释放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