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74934U - 一种灌肠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灌肠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74934U
CN215274934U CN202120266682.6U CN202120266682U CN215274934U CN 215274934 U CN215274934 U CN 215274934U CN 202120266682 U CN202120266682 U CN 202120266682U CN 215274934 U CN215274934 U CN 215274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ma
base
bottle
air pump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666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会
汤恩
周燕
廖丹
唐丽珍
周丽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Municipal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Municipal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Municipal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Liuzhou Municipal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2666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74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74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74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肠组件,包括容纳瓶、灌肠管和泵液组件;所述灌肠管的一端所述容纳瓶的下端,另一端为插入端;所述泵液组件包括底座和气泵,所述底座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底座上滑动设置用于调节泵液量的调节筒;所述气泵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所述气泵的压缩方向平行于所述底座的竖直方向,所述气泵的下端通过气管可拆卸连通所述容纳瓶的上端,所述气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气泵的上端还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本实用新型可以控制每次泵入体内的灌肠液量,从而有效控制灌肠液注入体内的冲击力。

Description

一种灌肠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肠组件。
【背景技术】
灌肠术是临床常用的医疗手段之一,它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灌肠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的目的。
现有的灌肠装置多为悬挂式,因此在使用时必须用到挂钩,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中也公开有通过气泵将放置于平面的储液瓶中灌肠液注入体内的技术方案,但此类灌肠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很难控制进入体内的液体的冲击力,而导致在灌肠的时候对患者的肠壁造成损伤,增加患者承受的痛苦,同时,也因液体流速过快易造成前端肛管滑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灌肠组件,该实用新型可以控制每次泵入体内的灌肠液量,从而有效控制灌肠液注入体内的冲击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灌肠组件,包括用于容纳灌肠液的容纳瓶、灌肠管和泵液组件;所述灌肠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容纳瓶的侧壁下端连通所述容纳瓶,另一端为插入端;所述泵液组件包括底座和气泵,所述底座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底座上滑动设置用于调节泵液量的调节筒,所述调节筒为两端连通的筒状结构,其通过内壁与所述底座的竖直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筒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而调节其顶端伸出所述底座顶面的高度;所述气泵为具有多个相互连接且能够沿压缩方向折叠的折叠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所述气泵的压缩方向平行于所述底座的竖直方向,且在自然状态下不伸出所述底座的竖直侧壁,所述气泵的下端通过气管可拆卸连通所述容纳瓶的上端,所述气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控制的流向为从所述气泵流向所述容纳瓶,所述气泵的上端还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控制的流向为外界流入所述气泵。
优选的,所述容纳瓶外壁设置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容纳瓶为广口瓶,其瓶口可拆卸盖合瓶盖。
优选的,所述灌肠管连通所述容纳瓶的部位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容纳瓶的底部齐平。
优选的,所述灌肠管的插入端外壁设置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灌肠管的插入端外可拆卸包覆有包装套,所述包装套与所述灌肠管之间有润滑油。
优选的,所述调节筒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翻边,所述环状翻边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调节筒的竖直方向。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泵液组件的设置,可以控制每次泵入体内的灌肠液量,从而有效控制灌肠液注入体内的冲击力,具体为,在使用时,通过按压所述气泵,使得容纳瓶中的灌肠液受到气压的作用被泵入患者体内,而由于调节筒的存在,对按压气泵时气泵的压缩量起到限定作用,从而限定了灌肠液泵入体内的量,因此在使用时,通过调节所述调节筒伸出所述底座顶面的高度后,每次将气泵按压至其可压缩范围的最大压缩量,即可有效实现控制每次泵入体内的灌肠液量,间接控制了灌肠液注入体内的冲击力,解决现有灌肠装置很难控制进入体内的液体的冲击力,而导致在灌肠的时候对患者的肠壁造成损伤以及液体流速过快易造成前端肛管滑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附图中:1-容纳瓶,11-瓶盖,2-灌肠管,21-插入端,3-泵液组件,31-底座,32-气泵,4-调节筒,41-环状翻边,5-气管,6-包装套。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灌肠组件,包括用于容纳灌肠液的容纳瓶1、灌肠管2和泵液组件3。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瓶1外壁设置刻度线,便于观察所述容纳瓶1内灌肠液的剩余量。所述灌肠管2的一端通过所述容纳瓶1的侧壁下端连通所述容纳瓶1,另一端为插入端21,该端用于插入患者肛部,以为患者输送灌肠液。
所述泵液组件3包括底座31和气泵32,所述底座3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底座31上滑动设置用于调节泵液量的调节筒4,所述调节筒4为两端连通的筒状结构,其通过内壁与所述底座31的竖直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筒4相对于所述底座31移动而调节其顶端伸出所述底座31顶面的高度。所述气泵32为具有多个相互连接且能够沿压缩方向折叠的折叠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底座31的顶面,所述气泵32的压缩方向平行于所述底座31的竖直方向,且在自然状态下不伸出所述底座31的竖直侧壁,所述气泵32的下端通过气管5可拆卸连通所述容纳瓶1的上端,因而在每次使用完毕后,可将所述气管5从所述容纳瓶上拆下,可连接其他容纳瓶1后用于其他患者,实现所述泵液组件3,所述气管5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控制的流向为从所述气泵32流向所述容纳瓶1,所述气泵32的上端还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控制的流向为外界流入所述气泵32。
在使用时,先将装有灌肠液的容纳瓶1和所述泵液组件3正放于平面上,所述容纳瓶1中的灌肠液的液面要低于所述气管5连接所述容纳瓶1的部位,防止所述容纳瓶1中的灌肠液沿着所述气管5流入所述气泵32中;接着将所述灌肠管2中的气体排空后便可对患者实施插管操作,即在所述灌肠管2的插入端21涂抹有润滑剂的情况下自患者的肛部插入,进一步的,所述灌肠管2的插入端21外可拆卸包覆有包装套6,所述包装套6与所述灌肠管2之间有润滑油,在给患者插管前撕掉所述包装套6即可实施插管操作,这样省去了医护人员先取油球再对灌肠管2进行涂抹润滑的过程,简化了操作程序,省时省力。本实施例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插管时观察及控制插入深度,进一步的,所述灌肠管2的插入端21外壁设置刻度线。
插管完毕并将所述调节筒4调节至伸出所述底座31顶面的高度后,即可进行灌肠操作,通过按压所述气泵32,将所述气泵32中的空气压入所述容纳瓶1中,从而将所述容纳瓶1中的灌肠液挤压进入所述灌肠管2而输送至患者体内。通过反复挤压所述气泵32后松手的操作,可持续往患者体内注入灌肠液,在挤压所述气泵32的过程中,随着所述气泵32中的气体被压缩,所述通气孔上的第二单向阀受压而关闭,而所述气管5上的第一单向阀由于所述气泵32中的气体被压缩而受压而打开,从而使得所述气泵32中的被压缩气体被压入所述容纳瓶1中,而在松开手之后,所述气管5上的第一单向阀关闭,而所述通气孔上的第二单向阀打开,外界的空气进入所述气泵32内,使得所述气泵32逐渐恢复至自然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灌肠操作的过程中,所述气泵32收到按压作用而压缩或松手后恢复自自然状态的过程中,不会与所述调节筒4的内壁发生摩擦。
在灌肠操作过程中,每次按压所述气泵32时,由于调节筒4的存在,对按压气泵32时气泵32的压缩量起到限定作用,从而限定了灌肠液泵入体内的量,因此在使用时,通过调节所述调节筒4伸出所述底座31顶面的高度后,每次将气泵32按压至其可压缩范围的最大压缩量,即可有效实现控制每次泵入体内的灌肠液量,间接控制了灌肠液注入体内的冲击力,解决现有灌肠装置很难控制进入体内的液体的冲击力,而导致在灌肠的时候对患者的肠壁造成损伤以及液体流速过快易造成前端肛管滑出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筒4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翻边41,所述环状翻边41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调节筒4的竖直方向,可在所述气泵32按压至接触所述调节筒4时,增大操作人员手部与所述调节筒4的接触面积,减少不适感。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瓶1为广口瓶,其瓶口可拆卸盖合瓶盖11,广口结构的的设置便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增添灌肠液时的需要,在使用时,将所述瓶盖11盖上,以防止所述容纳瓶1内的灌肠液受污染,同时使所述容纳瓶1内形成封闭结构,在按压所述气泵32时,灌肠液才能被泵入患者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灌肠管2连通所述容纳瓶1的部位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容纳瓶1的底部齐平,以使得所述容纳瓶1内的灌肠液仅剩少量时仍可被注入患者体内而得到利用,避免浪费。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先将装有灌肠液的容纳瓶1和所述泵液组件3正放于平面上,接着将所述灌肠管2中的气体排空后便可对患者实施插管操作,即撕掉所述灌肠管2的插入端21外的包装套6后,将所述灌肠管2的插入端21自患者的肛部插入至合适的深度后,通过反复挤压所述气泵32按压至所述气泵32可压缩范围的最大压缩量后松手的操作,可持续往患者体内注入灌肠液,在此过程中,由于调节筒4的存在,对按压气泵32时气泵32的压缩量起到限定作用,从而限定了灌肠液泵入体内的量,间接控制了灌肠液注入体内的冲击力。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灌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灌肠液的容纳瓶、灌肠管和泵液组件;所述灌肠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容纳瓶的侧壁下端连通所述容纳瓶,另一端为插入端;所述泵液组件包括底座和气泵,所述底座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底座上滑动设置用于调节泵液量的调节筒,所述调节筒为两端连通的筒状结构,其通过内壁与所述底座的竖直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筒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而调节其顶端伸出所述底座顶面的高度;所述气泵为具有多个相互连接且能够沿压缩方向折叠的折叠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所述气泵的压缩方向平行于所述底座的竖直方向,且在自然状态下不伸出所述底座的竖直侧壁,所述气泵的下端通过气管可拆卸连通所述容纳瓶的上端,所述气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控制的流向为从所述气泵流向所述容纳瓶,所述气泵的上端还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控制的流向为外界流入所述气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瓶外壁设置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瓶为广口瓶,其瓶口可拆卸盖合瓶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管连通所述容纳瓶的部位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容纳瓶的底部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管的插入端外壁设置刻度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管的插入端外可拆卸包覆有包装套,所述包装套与所述灌肠管之间有润滑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筒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翻边,所述环状翻边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调节筒的竖直方向。
CN202120266682.6U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灌肠组件 Active CN215274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6682.6U CN215274934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灌肠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6682.6U CN215274934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灌肠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74934U true CN215274934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31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66682.6U Active CN215274934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灌肠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74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71039U (zh) 一种自排气无气泡输液器
CN204671650U (zh) 一种医用无针正压接头
CN202822354U (zh) 一次性使用全自动排气输液器
CN215274934U (zh) 一种灌肠组件
CN104815365A (zh) 一种医用无针正压接头
CN203291284U (zh) 可调节负压引流瓶
CN205107842U (zh) 一种球囊宫颈扩张器
CN204910251U (zh) 新型肝胆引流管
CN202526343U (zh) 一个接头的阴茎支撑体
CN205626604U (zh) 一种安全式灌肠装置
CN208481781U (zh) 一种呼吸道粘液吸除装置
CN219071534U (zh) 一种灌肠器
CN203724529U (zh) 一种多功能灌肠装置
CN206867479U (zh) 一种防复用注射器
CN109224225A (zh) 一种气体给药器
CN201399114Y (zh) 可控式一次性灌肠器
CN206548683U (zh) 一种新型眼部术后给药装置
CN205252148U (zh) 医用粪便收集装置
CN202191529U (zh) 自排气限液面贮液输液器
CN200963377Y (zh) 补氧加压静脉输液器
CN209221301U (zh) 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的子宫腔通液器
CN211583068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镜上药器
CN215606813U (zh) 一种医疗眼科用滴眼瓶
CN208927404U (zh) 一种新型胃管转换接头
CN220293979U (zh) 防回流的外用药液注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