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7684U - 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7684U
CN215267684U CN202120499959.XU CN202120499959U CN215267684U CN 215267684 U CN215267684 U CN 215267684U CN 202120499959 U CN202120499959 U CN 202120499959U CN 215267684 U CN215267684 U CN 215267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us
storage batter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999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冰
赵昱祥
段振斌
刘红岩
万信书
吴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999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7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7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7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包括第一母线、第一充电机组、第一蓄电池、第一接触器、第一微型断路器、蓄电池状态监测器、DC/AC逆变并网模块、逆变放电控制器、控制主机和变电站用电设备,第一充电机组分别与第一母线和第一蓄电池电连接,第一蓄电池分别与第一母线、第一微型断路器电连接,第一微型断路器、第一接触器、DC/AC逆变并网模块、变电站用电设备依次电连接,蓄电池状态监测器、逆变放电控制器分别与控制主机信号相连,蓄电池状态监测器用于监测蓄电池状态,逆变放电控制器用于控制DC/AC逆变并网模块。本装置能够提高蓄电池的放电速度,有效利用蓄电池放电为变电站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变电站直流系统的主要备用电源,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对蓄电池进行核容放电是目前衡量蓄电池性能的主要手段,在实践中,大多数的供电局和变电站采用的核容放电方式还是采用放电仪定期对蓄电池进行全核容和半核容放电,现有的放电仪通常以0.1C电流放电,放电时间很长,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即现有的核容放电装置放电速度较慢,因此,通过研发一种新型的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提高放电速度,能够有效提高核容放电效率,有助于保障变电站的安全平稳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以克服或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包括第一母线、第一充电机组、第一蓄电池、第一接触器、第一微型断路器、蓄电池状态监测器、DC/AC逆变并网模块、逆变放电控制器、控制主机和变电站用电设备,所述第一充电机组分别与第一母线和第一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分别与第一母线、第一微型断路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型断路器、第一接触器、DC/AC逆变并网模块、变电站用电设备依次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状态监测器、逆变放电控制器分别与控制主机信号相连,所述蓄电池状态监测器用于监测蓄电池状态,所述逆变放电控制器用于控制DC/AC逆变并网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充电机组通过第一操作开关与第一母线电连接,通过第三操作开关与第一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通过第二操作开关与第一母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蓄电池与第二操作开关、第三操作开关的连接电路中设置有单向隔离二极管,所述单向隔离二极管上并联有电操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母线、第二充电机组、第二蓄电池和第二微型断路器,所述第二充电机组分别与第二母线和第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分别与第二母线、第二微型断路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微型断路器与第二接触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与DC/AC逆变并网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通过第四操作开关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DC/DC电源模块和第二DC/DC电源模块,所述第一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母线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二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二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母线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一母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在第一蓄电池放电时,第一微型断路器连通,使第一蓄电池、第一接触器、DC/AC逆变并网模块相连通,DC/AC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能量转换为交流能量传输至变电站的用电设备,一方面能够提高蓄电池的放电速度,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利用蓄电池放电为变电站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解决传统核容放电过程中能量耗散引起的红热安全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中,1第一母线,2第一充电机组,3第一蓄电池,4第一接触器,5第一微型断路器,6蓄电池状态监测器,7DC/AC逆变并网模块,8逆变放电控制器,9控制主机,10变电站用电设备,11第一操作开关,12第二操作开关,13第三操作开关,14单向隔离二极管,15电操控制开关,16第二母线,17第二充电机组,18第二蓄电池,19第二微型断路器,20第二接触器,21第四操作开关,22第一DC/DC电源模块,23第二DC/DC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列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母线1、第一充电机组2、第一蓄电池3、第一接触器4、第一微型断路器5、蓄电池状态监测器6、DC/AC逆变并网模块7、逆变放电控制器8、控制主机9和变电站用电设备10。所述第一充电机组2分别与第一母线1和第一蓄电池3电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3分别与第一母线1、第一微型断路器5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型断路器5、第一接触器4、DC/AC逆变并网模块7、变电站用电设备10依次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状态监测器6、逆变放电控制器8分别与控制主机9信号相连,所述蓄电池状态监测器6用于监测第一蓄电池状态,所述第一蓄电池状态包括蓄电池端电压、充放电电流、单体电压、单体内阻、单体温度、在线放电数据等;所述逆变放电控制器用于控制DC/AC逆变并网模块。
具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机组2通过第一操作开关11与第一母线1电连接,同时通过第三操作开关13与第一蓄电池3电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3通过第二操作开关12与第一母线1电连接。所述第一操作开关11、第二操作开关12、第三操作开关13受控于控制主机9。通常情况下,第一操作开关11为连通状态,使得第一充电机组2能够输出直流电流到第一母线1中,同时第二操作开关12为断开状态,第三操作开关13为连通状态,使得第一充电机组2能够为第一蓄电池3充电。若第一充电机组2故障不能输出直流电流,使得第一母线1有失压风险时,第三操作开关13切换为断开状态,第二操作开关12切换为连通状态,由第一蓄电池3向第一母线1供电,避免第一母线1不会因电源故障引发严重事故。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蓄电池3与第二操作开关12、第三操作开关13的连接电路中设置有单向隔离二极管14,所述单向隔离二极管上并联有电操控制开关15,所述电操控制开关15受控于控制主机9。通常情况下,电操控制开关15为连通状态,使得第一充电机组2能够向第一蓄电池3输电,而单向隔离二极管14用于限制电流方向仅能为由第一蓄电池3流向第一母线1。
示例性地,在对第一蓄电池3进行核容放电时,电操控制开关15、第二控制开关12切换为断开状态,第一微型断路器5切换为连通状态,第一蓄电池3向DC/AC逆变并网模块7输电,DC/AC逆变并网模块7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为变电站用电设备10进行供电,一方面能够提高蓄电池的放电速度,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利用蓄电池放电为变电站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解决传统核容放电过程中能量耗散引起的红热安全隐患问题。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主机9查看蓄电池状态数据,或输入控制指令远程控制第一蓄电池充放电。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器4、第一微型断路器5、DC/AC逆变并网模块7、逆变放电控制器8均可以采用市面上现有的公知型号,蓄电池状态监测器6可以采用QDX-103蓄电池状态监测系统主机,所述电操控制开关15可以采用NSX100-250型电操机构和相应容量的负荷开关组成,所述控制主机9可以采用计算机。
实施例二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参照图2,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母线16、第二充电机组17、第二蓄电池18和第二微型断路器19。所述第二充电机组17分别与第二母线16和第二蓄电池18电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18分别与第二母线16、第二微型断路器19电连接,所述第二微型断路器19与第二接触器20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20与DC/AC逆变并网模块7电连接。
所述第二母线16、第二充电机组17、第二蓄电池18组成了另一套直流电源系统,参照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第二母线16与第二充电机组17之间、第二母线16与第二蓄电池18之间、第二充电机组17与第二蓄电池18之间同样设置有多个操作开关,以及单向隔离二极管和电操控制开关,其工作原理和效果可以参照实施例一。
同时,第一母线1和第二母线16通过第四操作开关21电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DC/DC电源模块22和第二DC/DC电源模块23,所述第一DC/DC电源模块22的输入端与第一母线1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二母线16电连接。所述第二DC/DC电源模块23的输入端与第二母线16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一母线1电连接。
示例性地,第一DC/DC电源模块22和第二DC/DC电源模块23通过高速采样第一母线1和第二母线16电压判断直流电源系统故障情况,当左侧的直流电源系统故障时,第二DC/DC电源模块23启动DC/DC转换功能,为左侧的直流电源系统供电;当右侧的直流电源系统故障时,第一DC/DC电源模块22启动DC/DC转换功能为左右的直流电源系统供电,使得两侧的直流电源系统可以互为备用,解决两套独立的直流电源系统环网运行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母线、第一充电机组、第一蓄电池、第一接触器、第一微型断路器、蓄电池状态监测器、DC/AC逆变并网模块、逆变放电控制器、控制主机和变电站用电设备,所述第一充电机组分别与第一母线和第一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分别与第一母线、第一微型断路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型断路器、第一接触器、DC/AC逆变并网模块、变电站用电设备依次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状态监测器、逆变放电控制器分别与控制主机信号相连,所述蓄电池状态监测器用于监测蓄电池状态,所述逆变放电控制器用于控制DC/AC逆变并网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机组通过第一操作开关与第一母线电连接,通过第三操作开关与第一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通过第二操作开关与第一母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电池与第二操作开关、第三操作开关的连接电路中设置有单向隔离二极管,所述单向隔离二极管上并联有电操控制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母线、第二充电机组、第二蓄电池和第二微型断路器,所述第二充电机组分别与第二母线和第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分别与第二母线、第二微型断路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微型断路器与第二接触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与DC/AC逆变并网模块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通过第四操作开关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DC/DC电源模块和第二DC/DC电源模块,所述第一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母线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二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二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母线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一母线电连接。
CN202120499959.XU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 Active CN215267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9959.XU CN215267684U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9959.XU CN215267684U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7684U true CN215267684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3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99959.XU Active CN215267684U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7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9778B (zh) 多制式模块化eps应急电源
CN110011408B (zh) 一种移动应急电源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2285349U (zh) 多制式模块化eps应急电源
CN109449944B (zh) 变电站双向型直流电源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1987792A (zh) 供电设备及其供电方法
CN212162839U (zh) 可扩容热插拔式电池电源供电系统
CN101262135B (zh) 并联式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
CN112816896A (zh) 双电源直流系统电池组远程核容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214918A (zh) 高可靠性供电系统、方法及变频器系统
CN115514067B (zh) 一种储能蓄电池组管理系统装置
CN215267684U (zh) 一种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
CN210273512U (zh) 一种微网控制系统
CN210092957U (zh) 一种变电站直流电源装置
CN203205971U (zh) 直流式后备电源及应用其的户外直流式后备电源
CN102969754B (zh) 蓄电池组连接电路及智能蓄电池组
CN220475457U (zh) 电源切换装置和集装箱储能设备
CN203056667U (zh) 变电站间接并联电池系统
CN116599203B (zh) 一种换电站及其不间断供电方法
CN204465138U (zh) 一种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CN212486132U (zh) 一种模块化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
CN219717939U (zh) 一种二次电源主汇流条不间断转换供电结构
CN212751893U (zh) 一种嵌入式plc系统供电装置
CN211530841U (zh) 一种蓄电池核容测试交流停电无缝隙供电全自动运维装置
CN212649188U (zh) 一种电源系统
CN215835190U (zh) 一种脱硫ups的备用电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