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9410U - 点光源灯 - Google Patents

点光源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59410U
CN215259410U CN202121482429.0U CN202121482429U CN215259410U CN 215259410 U CN215259410 U CN 215259410U CN 202121482429 U CN202121482429 U CN 202121482429U CN 215259410 U CN215259410 U CN 215259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ver
light source
source lam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24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华鸣
吴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24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59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59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59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点光源灯,包括外壳、底盖、透光罩、电路板、灯珠以及密封体,外壳围成容纳腔,容纳腔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底盖与外壳连接并封闭第一开口,透光罩与外壳连接并封闭第二开口,电路板设置于容纳腔内,且电路板朝向透光罩的表面与透光罩相抵,灯珠设置于电路板的朝向透光罩的一侧,密封体填充于底盖与电路板之间。通过在电路板和底盖之间注胶形成密封,外部的水汽无法进入到灯罩内部,防水性能显著提高。同时,由于将电路板完全抵住透光罩,因此电路板和透光罩之间的间隙很小,注胶过程中,胶液不会从电路板与灯罩之间的间隙进入到透光罩中,同时胶液可以密封电路板和灯罩之间的间隙,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点光源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点光源灯。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运动广泛兴起,户外运动爱好者通常会携带部分便携式点光源灯用于照明,对于户外使用点光源灯而言,面临在潮湿环境、雨天等各类复杂天气环境下的使用,因此防水问题尤为重要。
现有的户外用点光源灯存在密封性不够好的缺陷,导致灯罩内部容易形成水雾,影响照明效果的缺陷,严重的,灯罩内进水严重还可能引发短路事故,因此如何提高户外用点光源灯的防水密封性变得极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光源灯,以改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点光源灯,包括外壳、底盖、透光罩、电路板、灯珠以及密封体,外壳围成容纳腔,容纳腔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底盖与外壳连接并封闭第一开口,透光罩与外壳连接并封闭第二开口,电路板设置于容纳腔内,且电路板朝向透光罩的表面与透光罩相抵,灯珠设置于电路板的朝向透光罩的一侧,密封体填充于底盖与电路板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透光罩包括透光板和侧板,侧板围设于透光板的边缘,侧板远离透光板的端面与电路板相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端面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用于定位安装电路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包括凹陷于端面的台阶,电路板嵌设于台阶并与侧板相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包括凸台,凸台设置于端面,且凸台环绕电路板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点光源灯还包括抵持部,抵持部设置于底盖以及电路板之间,并用于将电路板抵紧于透光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抵持部连接于底盖的朝向电路板的表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底盖设置有注胶口,注胶口用于供胶液注入并形成密封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点光源灯还包括地插,地插连接于底盖并用于插接于地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地插包括底板和插接板,底板与底盖的远离底盖的表面,并朝向远离底盖的方向突出,插接板用于插接于地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底盖与外壳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点光源灯,通过在电路板和底盖之间注胶形成密封,使得灯具具有优良的防水效果,同时,电路板与透光罩相抵,外部的水汽无法进入到灯罩内部,避免了灯罩的内表面出现水雾等现象,确保灯具的透光效果,防水性能显著提高。同时,由于将电路板完全抵住透光罩,因此电路板和透光罩之间的间隙很小,注胶过程中,胶液不会从电路板与灯罩之间的间隙进入到透光罩中,确保透光罩内的干净整洁,同时胶液可以进一步的密封电路板和灯罩之间的间隙,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光源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光源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光源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光源灯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光源灯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光源灯中透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光源灯中一种透光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光源灯中另一种透光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光源灯中地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因此,经过发明人的长期研究,提出了一种点光源灯,以提高点光源灯的防水性能,适应于户外使用环境,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
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点光源灯10,包括外壳100、底盖200、透光罩500、电路板300、灯珠400以及密封体420(图3中示出),其中外壳100与底壳装配连接,电路板300、灯珠400以及密封体420均设置在外壳100内部,透光罩500与外壳100装配连接,并用于供光线透过。
如图3所示,外壳100围成容纳腔101,容纳腔101用于供设置电路板300以及灯珠400,容纳腔101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1011和第二开口1012,第一开口1011和第二开口1012处分别用于设置底盖200以及透光罩500。本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外壳100被配置成环状的中空结构,容纳腔101形成于外壳100的中空部分。具体的,外壳100为大致的圆形结构,第一开口1011和第二开口1012均大致为圆形开口结构,且第一开口1011的轴线和第二开口1012的轴线大致相互重合。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100也可以被配置为任意形状,在此均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外壳100包括本体110、第一耳部120和第二耳部130,本体110为大致的中空柱状结构,第一耳部120和第二耳部130均连接于本体110,且第一耳部120和第二耳部130位于相对的位置上,第一耳部120和第二耳部130内形成空腔,空腔均与容纳腔101连通并作为容纳腔101的一部分,也即是容纳腔101朝向第一耳部120以及第二耳部130方向扩展部分空间。
外壳100还设置有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31,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31可以大致开设于外壳100的两个相对的位置上,具体的,第一通孔121设置于第一耳部120,第二通孔131设置于第二耳部130,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31均连通容纳腔101,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31用于供线缆穿过,并伸入到容纳腔101内部,用于向电路板300或者灯珠400供电、通信等作用。例如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31中的一者用于供设置进线700,另一者供设置出线800。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开设一个通孔,用于供同时设置进线或出线,此外也可以不设置通孔,直接在容纳腔101内部设置蓄电源为灯珠400供电。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5,底盖200与外壳100连接并封闭第一开口1011,其中底盖200可以与外壳100之间通过卡扣连接、螺钉连接等,在此不做限定,且底盖200与外壳100之间例如还可以是可拆卸连接的。本实施例中,底盖200包括盖板210、第三耳部220和第四耳部230,第三耳部220和第四耳部230均连接于盖板210,且第三耳部220和第四耳部230位于相对的位置上,装配时,第三耳部220与第一耳部120对应并装配连接,第四耳部230与第二耳部130对应并装配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三耳部220以及第四耳部230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耳部120以及第二耳部130配合的卡扣231,第三耳部220与第一耳部120可拆卸地扣合,第四耳部230与第二耳部130可拆卸地扣合,此时板体、第三耳部220以及第四耳部230实现对第一开口1011的密封。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6,透光罩500可以供光线透过,其可以采用透明材质设置,例如玻璃、塑料等。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可以供光线穿过的材质设置,例如乳白色的塑料等。透光罩500与外壳100连接并封闭第二开口1012。本实施例中,透光罩500包括透光板510和侧板520,透光板510的尺寸大致与第二开口1012适配,侧板520围设于透光板510的边缘,侧板520与外壳100的内壁实现连接固定,透光板510封闭第二开口1012。其中,侧板520可以通过卡扣、过盈配合等方式与外壳100连接。
本实施例中,透光罩500还包括第一悬耳521和第二悬耳522,第一悬耳521和第二悬耳522均连接于侧板520的外壁,且第一悬耳521和第二悬耳522位于相对的位置上。第一悬耳521和第二悬耳522分别与第一耳部120和第二耳部130连接。具体地,装配时,可以从第一开口1011处将透光罩500装入,且第一悬耳521与第一耳部120位置对应,第二悬耳522与第二耳部130位置对应,朝向第二开口1012方向移动透光罩500,当透光板510以及部分的侧板520从第二开口1012处突出时,第一悬耳521抵住第一耳部120,第二悬耳522抵住第二耳部130,形成对透光罩500的限位,透光板510以及侧板520对第二开口1012进行密封。第一悬耳510和第二悬耳520上还可以设置连接孔540,外壳100的第一耳部120和第二耳部130可以通过连接件穿过连接孔540对透光罩500实现进一步地固定。
请继续参阅图3,电路板300设置于容纳腔101内,并抵接于透光罩500,以使得电路板300和透光罩500之间的间隙尽可能的小。电路板300为板状结构,其上设置有电路走线结构,并用于设置灯珠400,以出射光线。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00为印刷电路板300,且电路板300与经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31进入容纳腔101内的进线和出线电性连接。电路板300的结构大致与容纳腔101结构相互适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装配时,电路板300的一侧表面(即朝向透光罩500的表面)可以与侧板520的远离透光板510的端面523相互贴合并抵紧,使得电路板300与透光罩500之间的间隙足够小,防止在后续注胶过程中,胶液进入透光罩500内,同时也可以防止外部的水汽进入透光罩500,在透光罩500内形成水雾,影响照明效果。特别的,为了增大电路板300和侧板52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提高密封性,还可以适当增加侧板520远离透光板510的端面523的面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路板300与侧板520远离透光板510的端面523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垫片,例如硅胶垫片等,当电路板300与侧板520之间抵紧时,密封垫片发生形变,可以进一步的对电路板300与侧板520之间的间隙形成密封,进而提高密封性。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7,为了保证电路板300与透光罩500之间的装配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端面523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用于对电路板300形成定位固定作用,限制电路板300在其平面方向上的运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端面523上设置有凸台530,凸台530可以围成环状结构,凸台530的内侧形成台阶531,电路板300设置于台阶531并与侧板520的端面523相抵。将电路板300嵌入台阶531后,凸台530环绕电路板300设置,电路板300在其所在平面上的运动自由度被凸台530限定,因此电路板300不会发生位移,结构更为稳定。同时由于电路板300嵌入台阶531后,电路板300的朝向透光板510的表面与透光罩500的端面523抵接,电路板300的侧面可以与凸台530抵接,因此胶液更不易经电路板300与透光罩500之间的间隙进入透光罩500内,确保透光罩500内的干净整洁,同时也有利于隔绝水汽,确保点光源灯10的透光效果。
凸台530可以设置连续的环状结构,并围绕电路板300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台530也可以设置成间断式的结构,即凸台530不连续设置,此时也可以形成对电路板300的定位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电路板300嵌入台阶531后,电路板300的远离透光罩500的表面(也即是电路板300的远离透光板510的表面)可以与凸台530的表面平齐,即台阶531的深度与电路板300的厚度大致相等。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电路板300完全嵌入透光罩500内并与透光罩500抵紧,厚度尺寸可以更小,利于整个点光源灯10的小型化,同时后续在注胶过程中,可以保持胶液更好的流动性,并形成均匀的密封体420,进而提高密封性。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端面523凹陷形成台阶531作为定位结构,此时电路板300可以嵌入端面523的台阶531内。电路板300嵌入台阶531后,可以刚好与台阶531间隙配合,或者也可以与台阶531过盈配合,使得电路板300可以完全嵌入台阶531,且在电路板300嵌入台阶531后,电路板300与台阶531的台阶面532接触并抵紧,电路板300与台阶531之间的间隙更小,这样,胶液更不易经电路板300与透光罩500之间的间隙进入透光罩500内,确保透光罩500内的干净整洁,同时也有利于隔绝水汽,确保点光源灯10的透光效果。
同样的,在电路板300嵌入台阶531后,电路板300的远离透光罩500的表面可以与端面523平齐,这样电路板300完全嵌入台阶后与透光罩500抵紧,整个点光源灯10的厚度尺寸可以更小,利于整个点光源灯10的小型化,
电路板300与透光板510之间是具有空腔的,该空腔可以用于容纳灯珠400。
电路板300与透光罩500的端面523直接在抵紧过程中,可以是通过粘胶将两者连接起来,同时粘胶可以作为电路板300与透光罩500之间的密封剂,进而提高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3,点光源灯10还包括抵持部240,抵持部240设置于底盖200以及电路板300之间,并用于将电路板300抵紧于透光罩500。具体地,抵持部240设置于底盖200的板体的朝向电路板300的一侧,且抵持部240抵接于电路板300的朝向底盖200的表面,使得电路板300被抵紧于透光罩500并形成固定。抵持部240的长度可以大致与电路板300与板体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当底盖200与外壳100装配连接后,刚好可以将电路板300抵紧在透光罩500上。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抵持部240也可以连接于电路板300的朝向底盖200的表面,当底盖200装配于外壳100后,底盖200与抵持部240接触进而将电路板300抵紧于透光罩500,也是可行的。
通过设置抵持部240,对电路板300以及透光罩500进行抵紧,在注入胶液形成密封体420之前,可以很好的固定定位电路板300,防止在注胶过程中电路板300与透光罩500彼此脱离。
灯珠400设置于电路板300的朝向透光罩500的一侧,且与电路板300上的电路结构电性连接,以从电路板300接受供电,并点亮。可以理解的是,灯珠400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且灯珠400为两个或以上时,可以按任意方式进行排布,在此不做限定。灯珠400例如可以包括红色灯珠、绿色灯珠、蓝色灯珠等,通过红色灯珠、绿色灯珠、蓝色灯珠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同时,灯珠400可以是LED灯珠、白炽灯灯珠或者激光灯珠等,在此均不作具体限定。
密封体420填充于底盖200与电路板300之间,一方面用于密封底盖200与电路板300之间的间隙,进而提高密封性,另一方面由于胶液自身的粘性,也可以增加底盖200的连接稳定性。密封体420可以由胶液固化后形成。为了便于胶液注入,底盖200设置有注胶口211,注胶口211用于供胶液注入并形成密封体4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注胶口211可以设置在底盖200的侧面,用于向底盖200内注入胶液。本实施例中,注胶口211设置于底盖200的底面,也即是注胶口211开设于板体,例如开设于板体的中部位置。注胶时,将先将透光罩500、灯珠400、电路板300以及底盖200与外壳100装配好,然后将整个点光源灯10倒置,从注胶口211注入胶液,由于胶液是向下方注入,因此胶液可以完全充满底盖200与电路板300之间的空腔,封胶效果更好。且在注入过程中,空腔内的空气会朝向上方逸出,因此不易在密封体420中形成气泡,进一步提升封胶的密封性。
在注胶的过程中,由于电路板300是与透光罩500相互抵接的,因此胶液极难从电路板300与透光罩500之间的缝隙进入到透光罩500中,因此不会对透光罩500的透光效果产生影响。
在一些户外使用环境中,需要对点光源灯10进行固定,例如将点光源灯10固定于地表,这样可以定点使用。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2,点光源灯10还可以包括地插600,地插600连接于底盖200并用于插接于地表。地插600的结构可以设计成各种结构,在此不做限定。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地插600包括底板610和插接板620,底板610与底盖200可拆卸连接,底板610例如可以设置卡扣611,通过卡接的方式与底盖200可拆卸连接,插接板620连接于底板610的远离底盖200的表面并用于插接于地表,插接板620被配置为尖刺状,这样利于插入地表,进一步地插接板620可以包括多块,多块插接板620可以均匀分布,以增加插入地表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插接板620为4块,且4块插接板620大致行程“十”字型结构,插接板620的远离底板610的尖端形成锥状结构。
使用时,将地插600直接插入地表中,即可以实现点光源灯10的固定。由于地插600是直接与底盖200连接的,因此在拔地插600的过程中,底盖200受力较大,但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点光源灯10,底盖200与外壳100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同时密封体420的粘性使得底盖200与外壳100之间形成稳定的粘接力,因此底盖200不易与外壳100分离,在拔地插600的过程中,底盖200不会与外壳100脱落。
本实施例提供的点光源灯10,通过将电路板300与透光罩500抵接设置,一方面提高了后续注胶进行密封的密封性,同时也防止了胶液进入透光罩500的可能,不会影响透光罩500的透光性能,点光源灯10的防水密封等级可以提高至IP67水平,避免了灯罩的内表面出现水雾等现象,确保点光源灯10的透光效果,更适于户外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点光源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外壳连接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透光罩,所述透光罩与所述外壳连接并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透光罩的表面与所述透光罩相抵,
灯珠,所述灯珠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朝向所述透光罩的一侧;以及
密封体,所述密封体填充于所述底盖与所述电路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光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罩包括透光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围设于所述透光板的边缘,所述侧板远离所述侧板的端面与所述电路板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光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定位安装所述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光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凹陷于所述端面的台阶,所述电路板嵌设于所述台阶并与所述侧板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光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端面,且所述凸台环绕所述电路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光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光源灯还包括抵持部,所述抵持部设置于所述底盖以及所述电路板之间,并用于将所述电路板抵紧于所述透光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光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连接于所述底盖的朝向所述电路板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光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设置有注胶口,所述注胶口用于供胶液注入以形成所述密封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点光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光源灯还包括地插,所述地插连接于所述底盖并用于插接于地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点光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插包括底板和插接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插接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远离所述底盖的表面,并朝向远离所述底盖的方向突出,所述插接板用于插接于地表。
CN202121482429.0U 2021-06-30 2021-06-30 点光源灯 Active CN215259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2429.0U CN215259410U (zh) 2021-06-30 2021-06-30 点光源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2429.0U CN215259410U (zh) 2021-06-30 2021-06-30 点光源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59410U true CN215259410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5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2429.0U Active CN215259410U (zh) 2021-06-30 2021-06-30 点光源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59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33145B1 (en) A waterproof strip light that facilitates automated production
CN205001876U (zh) 防水灯具
CN106764608B (zh) 一种拼接件及其拼接式线条灯
CN215929283U (zh) 路灯灯头
CN215259410U (zh) 点光源灯
US11477899B2 (en) Vertical multi-function driving power
WO2019062069A1 (zh) Led灯管及其制备方法
WO2005001333A3 (en) Floodlight and spotlight adapter and enclosure
CN209180689U (zh) 一种二次封装点光源
CN208951753U (zh) Led模组及led灯条
CN217153950U (zh) 一种固定区域照明灯条
CN218721347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镜前灯
CN110645508A (zh) 一种高防水等级按键的氛围灯
CN220958397U (zh) 氛围灯
CN219912978U (zh) 一种小型隐藏抽屉式防水连接器和led灯具
CN212204128U (zh) Led线条灯
CN220343760U (zh) 一种防爆型智能安全帽
CN213955044U (zh) 一种led线条灯
CN218626473U (zh) 一种led点光源
CN218154031U (zh) 一体化透镜led户外灯
CN213480140U (zh) 一种通用性强的后视镜logo灯
CN217875564U (zh) 一种两面发光的照明灯具
CN111963923B (zh) 照明装置及海上灯塔
CN217519774U (zh) 一种防水太阳能灯
CN215174639U (zh) 一种设有防水功能的led照明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