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1784U - 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251784U CN215251784U CN202120815958.1U CN202120815958U CN215251784U CN 215251784 U CN215251784 U CN 215251784U CN 202120815958 U CN202120815958 U CN 202120815958U CN 215251784 U CN215251784 U CN 2152517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ing
- laundry treating
- laundry
- bottom wall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第一衣物处理单元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在上下方向上依次布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单元正对的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单元正对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构造为“U”形且开口朝向前侧敞开,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根据本申请的衣物处理设备,将传统中框架与外板组合的拼接方式更换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堆叠的连接形式,加强了整机壳体的强度,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且更易于安装,减少了大量生产工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双滚筒衣物处理设备是将两个洗衣系统先悬挂在框架上,然后在框架外侧固定外板。由于外板强度不高,安装不仅增加了工时,还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不利于整机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构造为“U”形的上第二壳体堆叠的形式,大大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第一衣物处理单元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在上下方向上依次布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单元正对的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单元正对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构造为“U”形且开口朝向前侧敞开,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衣物处理设备,将传统中框架与外板组合的拼接方式更换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堆叠的连接形式,加强了整机壳体的强度,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且更易于安装,减少了大量生产工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壁的左右两侧且向前延伸的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二底壁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一侧壁与同侧的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二底壁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和/或所述第一侧壁与同侧的所述第二侧壁通过第二紧固件4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下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壳体的上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正对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紧固件或/和所述第二紧固件4穿设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以及第一侧壁的下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正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构造为“U”形且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侧固定;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板的方向延伸;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顶板的自由端且朝向下方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或/和所述第二紧固件4穿设所述顶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4均构造为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面,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壁上设置有朝向外侧凸出的第一避让部,所述第二底壁上设置有朝向外侧凸出的第二避让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
衣物处理设备100,
壳体1,
第一壳体11,第一底壁111,第一侧壁112,
第二壳体12,第二底壁121,第二侧壁122,
前封门13,
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第二紧固件4,第一连接板5,
第二连接板6,固定板61,顶板62,加强板63,
第一避让部7,第二避让部8,加强筋9,垫片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奏的加快,以及居住环境的改善,人们对于大容量衣物处理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超大容量衣物处理设备有着不可忽略的缺点,其一便是占位空间实在不小,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很难给它找到安身之处,一机双桶、一机三桶的衣物处理设备随之出现。
壳体分成框架和外板两部分,目前的双滚筒衣物处理设备是将两个洗衣系统先悬挂在框架上,然后在框架外侧的前部、后部、左部、右部四个面上固定外板,在安装时极其耗时,且由于外板的强度不高,在安装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外板断裂的情况,造成整个整机的稳定性较差。
本申请为将壳体1分成两个“U”形壳体1并上下堆叠固定,形成向前敞开的一个容纳空间,正面通过一体式前封门13封堵向前敞开的口,本申请大大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和强度。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衣物处理设备100。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均为滚筒双层衣物处理设备100,有两个衣物处理单元,仅为众多实施例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而不能作为本申请的具体限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壳体1、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
壳体1作为衣物处理设备100的骨架,为衣物处理设备100内部的其他零件提供安装点,其中包括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
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作为衣物处理设备100内其中一个衣物处理器,可以进行洗衣、脱水、烘干等多种操作,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可以与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结构相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作为衣物处理设备100内的另一个衣物处理器,可以进行洗衣、脱水、烘干等多种操作,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互为独立的衣物处理器。
在对衣物处理过程中,可以选择单独运行或同时运行,还可以在同时运行时实施不同的运行功能,例如:在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运行时,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可以为运行状态也可以为停机状态;在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运行时,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可以为运行状态也可以为停机状态;当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进行洗衣功能时,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可以为洗衣功能,也可以为脱水功能,还可以为烘干功能;当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进行洗衣功能时,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可以为洗衣功能,也可以为脱水功能,还可以为烘干功能。
目前为了节省横向空间,减小双洗涤桶衣物处理设备100的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在高度方向上设置多个衣物处理单元,本申请举例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在上下方向上堆叠,并将上部的衣物处理单元命名为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下部的衣物处理单元命名为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
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内具体由多个零件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在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内有一个第一洗涤桶,在第一洗涤桶内可以进行洗衣、脱水、烘干等多种操作。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内具体由多个零件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在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内有一个第二洗涤桶,在第二洗涤桶内可以进行洗衣、脱水、烘干等多种操作。
在如图1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洗涤桶形成为轴向一侧敞开的圆筒,第二洗涤桶也形成为轴向一侧敞开的圆筒,第一洗涤桶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二洗涤桶的轴线也水平设置,第一洗涤桶可以设在第二洗涤桶的正上方,且第一洗涤桶的轴线与第二洗涤桶的轴线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间隔开布置。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第一洗涤桶和第二洗涤桶还可以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开布置。例如,在安装面尺寸足够大但是安装高度较小的环境下,此种布置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当然,第一洗涤桶和第二洗涤桶还可以竖直设置,且第一洗涤桶位于第二洗涤桶的水平方向的一侧。
其中壳体1包括:与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正对的第一壳体11以及与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正对的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均构造为“U”形且开口朝向前侧敞开,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
为了对壳体1进行进一步地具体结构描述,将壳体1分为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两部分,第一壳体11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上侧。
更具体的,结合图2,第一壳体11与第一洗涤桶正对,第一壳体11构造为“U”形,“U”形的开口向前侧敞开与第一洗涤桶的开口方向相同,“U”形的第一壳体11形成可以容纳第一洗涤桶的第一容纳空间,第一洗涤桶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二壳体12与第二洗涤桶正对,第二壳体12构造为“U”形,“U”形的开口向前侧敞开与第二洗涤桶的开口方向相同,“U”形的第二壳体12形成可以容纳第二洗涤桶的第二容纳空间,第二洗涤桶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内。
传统中为框架与前部、后部、左部、右部四块外板组合的拼接方式,在包含多个衣物处理单元的衣物处理设备100中,为了去掉整体框架、减少过多板块的拼接、降低生产的繁琐性,外板趋向一体成型的面板,然而由于面板需要封闭覆盖过多个衣物处理单元,面板的面积必然很大,在厚度和材料不变的情况下,会造成面板中部易断裂的情况。然而通过将左部、右部、后部三块板一体成型,然后分成上下两部分进行装定,加强了壳体1的强度,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将传统中框架与外板组合的拼接方式更换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12堆叠的连接形式,加强了整机壳体1的强度,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且更易于安装,减少了大量生产工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壳体1的前侧还包括:前封门13,前封门13为一体成型件,“U”形的第一壳体11以及“U”形的第二壳体12都向前侧敞开,前封门13分别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用前封门13封闭第一壳体11的前侧敞开口以及第二壳体12的前侧敞开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底壁111、以及在第一底壁111的左右两侧正对的第一侧壁112。左侧的第一侧壁112、第一底壁111、右侧的第一侧壁112依次相连,安装在第一底壁111的两个第一侧壁112的自由端向同一个方向延伸,形成“U”形的第一壳体11,围出可以容纳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的第一容纳腔,其中的第一底壁111与第一洗涤桶的桶底正对;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底壁121、以及在第二底壁121的左右两侧正对的第二侧壁122。左侧的第二侧壁122、第二底壁121、右侧的第二侧壁122依次相连,安装在第二底壁121的两个第二侧壁122的自由端向同一个方向延伸,形成“U”形的第二壳体12,围出可以容纳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的第二容纳腔,其中的第二底壁121与第二洗涤桶的桶底正对。
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时,可以通过第一底壁111与第二底壁121固定,也可以通过左侧的第一侧壁112与左侧的第二侧壁122固定、右侧的第一侧壁112与右侧的第二侧壁122固定。
具体的,固定第一底壁111和第二底壁121可以用第一紧固件,固定左侧的第一侧壁112与左侧的第二侧壁122、右侧的第一侧壁112与右侧的第二侧壁122可以用第二紧固件4固定。
进一步地,在第一壳体11的下侧有第一连接板5,在第二壳体12的上侧有第二连接板6,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上下堆叠后,第一连接板5与第二连接板6正对并贴合,用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4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固定上下壳体1。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11的下侧有多个第一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5分布在左右侧的两个第一侧壁112以及第一底壁111的下侧上,其中,可以在左侧和右侧的两个第一侧壁112的前下角、后下角分别设置第一连接板5,左右两个第二侧壁122的上侧端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板6,左侧的第一侧壁112下侧的两个第一连接板5可以与左侧的第二侧壁122上侧的第二连接板6贴合,右侧的第一侧壁112下侧的两个第一连接板5可以与右侧的第二侧壁122上侧的第二连接板6贴合。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结合图3,第二连接板6由固定板61、顶板62以及加强板63依次相接,可以构造为“U”。其中,固定板61与第二壳体12贴合,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上侧;顶板62的一端与固定板61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固定板61的方向延伸,固定板61与第一连接板5贴合,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4穿过固定板61以及第一连接板5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固定在一起;加强板63连接在固定板61的另一端,也就是固定板61的自由端,连接板向下延伸与固定板61正对。
优选的,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4均构造为螺栓。在螺母固定一侧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垫片10,垫片10设置在螺母与第一连接板5或第二连接板6之间,可以增大螺栓或螺母与零件表面的接触面积,防止第一连接板5或第二连接板6的表面被磨坏。例如:螺栓为从下往上依次穿过第二连接板6、第一连接板5,则在第一连接板5的上方放置垫片10,螺母在垫片10上方拧紧,或者,螺栓为从上往下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则在第二连接板6的下方放置垫片10,螺母在垫片10下方拧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都为在壳体1上伸出的板,方便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为了衣物处理设备100整体美观,避免使用人员发生磕碰,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都设置在壳体1的内侧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的后侧安装有供第一洗涤桶转动的第一电机、上下水管道等多个零件,为了避让这些零件,在第一底壁111上形成第一避让部7,以在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与第一底壁111之间余出足够量的距离,使第一避让部7向外侧凸起;第二底壁121上的结构与第一底壁111相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的后侧安装有供第二洗涤桶转动的第二电机、上下水管道等多个零件,为了避让这些零件,在第二底壁121形成第二避让部8,以在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与后封门之间余出足够量的距离,使第二避让部8向外侧凸起。
上述中“外侧”表示远离衣物处理设备100中心的一侧,例如:第一避让部7向外侧凸起,也就是第一避让部7在朝向远离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的方向上凸起。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为了进一步加强壳体1的强度,在第一侧壁112上以及第二侧壁122上冲压出多个加强筋9,在不加大壳体1壁厚的条件下,利用了较少的成本和材料用量增强了壳体1的强度和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上安装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有可以多个,通过第一弹性件将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吊装在壳体1上。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上安装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有可以多个,通过多个第二弹性件将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吊装在壳体1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的左侧和右侧均通过第一弹性件与壳体1相连,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的上部的左侧和右侧均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壳体1相连。
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件,多个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上,另一端连接在壳体1上,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内部还包含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洗涤桶转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电机与第一弹性件的位置错开,通过第一电机与多个第一弹性件的错位设置,第一电机和多个第一弹性件在第一洗涤桶工作时相互不影响。
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弹性件,多个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上,另一端连接在壳体1上,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内部还包含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第二洗涤桶转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电机与第二弹性件的位置错开,通过第二电机与多个第二弹性件的错位设置,第二电机和多个第二弹性件在第二洗涤桶工作时相互不影响。
第一弹性件的数量和第二弹性件的数量不受限制,第一弹性件的数量根据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的大小、重量等因素进行限定,第二弹性件与第一弹性件相同,第二弹性件的数量根据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的大小、重量等因素进行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上安装有四个第一弹性件,分别在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上部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吊装在壳体1上;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上安装有四个第二弹性件,分别在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上部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吊装在壳体1上。
下面参照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值得理解的是,下属描述仅是示例性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限制。
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壳体1、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
壳体1作为衣物处理设备100的骨架,为衣物处理设备100内部的其他零件提供安装点,其中包括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
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作为衣物处理设备100内其中一个衣物处理器,可以进行洗衣、脱水、烘干等多种操作,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可以与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结构相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作为衣物处理设备100内的另一个衣物处理器,可以进行洗衣、脱水、烘干等多种操作,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互为独立的衣物处理器。
在对衣物处理过程中,可以选择单独运行或同时运行,还可以在同时运行时实施不同的运行功能,例如:在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运行时,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可以为运行状态也可以为停机状态;在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运行时,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可以为运行状态也可以为停机状态;当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进行洗衣功能时,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可以为洗衣功能,也可以为脱水功能,还可以为烘干功能;当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进行洗衣功能时,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可以为洗衣功能,也可以为脱水功能,还可以为烘干功能。
目前为了节省横向空间,减小双洗涤桶衣物处理设备100的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在高度方向上设置多个衣物处理单元,本申请举例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在上下方向上堆叠,并将上部的衣物处理单元命名为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下部的衣物处理单元命名为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
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内具体由多个零件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在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内有一个第一洗涤桶,在第一洗涤桶内可以进行洗衣、脱水、烘干等多种操作。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内具体由多个零件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在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内有一个第二洗涤桶,在第二洗涤桶内可以进行洗衣、脱水、烘干等多种操作。
第一洗涤桶形成为轴向一侧敞开的圆筒,第二洗涤桶也形成为轴向一侧敞开的圆筒,第一洗涤桶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二洗涤桶的轴线也水平设置,第一洗涤桶可以设在第二洗涤桶的正上方,且第一洗涤桶的轴线与第二洗涤桶的轴线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间隔开布置。例如,在安装面尺寸足够大但是安装高度较小的环境下,此种布置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当然,第一洗涤桶和第二洗涤桶还可以竖直设置,且第一洗涤桶位于第二洗涤桶的水平方向的一侧。
其中壳体1包括:与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正对的第一壳体11以及与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正对的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均构造为“U”形且开口朝向前侧敞开,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
为了对壳体1进行进一步地具体结构描述,将壳体1分为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两部分,第一壳体11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上侧。
第一壳体11与第一洗涤桶正对,第一壳体11构造为“U”形,“U”形的开口向前侧敞开与第一洗涤桶的开口方向相同,“U”形的第一壳体11形成可以容纳第一洗涤桶的第一容纳空间,第一洗涤桶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二壳体12与第二洗涤桶正对,第二壳体12构造为“U”形,“U”形的开口向前侧敞开与第二洗涤桶的开口方向相同,“U”形的第二壳体12形成可以容纳第二洗涤桶的第二容纳空间,第二洗涤桶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内。
在壳体1的前侧还包括:前封门13,前封门13为一体成型件,“U”形的第一壳体11以及“U”形的第二壳体12都向前侧敞开,前封门13分别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用前封门13封闭第一壳体11的前侧敞开口以及第二壳体12的前侧敞开口。
传统中为框架与前部、后部、左部、右部四块外板组合的拼接方式,在包含多个衣物处理单元的衣物处理设备100中,为了去掉整体框架、减少过多板块的拼接,降低生产的繁琐性,外板趋向一体成型的面板,然而由于面板需要封闭覆盖过多个衣物处理单元,面板的面积必然很大,在厚度和材料不变的情况下,会造成面板中部易断裂的情况。然而通过将左部、右部、后部三块板一体成型,然后分成上下两部分进行装定,加强了壳体1的强度,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
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底壁111、以及在第一底壁111的左右两侧正对的第一侧壁112。左侧的第一侧壁112、第一底壁111、右侧的第一侧壁112依次相连,安装在第一底壁111的两个第一侧壁112的自由端向同一个方向延伸,形成“U”形的第一壳体11,围出可以容纳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的第一容纳腔,其中的第一底壁111与第一洗涤桶的桶底正对;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底壁121、以及在第二底壁121的左右两侧正对的第二侧壁122。左侧的第二侧壁122、第二底壁121、右侧的第二侧壁122依次相连,安装在第二底壁121的两个第二侧壁122的自由端向同一个方向延伸,形成“U”形的第二壳体12,围出可以容纳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的第二容纳腔,其中的第二底壁121与第二洗涤桶的桶底正对。
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时,可以通过第一底壁111与第二底壁121固定,也可以通过左侧的第一侧壁112与左侧的第二侧壁122固定、右侧的第一侧壁112与右侧的第二侧壁122固定。
固定第一底壁111和第二底壁121可以用第一紧固件,固定左侧的第一侧壁112与左侧的第二侧壁122、右侧的第一侧壁112与右侧的第二侧壁122可以用第二紧固件4固定。
在第一壳体11的下侧有第一连接板5,在第二壳体12的上侧有第二连接板6,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上下堆叠后,第一连接板5与第二连接板6正对并贴合,用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4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固定上下壳体1。
在第一壳体11的下侧有多个第一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5分布在左右侧的两个第一侧壁112以及第一底壁111的下侧上,其中,可以在左侧和右侧的两个第一侧壁112的前下角、后下角分别设置第一连接板5,左右两个第二侧壁122的上侧端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板6,左侧的第一侧壁112下侧的两个第一连接板5可以与左侧的第二侧壁122上侧的第二连接板6贴合,右侧的第一侧壁112下侧的两个第一连接板5可以与右侧的第二侧壁122上侧的第二连接板6贴合。
第二连接板6由固定板61、顶板62以及加强板63依次相接,可以构造为“U”。其中,固定板61与第二壳体12贴合,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上侧;顶板62的一端与固定板61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固定板61的方向延伸,固定板61与第一连接板5贴合,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4穿过固定板61以及第一连接板5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固定在一起;加强板63连接在固定板61的另一端,也就是固定板61的自由端,连接板向下延伸与固定板61正对。
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4均构造为螺栓。在螺母固定一侧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垫片10,垫片10设置在螺母与第一连接板5或第二连接板6之间,可以增大螺栓或螺母与零件表面的接触面积,防止第一连接板5或第二连接板6的表面被磨坏。例如:螺栓为从下往上依次穿过第二连接板6、第一连接板5,则在第一连接板5的上方放置垫片10,螺母在垫片10上方拧紧,或者,螺栓为从上往下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则在第二连接板6的下方放置垫片10,螺母在垫片10下方拧紧。
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都为在壳体1上伸出的板,方便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为了衣物处理设备100整体美观,避免使用人员发生磕碰,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都设置在壳体1的内侧面。
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第一底壁111上,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的后侧安装有供第一洗涤桶转动的第一电机、上下水管道等多个零件,为了避让这些零件,在第一底壁111上形成第一避让部7,以在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与第一底壁111之间余出足够量的距离,使第一避让部7向外侧凸起;第二底壁121上的结构与第一底壁111相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的后侧安装有供第二洗涤桶转动的第二电机、上下水管道等多个零件,为了避让这些零件,在第二底壁121形成第二避让部8,以在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与后封门之间余出足够量的距离,使第二避让部8向外侧凸起。
上述中“外侧”表示远离衣物处理设备100中心的一侧,例如:第一避让部7向外侧凸起,也就是第一避让部7在朝向远离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的方向上凸起。
为了进一步加强壳体1的强度,在第一侧壁112上以及第二侧壁122上冲压出多个加强筋9,在不加大壳体1壁厚的条件下,利用了较少的成本和材料用量增强了壳体1的强度和刚性。
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上安装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有可以多个,通过第一弹性件将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吊装在壳体1上。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上安装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有可以多个,通过多个第二弹性件将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吊装在壳体1上。
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的左侧和右侧均通过第一弹性件与壳体1相连,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的上部的左侧和右侧均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壳体1相连。
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件,多个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上,另一端连接在壳体1上,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内部还包含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洗涤桶转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电机与第一弹性件的位置错开,通过第一电机与多个第一弹性件的错位设置,第一电机和多个第一弹性件在第一洗涤桶工作时相互不影响。
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弹性件,多个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上,另一端连接在壳体1上,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内部还包含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第二洗涤桶转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电机与第二弹性件的位置错开,通过第二电机与多个第二弹性件的错位设置,第二电机和多个第二弹性件在第二洗涤桶工作时相互不影响。
第一弹性件的数量和第二弹性件的数量不受限制,第一弹性件的数量根据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的大小、重量等因素进行限定,第二弹性件与第一弹性件相同,第二弹性件的数量根据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的大小、重量等因素进行限定。
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上安装有四个第一弹性件,分别在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上部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吊装在壳体1上;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上安装有四个第二弹性件,分别在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上部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吊装在壳体1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和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在上下方向上依次布置;其中
所述壳体(1)包括: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单元(2)正对的第一壳体(11)以及与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单元(3)正对的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均构造为“U”形且开口朝向前侧敞开,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底壁(11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111)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侧壁(112),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底壁(12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壁(121)的左右两侧且向前延伸的第二侧壁(122);其中
所述第一底壁(111)与所述第二底壁(121)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一侧壁(112)与同侧的所述第二侧壁(12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壁(111)与所述第二底壁(121)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和/或所述第一侧壁(112)与同侧的所述第二侧壁(122)通过第二紧固件(4)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下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板(5),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上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正对的第二连接板(6),所述第一紧固件或/和所述第二紧固件(4)穿设所述第一连接板(5)和所述第二连接板(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111)以及第一侧壁(112)的下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正对。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侧壁的前下角和后下角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板,每个所述第二侧壁的上侧端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二连接板,每个所述第一侧壁下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侧壁上侧的所述第二连接板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6)构造为“U”形且包括:
固定板(61),所述固定板(61)与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上侧固定;
顶板(62),所述顶板(62)设置在所述固定板(61)上且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板(61)的方向延伸;
加强板(63),所述加强板(63)设置在所述顶板(62)的自由端且朝向下方延伸;其中
所述第一紧固件或/和所述第二紧固件(4)穿设所述顶板(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4)均构造为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所述第二连接板(6)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2)的内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壁(111)上设置有朝向外侧凸出的第一避让部(7),所述第二底壁(121)上设置有朝向外侧凸出的第二避让部(8)。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12)和所述第二侧壁(122)上设置有加强筋(9)。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前封门,所述前封门适于封闭所述第一壳体的前侧敞开口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敞开口,所述前封门构造为一体成型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15958.1U CN215251784U (zh) | 2021-04-20 | 2021-04-20 | 衣物处理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15958.1U CN215251784U (zh) | 2021-04-20 | 2021-04-20 | 衣物处理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251784U true CN215251784U (zh) | 2021-12-21 |
Family
ID=79509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815958.1U Active CN215251784U (zh) | 2021-04-20 | 2021-04-20 | 衣物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251784U (zh) |
-
2021
- 2021-04-20 CN CN202120815958.1U patent/CN2152517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67752B1 (ko) | 의류처리장치 | |
AU2008332195B2 (en) | Laundry machine | |
JP2023099193A (ja) | 衣類処理装置 | |
EP2703545B1 (en) | Washing machine having detergent supply device | |
EP2152951B1 (en) | Laundry machine | |
CN215251784U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EP2065506B1 (en) | Laundry machine | |
CN109944028B (zh) | 再生处理器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 |
CN109652949B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5251810U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7052726U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KR100484831B1 (ko) | 드럼세탁기의 세제통 장착구조 | |
KR20040046969A (ko) | 세탁기의 세제통 조립 구조 | |
CN109440394B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3736114U (zh) | 用于电子元器件的防潮存放箱 | |
CN217052727U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6688729U (zh) | 一种洗衣机壳体和波轮洗衣机 | |
CN219280293U (zh) | 一种缓冲减振的斜桶支撑结构 | |
CN218621474U (zh) | 壳体组件及洗衣机 | |
CN220952586U (zh) |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2611494U (zh) | 一种壁挂式洗衣机 | |
CN214767443U (zh) | 一种供应室用消毒超声清洗装置 | |
CN215104055U (zh) | 一种迷你洗衣机 | |
CN212611511U (zh) | 一种滚筒式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3835966U (zh) | 一种洗衣机的运输包装保护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