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31270U - 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31270U
CN215231270U CN202023263670.2U CN202023263670U CN215231270U CN 215231270 U CN215231270 U CN 215231270U CN 202023263670 U CN202023263670 U CN 202023263670U CN 215231270 U CN215231270 U CN 215231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utum
pipeline
patient
umbrella
tracheotom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636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庆娜
姜艳
董海成
燕晓雯
刘蔚
李萍
荆伟丽
王淑莲
吴丽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Qingdao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Qingd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Qingdao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Qingdao
Priority to CN2020232636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31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31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31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痰液防喷溅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包括插入患者气道的第一气管套管,第一气管套管上连接有氧气输送管道,第一气管套管远离患者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气管套管,第二气管套管朝向第一气管套管的一端的内腔设有伞形集痰罩,伞形集痰罩安装于痰液吸引管道上,痰液吸引管道远离伞形集痰罩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气管套管的外侧,并通过三通转换开关接头分别连通雾化管道和负压吸引管道;第二气管套管远离第一气管套管的一端端部安装有过滤罩。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具有可以有效的吸引痰液,防止痰液喷溅、呼吸道阻塞,且不增加患者呼吸阻力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痰液防喷溅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又称气管造口术,即将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放入气管套管,病人经气管套管呼吸,包括常规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快速气管切开术及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等,已成为急危重症医学领域常用的重要抢救和治疗措施,主要用于因呼吸衰竭需要进行长期的机械通气和存在气道问题的患者;气管切开可开放下呼吸道进行辅助通气、供氧并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减少呼吸道无效腔,减少呼吸肌所做的无效功,改善通气,提高血氧饱和度,此外,还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气道护理,避免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
痰:是喉以下的呼吸道病理或生理分泌物。
吸痰:是危重症护理基础护理操作之一,指为某些痰液不能咳出或者呕吐物误入气管的病人通过负压吸引的原理用导管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抢救配合方法,是气管切开患者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吸痰的指示包括:(1)呼吸困难;(2)呼吸机峰压升高或者高压报警;(3)患者有咳嗽反射,但是自主排痰无效;(4)不明原因的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5)肺部听诊可闻及痰鸣音或床旁可听到痰鸣音;(6)患者痰多而出现刺激性呛咳;(7)在气管导管可见到分泌物。
吸痰可有效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但是吸痰也可导致相关并发症如:气道黏膜损伤、低氧血症、肺萎缩或肺不张等,气道粘膜损伤会使分泌物增多加重低氧血症,因此临床推荐按需吸痰,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同时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控制肺部感染。
气管切开早期(≤48h)患者由于手术刺激、手术过程中分泌物误吸及患者自身保护性机制导致咳嗽反射增强,部分颅脑损伤患者属于高反应性,咳嗽反射强有力,导致喷溅物散射,出现频繁咳嗽、痰液飞溅,护理人员被迫增加吸痰次数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次数的增加必然导致气道黏膜的损害、频繁的刺激进一步加重咳嗽反射,形成恶性循环,增加患者痛苦、增加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加大护理工作量、延缓患者愈合时间等。
针对气管切开早期患者痰液飞溅的情况,临床主要从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和采用物理方法限制气管切口喷溅等措施,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方面:临床护士通过戴防护面屏、防喷溅眼镜等避免喷溅物直接进入眼睛、吸入呼吸道等,该方法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增加工作量、降低舒适度,甚至导致护士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该方法也不能保护患者床单元及周围环境,对患者本人及医务人员造成一定的危害。
物理限制气切口喷溅的方法:(1)用无菌纱布或治疗巾覆盖人工气道口,此方法简单易行、临床使用较为广泛,气管口覆盖物体本身会增加患者的呼吸做功,患者呛咳时痰液喷溅必不可少的污染纱布,当污染的纱布未及时取走时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咳嗽喷射的痰液反流流入气道可能会增加VAP的发生率,尽管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极大的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吸痰时不可避免的取走纱布增加护理暴露的可能性;(2)密闭式吸痰,研究表明该方式是保护患者肺换气功能、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喷溅有效的措施,但是密闭式吸痰法为患者肺功能康复训练带来不便,同时增加医疗成本及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道的阻力,不利于患者长期康复;(3)改良型小号吸痰管持续负压吸引等方式,患者呛咳时分泌物瞬间以较高速度喷射而出,小号吸痰管在人工气道内的位置对吸引能力有极大的影响,无菌吸痰管的长期暴露会增加局部及下行感染的发生率。
因此,开发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具有可以有效的吸引痰液,防止痰液喷溅、呼吸道阻塞,且不增加患者呼吸阻力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包括插入患者气道的第一气管套管,所述第一气管套管上连接有氧气输送管道,所述第一气管套管远离患者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气管套管,所述第二气管套管朝向所述第一气管套管的一端的内腔设有伞形集痰罩,所述伞形集痰罩安装于痰液吸引管道上,所述痰液吸引管道远离所述伞形集痰罩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气管套管的外侧,并通过三通转换开关接头分别连通雾化管道和负压吸引管道;
所述第二气管套管远离所述第一气管套管的一端端部安装有过滤罩。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氧气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将氧气加温加湿的湿化平台,所述氧气输送管道的进口端连通第一中心氧源。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气管套管与所述第二气管套管连接的一端的内腔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气管套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气管套管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气管套管与所述第二气管套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伞形集痰罩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痰液吸引管道连接的安装孔,所述伞形集痰罩上设有若干围绕所述安装孔周圈排列的通气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伞形集痰罩采用的是过滤纸,所述伞形集痰罩与所述第二气管套管的内腔之间滑动配合,所述伞形集痰罩的所述安装孔处周圈设有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套装于所述痰液吸引管道的外侧。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痰液吸引管道的外侧还套装有管道支架,所述管道支架与所述第二气管套管的内腔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管道支架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装于所述痰液吸引管道的外侧,所述连接环的周圈排列安装有若干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连接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痰液吸引管道的内侧壁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痰液吸引管道上设置有伞形集痰罩的一端还螺纹连接有雾化治疗管道,所述雾化治疗管道远离所述痰液吸引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患者痰液层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雾化管道上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管道的输入端连通第二中心气源。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负压吸引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负压吸引管道内氧气浓度的浓度检测探头和用于检测氧气流速的流速检测探头,所述负压吸引管道的输出端连通中心负压。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第一气管套管和第二气管套管,第二气管套管内设有伞形集痰罩,伞形集痰罩的开口端朝向患者气道的方向,通过设置伞形集痰罩,可以将患者呛咳时喷溅出的痰液有效的进行拦截,同时,伞形集痰罩安装于痰液吸引管道上,痰液吸引管道连通负压吸引管道,可以将喷溅、拦截的痰液进行有效的吸引,减少患者呼吸道的痰液量,防止呼吸道阻塞,从而减少气管切开患者早期吸痰次数,减轻不必要的吸痰对患者的刺激,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同时保护患者呼吸道粘膜功能,降低患者医源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同时,防止痰液飞溅污染患者床单元及周围环境,提高医务人员临床职业环境安全,减少护士吸痰操作的职业暴露,减少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扩散,同时减少患者床单元及周围环境污染的发生率,减少环境清洁、清扫工作量及临床护士工作量的同时提高护理工作量;
同时,痰液吸引管道还通过三通转换开关接头连通雾化管道,雾化管道内可以添加患者肺部吸收的药物,通过连通雾化管道,可以使患者在借助氧源的情况下,使雾化药物更好的弥散吸收,保证药物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在第二气管套管上设置过滤罩,过滤罩相当于人体鼻腔,起到基本的过滤作用,可以防止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顺着气管套管进入到患者气道内,避免加重患者的呛咳次数;
第一气管套管与第二气管套管之间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定期的更换、清理第二气管套管内的伞形集痰罩;
通过在伞形集痰罩上设置安装孔,伞形集痰罩上围绕安装孔周圈排列通气孔,安装孔的孔径较大,约占总面积的0.4-0.7之间,以使负压吸引管道可以有效的对喷溅的痰液实现吸附功能,同时,通过设置通气孔避免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避免增加患者呼吸的阻力;
通过在伞形集痰罩的安装孔处设置弹性圈,便于伞形集痰罩安装于痰液吸引管道上,同时,也便于伞形集痰罩的更换;
通过设置管道支架,便于固定痰液吸引管道的位置;
通过在负压吸引管道上设置浓度检测探头和流速检测探头,可以检测负压吸引管道内氧气的浓度和流速,计算出因负压吸附损失的氧气,从而在氧源处予以补充,由此,减少负压吸引对吸入氧气浓度的影响,保证患者有效的吸氧浓度及流速。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具有可以有效的吸引痰液,防止痰液喷溅、呼吸道阻塞,且不增加患者呼吸阻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痰液吸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雾化药物输入患者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伞形集痰罩与痰液吸引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管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图中,各个数字标号分别指代如下的具体含义、元件和/或部件。
图中:1、第一气管套管,2、患者气道,3、氧气输送管道,4、第二气管套管,5、伞形集痰罩,501、通气孔,502、弹性圈,6、痰液吸引管道,7、三通转换开关接头,8、雾化管道,9、负压吸引管道,10、过滤罩,11、湿化平台,12、第一中心氧源,13、管道支架,1301、连接环,1302、连杆,14、雾化治疗管道,15、痰液层,16、雾化器,17、第二中心气源,18、浓度检测探头,19、流速检测探头,20、中心负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包括插入患者气道2的第一气管套管1,第一气管套管1上连接有氧气输送管道3,氧气输送管道3内的氧气通过第一气管套管1进入都患者气道2内,第一气管套管1远离患者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气管套管4,第二气管套管4朝向第一气管套管1的一端的内腔设有伞形集痰罩5,伞形集痰罩5安装于痰液吸引管道6上,痰液吸引管道6远离伞形集痰罩5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气管套管4的外侧,并通过三通转换开关接头7分别连通雾化管道8和负压吸引管道9,通常情况下,负压吸引管道9的开关处于打开状态,雾化管道8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当需要药物雾化输入患者肺部时,才将雾化管道8开关打开,负压吸引管道9开关关闭,伞形集痰罩5的开口端朝向患者气道2的方向,通过设置伞形集痰罩5,可以将患者呛咳时喷溅出的痰液有效的进行拦截,同时,伞形集痰罩5安装于痰液吸引管道6上,痰液吸引管道6连通负压吸引管道9,可以将喷溅、拦截的痰液进行有效的吸引,减少患者呼吸道的痰液量,防止呼吸道阻塞,从而减少气管切开患者早期吸痰次数,减轻不必要的吸痰对患者的刺激,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同时保护患者呼吸道粘膜功能,降低患者医源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同时,防止痰液飞溅污染患者床单元及周围环境,提高医务人员临床职业环境安全,减少护士吸痰操作的职业暴露,减少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扩散,同时减少患者床单元及周围环境污染的发生率,减少环境清洁、清扫工作量及临床护士工作量的同时提高护理工作量;
同时,痰液吸引管道6通过三通转换开关接头7连通雾化管道8,雾化管道8内可以添加患者肺部吸收的药物,通过连通雾化管道8,可以使患者在借助氧源的情况下,使雾化药物更好的弥散吸收,保证药物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第二气管套管4远离第一气管套管1的一端端部安装有过滤罩10,通过在第二气管套管4上设置过滤罩10,过滤罩10相当于人体鼻腔,起到基本的过滤作用,可以防止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顺着气管套管进入到患者气道2内,避免加重患者的呛咳次数,本实施例中,过滤罩10采用的是熔喷布材料。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氧气输送管道3上设置有用于将氧气加温加湿的湿化平台11,通过湿化平台11对氧气进行加温加湿,氧气输送管道3的进口端连通第一中心氧源12,中心氧源位于患者床位的墙壁上,通常情况下设置有四个。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所示,第一气管套管1与第二气管套管4连接的一端的内腔设有内螺纹,第二气管套管4上设有与第一气管套管1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第一气管套管1与第二气管套管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方便将第一气管套管1和第二气管套管4分离开,便于定期的更换、清理第二气管套管4内的伞形集痰罩5。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伞形集痰罩5上设有用于与痰液吸引管道6连接的安装孔,伞形集痰罩5上设有若干围绕安装孔周圈排列的通气孔501,通过在伞形集痰罩5上设置安装孔,伞形集痰罩5上围绕安装孔周圈排列通气孔501,安装孔的孔径在不影响患者正常通气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直径做大,约占总面积的0.4-0.8之间,以使负压吸引管道9可以有效的对喷溅的痰液实现较强的吸附功能,进而保证足够的吸附力,同时,通过设置通气孔501避免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避免增加患者呼吸的阻力;
此外,本防喷溅装置主要针对持续呛咳喷溅反射的患者,此类患者喷溅的痰液主要是中间分布较多,四周分布较少,因此,通过伞形集痰罩5可以吸附大部分的喷溅痰液,达到较好的吸痰效果,从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吸痰次数,减少对患者气道2的刺激。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伞形集痰罩5采用的是过滤纸,伞形集痰罩5与第二气管套管4的内腔之间滑动配合,伞形集痰罩5的安装孔处周圈设有弹性圈502,弹性圈502套装于痰液吸引管道6的外侧,通过在伞形集痰罩5的安装孔处设置弹性圈502,便于伞形集痰罩5安装于痰液吸引管道6上,同时,也便于伞形集痰罩5的更换。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痰液吸引管道6的外侧还套装有管道支架13,管道支架13与第二气管套管4的内腔连接,通过设置管道支架13,便于固定痰液吸引管道6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管道支架13包括连接环1301,连接环1301套装于痰液吸引管道6的外侧,连接环1301的周圈排列固定安装有若干连杆1302,本实施例中,连杆1302设置有三根,均匀排列设置与连接环1301的四周,连杆1302一端与连接环1301连接,另一端与痰液吸引管道6的内侧壁连接,以实现痰液吸引管道6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痰液吸引管道6上设置有伞形集痰罩5的一端还螺纹连接有雾化治疗管道14,雾化治疗管道14远离痰液吸引管道6的一端延伸至患者痰液层15处,通过螺纹连接雾化治疗管道14使雾化药物更接近患者的气道,进而使中心氧源的氧气带动雾化药物直达患者气管及肺部,利于雾化药物的吸收,其中,图2中箭头所示为氧源氧气和雾化药物的流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雾化管道8上设置有雾化器16,雾化器16上设置有雾化装置和药物存储装置,可以将药物进行雾化,并借助雾化管道8输送到患者气管及肺部,雾化管道8的输入端连通第二中心气源17,通过连通第二中心气源17可以通过氧气直接输送药物。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负压吸引管道9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负压吸引管道9内氧气浓度的浓度检测探头18和用于检测氧气流速的流速检测探头19,负压吸引管道9的输出端连通中心负压20,浓度检测探头18和流速检测探头19采用市面上销售的产品,此外,两种探头也可以组合在一个电路模块中进行集合使用,通过在负压吸引管道9上设置浓度检测探头18和流速检测探头19,可以检测负压吸引管道9内氧气的浓度和流速,计算出因负压吸附损失的氧气,从而在氧源处予以补充,由此,减少负压吸引对吸入氧气浓度的影响,保证患者有效的吸氧浓度及流速,其中,图1中箭头所示为氧源氧气及痰液吸附的流动方向。
为了便于理解,下述给出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如图1所示,首先,将伞形集痰罩5安装于痰液吸引管道6靠近第二气管套管4与第一气管套管1连接处的一端,之后,将第二气管套管4与第一气管套管1螺纹连接,将第一气管套管1插入患者气道2内,将氧气输送管道3连接湿化平台11和第一中心氧源12,将三通转换开关接头7的负压吸引管道9打开,雾化管道8关闭,将负压吸引管道9连通中心负压20,使痰液吸引管道6可以对伞形集痰罩5处的痰液进行吸附,同时,负压吸引管道9上设置浓度检测探头18和流速检测探头19,检测负压吸引管道9内氧气的浓度和流速,计算出因负压吸附损失的氧气,在第一中心氧源12输出端予以补充;
结合图2所示,当需要雾化治疗时,将第二气管套管4与第一气管套管1分开,将雾化治疗管道14螺纹安装于痰液吸引管道6上,之后将第二气管套管4与第一气管套管1重新螺纹连接在一起;
之后,将三通转换开关接头7的负压吸引管道9关闭,雾化管道8打开,第二中心氧源的氧气推动雾化器16雾化的药物进入到痰液吸引管道6,并通过雾化治疗管进入到患者气管及肺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具有可以有效的吸引痰液,防止痰液喷溅、呼吸道阻塞,且不增加患者呼吸阻力的优点。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患者气道的第一气管套管,所述第一气管套管上连接有氧气输送管道,所述第一气管套管远离患者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气管套管,所述第二气管套管朝向所述第一气管套管的一端的内腔设有伞形集痰罩,所述伞形集痰罩安装于痰液吸引管道上,所述痰液吸引管道远离所述伞形集痰罩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气管套管的外侧,并通过三通转换开关接头分别连通雾化管道和负压吸引管道;
所述第二气管套管远离所述第一气管套管的一端端部安装有过滤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将氧气加温加湿的湿化平台,所述氧气输送管道的进口端连通第一中心氧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套管与所述第二气管套管连接的一端的内腔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气管套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气管套管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气管套管与所述第二气管套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集痰罩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痰液吸引管道连接的安装孔,所述伞形集痰罩上设有若干围绕所述安装孔周圈排列的通气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集痰罩采用的是过滤纸,所述伞形集痰罩与所述第二气管套管的内腔之间滑动配合,所述伞形集痰罩的所述安装孔处周圈设有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套装于所述痰液吸引管道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痰液吸引管道的外侧还套装有管道支架,所述管道支架与所述第二气管套管的内腔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支架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装于所述痰液吸引管道的外侧,所述连接环的周圈排列安装有若干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连接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痰液吸引管道的内侧壁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痰液吸引管道上设置有伞形集痰罩的一端还螺纹连接有雾化治疗管道,所述雾化治疗管道远离所述痰液吸引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患者痰液层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管道上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管道的输入端连通第二中心气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负压吸引管道内氧气浓度的浓度检测探头和用于检测氧气流速的流速检测探头,所述负压吸引管道的输出端连通中心负压。
CN202023263670.2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 Active CN215231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3670.2U CN215231270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3670.2U CN215231270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31270U true CN215231270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8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63670.2U Active CN215231270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31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9840A (zh) 新型防护口罩系统
CN212347375U (zh) 新型防护口罩系统
CN215231270U (zh) 一种气管切开频繁呛咳患者用防喷溅装置
WO2023124139A1 (zh) 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
JP2013192657A (ja) 吸引コネクタ及び気管チューブ
CN206424392U (zh) 一次性呼吸机管道
CN206007753U (zh) 一种具有雾化功能的气管切开套管外接件
CN207605252U (zh) 一种传染病预防装置
CN202289147U (zh) 气管切开面罩
CN111408082A (zh) 一种抗病毒鼻塞呼吸器
CN213031596U (zh) 一种人工气道网状双通保护罩
CN204745276U (zh) 一种重症患者使用的气切管套装置
CN216439708U (zh) 一种痰液收集装置
CN215961657U (zh) 一种带有刻度线的吸痰管
US20180207388A1 (en) Tracheal humidification device
CN211301624U (zh) 一种气切套管保护罩
CN215938654U (zh) 一种连接呼吸球囊的呼吸机管路及呼吸装置
CN213312669U (zh) 一种新型气管套管
CN219646472U (zh) 一种气管切开保护套
CN204684388U (zh) 一种双气囊吸痰式气切管
CN218046107U (zh) 一种用于气切口的吸痰防护装置
CN214129828U (zh) 一种飞沫防护的集成式气管插管接头
CN213760064U (zh) 一种方便更换的加温型气切持雾面罩
CN108744219A (zh) 一种用于气管切割患者的雾化湿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3158664U (zh) 一种防气切患者痰液喷溅的新型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