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30761U - 口腔低负压口水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口腔低负压口水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30761U
CN215230761U CN202121065395.5U CN202121065395U CN215230761U CN 215230761 U CN215230761 U CN 215230761U CN 202121065395 U CN202121065395 U CN 202121065395U CN 215230761 U CN215230761 U CN 215230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pressure suction
tubular structure
drainag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653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金峃
樊娜娜
朱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0653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30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30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307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低负压口水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部、负压吸引管、负压抽吸泵和收集部;引流部为中空的球形,表面有多个通孔,引流部具有管状结构,管状结构一端与负压吸引管一端连接并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引流部球形远离负压吸引管的一侧;负压吸引管远离引流部的一端连接负压抽吸泵和收集部。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例如ICU昏迷患者口水四流,影响卫生以及患者身心健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口腔低负压口水引流装置,在患者口腔中位置稳定,使用舒适、安全,能够更及时地将口水导出,减少患者口水的堆积,有效避免湿疹等皮肤损伤。

Description

口腔低负压口水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水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ICU患者有相当一部分是昏迷的,不分年龄,不分病种,嘴巴闭不上,口水四流,影响卫生以及患者的身心健康。使用口水引流装置导出口水,可减少患者口水的堆积,有效避免湿疹等皮肤损伤。目前简单的口水引流装置主要就是一根导管,一端伸入患者口中,另一端将口水导出,此种方式导管难以固定且容易对患者口腔内壁黏膜造成损伤。有专利技术方案在导管入口端加设中空带孔小球(直径约1厘米),放置于患者口腔中,但仍然存在易移位的问题。另有专利技术方案亦采用中空带孔的球(根据说明书判断该球大概为口腔大小),但此种方式只有当口水积累至一定高度后才会被吸取导出,不利于口腔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腔低负压口水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口水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部、负压吸引管、负压抽吸泵和收集部;引流部为中空的球形,表面有多个通孔,引流部具有管状结构,管状结构一端与负压吸引管一端连接并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引流部球形远离负压吸引管的一侧;负压吸引管远离引流部的一端连接负压抽吸泵和收集部。
优选的,管状结构贴合并固定在引流部球形的内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状结构设置在引流部球形的球壁之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流部中的管状结构为一条或多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状结构为多条螺旋形长管,并构成球形的引流部。
优选的,负压吸引管远离引流部的一端设有三通管/三通阀,其一端与引流部连通,第二端与负压抽吸泵连通,第三端与收集部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引流部内部的光电液位传感器,光电液位传感器与负压抽吸泵相连以控制其开启和关闭。
优选的,引流部由柔软、有弹性、亲水、无毒、无刺激性的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腔低负压口水引流装置,由于引流部中具有管状结构,且管口位于靠近患者嗓子的位置,故能够更及时地将口水导出,使患者口中口水的量保持在较低水平,有效避免湿疹等皮肤损伤;由于将调节气阀设置在引流管靠近引流球的部分,故调节负压更为容易,看护人员可以一边观察患者口中口水情况,一边调节气阀;相对于只有导管或有较小的引流球的方案,具有口腔大小的球形引流部使得引流装置整体在患者口中更加稳定;进一步的,采用柔软、有弹性的材料和/或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口水引流装置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装置整体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图1、图3、图4、图5所示及类似实施方式中引流部球形上通孔优选排列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为:一种口水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部1、负压吸引管2、负压抽吸泵4和收集部5。引流部1为薄壁、中空的球形,且表面有多个通孔,引流部球形顶端有一抽吸孔,与负压吸引管2的一端密封地固定连接或二者一体成型,并且使负压吸引管2与引流部1的内部空间相连通。引流部1中有管状结构101,管状结构101一端与负压吸引管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引流部球形100远离负压吸引管2的一侧。
具体的,引流部1中的管状结构101,可以是负压吸引管2的延续,即将吸引管2伸入引流部并固定,也可以是与吸引管2分开的、在引流部1球形100上固定设置或一体成型的管体,其顶端口伸出引流部1并与吸引管2密封套接。
此种方案将管道延伸至引流部1球形底端,当患者口含引流部1时,本装置可直接吸取到患者嗓子处的口水,使患者口中产生口水马上能够被吸收导出,减少患者口水的堆积,更有效地避免湿疹等皮肤损伤。
优选的,引流部1中的管状结构101贴合并固定地设置在引流部球形100的内壁上,如图1所示。此种方式可保证管状结构101的末端是沿引流部1球面切向设置的,进一步优选的,管状结构101末端开口是朝向引流部1内部的。如果管状结构101是垂直于球面的,或者与球面夹角很大,并且管末端开口向外,则可能会吸住引流部1内壁或者患者口腔,导致无法导出口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管状结构101设置在引流部1球形100的球壁之中。需要注意的是,管状结构101的末端管口是要和引流部1球形内部相连通的,这样,经过通孔进入引流部1中的口水才能被管状结构101吸入。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引流部1中的管状结构101为两条或多条。此种方式中引流部1内的两条或多条管状结构101优选是均匀分布的。多个管状结构101的末端均位于引流部球形100的底端,使口水更快地导出。
此种实施方式进一步的一种变体中,多个管状结构101的末端分别设置在不同位置,如球形高度的1/2、1/4位置等(即管口处于球形100侧面)。这样,当患者侧卧时,可以通过周向转动引流部1进行调整,使引流部1内部管状结构101的末端口位于患者口腔中的最低点(即口水存留的位置,例如腮部),以使口水产生后即快速被导出。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管状结构101为一条或多条螺旋形长管,并构成球形。需要注意的是,螺旋形长管不能堵住引流部球形100上的通孔。
进一步的,由于螺旋形结构能够为保持其整体球形结构提供弹性的支撑力,故可以不再需要薄壁球形100,螺旋形长管本身即可构成引流部1,管间的空隙即为引流部1上的通孔,口水可以从管间空隙流入球形内部,进而被管吸取。为保证其球形结构,优选的,在管之间具有支撑连接部,使其球面上形成网状结构。
对于引流部1中具有多条管状结构101的情况,多条管状结构101可如图3所示那样在引流部球形100顶端汇聚成一根管;也可以设置为彼此独立的管道,一同直接与负压抽吸泵4相连通。
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在所述引流部1内部设置有光电液位传感器6。光电(式)液位传感器为已广泛应用的现有技术产品,故本文不再对其结构、原理等进行赘述。具体的,光电液位传感器6的主体部分防水的封装在引流部1内部,光电液位传感器6的透镜部601位于底端管状结构101开口高度位置,光电液位传感器6的电线部分602经过一通孔穿出引流部1,与负压抽吸泵4相连。使用时,当患者产生的口水积累至透镜部601,光电液位传感器6接收器接收到信号改变,将负压抽吸泵4打开,吸取口水;当口水被吸收后以及患者不产生口水时,光电液位传感器6将负压抽吸泵4关闭。这样更加自动化,没有口水时会自动关闭负压,避免一直抽吸造成患者不适。
进一步优选的,光电液位传感器6铰接于引流部1内部,光电液位传感器6可由于自身重力转动,使透镜部601无论患者头部姿势如何,都位于引流部1内口水由于重力聚集堆积的位置。这样,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也能保证光电液位传感器6的监测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以现有的其他方式设置光电液位传感器6,以及采用其他的液位传感器或重力传感器等,能实现监测是否有口水的装置均可。
对于引流部1具有薄壁球形100的实施方式,为保证其结构结实耐用,同时引流效果好,优选的,在其球面100上开设的多个通孔是交错排列的,如图7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引流部1上有至少一个通孔位于顶端、靠近负压吸引管2的位置,当患者口含引流部1时,自然状态下嘴唇是不会完全闭合的,该通孔是露在嘴外面的,使引流部1内部与外界连通。这样,当患者口中没有口水时,负压吸引管2中的负压会使外界的空气从该露在嘴外面的通孔进入引流部1,进而被负压吸引管2吸入,而不会导致引流部1吸住患者口腔内壁黏膜和舌头等,造成机械性损伤。优选的,该露在嘴外面的通孔向外延伸有一定长度的管道,这样,即使患者将嘴唇闭合,该管道口也是露在外面的,起到上述平衡气压作用。当然,此种设置不会影响到口水的吸取,产生的口水会由于重力流到位于底端的管状结构101的吸口处,甚至浸没过吸口,进而会优先于空气被吸取。
优选的,引流部1由柔软、有弹性、亲水、无毒、无刺激性的材料制成,例如食品级硅胶,其表面光滑,进一步优选的,其表面还具有亲水涂层。
优选的,引流部1是可以清洁消毒后重复使用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引流部1为一次性的。
优选的,球形的引流部1的形状为常人口腔鼓起来时口腔内含满空气的这一特定的不规则形状,这样可使引流部1在患者口中更稳定,且使用更舒适。
优选的,引流部1外壁涂布有杀菌成分和/或有助于口腔溃疡愈合的成分,或设有能起到此类作用的材料涂层。
负压吸引管2一端与引流部1连通,另一端连接负压抽吸泵4和收集部5,该三者的连接方式可用任何能实现抽吸并存放的现有技术,例如将抽吸泵和收集部(如收集桶)用吸引管串联。
优选的,如图6所示,负压吸引管2远离引流部1的一端设有三通管/三通阀,其一端与引流部1连通,第二端与负压抽吸泵4连通,第三端与收集部5连通。此种方案将抽吸泵4与收集部5分开,使口水不流经抽吸泵4,有助于延长抽吸泵4的使用寿命以及保持其内部的清洁卫生。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负压吸引管2上靠近引流部1且与引流部1有一小段距离的位置开有一气孔并设置有调节气阀3,当患者口含引流部1时,调节气阀3在离患者嘴部不远的地方。此种设置方式使调节负压更为容易,看护人员可以一边观察患者口中口水情况,一边调整调节气阀3,使口水被吸取速度与其产生的速度相适宜。
上述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口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部(1)、负压吸引管(2)、负压抽吸泵(4)和收集部(5);所述引流部(1)为中空的球形,表面有多个通孔,所述引流部(1)具有管状结构(101),所述管状结构(101)一端与所述负压吸引管(2)一端连接并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引流部(1)球形远离所述负压吸引管(2)的一侧;所述负压吸引管(2)远离所述引流部(1)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压抽吸泵(4)和所述收集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结构(101)贴合并固定在所述引流部(1)球形的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结构(101)设置在所述引流部(1)球形的球壁之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结构(101)为一条或多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结构(101)为多条螺旋形长管。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口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管上开有一气孔并设置有调节气阀(3)。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口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管(2)远离所述引流部(1)的一端设有三通管/三通阀;所述三通管/三通阀的一端与所述引流部(1)连通,第二端与所述负压抽吸泵(4)连通,第三端与所述收集部(5)连通。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口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引流部(1)内部的光电液位传感器(6),所述光电液位传感器(6)与所述负压抽吸泵(4)相连以控制其开启和关闭。
CN202121065395.5U 2021-05-18 2021-05-18 口腔低负压口水引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30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5395.5U CN215230761U (zh) 2021-05-18 2021-05-18 口腔低负压口水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5395.5U CN215230761U (zh) 2021-05-18 2021-05-18 口腔低负压口水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30761U true CN215230761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57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6539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30761U (zh) 2021-05-18 2021-05-18 口腔低负压口水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30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24624C (en) Catheter drainage system
CN205198177U (zh) 一种小儿科用口腔护理清洗装置
CN105832438B (zh) 临床用唾液汲取装置
CN215230761U (zh) 口腔低负压口水引流装置
CN211513080U (zh) 一种可伸缩导尿管
CN201337553Y (zh) 一种新型集尿器
CN205913418U (zh) 临床用唾液汲取装置
CN209548008U (zh) 奶嘴式检测装置
CN208877667U (zh) 一种新型导尿管
CN203763339U (zh) 大便失禁引流装置
CN209236534U (zh) 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的造口袋装置
CN207822174U (zh) 一次性改良鼻负压置换管
CN111544673A (zh) 一种小儿专用手动真空吸鼻套装
CN216962692U (zh) 一种口腔冲洗装置
CN215308882U (zh) 一种吸痰管三开装置
CN218009235U (zh) 防呛饮水杯
CN214971005U (zh) 一种医用鼻腔喷雾护理器
CN216535610U (zh) 一种洁牙用吸唾管
CN220423674U (zh) 一种约束患者喝水装置
CN212262009U (zh) 一种小儿专用手动真空吸鼻套装
CN215019449U (zh) 口水引流装置
CN209301821U (zh) 一种新型导尿管
CN216168140U (zh) 医用喉塞
CN210673540U (zh) 一种直通型男用接尿器
CN212262029U (zh) 一次性专用肠道清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