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30686U - 一种可独立冲洗或给药的负压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独立冲洗或给药的负压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30686U
CN215230686U CN202023003366.4U CN202023003366U CN215230686U CN 215230686 U CN215230686 U CN 215230686U CN 202023003366 U CN202023003366 U CN 202023003366U CN 215230686 U CN215230686 U CN 215230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cavity
communicated
drainage
draina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033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以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Bo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Bo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Bo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Bo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033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30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30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30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独立冲洗或给药的负压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体、负压球和收集袋,其中,所述引流管体具有相互独立而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引流创伤口处产生的积液,所述第二腔室用于给创伤口提供冲洗液或药液,且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液口相齐平,或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液口下方;所述负压球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收集袋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负压球连通。通过引流管体中相互独立而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引流创伤口产生的积液及给创伤口提供冲洗液或药液,避免了单一腔室的引流管在冲洗或给药创伤口时将积液带回创伤口导致其再次感染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可独立冲洗或给药的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独立冲洗或给药的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是指将引流导管的引流端置于需要引流的创面,并对创面进行密封,连接引流导管的负压球使创面的局部处于负压环境,即可将创面的渗液通过引流导管排出体外,保持创面清洁,从而利于伤口愈合,并缩短愈合时间。
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658955.7、发明名称为《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中记载,该引流装置设有球形弹性引流囊,引流囊上方设有上端盖,上端盖上设有引流接头和排气装置,引流接头上设有单向阀,排气装置由排气管、可控排气阀和空气过滤器组成,排气管与排气口连接,引流囊下端部设有排液口,排液口经排液阀连接有积液袋。待引流囊液体需要排出时打开排液阀,即可排出引流囊的液体。当实施引流时,负压引流装置为全封闭系统,有效减少杂质细菌,降低感染机率。排气时通过空气过滤器,阻断了有害物质及细菌进入,防止细菌爬升,造成感染。
然而,当需要对伤口进行冲洗或提供治疗药物时,上述引流装置则会使伤口存在再次感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独立冲洗或给药的负压引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引流装置在给创伤口冲洗或给药时导致创伤口再次感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独立冲洗或给药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
引流管体,所述引流管体具有相互独立而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引流创伤口处产生的积液,所述第二腔室用于给创伤口提供冲洗液或药液,且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液口相齐平,或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液口下方;
负压球,所述负压球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出液口连通;
收集袋,所述收集袋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负压球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中,所述引流管体包括:
第一管体,连通第一腔室;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具有互相独立而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输液管,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进液口连接以使冲洗液或药液经过所述第二腔室流至创伤口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中,所述引流管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与所述第二腔室不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中,所述引流管体的外管壁上设置有刻度标记点,所述引流管体的内管壁上设置有显影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中,所述负压球上设有进液管,且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置于所述负压球内,并在第一端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出液口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接头;
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负压球,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收集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部分管体伸入所述收集袋中,且该部分管体上设置有防逆流阀。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中,所述收集袋上设置有吊挂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中,所述吊挂部包括:
弹簧扣;
与所述收集袋活动连接的挂绳,所述挂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穿过所述弹簧扣内的卡合孔形成连接所述收集袋的环形绳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中,所述收集袋连通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泄液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体、负压球和收集袋,其中,所述引流管体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引流创伤口处产生的积液,所述第二腔室用于给创伤口提供冲洗液或药液,且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液口相齐平,或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液口下方;所述负压球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收集袋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负压球连通。通过引流管体中相互独立而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引流创伤口产生的积液及给创伤口提供冲洗液或药液,避免了单一腔室的引流管在冲洗或给药创伤口时将积液带回创伤口导致其再次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中引流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负压引流装置;
11-引流管体;
111-第一管体;
112-第二管体;
1121-输液管;
1122-护帽接头;
113-引流孔;
12-负压球;
121-进液管;
122-三通旋塞;
123-鲁尔公接头;
124-连接管;
13-收集袋;
131-第一连接管;
132-第二连接管;
133-接头;
134-吊挂部;
135-排液管;
136-泄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现有技术中的引流装置,当需要对伤口进行冲洗或提供治疗药物时,会致使伤口存在再次感染的风险。为解决伤口再次感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独立冲洗或给药的负压引流装置,该装置中的引流管体具有相互独立而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一腔室用于引流创伤口处产生的积液,第二腔室可以为创伤口提供冲洗液或治疗药液,而且第一腔室的进液口与第二腔室的出液口相齐平,或第一腔室的进液口位于第二腔室的出液口下方,从而避免单一腔室的引流管在冲洗或给药创伤口时将积液带回创伤口导致其再次感染的风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几种可选地实现方式进行介绍,当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述实现方式仅是示意性的,并非是穷尽式的列举,在这些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某些特征或者某些示例进行替换、拼接或者组合,这些仍应视为本公开的公开内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10包括引流管体11、负压球12和引流袋13等。
其中,引流管体11具有相互独立而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可以用于引流创伤口处所产生的积液,避免积液引发伤口感染以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长;第二腔室用于给伤口提供冲洗液或治疗药液,以实现对伤口处杀菌、抑制细菌生长、预防感染或消炎。此外,为了避免将引流的积液再次带回创伤口处,第一腔室的进液口可以与第二腔室的出液口相齐平,或第一腔室的进液口位于第二腔室的出液口下方。
在引流过程中,为了能够清楚观察到积液在引流管体11内的流动情况,因而采用透明材料来制作该引流管体1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透明材料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材料,例如硅胶、橡胶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引流管体11可以包括第一管体111和第二管体112,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管体111连通第一腔室,第二管体112具有互相独立而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二腔室与输液管连通。
如图2所示,第二管体112设置有连通第二腔室的输液管1121,而在该输液管1121上设置有护帽接头1122,通过该接头1122可以与输液袋连接,进而能够将输液袋中的冲洗液或药液输送至第二腔室内,最后输送至伤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管体111和第二管体112可以是并联的两个管体,相互独立。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冲洗液或药液是医疗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些抗菌、消炎等药液,至于需要何种冲洗液或药液,需要根据创伤口的情况来选自。
另外,为了方便引流管体11与负压球12连接,在二者之间设置有三通旋塞122,三通旋塞122中一个母接头连通引流管体11,三通旋塞122中母接头通过鲁尔公接头123连接管124与负压球12连通。
对于术后的伤口,其内部有时会产生积液,因此,需要将引流管体11插入皮下将伤口内的积液引流出来。为了能够控制引流管体11插入的深度,在引流管体11内壁上设置有显影线,通过显影线可以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并准确的控制引流管体11插入的深度。
引流管体11插入皮下引流积液的过程中,积液中可能会包含血液凝块、胶质纤维等团聚物,该团聚物较大时,可能会堵塞引流管。为了保持引流通畅,在引流管体11上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113,该引流孔113与第一腔室连通,而与第二腔室不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引流管体11上还设置有刻度标记点,通过该刻度标记点来记录引流管体11的植入长度,以预防脱管。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创伤口处于负压环境下,将积液引流至引流管体11内,并将其排出体外,而负压环境主要通过负压球12来实现的。
具体的,负压球12具有开口,且该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为了使负压球12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密封盖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负压球12上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使密封盖盖设在负压球12的开口上。此外,密封盖上连接有排气管,并且该密封盖上还具有控制排气管管道关闭或打开的盖塞。在引流时,打开排气管,挤压负压球12,然后关闭排气管,从而使负压球12内产生负压,通过引流管体11的第一腔室将创伤口处产生的积液引流至负压球12内。
由于负压球12内盛装一定体积的积液,因而需要挂靠在支撑架上。因此,负压球12上设置有挂带,该挂带可以通过在负压球12的密封盖与负压球螺纹连接的过程中,将挂带的一端置于二者之间,从而使挂带的一端压紧在负压球12上,挂带的另一端连接有挂夹,通过该挂夹将负压球12挂靠在支撑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负压球12设置有进液管121,该进液管121的第一端置于负压球12内,并且该第一端上安装有单向阀,防止负压球12内的积液流回引流管体11的第二腔室内。该单向阀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呈圆柱形,第二段呈V形,第一段与进液管121连通,当积液通过进液管121流入负压球12内时,单向阀的第二段打开,使积液流入负压球12内;当负压球12内压力增加,积液发送倒流时,第二段关闭,从而起到防止倒流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单向阀和负压球12均由硅胶制成。
收集袋13通过连接件与负压球12连通。当负压球12内盛装足够多的积液后,积液的重力会克服空压阻力而流入收集袋中,由于负压球内始终形成一个负压差,实现持续引流。
具体的,上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管131、第二连接管132和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32的接头133,其中,第一连接管131的一端连通负压球12,其另一端通过接头133中的鲁尔公接头和鲁尔母接头与第二连接管132的一端连接,由于鲁尔公接头和鲁尔母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需要更换收集袋13时,只需要旋松螺纹,即可更换收集袋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管132的部分管体可伸入收集袋13中,且该部分管体上设置有防逆流阀,该防逆流阀含有两块尺寸及材质相同的片材,两块块片的两侧通过粘结胶合在一起,其中间形成积液的流动通道,该通道的进液端与第二连接管132固定连接,其出液端与收集袋13的腔室连通。当积液通过第二连接管132流入防逆流阀时,两块贴合的片材会自动分开,将积液引入收集袋13内。随着收集袋13内的压力增大,收集袋13内的积液会发生导倒流,此时,两块片材会受到两侧的压力作用而贴合在一起,从而关闭积液的流动通道,实现了防逆流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32上分别安装有止流夹,通过止流夹控制积液在管内的流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收集袋13上设置有吊挂部134,通过该吊挂部134可以调节吊挂的高度,而且非常方便调节。
具体的,吊挂部134包括弹簧扣及与收集袋13活动连接的挂绳,该挂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穿过弹簧扣内的卡合孔形成连接收集袋13的环形绳套。如图1所示,收集袋13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挂绳通过两个连接孔带动收集袋13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吊挂高度的调节。在需要调节收集袋13的吊挂高度时,按压弹簧扣,通过收缩挂绳来调节环形绳套的内径,并带动收集袋13上下移动,当调节至所需高度时,使弹簧扣恢复至原位,挂绳则继续卡合在弹簧扣内,完成收集袋13的高度调节。
此外,挂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吊钟扣,从而使挂绳在打结后更加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收集袋13连通有排液管135,排液管135上设置有泄液阀136。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泄液阀136可以选择十字泄液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独立冲洗或给药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管体,所述引流管体具有相互独立而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引流创伤口处产生的积液,所述第二腔室用于给创伤口提供冲洗液或药液,且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液口相齐平,或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液口下方;
负压球,所述负压球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出液口连通;
收集袋,所述收集袋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负压球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体包括:
第一管体,连通第一腔室;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具有互相独立而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输液管,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进液口连接以使冲洗液或药液经过所述第二腔室流至创伤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与所述第二腔室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体的外管壁上设置有刻度标记点,所述引流管体的内管壁上设置有显影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球上设有进液管,且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置于所述负压球内,并在该第一端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出液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接头;
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负压球,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收集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部分管体伸入所述收集袋中,且该部分管体上设置有防逆流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上设置有吊挂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部包括:
弹簧扣;
与所述收集袋活动连接的挂绳,所述挂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穿过所述弹簧扣内的卡合孔形成连接所述收集袋的环形绳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连通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泄液阀。
CN202023003366.4U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可独立冲洗或给药的负压引流装置 Active CN215230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3366.4U CN215230686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可独立冲洗或给药的负压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3366.4U CN215230686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可独立冲洗或给药的负压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30686U true CN215230686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52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03366.4U Active CN215230686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可独立冲洗或给药的负压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306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22157B1 (ko) 자동 밸브
US20080125758A1 (en) Urinary catheter with check valve
US20030195478A1 (en) Closed system irrigation connector for urinary catheters
WO2016086833A1 (zh) 一种留置针缓释正压装置
JP2018531670A (ja) 吸引及び栄養供給システム、方法、及び装置のためのデュアルポートチューブ
CN111135364A (zh) 一种适用于双腔及三腔尿管膀胱冲洗的防逆流尿袋
CN204745116U (zh) 用于连接中心静脉导管与普通引流袋的转换接头
JPH0119961Y2 (zh)
CN215230686U (zh) 一种可独立冲洗或给药的负压引流装置
CN107970127A (zh) 一种液袋型肠内营养液输注器
CN206325055U (zh) 一体式膀胱冲洗器
CN211157715U (zh) 一种外科冲洗引流管
CN213099932U (zh) 一种腹腔冲洗用双腔套管
CN210583243U (zh) 膀胱冲洗用三腔导尿管
CN109432532B (zh) 加压灌注冲洗治疗装置
CN211024454U (zh) 膀胱灌注和冲洗的三通装置
CN209075817U (zh) 可拆换式多功能腹腔引流管
CN215739792U (zh) 一种造口袋
CN215537697U (zh) 一种尾端高封闭的三腔尿管
CN216824300U (zh) 一种新型的胸腔引流管
CN216652984U (zh) 一种多功能防滑脱防逆流引流袋
CN214859655U (zh) 一次性使用安全引流袋
CN209984667U (zh) 医用多功能负压引流装置
CN217612244U (zh) 一种一体式膀胱冲洗装置
CN109200442A (zh) 可拆换式多功能腹腔引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