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7747U - 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及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及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7747U
CN215227747U CN202022559469.2U CN202022559469U CN215227747U CN 215227747 U CN215227747 U CN 215227747U CN 202022559469 U CN202022559469 U CN 202022559469U CN 215227747 U CN215227747 U CN 215227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witch
alternating current
differential mode
input imped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94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静
董花芬
黄晓乐
朱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Xia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Xia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Xia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Xia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594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7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7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7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该方案中,调压模块和电压逆变模块对直流电进行调压和逆变得到交流电,第一信号衰减模块将交流电进行衰减,得到第一衰减交流电,第二信号衰减模块将第一衰减交流电进行衰减,得到第二衰减交流电,处理器基于第一衰减交流电和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差模输入阻抗。可见,该方案通过调压模块、电压逆变模块、第一信号衰减模块能够生成肌电生物反馈仪所需的交流电信号,占用空间小且便于携带;并且处理器能够直接得出差模输入阻抗,不再需要人工使用计算器计算差模输入阻抗,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计算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具有与上述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相同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及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和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及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
背景技术
肌电生物反馈仪是一种使用表面电机采集人体的肌电信号作为生理信息,以视觉或听觉等形式反馈给患者,使患者能够学会有意识的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来治疗疾病的仪器。
肌电生物反馈仪内部包括差模输入阻抗,差模输入阻抗与运算放大器的精度成正比,差模输入阻抗越大,运算放大器的精度越高,进而肌电生物反馈仪采集人体的肌电信号的精度越高。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测试差模输入阻抗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对差模输入阻抗进行测试的方式是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幅值为100mV、频率为制造商规定的中心频率的正弦交流信号,然后读取开关S1闭合和打开时肌电生物反馈仪自身显示值V1和V2,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2764876230000011
计算出差模输入阻抗,其中,Zdi为差模输入阻抗,单位为MΩ(兆欧),V1为开关S1闭合时肌电生物反馈仪显示值,V2为开关S1打开时肌电生物反馈仪显示值,R=0.62MΩ。
但该种测试方式在进行测试过程中需要准备信号发生器1、测试电路2、计算器等多个工具,增加了测试人员的准备工作,多个工具占用空间大且不便于携带,并且通过人工使用计算器计算差模输入阻抗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及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通过调压模块、电压逆变模块、第一信号衰减模块能够生成肌电生物反馈仪所需的交流电信号,占用空间小且便于携带;并且处理器能够直接得出差模输入阻抗,不再需要人工使用计算器计算差模输入阻抗,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计算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包括:
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与电压逆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调压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进行调压;
输出端与第一信号衰减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所述电压逆变模块,用于基于进行调压过的所述直流电得到交流电;
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的第一采集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二信号衰减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所述第一信号衰减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压逆变模块输出的交流电进行衰减,得到第一衰减交流电;
输出端与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的第二采集端连接的所述第二信号衰减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衰减交流电进行衰减,得到第二衰减交流电;
与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连接的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获取的所述第一衰减交流电和所述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差模输入阻抗。
优选地,所述调压模块包括:
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的输出正端连接、第二端与续流模块的阴极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一开关;
阳极与所述电源的输出负端连接的所述续流模块;
第一端与所述续流模块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电感,用于对所述直流电进行降压;
第二端与所述续流模块的阳极连接的所述第一电容;
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所述调压模块的输出正端、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续流模块的阳极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所述调压模块的输出负端的第一电阻。
优选地,所述电压逆变模块包括:
第一端与所述调压模块的输出正端连接、第二端与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二开关;
第一端与所述调压模块的输出正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三开关;
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调压模块的输出负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四开关;
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与所述调压模块的输出负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五开关;
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所述电压逆变模块的输出正端、第二端与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二电阻;
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所述电压逆变模块的输出负端的所述第二电感。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衰减模块包括:
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信号衰减模块的输入正端并与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的第一采集端连接、第二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所述第一信号衰减模块的输出端的第三电阻;
第一端作为所述信号衰减模块的输入负端的所述第四电阻,其中,所述第一信号衰减模块的输入端包括所述输入正端和所述输入负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信号衰减模块包括:
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肌电信号反馈仪的的第二采集端连接的所述第五电阻;
与所述第五电阻并联连接的第二电容;
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六开关,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处理器的导通指令时控制自身导通,以便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采集到所述第一衰减交流电,当接收到处理器的断开指令时控制自身断开,以便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采集到所述第二衰减交流电。
优选地,还包括:
可开合屏蔽盒,用于放置所述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和/或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
优选地,所述可开合屏蔽盒包括:
第一腔室,用于放置所述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
第二腔室,用于放置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
优选地,还包括:
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输入模块,用于向所述处理器输入所述第一衰减交流电和所述第二衰减交流电,以便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衰减交流电和所述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所述差模输入阻抗。
优选地,还包括:
与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输入模块连接的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衰减交流电和所述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的所述差模输入阻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包括肌电生物反馈仪,还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用于获得肌电生物反馈仪内部的差模输入阻抗,该方案中,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包括调压模块、电压逆变模块、第一信号衰减模块、第二信号衰减模块和处理器,调压模块对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进行调压,电压逆变模块对经过调压的直流电进行逆变得到交流电,然后第一信号衰减模块对交流电进行衰减,得到第一衰减交流电,第二信号衰减模块对第一衰减交流电进行衰减,得到第二衰减交流电,处理器基于第一衰减交流电和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差模输入阻抗。可见,该方案通过调压模块、电压逆变模块、第一信号衰减模块能够生成肌电生物反馈仪所需的交流电信号,占用空间小且便于携带;并且处理器能够直接得出差模输入阻抗,不再需要人工使用计算器计算差模输入阻抗,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计算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具有与上述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测试差模输入阻抗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压芯片的电路结构图;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压模块的电路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压逆变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第一信号衰减模块和第二信号衰减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开合屏蔽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及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通过调压模块、电压逆变模块、第一信号衰减模块能够生成肌电生物反馈仪所需的交流电信号,占用空间小且便于携带;并且处理器能够直接得出差模输入阻抗,不再需要人工使用计算器计算差模输入阻抗,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计算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测试差模输入阻抗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压芯片的电路结构图。
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包括:
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与电压逆变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的调压模块3,用于对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进行调压;
输出端与第一信号衰减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的电压逆变模块4,用于基于进行调压过的直流电得到交流电;
第一输出端与肌电生物反馈仪的第一采集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二信号衰减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一信号衰减模块5,用于将电压逆变模块4输出的交流电进行衰减,得到第一衰减交流电;
输出端与肌电生物反馈仪的第二采集端连接的第二信号衰减模块6,用于对第一衰减交流电进行衰减,得到第二衰减交流电;
与肌电生物反馈仪连接的处理器7,用于基于肌电生物反馈仪获取的第一衰减交流电和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差模输入阻抗。
申请人考虑到,肌电生物反馈仪内部包括差模输入阻抗,差模输入阻抗与运算放大器的精度成正比,差模输入阻抗越大,运算放大器的精度越高,进而肌电生物反馈仪采集人体的肌电信号的精度越高。现有技术中,对差模输入阻抗进行测试的方式是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幅值为100mV、频率为制造商规定的中心频率的正弦交流信号,然后读取开关S1闭合和打开时肌电生物反馈仪自身显示值V1和V2,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2764876230000061
计算出差模输入阻抗,其中,Zdi为差模输入阻抗,单位为MΩ,V1为开关S1闭合时肌电生物反馈仪显示值,V2为开关S1打开时肌电生物反馈仪显示值,R=0.62MΩ。但该种测试方式在进行测试过程中需要准备信号发生器1、测试电路2、计算器等多个工具,增加了测试人员的准备工作,多个工具占用空间大且不便于携带,并且通过人工使用计算器计算差模输入阻抗的效率较低。
在本实施例中,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包括调压模块3、电压逆变模块4、第一信号衰减模块5、第二信号衰减模块6和处理器7。调压模块3对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进行调压,电压逆变模块4对经过调压的直流电进行逆变得到交流电,然后第一信号衰减模块5对交流电进行衰减,得到第一衰减交流电,第二信号衰减模块6对第一衰减交流电进行衰减,得到第二衰减交流电,处理器7基于第一衰减交流电和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差模输入阻抗。
此外,这里的电源为可充电锂电池,但电源不仅限为可充电锂电池,对于电源的类型本申请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7基于第一衰减交流电和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差模输入阻抗,具体地,处理器7同样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764876230000071
计算差模输入阻抗,其中,Zdi为差模输入阻抗,V1为第一衰减交流电,V2为第二衰减交流电,R=0.62MΩ。
当然,处理器7得到差模输入阻抗的方式不仅限为根据此公式进行计算,对于处理器7具体如何得到差模输入阻抗,本申请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此外,第二信号衰减模块6是用来模拟皮肤和电极的一个阻抗,对第一衰减交流电再次进行衰减,并将衰减后的信号传送给肌电生物反馈仪的采集端。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源提供的直流电为7.4V,而处理器7需要3.3V直流电供电,这里选用AMS1117-3.3降压芯片将电源提供的7.4V直流电调整为3.3V直流电,从而向处理器7供电,AMS1117-3.3降压芯片与处理器7的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其中,电容C26、电容C28用于滤除电路中的低频信号,电容C27用于滤除电路中的高频信号。
当然,这里对处理器7供电的方式不仅限为通过AMS1117-3.3降压芯片进行调压,对于具体如何对处理器7供电,本申请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综上,本方案通过调压模块3、电压逆变模块4、第一信号衰减模块5能够生成肌电生物反馈仪所需的交流电信号,占用空间小且便于携带;并且处理器7能够直接得出差模输入阻抗,不再需要人工使用计算器计算差模输入阻抗,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计算效率。
请参照图4、图5和图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压模块的电路连接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压逆变模块的电路结构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第一信号衰减模块和第二信号衰减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调压模块3包括:
第一端与电源的输出正端连接、第二端与续流模块的阴极连接、控制端与处理器7连接的第一开关;
阳极与电源的输出负端连接的续流模块;
第一端与续流模块的阴极以及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电感,用于对直流电进行降压;
第二端与续流模块的阳极连接的第一电容;
第一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调压模块3的输出正端、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续流模块的阳极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调压模块3的输出负端的第一电阻。
考虑到肌电生物反馈仪需要一定频率和幅值的交流信号,而电源提供的为直流电,需要首先对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进行调压处理。在本实施例中,调压模块3采用了基本的Buck降压电路。具体地,当第一开关导通时,向第一电感充磁储能,电源提供的直流电经过第一电感后电压会下降,同时向第一电容充电;当第一开关断开后,第一电容放电,同时第一电感的磁能通过第一电阻和续流模块形成回路释放。该方式能够对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处理。此外,Buck降压电路结构简单,各元器件非常常见,同时还具有调压效率高,输出电压可以随意调节,输出电流波形平滑,滤波效果好,直流损失小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处理器7调节第一开关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波来控制第一开关的导通时间和频率,从而实现对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进行降压。
当然,这里对第一开关的导通时间和频率的控制不仅限为通过处理器7调节第一开关PWM波,本申请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电感用于储能降压,同时起到限流作用,特别是上主电瞬间,如果直接向第一电容充电,充电电流很大,会导致电容炸掉;此外,第一电感在Buck降压电路中能够减少电流纹波,可以减少第一电容设计的容量值。
此外,这里的续流模块通常为二极管,但续流模块不仅限为二极管,本申请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电压逆变模块4包括:
第一端与调压模块3的输出正端连接、第二端与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端与处理器7连接的第二开关;
第一端与调压模块3的输出正端以及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端与处理器7连接的第三开关;
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调压模块3的输出负端连接、控制端与处理器7连接的第四开关;
第一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与调压模块3的输出负端以及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控制端与处理器7连接的第五开关;
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以及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电压逆变模块4的输出正端、第二端与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二电阻;
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以及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电压逆变模块4的输出负端的第二电感。
考虑到肌电生物反馈仪需要一定频率和幅值的交流信号,上一实施例中通过调压模块3已经得到了一定幅值的直流信号,因此需要将该直流信号调整为交流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电压逆变模块4采用了基本的H桥电路。具体地,通过处理器7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频率,例如,在0s输出低电平触发第二开关和第五开关导通,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关闭;然后在5ms的时候使第二开关和第五开关关闭,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导通;这样能够形成一个5ms的正电压和一个5ms的负电压,也即形成一个10ms的周期,一个周期10ms中正负变化一次,如此反复输出形成正负交替变化的正弦波,周期10ms即100Hz。这里的第二电阻和第二电感串联,作为负载,如果仅有第二电阻作为负载的话,输出波形将是一个方波波形;如果只用第二电感作为负载的话,输出波形是三角波形。并且第二电感能够防止电流突变,使之上升和下降变得平缓。可见,通过该种设置方式能够得到正弦波形的交流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标准中通频带范围要求是20Hz~500Hz,具体为多少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因此,这里设置电压逆变模块4的输出端频率可调范围为20Hz~500Hz。
此外,还可以在第二开关和/或第三开关和/或第四开关和/或第五开关两端并联续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起到续流作用,以避免电压逆变模块4输出端的输出波形发生畸变。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第一信号衰减模块5包括:
第一端作为第一信号衰减模块5的输入正端并与肌电生物反馈仪的第一采集端out1连接、第二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第一信号衰减模块5的输出端的第三电阻;
第一端作为信号衰减模块的输入负端的第四电阻,其中,第一信号衰减模块5的输入端包括输入正端和输入负端。
考虑到肌电生物反馈仪需要一定频率和幅值的交流信号,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调压模块3、电压逆变模块4已经得到了交流信号,还需要将该直流信号进行衰减,得到适用于肌电生物反馈仪的交流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对电压逆变模块4得到的交流电进行衰减,从而能够得到适用于肌电生物反馈仪的交流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三电阻通常设置为100Ω,第四电阻通常设置为100KΩ,此时,第一信号衰减模块5的衰减倍数为1000倍。
当然,这里的第三电阻不仅限设置为100Ω,第四电阻也不仅限设置为100KΩ,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具体为多少,根据实际应用中所需的衰减倍数进行设置,本申请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第二信号衰减模块6包括:
第一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肌电信号反馈仪的第二采集端out2连接的第五电阻;
与第五电阻并联连接的第二电容;
第一端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控制端与处理器7连接的第六开关,用于当接收到处理器7的导通指令时控制自身导通,以便肌电生物反馈仪采集到第一衰减交流电,当接收到处理器7的断开指令时控制自身断开,以便肌电生物反馈仪采集到第二衰减交流电。
考虑到肌电生物反馈仪对人体表面的工频信号干扰应具有抑制的能力,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二信号衰减模块6来模拟皮肤—电极的阻抗,当第六开关接收到处理器7的导通指令时控制自身导通,此时,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被短路,肌电生物反馈仪采集到的信号为第一衰减模块的输出端的交流电信号,也即第一衰减交流电;当第六开关接收到处理器7的断开指令时控制自身断开,此时,肌电生物反馈仪采集到的信号为经过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二次衰减后的交流电信号,也即第二衰减交流电。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YY1095-2015标准附录A.3.9,这里的第五电阻采用51kΩ电阻,第二电容采用47nF的电容。
此外,如果肌电生物反馈仪包括参考极,则参考极接地线,此时第一信号衰减模块5和第二信号衰减模块6也通过参考集接地,如果肌电生物反馈仪不包括参考极,则第一信号衰减模块5和第二信号衰减模块6不需接地。
还需要说明的是,YY1095-2015标准6.1.3试验电路中仅给出了肌电生物反馈仪两个电极连接(分别对应本方案中的第一采集端out1和第二采集端out2)。但市面上也存在有三个电极连接的肌电生物反馈仪,由于大多数肌电生物反馈仪会有电极脱落提示功能,当任何一个电极不连接时会提示电极脱落,导致肌电生物反馈仪无法正常工作,该种情况下第三采集端out3按照接触电阻来连接。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开合屏蔽盒的结构示意图。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还包括:
可开合屏蔽盒,用于放置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和/或肌电生物反馈仪。
申请人考虑到,若肌电生物反馈仪直接处于自然环境中,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信号干扰,导致最终测试数据不够精准,甚至超出要求范围,从而需要增加设计人员的对该项测试问题原因排查的工作量。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可将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和/或肌电生物反馈仪放入的可开合屏蔽盒,能够减少外界环境干扰,使被测设备采集到的有用信号更加准确,进而测试数据更加精准。
此外,这里的可开合屏蔽盒包括屏蔽盖75,能够将可开合屏蔽盒关闭或打开,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设置为翻盖模式,但不仅限于翻盖模式,关于可开合屏蔽盒的屏蔽盖75的具体形式,本申请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可开合屏蔽盒包括:
第一腔室71,用于放置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
第二腔室72,用于放置肌电生物反馈仪。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可开合屏蔽盒包括第一腔室71和第二腔室72,其中,第一腔室71用于放置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第二腔室72用于放置肌电生物反馈仪。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腔室71和第二腔室72之间设置有第二开槽77,用于放置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与肌电生物反馈仪之间的连接线;若肌电生物反馈仪尺寸较大无法放入第二腔室72内,而肌电生物反馈仪确实有必要进行屏蔽时,用户可以自制合适尺寸的屏蔽箱对肌电生物反馈仪进行屏蔽,然后将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与肌电生物反馈仪之间的连接线通过第一开槽76与电极连接端子78进行连接,电极连接端子78内部接的是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输出的电压信号,外部与放置肌电生物反馈仪的电极线进行连接,从而完成信号的采集。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还包括:
与处理器7连接的输入模块73,用于向处理器7输入第一衰减交流电和第二衰减交流电,以便处理器7基于第一衰减交流电和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差模输入阻抗。
可开合屏蔽盒还包括与处理器7连接的输入模块73,在实际测试中,当肌电生物反馈仪上显示第一衰减交流电和第二衰减交流电时,工作人员通过输入模块73向处理器7输入第一衰减交流电和第二衰减交流,处理器7基于第一衰减交流电和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差模输入阻抗。
需要说明的是,输入模块73还用于输入交流电所需的电压和频率,处理器7在接收到交流电所需的电压和频率之后,控制调压模块3、电压逆变模块4以及第一信号衰减模块5进行内部调节,从而输出所需要的电压和频率的交流电信号。
此外,这里的输入模块73通常为按键,但输入模块73不仅限设置为按键,对于输入模块73的具体设置本申请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还包括:
与处理器7以及输入模块73连接的显示模块74,用于显示处理器7基于第一衰减交流电和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的差模输入阻抗。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读取处理器7计算得到的差模输入阻抗,在本实施例中,可开合屏蔽盒还包括与处理器7以及输入模块73连接的显示模块74,能够显示处理器7基于第一衰减交流电和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的差模输入阻抗。
需要说明的是,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通常还包括提示装置。在进行测试时,将屏蔽盖75关闭,当测试结束时,提示装置会发出蜂鸣提示或语音提示,此时,工作人员将屏蔽盖75打开,观察肌电生物反馈仪上的显示的第一衰减交流电和第二衰减交流电的值。
当然,提醒工作人员测试结束的方式也不仅限为通过提示装置,本申请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此外,可开合屏蔽盒还包括接地柱70和充电端口79,接地线的电线通过接地柱70将内部所需接地的部分接地,充电的电线通过充电端口79将内部所需供电的部分与外部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包括肌电生物反馈仪,还包括如上述的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
对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的介绍请参照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与电压逆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调压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进行调压;
输出端与第一信号衰减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所述电压逆变模块,用于基于进行调压过的所述直流电得到交流电;
第一输出端与肌电生物反馈仪的第一采集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二信号衰减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所述第一信号衰减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压逆变模块输出的交流电进行衰减,得到第一衰减交流电;
输出端与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的第二采集端连接的所述第二信号衰减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衰减交流电进行衰减,得到第二衰减交流电;
与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连接的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获取的所述第一衰减交流电和所述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差模输入阻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模块包括:
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的输出正端连接、第二端与续流模块的阴极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一开关;
阳极与所述电源的输出负端连接的所述续流模块;
第一端与所述续流模块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电感,用于对所述直流电进行降压;
第二端与所述续流模块的阳极连接的所述第一电容;
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所述调压模块的输出正端、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续流模块的阳极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所述调压模块的输出负端的第一电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逆变模块包括:
第一端与所述调压模块的输出正端连接、第二端与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二开关;
第一端与所述调压模块的输出正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三开关;
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调压模块的输出负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四开关;
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调压模块的输出负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五开关;
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所述电压逆变模块的输出正端、第二端与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二电阻;
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所述电压逆变模块的输出负端的所述第二电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衰减模块包括:
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信号衰减模块的输入正端并与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的第一采集端连接、第二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且连接公共端作为所述第一信号衰减模块的输出端的第三电阻;
第一端作为所述信号衰减模块的输入负端的所述第四电阻,其中,所述第一信号衰减模块的输入端包括所述输入正端和所述输入负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衰减模块包括:
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的第二采集端连接的第五电阻;
与所述第五电阻并联连接的第二电容;
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六开关,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处理器的导通指令时控制自身导通,以便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采集到所述第一衰减交流电,当接收到处理器的断开指令时控制自身断开,以便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采集到所述第二衰减交流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开合屏蔽盒,用于放置所述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和/或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开合屏蔽盒包括:
第一腔室,用于放置所述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
第二腔室,用于放置所述肌电生物反馈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输入模块,用于向所述处理器输入所述第一衰减交流电和所述第二衰减交流电,以便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衰减交流电和所述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所述差模输入阻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输入模块连接的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衰减交流电和所述第二衰减交流电确定的所述差模输入阻抗。
10.一种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肌电生物反馈仪,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
CN202022559469.2U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及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 Active CN215227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9469.2U CN215227747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及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9469.2U CN215227747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及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7747U true CN215227747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51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9469.2U Active CN215227747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及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7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33390U (zh) 体外用测试刺激器
CN204411500U (zh) 头戴式无线控制经颅电刺激仪
US11071862B2 (en) Noninvasive deep brain stimulation system having k focuses
DE04078528T1 (de) Wiederaufladbares Stimulationssystem
WO1992002273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bsolute current density
CN106730352A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便携式心脏除颤器及心电信号采集方法
CN109260591B (zh) 经颅刺激方法和装置
CN212941005U (zh) 一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
CN215227747U (zh) 一种差模输入阻抗测试装置及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
CN215227730U (zh) 一种共模抑制比测试装置及肌电生物反馈仪系统
CN103893915A (zh) 一种生物自反馈的睡眠监护磁疗仪
CN111050262B (zh) 一种智能语音增强的实时电子耳蜗调试系统
CN112781645B (zh) 一种呼吸信号模拟电路及呼吸信号模拟方法
Tang et al. Transcutaneous battery recharging by volume conduction and its circuit modeling
CN114602062A (zh) 用于电刺激和电场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3944026U (zh) 可进行电极接触状态监测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CN114618082A (zh) 用于电刺激和电场治疗的设备及其电路
CN107970524A (zh) 一种测试刺激器
CN104873306B (zh) 人工耳蜗模拟神经遥测系统和方法
CN208552859U (zh) 一种自动体外除颤系统
CN112245812A (zh) 一种带有自保护功能的能量理疗仪
CN208626430U (zh) 一种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
CN212700103U (zh) 一种神经肌肉电刺激电路和便携式电刺激治疗仪
JP3174213B2 (ja) 生体植え込み機器用経皮充電装置
CN218298396U (zh) 一种人工耳蜗模拟快速整合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