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7030U - 一种高密封性米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密封性米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7030U
CN215227030U CN202120322115.8U CN202120322115U CN215227030U CN 215227030 U CN215227030 U CN 215227030U CN 202120322115 U CN202120322115 U CN 202120322115U CN 215227030 U CN215227030 U CN 215227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plate
rice
concave portion
shell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221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hales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hales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hales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Thales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221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7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7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70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米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密封性米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壳和盖体,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当外壳和盖体相互盖合时,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相配合以使外壳和盖体相互密封,使得空气难以进入置物槽,防止了空气中的水分使置物槽内的米受潮生虫,通过设置的密封层以减小所述外壳与所述盖体之间的缝隙,通过外壳侧面设置的观察窗以便于观察置物槽内的大米,通过在盖体上设置的干燥部吸收置物槽内的水分,通过在盖体上设置的固定组件固定盛米杯和干燥杯。

Description

一种高密封性米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米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密封性米桶。
背景技术
大米是我们最常食用的主食之一,家家户户都会储存一定数量的大米以备食用,大米通常被存放在米桶中,米桶中通常放置有盛米杯便于盛米;
然而现有的米桶只是简单的对米桶的开口进行遮挡,空气容易进入米桶,空气中的水分使得米桶内的米容易受潮生虫,人可能会误食受潮生虫的米,不利于人体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封性米桶,用于阻挡空气进入米桶,防止米桶内的米受潮生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封性米桶,包括外壳和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当所述外壳和所述盖体相互盖合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相配合以使所述外壳和所述盖体相互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环形板、第二环形板和圆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和所述圆形板均与所述盖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外径,且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内径大于所述圆形板的内径,所述第一环形板和所述第二环形板之间形成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二环形板和所述圆形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用以与第二密封组件相互配合以使所述外壳和所述盖体相互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三环形板和第四环形板,所述第三环形板和所述第四环形板均与所述外壳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环形板的内径大于所述第四环形板的外径,所述第三环形板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第三凹部,所述第三环形板和所述第四环形板之间形成有第四凹部,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用以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相互配合以使所述外壳和所述盖体相互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环形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内侧面螺纹连接,所述第四环形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内侧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凹部与所述第一环形板相适配,所述第三环形板与所述第一凹部相适配,所述第四凹部与所述第二环形板相适配,所述第四环形板与所述第二凹部相适配,所述圆形板与所述第四环形板内侧面相适配,所述第四凹部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三凹部的深度,当需要将所述外壳和所述盖体相互密封时,将所述第一环形板对准所述第三凹部,所述第二环形板对准所述第四凹部,所述第三环形板对准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四环形板对准所述第二凹部,然后旋转所述盖体使得所述第一环形板的螺纹与所述第三环形板的螺纹相互卡合,所述第四环形板的螺纹与所述第二环形板的螺纹相互卡合,实现外壳与盖体的相互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上均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材料为硅胶,当所述第一环形板的螺纹与所述第三环形板的螺纹相互卡合,所述第四环形板的螺纹与所述第二环形板的螺纹相互卡合时,密封层用以与所述第三环形板、所述第四环形板、所述第三凹部、所述第四凹部相抵,以减小所述外壳与所述盖体之间的缝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用以放置大米,所述外壳侧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贴纸,观察人员通过所述观察窗和所述刻度贴纸观察所述置物槽内的大米,以便于及时补充大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干燥部,所述干燥部用以吸收所述置物槽内的水分,防止水分使大米受潮生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燥部包括干燥杯,所述干燥杯内设置有干燥剂,所述干燥杯底部开设有若干干燥孔,所述干燥剂通过所述干燥孔与所述置物槽内的空气相互接触,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组件用以固定盛米杯,另一个所述固定组件用以固定所述干燥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正对的一侧均形成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与盛米杯和所述干燥杯均相适配,使得盛米杯和所述干燥杯可以固定在两个凹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盖体上设置第一密封组件,通过在外壳上设置第二密封组件,当外壳和盖体相互盖合时,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相配合以使外壳和盖体相互密封,使得空气难以进入置物槽,防止了置物槽内的米受潮生虫,通过设置的密封层以减小所述外壳与所述盖体之间的缝隙,通过外壳侧面设置的观察窗以便于观察置物槽内的大米,通过在盖体上设置的干燥部吸收置物槽内的水分,通过在盖体上设置的固定组件固定盛米杯和干燥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2、盖体;3、第一密封组件;31、第一环形板;32、第二环形板;33、圆形板;34、第一凹部;35、第二凹部;4、第二密封组件;41、第三环形板;42、第四环形板;43、第三凹部;44、第四凹部;5、观察窗;6、干燥部;61、干燥杯;7、固定组件;71、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密封性米桶,包括外壳1和盖体2,盖体2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3,外壳1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4,当外壳1和盖体2相互盖合时,第一密封组件3和第二密封组件4相配合以使外壳1和盖体2相互密封,使得空气难以进入置物槽,防止了空气中的水分使置物槽内的米受潮生虫。第一密封组件3包括第一环形板31、第二环形板32和圆形板33,第一环形板31、第二环形板32和圆形板33均与盖体2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环形板31的内径大于第二环形板32的外径,且第二环形板32的内径大于圆形板33的内径,第一环形板31和第二环形板32之间形成有第一凹部34,第二环形板32和圆形板33之间形成有第二凹部35。第二密封组件4包括第三环形板41和第四环形板42,第三环形板41和第四环形板42均与外壳1顶部固定连接,第三环形板41的内径大于第四环形板42的外径,第三环形板41和外壳1之间形成有第三凹部43,第三环形板41和第四环形板42之间形成有第四凹部44。当需要将外壳1和盖体2相互密封时,将第一环形板31对准第三凹部43,第二环形板32对准第四凹部44,第三环形板41对准第一凹部34,第四环形板42对准第二凹部35,圆形板33对准第四环形板42之间的空间,然后旋转盖体2使得第一环形板31的螺纹与第三环形板41的螺纹相互卡合,第四环形板42的螺纹与第二环形板32的螺纹相互卡合,使得第一环形板31与第三凹部43相互卡合,第二环形板32与第四凹部44相互卡合,第三环形板41与第一凹部34相互卡合,第四环形板42与第二凹部35相互卡合,圆形板33与第四环形板42之间的空间相互卡合,同时通过两处螺纹连接,实现外壳1与盖体2的相互密封,外界的空气想要进入置物槽内时需要依次通过第一环形板31和第三凹部43之间的间隙、第三环形板41和第一凹部34之间的间隙、第二环形板32和第四凹部44之间的间隙、第四环形板42和第二凹部35之间的间隙,因此空气想要进入置物槽较为困难,防止了空气中的水分使置物槽内的米受潮生虫。第三环形板41的外侧面与第一环形板31的内侧面螺纹连接,第四环形板42的外侧面与第二环形板32的内侧面螺纹连接,第三凹部43与第一环形板31相适配,第三环形板41与第一凹部34相适配,第四凹部44与第二环形板32相适配,第四环形板42与第二凹部35相适配,圆形板33与第四环形板42内侧面相适配,第四凹部44的深度大于第三凹部43的深度,空气通过第四凹部44的行程较长,使得空气难以通过第四凹部44进入置物槽,防止了空气中的水分使置物槽内的米受潮生虫,第一环形板31、第二环形板32、第一凹部34和第二凹部35上均设置有密封层,密封层的材料为硅胶,当第一环形板31的螺纹与第三环形板41的螺纹相互卡合,第四环形板42的螺纹与第二环形板32的螺纹相互卡合时,第一环形板31、第二环形板32、第一凹部34和第二凹部35上的密封层分别与第三凹部43、第四凹部44、第三环形板41、第四环形板42相抵,以减小外壳1与盖体2之间的缝隙,使得空气难以进入置物槽,防止了空气中的水分使置物槽内的米受潮生虫。
参照图1、图2所示,外壳1上开设有置物槽,置物槽用以放置大米,外壳1侧面设置有观察窗5,观察窗5为透明玻璃,观察窗5上设置有刻度贴纸,当大米放入置物槽内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窗5观察置物槽内的大米,通过刻度贴纸观察置物槽内的大米的数量,以便于在大米快食用完时及时进行补充等,使得操作人员不用打开外壳1上的盖体2就可以知道大米的情况,更加便捷。盖体2上设置有干燥部6,干燥部6用以吸收置物槽内的水分,当盖体2与外壳1相互密封时,通过设置的干燥部6可以吸收置物槽内的空气中的水分,进一步优化大米的储存环境,使得大米不会因为受潮生虫,干燥部6包括干燥杯61,干燥杯61内设置有干燥剂,干燥杯61底部开设有若干干燥孔,干燥剂通过干燥杯61底部的干燥孔与置物槽内的空气接触,以便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大米受潮生虫,盖体2上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7,其中一个固定组件7用以固定盛米杯,另一个固定组件7用以固定干燥杯61,将干燥杯61固定在盖体2底部,当外壳1与盖体2相互盖合时,干燥杯61位于置物槽顶部,使得干燥杯61内的干燥剂可以对置物槽内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使得大米不会因为受潮生虫,将盛米杯固定在盖体2底部,使得操作人员需要使用盛米杯时,便于取用,不需要从其他地方找盛米杯盛米,固定组件7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块71,两个固定块71正对的一侧均形成有凹槽,两个凹槽与盛米杯和干燥杯61均相适配,盛米杯的大小与干燥杯61的大小相同,当需要将盛米杯或干燥杯61固定在盖体2底部时,操作人员将盛米杯或干燥杯61移入两个凹槽之间的间隙,使得两个凹槽与盛米杯或干燥杯61相互卡合,当需要使用盛米杯进行盛米或替换干燥杯61内的干燥剂时,可以将盛米杯或干燥杯61从两个凹槽之间移出,使用便捷。
工作原理:当需要将外壳1和盖体2相互密封时,将第一环形板31对准第三凹部43,第二环形板32对准第四凹部44,第三环形板41对准第一凹部34,第四环形板42对准第二凹部35,圆形板33对准第四环形板42之间的空间,然后旋转盖体2使得第一环形板31的螺纹与第三环形板41的螺纹相互卡合,第四环形板42的螺纹与第二环形板32的螺纹相互卡合,使得第一环形板31与第三凹部43相互卡合,第二环形板32与第四凹部44相互卡合,第三环形板41与第一凹部34相互卡合,第四环形板42与第二凹部35相互卡合,圆形板33与第四环形板42之间的空间相互卡合,同时通过两处螺纹连接,实现外壳1与盖体2的相互密封,外界的空气想要进入置物槽内时需要依次通过第一环形板31和第三凹部43之间的间隙、第三环形板41和第一凹部34之间的间隙、第二环形板32和第四凹部44之间的间隙、第四环形板42和第二凹部35之间的间隙,当第一环形板31的螺纹与第三环形板41的螺纹相互卡合,第四环形板42的螺纹与第二环形板32的螺纹相互卡合时,第一环形板31、第二环形板32、第一凹部34和第二凹部35上的密封层分别与第三凹部43、第四凹部44、第三环形板41、第四环形板42相抵,以减小外壳1与盖体2之间的缝隙,因此空气想要进入置物槽较为困难,防止了空气中的水分使置物槽内的米受潮生虫。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密封性米桶,包括外壳(1)和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3),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4),当所述外壳(1)和所述盖体(2)相互盖合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和所述第二密封组件(4)相配合以使所述外壳(1)和所述盖体(2)相互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米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包括第一环形板(31)、第二环形板(32)和圆形板(33),所述第一环形板(31)、所述第二环形板(32)和所述圆形板(33)均与所述盖体(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板(3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环形板(32)的外径,且所述第二环形板(32)的内径大于所述圆形板(33)的内径,所述第一环形板(31)和所述第二环形板(32)之间形成有第一凹部(34),所述第二环形板(32)和所述圆形板(33)之间形成有第二凹部(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米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4)包括第三环形板(41)和第四环形板(42),所述第三环形板(41)和所述第四环形板(42)均与所述外壳(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环形板(4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四环形板(42)的外径,所述第三环形板(41)和所述外壳(1)之间形成有第三凹部(43),所述第三环形板(41)和所述第四环形板(42)之间形成有第四凹部(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米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形板(41)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环形板(31)的内侧面螺纹连接,所述第四环形板(42)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环形板(32)的内侧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凹部(43)与所述第一环形板(31)相适配,所述第三环形板(41)与所述第一凹部(34)相适配,所述第四凹部(44)与所述第二环形板(32)相适配,所述第四环形板(42)与所述第二凹部(35)相适配,所述圆形板(33)与所述第四环形板(42)内侧面相适配,所述第四凹部(44)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三凹部(43)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米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板(31)、所述第二环形板(32)、所述第一凹部(34)和所述第二凹部(35)上均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材料为硅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米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用以放置大米,所述外壳(1)侧面设置有观察窗(5),所述观察窗(5)上设置有刻度贴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米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干燥部(6),所述干燥部(6)用以吸收置物槽内的水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米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部(6)包括干燥杯(61),所述干燥杯(61)内设置有干燥剂,所述干燥杯(61)底部开设有若干干燥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米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7),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组件(7)用以固定盛米杯,另一个所述固定组件(7)用以固定所述干燥杯(6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米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块(71),两个所述固定块(71)正对的一侧均形成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与盛米杯和所述干燥杯(61)均相适配。
CN202120322115.8U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高密封性米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27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2115.8U CN215227030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高密封性米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2115.8U CN215227030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高密封性米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7030U true CN215227030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1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2211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27030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高密封性米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7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40011880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의 외부 수납부용 덮개
CN215227030U (zh) 一种高密封性米桶
CN206375129U (zh) 一种生物标本盒
CN201841023U (zh) 试管密封盒
CN207015875U (zh) 一种防潮包装件
CN207860779U (zh) 一种化工原料存放装置
CN203456529U (zh) 一种防爆电源控制箱
CN209275229U (zh) 一种家居防潮收纳盒
CN203652367U (zh) 可携式干燥装置及其干燥器
CN209217041U (zh) 一种防水防漏锂电池箱
CN205087343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生物样品运输箱
CN107951071B (zh) 一种环保型夜用式烟盒
CN201624328U (zh) 防霉防潮档案存储柜
CN215012796U (zh) 一种木虱科粉虱科成虫室内生测储虫盒
CN218407098U (zh)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双开门
CN208233679U (zh) 一种肥肠包装盒
CN216302104U (zh) 一种酵素储存保温箱
CN207574844U (zh) 一种用于盛放树番茄的通风式箱体
CN204858815U (zh) 一种电机壳体
CN217792056U (zh) 柜体
CN211711370U (zh) 一种干燥剂内嵌式姜粉包装盒
CN216573153U (zh) 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
CN210630056U (zh) 基于低温保护的网络设备箱
CN215934134U (zh) 一种防潮配电柜
CN213083931U (zh) 一种具有防潮干燥功能的生物肥料用储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