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4084U - 一种用于鱼塘加热的节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鱼塘加热的节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4084U
CN215224084U CN202121276677.XU CN202121276677U CN215224084U CN 215224084 U CN215224084 U CN 215224084U CN 202121276677 U CN202121276677 U CN 202121276677U CN 215224084 U CN215224084 U CN 215224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water
heat exchanger
storage tank
heat storage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766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训
于明豪
刘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ao Smart Energy Dal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ao Smart Energy Dal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ao Smart Energy Dal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ao Smart Energy Dal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766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4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4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4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鱼塘加热的节能装置,包括电锅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蓄热罐和加热管;电锅炉与第一换热器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第一换热器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蓄热罐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蓄热罐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第二换热器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第二换热器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加热管闭环连接;加热管用于放置在鱼塘内;由于此方案的蓄热过程可在晚间进行,所以此方案不但能够实现错峰用电减少能耗,更在整个过程中极大减少了漏电给鱼塘养殖造成的风险,切实解决了现有鱼塘加热风险过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鱼塘加热的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鱼塘加热的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北方鱼塘因冬季气温较低会冻结,不适合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对于人工鱼塘而言,冬季需要给鱼塘加热。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鱼塘加热技术是采用电加热棒,此种方式不仅耗电量大而且一旦漏电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此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鱼塘加热的节能装置,以解决现有鱼塘加热风险过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鱼塘加热的节能装置,包括电锅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蓄热罐和加热管;所述电锅炉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所述加热管闭环连接;所述加热管用于放置在鱼塘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锅炉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水进水端连接导通,所述电锅炉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水出水端连接导通,所述电锅炉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水出水端连通的通路上设有第一水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锅炉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水进水端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电锅炉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水泵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二阀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温水出水端与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进水端连接导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温水进水端与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出水端连接导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温水进水端与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出水端连通的通路上设有第二水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温水出水端与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进水端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三阀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温水进水端连接导通,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温水进水端连通的通路上设有第三水泵,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进水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温水出水端连接导通,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进水端与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出水端连接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出水端与所述第三水泵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进水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温水出水端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水泵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六阀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出水端与所述第四阀门连接的通路上设有流量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低温水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低温水进水端通过所述加热管连接导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低温水进水端与所述加热管连接的通路上有第四水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呈缠绕状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首先,所述电锅炉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即电锅炉能够将加热后的热水送至第一换热器内,其次,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即能够将吸取热量后的热水送至蓄热罐,以实现热量存储,再者,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即能够将吸取热量后的热水送至第二换热器,最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所述加热管闭环连接,所述加热管用于放置在鱼塘内,则实现了热量传递至鱼塘内;由于此方案的蓄热过程可在晚间进行,所以此方案不但能够实现错峰用电减少能耗,更在整个过程中极大减少了漏电给鱼塘养殖造成的风险,切实解决了现有鱼塘加热风险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电锅炉;
21、第一换热器;
22、第二换热器;
30、蓄热罐;
40、加热管;
51、第一水泵;52、第二水泵;53、第三水泵;54、第四水泵;
61、第一阀门;62、第二阀门;63、第三阀门;64、第四阀门;65、第五阀门;66、第六阀门;
70、流量计;
80、鱼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鱼塘加热的节能装置,其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电锅炉10、第一换热器21、第二换热器22、蓄热罐30和加热管40;电锅炉10与第一换热器21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第一换热器21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蓄热罐30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蓄热罐30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第二换热器22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第二换热器22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加热管40闭环连接;加热管40用于放置在鱼塘80内。
在应用过程中,电锅炉10产生热水送往第一换热器21,热水将在第一换热器21的高温水交换管路内流动,而在第一换热器21低温水交换管路内流动的低温水将吸取第一换热器21高温水交换管路内的热量而升温,然后获取热量后的热水将会在蓄热罐30的高温水交换管路内流动,从而实现热量在蓄热罐30内的存储。
当需要将蓄热罐30内的热量转化使用时,蓄热罐30低温水交换管路内的低温水将吸取蓄热罐30高温水交换管路内的热量而升温,然后获取热量后的热水将会在第二换热器22的高温水交换管路内流动,从而实现热量从蓄热罐30往第二换热器22的转移。
最后,第二换热器22低温水交换管路内的低温水将吸取第二换热器22高温水交换管路内的热量而升温,然后获取热量后的热水将会在加热管40内流动,以此实现对鱼塘80的加热。
需要指出,在进行热能存储的时,可将热能存储时间设定于晚上,从而便能实现错峰用电减少能耗,更在整个过程中极大减少了漏电给鱼塘养殖造成的风险,切实解决了现有鱼塘加热风险过大的问题。
如图1所示,电锅炉10的出水端(置于图中电锅炉10的上方)与第一换热器21的高温水进水端(置于图中第一换热器21的左上方)连接导通,电锅炉10的进水端(置于图中电锅炉10的下方)与第一换热器21的高温水出水端(置于图中第一换热器21的左下方)连接导通,电锅炉10的进水端与第一换热器21的高温水出水端连通的通路上设有第一水泵51。
所以在进行应用时,第一水泵51的工作能够实现电锅炉10与第一换热器21的闭环水源流动;其中,此实施例还优选设置电锅炉10的出水端与第一换热器21的高温水进水端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一阀门61,电锅炉10的进水端与第一水泵51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二阀门62,即可通过控制第一阀门61和第二阀门62的启闭实现电锅炉10与第一换热器21的换热控制。
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器21的低温水出水端(置于图中第一换热器21的右上方)与蓄热罐30的高温水进水端(置于图中蓄热罐30的左上方)连接导通,第一换热器21的低温水进水端(置于图中第一换热器21的右下方)与蓄热罐30的高温水出水端(置于图中蓄热罐30的左下方)连接导通,第一换热器21的低温水进水端与蓄热罐30的高温水出水端连通的通路上设有第二水泵52。
所以在进行应用时,第二水泵52的工作能够实现蓄热罐30与第一换热器21的闭环水源流动;其中,此实施例还优选设置第一换热器21的低温水出水端与蓄热罐30的高温水进水端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三阀门63,即可通过控制第三阀门63的启闭实现蓄热罐30高温水进水端与第一换热器21低温水出水端的通闭控制。
如图1所示,蓄热罐30的低温水出水端(置于图中蓄热罐30的右上方)与第二换热器22的高温水进水端(置于图中第二换热器22的左上方)连接导通,蓄热罐30的低温水出水端与第二换热器22的高温水进水端连通的通路上设有第三水泵53,蓄热罐30的低温水进水端(置于图中蓄热罐30的右下方)与第二换热器22的高温水出水端(置于图中第二换热器22的左下方)连接导通,蓄热罐30的低温水进水端与蓄热罐30的高温水出水端连接导通。
所以在进行应用时,第三水泵53的工作能够实现蓄热罐30与第二换热器22的闭环水源流动;其中,此实施例还优选设置蓄热罐30的低温水出水端与第三水泵53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四阀门64,蓄热罐30的低温水进水端与第二换热器22的高温水出水端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五阀门65,蓄热罐30的高温水出水端与第二水泵52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六阀门66,即可通过控制第四阀门64和第五阀门65的启闭实现蓄热罐30与第二换热器22的换热控制,可通过控制第六阀门66的启闭实现蓄热罐30高温水出水端与第一换热器21低温水进水端的通闭。
另外,此实施例还优选设置蓄热罐30的低温水出水端与第四阀门64连接的通路上设有流量计70,从而便于了解蓄热罐30的工作状态。
如图1所示,第二换热器22的低温水出水端(置于图中第二换热器22的右上方)与第二换热器22的低温水进水端(置于图中第二换热器22右下方)通过加热管40连接导通,第二换热器22的低温水进水端与加热管40连接的通路上有第四水泵54。
所以在进行应用时,第四水泵54的工作能够实现加热管40与第二换热器22的闭环水源流动。
如图2所示,加热管40呈缠绕状布置,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后,则可确保对鱼塘80的加热更加均匀高效。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鱼塘加热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锅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蓄热罐和加热管;
所述电锅炉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
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温水交换管路闭环连接;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低温水交换管路与所述加热管闭环连接;
所述加热管用于放置在鱼塘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锅炉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水进水端连接导通,所述电锅炉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水出水端连接导通,所述电锅炉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水出水端连通的通路上设有第一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锅炉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水进水端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电锅炉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水泵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二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温水出水端与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进水端连接导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温水进水端与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出水端连接导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温水进水端与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出水端连通的通路上设有第二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温水出水端与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进水端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温水进水端连接导通,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温水进水端连通的通路上设有第三水泵,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进水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温水出水端连接导通,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进水端与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出水端连接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出水端与所述第三水泵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进水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温水出水端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蓄热罐的高温水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水泵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六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罐的低温水出水端与所述第四阀门连接的通路上设有流量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低温水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低温水进水端通过所述加热管连接导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低温水进水端与所述加热管连接的通路上有第四水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呈缠绕状布置。
CN202121276677.XU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用于鱼塘加热的节能装置 Active CN215224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6677.XU CN215224084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用于鱼塘加热的节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6677.XU CN215224084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用于鱼塘加热的节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4084U true CN215224084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77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76677.XU Active CN215224084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用于鱼塘加热的节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40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5706B (zh) 太阳能相变蓄热器耦合气流循环装置的温室大棚
CN201463107U (zh) 集中储热的交换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CN108849698A (zh) 一种使用热泵的恒温水产养殖池
CN110836573A (zh) 一种基于正交优化的太阳能-热泵联合的亳菊烘干系统
CN201177318Y (zh) 一种太阳能集中集热分户水箱交换供热系统
CN201731647U (zh) 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CN107388337B (zh) 一种分布式高效节能相变储热系统
CN215224084U (zh) 一种用于鱼塘加热的节能装置
CN208042270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谷电相变供暖系统
CN201488125U (zh) 一种太阳能集中集热分户水箱交换供热系统
CN213427338U (zh) 一种温室大棚供暖系统
CN206150218U (zh) 太阳能加热式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
CN201306827Y (zh) 电感应加热器及装有电感应加热器的采暖装置
CN208936561U (zh) 外加蓄热水箱式固体蓄热电加热系统
CN201289152Y (zh) 太阳能-电能互补型采暖用换热装置
CN201212703Y (zh) 真空超导与太阳能集热组合采热装置
CN114459163A (zh) 一种太阳能双水箱供热系统
CN210373668U (zh) 一种供暖系统
CN108387003B (zh) 一种智能开水控制系统
CN209744510U (zh) 一种家庭供暖系统
CN108386993B (zh) 智能开水装置
CN208090797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谷电相变供暖系统
CN201527116U (zh) 承压换热即热式恒温太阳能热水器
CN111664669A (zh) 一种基于正交优化分析的太阳能-热泵联合的亳菊烘干系统
CN206786831U (zh) 太阳能建筑采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