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1827U - 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 - Google Patents

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1827U
CN215221827U CN202120626923.3U CN202120626923U CN215221827U CN 215221827 U CN215221827 U CN 215221827U CN 202120626923 U CN202120626923 U CN 202120626923U CN 215221827 U CN215221827 U CN 215221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dual
controller
pow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269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渡江
詹泽鑫
於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269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1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1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1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包括:切换开关、采样电路、控制器,控制器内集成有:至少一个通讯端子,每个通讯端子与一个外置互联互通模块电连接,切换开关的一端电连接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采样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切换开关的另一端,用于采集供电电源输出的输出参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以输出输出参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用于在输出参数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时,控制切换开关进行闭合切换,以使得供电电源的供电断开,待切换电源的供电导通。通过本申请实现多种通信模块的智能配置。

Description

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
背景技术
在低压电器领域,人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大型场合一般都要求配备两路电源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在现有的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中,仅具有单一的通信模块,可通过向通信模块发送切换控制信号,控制切换开关在两路电源中进行切换。
但单一的通信模块不能应对不同客户的通信需求,使得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适配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以便实现多种通信模块的智能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所述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包括:切换开关、采样电路、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集成有:至少一个通讯端子,每个通讯端子与一个外置互联互通模块电连接;
所述切换开关的一端电连接常用电源或备用电源;
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另一端,用于采集供电电源输出的输出参数;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以输出所述输出参数;所述供电电源为所述常用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中的任一电源;
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用于在所述输出参数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时,控制所述切换开关进行闭合切换,以使得所述供电电源的供电断开,待切换电源的供电导通;所述待切换电源为所述常用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中所述供电电源之外的另一电源。
可选的,所述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切换开关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还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供电端。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内还集成有: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通信连接,以传输所述控制器的设备信息和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内还集成有:串行通信模块,所述串行通信模块用于通过串行通信总线与远程控制设备通信连接,以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操作指令。
可选的,所述外置互联互通模块为移动通讯模块、无线局域网模块或传输控制模块中的任一种。
可选的,所述无线局域网模块为无线保真模块。
可选的,所述传输控制模块为传输控制/网际模块。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上集成有:可分离的触控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包括:常用电源、备用电源和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所述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中的切换开关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常用电源或所述备用电源。
可选的,所述常用电源为市电电源,所述备用电源为绿色能源。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其中,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包括:切换开关、采样电路、控制器;控制器内集成有:至少一个通讯端子,每个通讯端子用于与一个外置互联互通模块电连接,切换开关的一端电连接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采样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切换开关的另一端,用于采集供电电源输出的输出参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以输出输出参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用于在输出参数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时,控制切换开关进行闭合切换,以使得供电电源的供电断开,待切换电源的供电导通。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根据客户需求通过通讯端子配置不同的通讯模块,以实现对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通讯模块的扩展,通过扩展的通讯模块可对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进行多种通讯方式的远程监控、远程控制,提高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和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包括:切换开关11、采样电路12、控制器13;控制器13内集成有:至少一个通讯端子17,每个通讯端子与一个外置互联互通模块41电连接。
切换开关11的一端电连接常用电源21或备用电源22,采样电路12的输入端电连接切换开关11的另一端,用于采集供电电源输出的输出参数;采样电路12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13的输入端,以输出输出参数;供电电源为常用电源21和备用电源22中的任一电源。
控制器13的输出端电连接切换开关11的控制端,用于在输出参数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时,控制切换开关11进行闭合切换,以使得供电电源的供电断开,待切换电源的供电导通;待切换电源为常用电源21和备用电源22中供电电源之外的另一电源。
具体的,若供电电源为常用电源21,待切换电源为备用电源22,则切换开关11使常用电源21的供电导通,切换开关11使备用电源22的供电断开,通过常用电源21向继电动作机30构输出交流电。采样电路12采集常用电源21输出的输出参数,并将输出参数输出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判断常用电源21的输出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切换条件,若常用电源21的输出参数满足预设切换条件,则控制器13向切换开关11发送切换控制信号,是切换开关11进行闭合切换,即将切换开关11的闭合从常用电源21切换至备用电源22,使常用电源21的供电断开,使备用电源22的供电导通。
若供电电源为备用电源22,待切换电源为常用电源21,则切换开关11使备用电源22的供电导通,切换开关11使常用电源21的供电断开,通过备用电源22向继电动作机30构输出交流电。采样电路12采集备用电源22输出的输出参数,并将输出参数输出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判断备用电源22的输出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切换条件,若备用电源22的输出参数满足预设切换条件,则控制器13向切换开关11发送切换控制信号,使切换开关11进行闭合切换,即将切换开关11的闭合从备用电源22切换至常用电源21,使备用电源22的供电断开,使常用电源21的供电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常用电源为电网,备用电源可以为备用电网,也可以为发电机,发电机例如可通过新能源,如太阳、风力等进行发电。
示例的,若采样电路12采集的供电电源输出的输出参数为电流参数,则预设切换条件为电流参数大于电流参数阈值。通过采集电流参数,避免供电电源在向继电动作机构30输出交流电时过流,保护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和继电动作机构。
若采样电路12采集的供电电源输出的输出参数为电压参数,则预设切换条件为电压参数大于电压参数阈值。通过采集电压参数,避免供电电源在向继电动作机构30输出交流电时过压,保护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和继电动作机构。
若采样电路12采集的供电电源输出的输出参数为频率参数,则预设切换条件为频率参数不在预设频率参数范围内。通过采集频率参数,避免供电电源在向继电动作机构输出交流电时输出频率过低或过高,保护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向继电动作机构正常供电。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常用电源21和备用电源22通过接触器与继电动作机构30的交流输入端采用三相四线的方式连接,三相四线的四线是指A、B、C、N,即三相电的三条相线A、B、C和零线N。常用电源21和备用电源分别通过三条相线A、B、C和零线N电连接切换开关11的一端。
若采样电路12采集的供电电源输出的输出参数为相位差,则预设切换条件为相位差不等于120°。通过采集相位差,避免供电电源与继电动作机构电连接的三条相线A、B、C接反。
若采样电路12采集的供电电源输出的输出参数为三相不平衡度参数,则预设切换条件为三相不平衡度参数大于不平衡度参数阈值。通过采集三相不平衡度参数,减少因三相不平衡度异常对供电电源与继电动作机构的不良影响。
每个通讯端子17与一个外置互联互通模块41电连接,以为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提供扩展的通信模块。客户在使用该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时,可根据通信需求,在通讯端子17上电连接一个具有特定通讯功能的外置互联互通模块41。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13内集成有通讯端子17是指通讯端子17设置在控制器13所在的主板上。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每个外置互联互通模块41可以为移动通讯模块411、无线局域网模块412或传输控制模块413中的任一种。
具体的,通信端子17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移动通讯模块411、无线局域网模块412和传输控制模块413均可通过通信端子17与控制器13通信连接。
移动通讯模块411可与移动通讯设备进行移动通讯,以对双电源控制电路进行远程监控,并通过移动通讯设备向控制器发送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以为控制切换开关11进行切换的切换控制信号,根据该切换控制信号,实现远程控制切换开关11从供电电源切换至待切换电源。
无线局域网模块412可与接入同一无线局域网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局域网通讯,以对双电源控制电路进行远程监控,并通过电子设备向控制器发送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以为控制切换开关11进行切换的切换控制信号,根据该切换控制信号,实现远程控制切换开关11从供电电源切换至待切换电源。
传输控制模块413可与同一传输控制协议的电子设备通信连接,以对双电源控制电路进行远程监控,并通过电子设备向控制器发送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以为控制切换开关11进行切换的切换控制信号,根据该切换控制信号,实现远程控制切换开关11从供电电源切换至待切换电源。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移动通讯模块411可以为2G通讯模块、3G通信模块或4G通信模块,移动通信模块411还可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行扩展,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无线局域网模块412可以为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模块。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传输控制模块413可以为传输控制/网际(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模块。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通过直流供电源为控制器13供电。示例的,直流供电源可以为电池模块。
在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通过交直流电源模块将电网或发电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控制器13供电;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还包括:电源模块14。
切换开关11的另一端电连接电源模块14,电源模块14还电连接控制器13的供电端。
具体的,电源模块14为将电网或发电机的交流电转换为可供控制器13工作的直流电的交直流电源模块,电源模块14连接切换开关11的另一端。若切换开关11控制常用电源21的供电导通,控制备用电源22的供电断开,则电源模块14将常用电源21的输入电压转换为可以使控制器13工作的工作电压。若切换开关11控制备用电源22的供电导通,控制常用电源21的供电断开,则电源模块14将备用电源22的输入电压转换为可以使控制器13工作的工作电压。示例的,若常用电源21和备用电源22为电网,则输入电压为市电电压;若常用电源21和备用电源22为发电机,则输入电压为发电电压。控制器13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包括:切换开关、采样电路、控制器,切换开关的一端电连接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切换开关的另一端电连接继电动作机构的交流输入端;采样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切换开关的另一端,用于采集供电电源输出的输出参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以输出输出参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用于在输出参数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时,控制切换开关进行闭合切换,以使得供电电源的供电断开,待切换电源的供电导通;控制器内集成有:至少一个通讯端子,每个通讯端子用于与一个外置互联互通模块电连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可根据客户需求通过通讯端子配置不同的通讯模块,以实现对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通讯模块的扩展,通过扩展的通讯模块可对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进行多种通讯方式的远程监控、远程控制,提高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智能化。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控制器13内集成有: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15,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15用于与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通信连接。
具体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15(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为具有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模块,与同样具有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功能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通过近距离接触的方式通信连接,以将控制器13的设备信息和状态信息发送给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示例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为安装有NFC模块的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控制器13的设备信息包括:控制器13的型号、编号等,状态信息包括:控制器13的参数信息、故障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13内集成有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15是指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15设置在控制器13所在的主板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控制器内集成有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通信连接,以传输控制器的设备信息和状态信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可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控制器的设备信息和状态信息,便于客户对控制器进行了解,以及监控控制器的工作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控制器13内还集成有:串行通信模块16,串行通信模块16用于通过串行通信总线与远程控制设备通信连接。
具体的,串行通信模块16为具有长距离通信功能的通信模块,通过串行总线与远程控制设备通信连接,远程控制设备可通过串行总线向串行通信模块16发送操作指令。示例的,操作指令包括参数修改指令和远程切换指令;参数修改指令可修改预设切换条件,远程切换指令可远程控制切换开关进行闭合切换,以使得所述供电电源的供电断开,待切换电源的供电导通。串行通信模块16例如可以为485通信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13内集成有串行通信模块16是指串行通信模块16设置在控制器13所在的主板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控制器内集成有串行通信模块,串行通信模块用于通过串行通信总线与远程控制设备通信连接,以向控制器发送操作指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可远程修改预设切换条件,也可以远程控制切换开关进行闭合切换,实现双电源智能切换。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控制器13上还集成有:可分离的触控屏18。
具体的,触控屏18集成在控制器13所在的主板上,并可通过连接端子的形式实现可分离或可拆卸。触控屏18可用于对预设切换条件进行修改,还可以在触控屏上显示当前供电电源为常用电源21或备用电源22。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包括:常用电源、备用电源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中的切换开关的一端电连接常用电源或备用电源。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常用电源为市电电源,备用电源为绿色能源。
示例的,绿色能源可以为风电能源、水电能源、光伏能源、潮汐能源等。
具体的,常用电源采用市电电源,备用电源采用风力发电电源、火力发电电源或水力发电电源等新能源发电电源,可在市电电源的用电量超出电价梯度政策的最低电价用电量,或在市电电源用电高发时段,如晚间阶段,此时市电电源供电不稳定,可切换至备用电源进行供电。
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包括:切换开关、采样电路、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集成有:至少一个通讯端子,每个通讯端子与一个外置互联互通模块电连接;
所述切换开关的一端电连接常用电源或备用电源;
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另一端,用于采集供电电源输出的输出参数;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以输出所述输出参数;所述供电电源为所述常用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中的任一电源;
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用于在所述输出参数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时,控制所述切换开关进行闭合切换,以使得所述供电电源的供电断开,待切换电源的供电导通;所述待切换电源为所述常用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中所述供电电源之外的另一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切换开关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还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供电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还集成有: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通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还集成有:串行通信模块,所述串行通信模块用于通过串行通信总线与远程控制设备通信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互联互通模块为移动通讯模块、无线局域网模块或传输控制模块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局域网模块为无线保真模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控制模块为传输控制/网际模块。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集成有:可分离的触控屏。
9.一种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常用电源、备用电源和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所述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中的切换开关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常用电源或所述备用电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常用电源为市电电源,所述备用电源为绿色能源。
CN202120626923.3U 2021-03-26 2021-03-26 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 Active CN215221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6923.3U CN215221827U (zh) 2021-03-26 2021-03-26 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6923.3U CN215221827U (zh) 2021-03-26 2021-03-26 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1827U true CN215221827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4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26923.3U Active CN215221827U (zh) 2021-03-26 2021-03-26 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1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1208B (zh) 多路供电智能调度管理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3119606U (zh) 一种智能型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控制器
CN208478943U (zh) 一种远程控制智能家居配电箱
CN104242338A (zh)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变电站用微网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90181679A1 (en) Smart switching panel for secondary power supply
CA3115434A1 (en) Integrated electric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architecture
CN202285349U (zh) 多制式模块化eps应急电源
CN102842915A (zh) 一种具备信息集成功能的并网逆变器
CN110190585B (zh) 带有无线传输功能的b型剩余电流监控及动作断路器
CN203760864U (zh) 具有远程监测功能的配网自动化柱上开关柜
CN215221827U (zh) 双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双电源智能切换开关
CN201286011Y (zh) 一种低压电动机保护控制器
CN113615030A (zh) 一种电源转换装置及电源系统
CN112583113A (zh) 一种智能电源管理系统
CN202374043U (zh) 环网柜智能控制装置
CN210806749U (zh) 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并离网切换电路
CN202856451U (zh) 一种微型智能直流电源
CN217983231U (zh) 一种云配电智能断路器
CN202373969U (zh) 智能电流保护装置
CN220188882U (zh) 一种集控箱
CN111463903A (zh) 智慧灯杆配电柜
CN216672603U (zh) 一种智能电网故障自愈控制系统
CN216901360U (zh) 一种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CN212231172U (zh) 一种基于nb-iot的家用智能断路器
CN213185626U (zh) 智慧灯杆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