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1613U - 大负荷液压夹具 - Google Patents

大负荷液压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1613U
CN215201613U CN202121140648.0U CN202121140648U CN215201613U CN 215201613 U CN215201613 U CN 215201613U CN 202121140648 U CN202121140648 U CN 202121140648U CN 215201613 U CN215201613 U CN 215201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anchor clamps
fixed connection
drive division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406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经纬
张书山
丁华勇
谢浩俊
陈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Wmc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Wmc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Wmc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Wmc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406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1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1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1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负荷液压夹具,包括对称设置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上夹具与下夹具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座、驱动部、传动部和夹持部,所述驱动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且输出端与所述传动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部远离所述驱动部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部包括中部的传动件和位于所述传动件两侧的稳固件,所述稳固件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具有固定座、驱动部、传动部和夹持部的上夹具和下夹具技术方案,从而能够在检测过程中,保证样条受力更为稳定,检测精度更高的效果。

Description

大负荷液压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大负荷液压夹具。
背景技术
碳纤维,玻璃纤维及其它聚合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风电、航空航天以及轨道交通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也成为其开发和应用的重要环节,压缩试验是测定材料在轴向静压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的试验,由于复合材料压缩试验样条厚度从一毫米逐步拓展至几十毫米,传统的压缩夹具以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载荷需求。
现有技术中,压缩夹具对测试样条的加载模式主要包括剪切加载模式和端部加载模式,然而在压缩测试过程中,随着对样条附加的载荷的增大,固定样件所需要的夹持力也越大,传统的端部加载模式无法保证对样条两端夹持力的稳定性,容易造成样条端部破坏等现象,无法精确的测试出样条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持稳定性更高的大负荷液压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大负荷液压夹具,包括对称设置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上夹具与下夹具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座、驱动部、传动部和夹持部,所述驱动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且输出端与所述传动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部远离所述驱动部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部包括中部的传动件和位于所述传动件两侧的稳固件,所述稳固件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传动件两侧的稳固件能够在检测的过程中保持受力更为稳定,而且受力更为均匀,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稳固件朝向所述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弧形调节板,所述夹持部开设有供所述弧形调节板安装的第一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调节板能够在夹持的过程中,进行微调,进一步提高受力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件朝向所述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矩形连接块,所述夹持部的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矩形连接块安装的第二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连接块与夹持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更高,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矩形连接块的侧面开设有贯通设置的腰型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贯通设置的腰型孔能够方便定位销对矩形连接块和传动件之间进行固定,而且不会在移动过程中,腰型孔的内部不会受力,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精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传动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块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的配合下,能够对样条进行稳定的夹持,避免样条脱落,而且定位块能够对样条的位置进行校正,保持其处于竖直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等高限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等高限位柱能够保证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的间距一直,避免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的四角设置有贯通设置的导柱,所述导柱的顶部设置有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柱连接的吊环稳定性较高,而且吊环方便将设备进行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采用了具有固定座、驱动部、传动部和夹持部的上夹具和下夹具技术方案,从而能够在检测过程中,保证样条受力更为稳定,检测精度更高的效果;
2.采用了具有弧形调节板的稳固件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在夹持过程中进行微调,保证受力后稳定性的效果;
3.采用了在传动件的一侧设置的具有腰型孔的矩形连接块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在检测过程中,保证夹持部与传动部之间连接稳定性较高,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纵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横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传动部的爆炸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1、上夹具;2、下夹具;3、固定座;4、驱动部;5、传动部;51、传动件;52、稳固件;53、连接板;54、弧形调节板;55、矩形连接块;551、腰型孔;6、夹持部;61、第一安装槽;62、第二安装槽;63、第一夹持块;64、第二夹持块;65、定位块;7、等高限位柱;8、导柱;9、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大负荷液压夹具,包括对称设置上夹具1和下夹具2,上夹具1和下夹具2的四角设置有贯通设置的导柱8,导柱8的顶部设置有吊环9,利用吊环9方便对设备进行移动,导柱8能够提高设备连接的稳定性,上夹具1和下夹具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等高限位柱7,等高限位柱7能够保证上夹具1与下夹具2之间各处的间距一致,避免发生偏移。
上夹具1与下夹具2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座3、驱动部4、传动部5和夹持部6;驱动部4安装在固定座3的一侧,且输出端穿过固定座3的一侧与传动部5固定连接,传动部5远离驱动部4的一端与夹持部6固定连接,传动部5包括中部的传动件51和位于传动件51两侧的稳固件52,稳固件52的一端与夹持部6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53,通过连接板53将传动件51和稳固件52与驱动部4相连接,稳定性较高,而且受力更为稳定,夹持部6固定安装在固定座3的内部,方便对样条进行夹持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4采用液压油缸,且为了保证设备的密封性,液压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开设在其远离传动部5的一侧。
夹持部6包括第一夹持块63和第二夹持块64,第一夹持块63与传动部5固定连接,第二夹持块64与固定座3固定连接,第一夹持块63和第二夹持块64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块65,利用定位块65能够保证样条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保持其稳定性。
稳固件52朝向夹持部6的一侧设置有弧形调节板54,第一夹持块63开设有供弧形调节板54安装的第一安装槽61。在弧形调板的带动下,在进行夹持过程中,能够进行微调,从而保证第一夹持块63受力更为稳定,保持样条竖直。
传动件51朝向夹持部6的一侧设置有矩形连接块55,第一夹持块63的表面开设有供矩形连接块55安装的第二安装槽62,矩形连接块55具有连接稳定性极高,两侧受力更为均衡,传递效率较高,并且矩形连接块55的侧面开设有贯通设置的腰型孔551,腰型孔551的内部可以设置固定销对矩形连接块55与第一夹持块63之间加固,并且在夹持过程中,位于腰型孔551内部的固定销不会受到驱动部4的挤压力,从而提高传动件51与第一夹持块6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大负荷液压夹具,包括对称设置上夹具(1)和下夹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1)与下夹具(2)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座(3)、驱动部(4)、传动部(5)和夹持部(6),所述驱动部(4)安装在所述固定座(3)的一侧,且输出端与所述传动部(5)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部(5)远离所述驱动部(4)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6)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部(5)包括中部的传动件(51)和位于所述传动件(51)两侧的稳固件(52),所述稳固件(52)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6)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负荷液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件(52)朝向所述夹持部(6)的一侧设置有弧形调节板(54),所述夹持部(6)开设有供所述弧形调节板(54)安装的第一安装槽(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负荷液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51)朝向所述夹持部(6)的一侧设置有矩形连接块(55),所述夹持部(6)的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矩形连接块(55)安装的第二安装槽(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负荷液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连接块(55)的侧面开设有贯通设置的腰型孔(5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负荷液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6)包括第一夹持块(63)和第二夹持块(64),所述第一夹持块(63)与所述传动部(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块(64)与所述固定座(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63)和第二夹持块(64)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块(6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负荷液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1)和下夹具(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等高限位柱(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负荷液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1)和下夹具(2)的四角设置有贯通设置的导柱(8),所述导柱(8)的顶部设置有吊环(9)。
CN202121140648.0U 2021-05-26 2021-05-26 大负荷液压夹具 Active CN215201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0648.0U CN215201613U (zh) 2021-05-26 2021-05-26 大负荷液压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0648.0U CN215201613U (zh) 2021-05-26 2021-05-26 大负荷液压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1613U true CN215201613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21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40648.0U Active CN215201613U (zh) 2021-05-26 2021-05-26 大负荷液压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1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4358B (zh) 侧边自由的长桁截止端试验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2614598U (zh) 高强度钢板拉伸辅助夹紧装置
CN105067238A (zh) 一种弹性元件大载荷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及安装方法
CN111044372A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的拉拔力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281681Y (zh) 非金属压缩性能测试夹具
CN111965013A (zh) 吸能锚索拉伸试验夹具、设备及方法
CN111693371A (zh)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的测试工装
CN211927506U (zh) 一种侧边自由的长桁截止端试验测试装置
CN215201613U (zh) 大负荷液压夹具
CN204366359U (zh) 一种用于小型油缸的拆装机
CN215148395U (zh)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试件加强片固化的辅助夹具
CN211179280U (zh) 一套新型楔形体悬臂梁加载装置
CN115655869A (zh) 一种多向混合拉剪加载试验夹具及试验方法
CN211528057U (zh) 一种可在拉伸试验机上进行压缩蠕变试验的装置
CN113252439A (zh) 一种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试验夹持装置
CN211248953U (zh) 一种半挂车纵梁拼焊工装
CN210014986U (zh) 一种高铁设备舱支撑槽疲劳测试夹具
CN110618027A (zh) 一套新型楔形体悬臂梁加载装置
CN217819689U (zh) 一种可装配式的复合材料板材压缩性能测试夹具
CN203101170U (zh) 一种用于检测电子万能试验机滞回性能的夹具
CN219757899U (zh) 一种用于高应变速率焊点十字拉伸测试的专用夹具
CN215218313U (zh) 一种卧式样条测试设备
CN112945714B (zh) 一种基于拉脱试验的装夹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494686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的张拉接桩器
CN220671139U (zh) 一种方便夹持的抗拉强度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