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99023U - 一种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99023U CN215199023U CN202121154157.1U CN202121154157U CN215199023U CN 215199023 U CN215199023 U CN 215199023U CN 202121154157 U CN202121154157 U CN 202121154157U CN 215199023 U CN215199023 U CN 2151990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necking
- thin
- thin pipe
- inf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包括用于将铜管拉伸为薄管的拉伸机构、用于对拉伸后的薄管内充入高压气体并将薄管两端焊接封闭的充压焊接机构、用于将充压后的薄管进行矫直的矫直机构,先通过拉伸机构将铜管拉伸为超薄管,再将超薄管送入充压焊接机构,通过充压焊接机构对超薄管内充入高压气体,并在充入压力后将其两端封闭,保持管内压力。在保持管内压力的情况下,再通过常规的矫直机构对超薄管进行矫直纠圆。通过保压矫直,即完成了矫直,同时也保障铜管的圆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管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热管为中空管体,其内腔沟槽内设置毛细芯,管体内设有冷凝液,使用时,热管一端接发热源,发热源的热量传导到热管内,热管内的冷凝液受热蒸发,蒸汽从管体内腔流动至热管另一端时冷凝成液体并通过沟槽内毛细芯的毛细效应回流至热管接发热源的一端,再次受热蒸发-冷凝循环,在蒸发-冷凝的过程中达到散热。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对热管的薄型化要求越来越高,一般壁厚做到0.12mm以下都叫做超薄铜管,5G手机的散热系统开始大量选用超薄管做的热管。超薄铜管由于壁厚非常薄,为此经过加工过后的管其椭圆度非常大,现有的常规矫直工艺都是用辊轮进行矫直加工,通过常规矫直工艺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旨在生产出高圆度的超薄铜管。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包括用于将铜管拉伸为薄管的拉伸机构、用于对拉伸后的薄管内充入高压气体并将薄管两端焊接封闭的充压焊接机构、用于将充压后的薄管进行矫直的矫直机构。
优选地,所述充压焊接机构包括用于对薄管的两端端口进行缩口的双头缩口单元、充气封口单元和焊接密封单元,所述充气封口单元包括位于薄管两缩口端的压扁封口装置、位于薄管两缩口端的剪切装置、位于薄管其中一缩口端的抽气装置和位于薄管另一缩口端的充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抽气气缸和连接在所述抽气气缸的活动端的抽气头以及通过气管与所述抽气头连通的抽气主机,所述抽气气缸带动所述抽气头朝向所述薄管其中一缩口端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气缸和连接在所述充气气缸的活动端的充气头以及与通过气管与所述充气头连通的充气主机,所述充气气缸带动所述充气头朝向所述薄管其中另一缩口端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压扁封口装置包括位于薄管两缩口端两侧的压扁气缸和连接在所述压扁气缸的活动端的压扁模具,所述压扁气缸带动所述压扁模具朝向薄管的缩口端的径向方向运动;所述剪切装置包括位于薄管两缩口端一侧的剪切气缸和连接在所述剪切气缸的活动端的剪切头,所述剪切气缸带动所述剪切头朝向薄管的缩口端的径向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焊接密封单元包括分别位于薄管的两缩口端的焊接头。
优选地,所述矫直机构为五辊矫直机构或七辊矫直机构。
优选地,所述充压焊接机构对薄管内腔充入高压气体,其压力设置为P=350*t/(D-0.8*t);P为压力,单位Mpa;D为管外径,单位mm;t为管平均壁厚,单位mm。
本实用新型的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包括用于将铜管拉伸为薄管的拉伸机构、用于对拉伸后的薄管内充入高压气体并将薄管两端焊接封闭的充压焊接机构、用于将充压后的薄管进行矫直的矫直机构,先通过拉伸机构将铜管拉伸为超薄管,再将超薄管送入充压焊接机构,通过充压焊接机构对超薄管内充入高压气体,并在充入压力后将其两端封闭,保持管内压力。在保持管内压力的情况下,再通过常规的矫直机构对超薄管进行矫直纠圆。
此设备将铜管外径的最大最小差值(D1-D2)由0.10mm以上,减少到0.03mm以下。通过保压矫直,即完成了矫直,同时也保障铜管的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的充压焊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的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的一实施例:
一种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包括用于将铜管拉伸为薄管的拉伸机构、用于对拉伸后的薄管内充入高压气体并将薄管两端焊接封闭的充压焊接机构、用于将充压后的薄管进行矫直的矫直机构。
拉伸机构为现有常规的铜管拉伸机构,其具体结构不在赘述。矫直机构为现有常规的五辊矫直机构或七辊矫直机构,其具体结构不在赘述。先通过拉伸机构将铜管拉伸为超薄管10,再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超薄管10送入充压焊接机构中进行充压并端口焊接封闭,再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保压的超薄管10送入矫直机构中进行矫直纠圆,最后出料。
充压焊接机构包括至少两相对间隔设置的上料架1、用于对薄管的两端端口进行缩口的双头缩口单元、充气封口单元和焊接密封单元。上料架1上设有用于放置超薄管10的U型、V型或半圆形的放置槽,超薄管10放置在放置槽内。
双头缩口单元包括用于放置超薄管10的缩口支架、位于缩口支架两端的缩口气缸21、连接在缩口气缸21的活动端的缩口机2以及设置在缩口机2下方的滑轨,缩口机2滑动安装在滑轨上。上料架1上的放置槽内超薄管10通过机械手抓取到缩口支架上,接着缩口气缸21推动缩口机2至缩口工位,使缩口支架上的超薄管10的两端插入相应的缩口机2的缩口孔中,由缩口机2进行缩口。
充气封口单元包括用于放置超薄管10的充气支架、位于充气支架两端的压扁封口装置、位于充气支架两端的剪切装置、位于充气支架其中一端的抽气装置和位于充气支架另一端的充气装置。
抽气装置包括抽气气缸31和连接在抽气气缸31的活动端的抽气头3以及通过气管与抽气头3连通的抽气主机,抽气气缸31带动抽气头3朝向充气支架上的超薄管10其中一缩口端的轴向方向运动。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气缸41和连接在充气气缸41的活动端的充气头4以及与通过气管与充气头4连通的充气主机,充气气缸41带动充气头4朝向充气支架上的超薄管10其中另一缩口端的轴向方向运动。
压扁封口装置包括位于充气支架上的超薄管10两缩口端两侧的压扁气缸51和连接在压扁气缸51的活动端的压扁模具5,压扁气缸51带动压扁模具5朝向超薄管10的缩口端的径向方向运动。剪切装置包括位于充气支架上的超薄管10两缩口端一侧的剪切气缸61和连接在剪切气缸61的活动端的剪切头6,剪切装置位于压扁封口装置的前侧,剪切气缸61带动剪切头6朝向超薄管10的缩口端的径向方向运动。
缩口支架上的超薄管10经缩口机2缩口后由机械手抓取至充气支架上,接着抽气气缸31推动抽气头3插入充气支架上的超薄管10的其中一缩口端内,充气气缸41推动充气头4插入充气支架上的超薄管10的另一缩口端内,由抽气装置和充气装置对超薄管10先进行抽气再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抽气气缸31带动抽气头3脱离超薄管10,充气气缸41带动充气头4脱离超薄管10;接着,压扁气缸51带动压扁模具5朝向超薄管10的缩口端挤压,使其封口;再由剪切气缸61带动剪切头6将超薄管10的压扁前端剪切。
其中,充压焊接机构对薄管内腔充入高压氮气,其压力设置为P=350*t/(D-0.8*t);P为压力,单位Mpa;D为管外径,单位mm;t为管平均壁厚,单位mm。
焊接密封单元包括用于放置充气封口后的超薄管10的焊接支架、位于焊接支架两端的焊接气缸71和与焊接气缸71的活动端连接的焊接头7,焊接头7正对焊接支架的端部,焊接气缸71带动焊接头7朝向焊接支架上的超薄管10的轴向方向运动。充气支架上的超薄管10经充气封口后由机械手抓取至焊接支架上,接着焊接气缸71带动焊接头7运动至焊接支架上的超薄管10端部,再由焊接头7对超薄管10的封口处进行焊接,使超薄管10两端呈密封状态。充气密封后的超薄管10经由人工或机械手送至矫直机构中进行矫直。
本设备先通过拉伸机构将铜管拉伸为超薄管10,再将超薄管10送入充压焊接机构,通过充压焊接机构对超薄管10内充入高压气体,并在充入压力后将其两端封闭,保持管内压力。在保持管内压力的情况下,再通过常规的矫直机构对超薄管10进行矫直纠圆。此设备将铜管外径的最大最小差值(D1-D2)由0.10mm以上,减少到0.03mm以下。通过保压矫直,即完成了矫直,同时也保障铜管的圆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铜管拉伸为薄管的拉伸机构、用于对拉伸后的薄管内充入高压气体并将薄管两端焊接封闭的充压焊接机构、用于将充压后的薄管进行矫直的矫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压焊接机构包括用于对薄管的两端端口进行缩口的双头缩口单元、充气封口单元和焊接密封单元,所述充气封口单元包括位于薄管两缩口端的压扁封口装置、位于薄管两缩口端的剪切装置、位于薄管其中一缩口端的抽气装置和位于薄管另一缩口端的充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抽气气缸和连接在所述抽气气缸的活动端的抽气头以及通过气管与所述抽气头连通的抽气主机,所述抽气气缸带动所述抽气头朝向所述薄管其中一缩口端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气缸和连接在所述充气气缸的活动端的充气头以及与通过气管与所述充气头连通的充气主机,所述充气气缸带动所述充气头朝向所述薄管其中另一缩口端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压扁封口装置包括位于薄管两缩口端两侧的压扁气缸和连接在所述压扁气缸的活动端的压扁模具,所述压扁气缸带动所述压扁模具朝向薄管的缩口端的径向方向运动;所述剪切装置包括位于薄管两缩口端一侧的剪切气缸和连接在所述剪切气缸的活动端的剪切头,所述剪切气缸带动所述剪切头朝向薄管的缩口端的径向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密封单元包括分别位于薄管的两缩口端的焊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机构为五辊矫直机构或七辊矫直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压焊接机构对薄管内腔充入高压气体,其压力设置为P=350*t/(D-0.8*t);P为压力,单位Mpa;D为管外径,单位mm;t为管平均壁厚,单位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54157.1U CN215199023U (zh) | 2021-05-26 | 2021-05-26 | 一种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54157.1U CN215199023U (zh) | 2021-05-26 | 2021-05-26 | 一种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99023U true CN215199023U (zh) | 2021-12-17 |
Family
ID=79421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54157.1U Active CN215199023U (zh) | 2021-05-26 | 2021-05-26 | 一种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99023U (zh) |
-
2021
- 2021-05-26 CN CN202121154157.1U patent/CN2151990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397449B1 (en) | Method for expansion forming of tubing | |
JPS61245920A (ja) | 引張り成形法 | |
EP0693981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stretch forming of elongated hollow metal sections | |
TWI542419B (zh) | Composite pip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
US2336524A (en) | Combination straightener and tester for pipes | |
CN215199023U (zh) | 一种高圆度超薄管生产设备 | |
EP0693980B1 (en) | Flexible constrai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stretch forming of elongated hollow metal sections | |
CN112846455A (zh) | 管道安装保护气保持装置 | |
CN205763529U (zh) | 一种大直径尺寸电缆校直装置 | |
WO2018157566A1 (zh) | 软管的气胀穿套装置及方法 | |
US7096700B2 (en) |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hydroforming operation | |
CN219004321U (zh) | 一种双头扩管机 | |
CN106862361A (zh) | 一种超径变轻量化内高压成形工艺 | |
GB1395745A (en) | Method and machine for forming thin walled ductile tubes and a radiator core comprising tubes so formed | |
CN106513488A (zh) | 球囊成型机 | |
US3077170A (en) | Tube forming method | |
CN206689272U (zh) | 内高压成型模具 | |
ATE307707T1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vulkanisieren eines gummischlauches | |
US3667266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lating fluid passageways in metal strip | |
CN215143696U (zh) | 细长薄壁管用双向挤压装置 | |
CN105014300A (zh) | 一种套管机 | |
CN108709692B (zh) | 一种用于管路气密性检测的充气装置 | |
JPS603995A (ja) | 大径溶接鋼管の製造方法 | |
CN212733742U (zh) | 导热管压扁装置 | |
GB825705A (en) | Improvements in tube form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kind of high roundness ultra-thin tube production equipmen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7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Zhongshan branch Pledgor: ZHONGSHAN LAITONG MET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15625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