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94072U - 一种消毒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毒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94072U
CN215194072U CN202120504852.XU CN202120504852U CN215194072U CN 215194072 U CN215194072 U CN 215194072U CN 202120504852 U CN202120504852 U CN 202120504852U CN 215194072 U CN215194072 U CN 215194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inlet
valve plat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048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凯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048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94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94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94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毒柜,包括有外壳(1),设于外壳(1)内的内胆(2)、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送风装置(4)以及能作用于流经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气流的消毒装置(3),外壳(1)上开设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内胆(2)上开设有排风口(22)和回风口(23),第一风道连通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第二风道连通排风口(22)和回风口(23),第一风道的入口和出口以及第二风道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柜不需要额外设置消毒装置便能实现空气消毒功能且不会污染消毒腔。

Description

一种消毒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消毒柜。
背景技术
目前消毒柜主要采用紫外线消毒、加热消毒和臭氧消毒这几种消毒方式,但是柜内空气流动性较差,消毒不够均匀且消毒效率较低。另外,如果需要空气消毒功能,还需要在外壳和内胆之间形成的夹层中设置独立的消毒装置实现对大气的消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285382.2(公告号为CN111539094A)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消毒柜》公开了一种消毒柜,包括有外壳、设于外壳内的内胆、设于外壳和内胆之间的送风装置以及设于送风装置内的消毒装置,其中,外壳上开设有连通夹层和外界大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内胆上开设有连通消毒腔和风道的排风口和回风口,排风口、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处均设置有阀门,以使消毒柜至少具有三种状态,该消毒柜不需要额外设置消毒装置便能实现空气消毒功能。
但是上述消毒柜中,回风口始终打开,因此消毒腔在空气消毒模式下很容易发生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不需要额外设置消毒装置便能实现空气消毒功能且不会污染消毒腔的消毒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毒柜,包括有
外壳;
内胆,设于所述的外壳内,具有消毒腔,该内胆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夹层
送风装置,设于所述的夹层中,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能将气流从第一风道的入口输送到第一风道的出口以及从第二风道的入口输送到第二风道的出口;以及
消毒装置,作用于流经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气流;
所述的外壳上开设有连通夹层和外界大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内胆上开设有连通消毒腔和夹层的排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第一风道的入口连通进风口,第一风道的出口连通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的入口连通排风口,第二风道的出口连通回风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入口和出口以及第二风道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有阀门,以使所述的消毒柜至少具有两种状态: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风道的入口和出口打开,所述第二风道的入口和出口关闭;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风道的入口和出口打开,所述第一风道的入口和出口关闭。
上述“作用于”具体指消毒装置能够向流经风道的气流释放消毒因子,该消毒因子按照消毒装置的种类指代不同的物质,如臭氧、热量、紫外光线等。
为了方便上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形成,所述的送风装置包括有
风罩,开设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和第三风口,所述的第一风口为第一风道的入口,第二风口为第二风道的入口;
离心风机,具有吸风口和送风口,能将气流从吸风口吸入并通过送风口排出,离心风机的吸风口连通所述的第三风口;以及
通风箱体,开设有第四风口、第五风口和第六风口,所述的第四风口连通离心风机的送风口,第五风口为第一风道的出口,第六风口为第二风道的出口。
为了保证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均匀性,所述的回风口位于所述内胆的底壁上,所述的出风口位于所述外壳的前侧壁下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出口共用一个第一阀门。上述方案省略了一个阀门的设置,结构简单且紧凑。
为了实现通过一个第一阀门对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出口进行打开和关闭,所述的第一阀门包括有
第一阀板,两端通过第一转轴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内胆上;
第二阀板,相对于第一阀板固定且与第一阀板间隔布置;以及
第一驱动机构,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转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阀板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
在第一状态下,第二阀板一侧的侧缘抵接在所述通风箱体位于第六风口前侧的边缘处,第二阀板另一侧的侧缘抵接在所述通风箱体位于第六风口后侧的边缘处;
在第二状态下,第一阀板一侧的侧缘抵接在所述通风箱体位于第六风口前侧的边缘处,第一阀板一侧的侧缘抵接在所述通风箱体的底壁上。
为了方便调控第一转轴的转速,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
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第一转轴相连接并同轴布置;
第二齿轮,与所述的第一齿轮相啮合;以及
第一驱动件,其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的第二齿轮相连接,用以驱动该第二齿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入口共用一个第二阀门。上述方案省略了一个阀门的设置,结构简单且紧凑。
为了实现通过一个第二阀门对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入口进行打开和关闭,述的第二阀门包括有
第三阀板,两端通过第二转轴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内胆上;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二转轴传动连接,用以驱动第三阀板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的第三阀板覆盖住第二风口;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的第三阀板覆盖住第一风口。
为了方便调控第二转轴的转速,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
第三齿轮,与所述的第二转轴相连接并同轴布置;
第四齿轮,与所述的第三齿轮相啮合;以及
第二驱动件,其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的第四齿轮相连接,用以驱动该第四齿轮转动。
为了保证消毒装置能对流经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气流进行消毒,所述的消毒装置设于所述的风罩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内胆和外壳之间的夹层中设置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送风装置,在外壳上开设连通夹层和外界大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内胆上开设连通消毒腔和夹层的排风口和回风口,并在第一风道的入口和出口以及第二风道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置阀门,由于第一风道的入口连通进风口,第一风道的出口连通出风口,第二风道的入口连通排风口,第二风道的出口连通回风口,通过消毒装置对流经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气流进行消毒,可以起到消毒腔循环消毒或空气循环消毒的效果,且实现空气消毒功能时不会污染消毒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柜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了外壳的右侧壁和后侧壁);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柜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省略了外壳的后侧壁);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柜的实施例在第一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柜的实施例在第二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柜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消毒柜包括有外壳1、内胆2、消毒装置3、送风装置4、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
其中,内胆2设于外壳1内,具有消毒腔21,该内胆2的外壁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夹层11。
外壳1的顶壁上开设有连通外界大气和夹层11的进风口12,外壳1的前侧壁下部开设有连通夹层11和外界大气的出风口13,内胆2的上部开设有连通消毒腔21和夹层11的排风口22,内胆2的底壁上开设有连通夹层11和消毒腔21的回风口23,内胆2的底壁上安装有加热管24,该加热管24位于回风口23的后方。
送风装置4设于夹层11中,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上述第一风道的入口连通进风口12,第一风道的出口连通出风口13,上述第二风道的入口连通排风口22,第二风道的出口连通回风口23。送风装置4能将气流从第一风道的入口输送到第一风道的出口以及从第二风道的入口输送到第二风道的出口。
本实施例中,送风装置4包括有依次相连的风罩41、离心风机42和通风箱体43,该风罩41、离心风机42和通风箱体43的内部空间共同形成上述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具体地,风罩41呈半圆筒形,该风罩41的局部侧壁与内胆2的局部侧壁为一体件,风罩41的上部开设有第一风口411,风罩23的下部开设有第二风口412,风罩23的后部开设有第三风口413,第一风口411为第一风道的入口,第二风口412为第二风道的入口;离心风机42具有吸风口和送风口,能将气流从吸风口吸入并通过送风口排出,离心风机42的吸风口连通第三风口413;通风箱体43呈L形,通风箱体43的顶部开设有第四风口431,通风箱体42的前端壁上开设有第五风口432,通风箱体42的顶壁上开设有第六风口433,第四风口431连通离心风机42的送风口,第五风口432为第一风道的出口,第六风口433为第二风道的出口。
消毒装置3设于上述风罩41内。本实施例中,消毒装置3为能同时产生短波段紫外线和中波段紫外线的紫外灯管,短波段紫外线为波长为184.9nm的紫外线,用于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产生有强氧化性的臭氧,中波段紫外线为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用于破坏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
第一阀门5包括有第一阀板51、第二阀板52和第一驱动机构53。具体地,第一阀板51和第二阀板52设于通风箱体43内,第一阀板51的两端通过第一转轴50能转动地连接在内胆2上;第二阀板52相对于第一阀板51固定,与第一阀板51并排且间隔布置;第一驱动机构53位于夹层11中,包括有第一齿轮531、第二齿轮532和第一驱动件533,第一齿轮531与第一转轴50相连接并同轴布置;第二齿轮532与第一齿轮531相啮合;第一驱动件533为电机,其动力输出轴与第二齿轮532相连接,用以驱动该第二齿轮532转动。启动第一驱动件533,带动第二齿轮532转动,由于第一齿轮531和第二齿轮532相啮合,第一齿轮531随之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转轴50带动第一阀板51和第二阀板52绕第一转轴50的轴线同步转动。
第二阀门6包括有第三阀板61和第二驱动机构62。第三阀板61呈圆弧形,第三阀板61的两端通过第二转轴60能转动地连接在内胆2上;第二驱动机构62位于夹层11中,包括有第三齿轮621、第四齿轮622和第二驱动件623,第三齿轮621与第二转轴60相连接并同轴布置;第四齿轮622与第三齿轮621相啮合;第二驱动件623为电机,其动力输出轴与第四齿轮622相连接,用以驱动该第四齿轮622转动。启动第二驱动件623,带动第四齿轮622转动,由于第三齿轮621和第四齿轮622相啮合,第三齿轮621随之转动,从而通过第二转轴60带动第三阀板61绕第二转轴60的轴线同步转动。
通过上述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的切换,本实施例的消毒柜至少具有两种状态:
在第一状态下,如图3所示,第一阀板51基本水平布置,第二阀板52一侧的侧缘抵接在通风箱体43位于第六风口433前侧的边缘处,第二阀板52另一侧的侧缘抵接在通风箱体43位于第六风口433后侧的边缘处,从而覆盖住第六风口433,另外,第三阀板61覆盖住第二风口412,以使第一风道的入口和出口打开,第二风道的入口和出口关闭;
在第二状态下,如图4所示,第一阀板51倾斜布置,第一阀板51一侧的侧缘抵接在通风箱体43位于第六风口433前侧的边缘处,第一阀板51一侧的侧缘抵接在通风箱体43的底壁上,从而覆盖住第五风口532,第三阀板61覆盖住第一风口411,以使第二风道的入口和出口打开,第一风道的入口和出口关闭。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1)需要对外界空气进行循环消毒时,将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转动至如图1所示的第一状态,以使第一风道的入口和出口打开,第二风道的入口和出口关闭;
空气循环消毒模式:启动消毒装置3和送风装置4,外界空气从进风口12进入夹层11,接着通过第一风口411进入风罩41内,消毒装置3对气流进行充分消毒并产生臭氧,消毒后的气流通过第三风口413进入离心风机42,然后通过第四风口431进入通风箱体43,最后通过第五风口432和出风口13进入外界大气,将消毒后的空气和臭氧输送至外界大气中,起到空气循环消毒的效果,同时不污染消毒腔21;
(2)需要对消毒腔21进行消毒时,将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转动至如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以使第二风道的入口和出口打开,第一风道的入口和出口关闭;
消毒腔循环消毒模式:启动消毒装置3或/和加热管24以及送风装置4,消毒腔21中的气流通过排风口22和第二风口412进入风罩41内,消毒装置3对气流进行充分消毒并产生臭氧,消毒后的气流通过第三风口413进入离心风机42,然后通过第四风口431进入通风箱体43,最后通过第六风口433和回风口23回到消毒腔21,将臭氧或/和热量快速扩散至消毒腔21各角落,实现消毒腔21中充分的内循环,餐具消毒效果好;
臭氧分解模式:在臭氧消毒模式结束后,关闭消毒装置3,启动加热管24,送风装置4将热量快速扩散至消毒腔21各角落,实现消毒腔21中充分的内循环,将消毒腔21中残留的臭氧进行分解,同时可以对消毒腔21进行烘干。

Claims (10)

1.一种消毒柜,包括有
外壳(1);
内胆(2),设于所述的外壳(1)内,具有消毒腔(21),该内胆(2)的外壁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夹层(11);
送风装置(4),设于所述的夹层(11)中,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能将气流从第一风道的入口输送到第一风道的出口以及从第二风道的入口输送到第二风道的出口;以及
消毒装置(3),作用于流经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气流;
所述的外壳(1)上开设有连通夹层(11)和外界大气的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所述的内胆(2)上开设有连通消毒腔(21)和夹层(11)的排风口(22)和回风口(23),所述第一风道的入口连通进风口(12),第一风道的出口连通出风口(13),所述第二风道的入口连通排风口(22),第二风道的出口连通回风口(23);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入口和出口以及第二风道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有阀门,以使所述的消毒柜至少具有两种状态: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风道的入口和出口打开,所述第二风道的入口和出口关闭;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风道的入口和出口打开,所述第一风道的入口和出口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装置(4)包括有
风罩(41),开设有第一风口(411)、第二风口(412)和第三风口(413),所述的第一风口(411)为第一风道的入口,第二风口(412)为第二风道的入口;
离心风机(42),具有吸风口和送风口,能将气流从吸风口吸入并通过送风口排出,离心风机(42)的吸风口连通所述的第三风口(413);以及
通风箱体(43),开设有第四风口(431)、第五风口(432)和第六风口(433),所述的第四风口(431)连通离心风机(42)的送风口,第五风口(432)为第一风道的出口,第六风口(433)为第二风道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风口(23)位于所述内胆(2)的底壁上,所述的出风口(13)位于所述外壳(1)的前侧壁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出口共用一个第一阀门(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门(5)包括有
第一阀板(51),两端通过第一转轴(50)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内胆(2)上;
第二阀板(52),相对于第一阀板(51)固定且与第一阀板(51)间隔布置;以及
第一驱动机构(53),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转轴(5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阀板(51)绕第一转轴(50)的轴线转动;
在第一状态下,第二阀板(52)一侧的侧缘抵接在所述通风箱体(43)位于第六风口(433)前侧的边缘处,第二阀板(52)另一侧的侧缘抵接在所述通风箱体(43)位于第六风口(433)后侧的边缘处;
在第二状态下,第一阀板(51)一侧的侧缘抵接在所述通风箱体(43)位于第六风口(433)前侧的边缘处,第一阀板(51)一侧的侧缘抵接在所述通风箱体(43)的底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53)包括有
第一齿轮(531),与所述的第一转轴(50)相连接并同轴布置;
第二齿轮(532),与所述的第一齿轮(531)相啮合;以及
第一驱动件(533),其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的第二齿轮(532)相连接,用以驱动该第二齿轮(532)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入口共用一个第二阀门(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阀门(6)包括有
第三阀板(61),两端通过第二转轴(60)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内胆(2)上;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62),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二转轴(60)传动连接,用以驱动第三阀板(61)绕第二转轴(60)的轴线转动;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的第三阀板(61)覆盖住第二风口(412);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的第三阀板(61)覆盖住第一风口(4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62)包括有
第三齿轮(621),与所述的第二转轴(60)相连接并同轴布置;
第四齿轮(622),与所述的第三齿轮(621)相啮合;以及
第二驱动件(623),其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的第四齿轮(622)相连接,用以驱动该第四齿轮(622)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装置(3)设于所述的风罩(41)内。
CN202120504852.XU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消毒柜 Active CN215194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4852.XU CN215194072U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消毒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4852.XU CN215194072U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消毒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94072U true CN215194072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2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04852.XU Active CN215194072U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消毒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94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9094B (zh) 一种消毒柜
CN111053926B (zh) 一种消毒柜
CN112245609B (zh) 一种分层消毒柜
CN111184884B (zh) 一种消毒柜
CN215194072U (zh) 一种消毒柜
CN110101886A (zh) 一种消毒柜
CN209672423U (zh)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浴霸装置
CN113117119B (zh) 一种分层消毒柜
CN216061410U (zh) 一种分层消毒柜
CN112843297B (zh) 一种分层消毒柜
CN214450156U (zh) 一种微型乘用车空气洁净消毒系统
CN213219368U (zh) 一种消毒柜
CN212016207U (zh) 一种重症监护用消毒柜
CN212100386U (zh) 一种具有可移动消毒桶盖的垃圾桶
CN112121195A (zh) 一种消毒柜
CN111110888A (zh) 一种消毒柜
CN112843296B (zh) 一种分层消毒柜
CN215504511U (zh) 一种分层消毒柜
CN215504487U (zh) 一种分层消毒柜
CN213759695U (zh) 一种消毒柜
CN214762342U (zh) 一种台嵌式消毒柜
CN211797812U (zh) 一种消毒柜
CN216294740U (zh) 一种集成消毒柜
CN214232157U (zh) 一种消毒柜
CN111214670B (zh) 一种高效消毒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