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9619U - 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和智能防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和智能防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9619U
CN215189619U CN202120939784.XU CN202120939784U CN215189619U CN 215189619 U CN215189619 U CN 215189619U CN 202120939784 U CN202120939784 U CN 202120939784U CN 215189619 U CN215189619 U CN 215189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afety helmet
module
main board
voice inte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97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华
赵鹏
李坚
程鹏
梁文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x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x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x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x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97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9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9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9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和智能防护系统,该安全帽可以包括:外壳以及内衬壳,外壳和内衬壳之间形成贯穿前后的腔室,腔室内设置有支架以及主板;支架位于腔室的前部;内衬壳的外表面安装有电源模块;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砸组件;腔室内还设置有分别与主板电连接的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和语音交互模组;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位于腔室的前部;语音交互模组一端安装在支架的外表面,另一端抵接在内衬壳的前部预设的通孔处。在对带电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时,通过安全帽上携带的近电感应传感器模块实时检测施工人员周围电场强度,并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通过语音交互模块同在一个工作小组或者后天监管人员进行沟通,以及方便数据录入。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和智能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和智能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完善,同时对基础建设中的各种设备检查和维护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要。例如,现在高铁建设和国家电网建设等覆盖越来越全面,伴随着高铁和电网的配电室等重要设施也同步使用。该种配电室具备高压带电环境,其中的配电箱具有高温、高压特性,且大多数情况下,该类型配电箱等待巡检设备在通电状态下运行,在巡检人员在配电室进行检查时,面临中触电的风险。
目前,经过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线工作人员在进行电力作业时会携带近电报警装置,虽然近电报警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巡检工作人员一些防止触电警告,但是当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其携带的近电报警装置不仅会占用工作人员的双手或者工作空间,还会给工作人员带来许多操作不便。同时,在进行数据填报时,也经常会占用双手,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由于配电室等电气设备位置环境复杂,极容易造成工作人员身体部位的磕碰,尤其是头部磕碰风险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和智能防护系统。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可以包括:外壳以及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的内衬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衬壳之间形成贯穿前后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内表面的主板;所述支架位于所述腔室的前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内衬壳的内表面;所述内衬壳的外表面安装有电源模块,所述主板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砸组件,所述防砸组件位于所述外壳的中部;
所述腔室内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和语音交互模组;
其中,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位于所述腔室的前部,用于感测所述安全帽周围的电场强度并发送给所述主板;
所述语音交互模组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内衬壳的前部预设的通孔处,用于将识别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发送给所述主板。
可选的,所述内衬壳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所述内衬壳的后部;所述电源模块安装在所述卡槽中。
可选的,所述语音交互模组可以包括:麦克风和与所述麦克风电连接的微处理器;
所述麦克风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内衬壳的前部预设的通孔处,用于将采集所述声音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并发给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外表面,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转换为指令信号后发送给所述主板。
可选的,所述语音交互模组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喇叭组件,所述喇叭组件位于所述腔室的后部,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后播放。
可选的,所述内衬壳的后部还可以设置有篦孔,所述喇叭组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内衬壳设有篦孔的内表面。
可选的,所述近电传感器模组位于所述腔室的前部,粘贴在所述内衬壳的内表面。
可选的,所述安全帽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腔体的前部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另一端嵌入预留在所述外壳上的贯穿孔;所述摄像模组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摄像模组可以包括:摄像头组件、设置在所述摄像头组件周围的补光灯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摄像头组件下部的激光灯组件。
可选的,所述防砸组件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或多项的组合:防砸条、防砸块和加强筋;
所述防砸组件位于顶部的厚度大于位于所述外壳边缘的厚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防护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服务器、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显示器以及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力施工用安全帽;所述服务器与所述主板均设置有通信模块,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安全帽上的主板通过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所述安全帽发送的至少一项监测到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和智能防护系统,该安全帽可以包括:外壳以及与外壳可拆卸连接的内衬壳,外壳和内衬壳之间形成贯穿前后的腔室,腔室内设置有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内表面的主板;支架位于腔室的前部,可拆卸地连接在内衬壳的内表面;内衬壳的外表面安装有电源模块,主板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砸组件,防砸组件位于外壳的中部;腔室内还设置有分别与主板电连接的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和语音交互模组;其中,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位于腔室的前部,用于感测安全帽周围的电场强度并发送给主板;语音交互模组一端安装在支架的外表面,另一端抵接在内衬壳的前部预设的通孔处,用于将识别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给主板。
在对带电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时,通过安全帽上携带的近电感应传感器模块实时检测施工人员周围电场强度,并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通过语音交互模块同在一个工作小组或者后天监管人员进行信息沟通,进一步的通过语音交模块的语音识别功能识别施工人员发出的指令,对现场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同时方便数据录入。该安全帽相对于现有安全帽由于防护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磕碰,提高了施工或巡检人员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力施工用安全帽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防护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1为电力施工用安全帽;2为服务器;3为显示器;
11为外壳;12为内衬壳;13为腔室;14为支架;15为主板;16为电源模块;17为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18为语音交互模组;19为摄像模组;
111为防砸组件;112为贯穿孔;121为通孔;122为卡槽;123为篦孔;181为麦克风;182为微处理器;183为喇叭组件;191为摄像头组件;192为补光灯组件;193为激光灯组件;
A为内表面;B为外表面;C为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该安全帽1可以包括:外壳11以及与外壳11可拆卸连接的内衬壳12,外壳11和内衬壳12之间形成贯穿前后的腔室13,腔室13内设置有支架14以及安装在支架14内表面的主板15;支架14位于腔室13的前部,可拆卸地连接在内衬壳12的内表面;内衬壳12的外表面安装有电源模块16,主板15与电源模块16电连接;外壳1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砸组件111,防砸组件111位于外壳11的中部;腔室13内还设置有分别与主板15电连接的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17和语音交互模组18;其中,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17位于腔室13的前部,用于感测安全帽周围的电场强度并发送给主板15;语音交互模组18一端安装在支架14的外表面,另一端抵接在内衬壳12的前部预设的通孔121处,用于将识别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给主板1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智能安全帽,在对带电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时,通过安全帽上携带的近电感应传感器模块实时检测施工人员周围电场强度,并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通过语音交互模块同在一个工作小组或者后天监管人员进行信息沟通,进一步的通过语音交模块的语音识别功能识别施工人员发出的指令,对现场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同时方便数据录入。该安全帽相对于现有安全帽由于防护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磕碰,提高了施工或巡检人员的安全系数。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组装以及拆卸上述安全帽,参照图3所示,该安全帽的外壳11和内衬壳12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腔室13位于外壳11和内衬壳12之间。参照图4所示,支架14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相对于支架14离外部空间的距离而言,图中A部分为支架的内表面,B部分为支架的外表面;C为支架的端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针对外壳以及内衬壳描述时的外表面、内表面的位置,是安全帽本体相对于外部环境的距离而言的,外壳的最外侧为外壳的外表面;外壳与内衬壳连接形成腔室的一侧分别是外壳的内表面和内衬壳的内表面;内衬壳距离工作人员佩戴时头部最近的一侧为内衬壳的外表面。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内衬壳12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槽122,卡槽122位于内衬壳12的后部;电源模块16安装在卡槽122中。优选的,上述电源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上述卡槽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语音交互模组18可以包括:麦克风181和与麦克风181电连接的微处理器182;
麦克风181一端安装在支架14的外表面,另一端抵接在内衬壳12的前部预设的通孔121处,用于将采集声音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并发给微处理器182;
微处理器182安装在支架14的外表面,与主板15电连接,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指令信号后发送给主板15。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发送给喇叭组件的电信号是通过主板上通信模块传输过来的其他信号转换而成的,并非是该安全帽的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转换的电信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语音交互模组18还可以包括:与微处理器182连接的喇叭组件183,喇叭组件183位于腔室13的后部,用于接收微处理器182发送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后播放。本实施例中的上述语音交互模组安装在安全帽上之后,无需再额外携带对讲机或者电话等通讯设备,进一步解放了工作人员的双手,施工或者巡检更加便利。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上述语音交互模组,可以实现语音录入,巡检人员通过该语音交互模组上报巡检状况以及检测到的不同的数据参数等,也可以建立与其他模块或者他人佩戴的安全帽或者后台建立通信连接,巡检更加便捷,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或者巡检效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内衬壳12的后部还设置有篦孔123,喇叭组件183的一端抵接于内衬壳12设有篦孔123的内表面。当然,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篦孔处还可以设置有防尘网,以起到对上述喇叭组件的保护作用,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近电传感器模组17位于腔室13的前部,粘贴在内衬壳12的内表面。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安全帽还包括:位于腔室13的前部与主板15电连接的摄像模组19,摄像模组19一端安装在支架14的外表面,另一端嵌入预留在外壳11上的贯穿孔112。本实施例中此处的贯穿孔并非是一个贯穿孔,参照图2所示,有一个较大的贯穿孔周围分布着若干个较小的贯穿孔,摄像头组件的一端嵌入较大的贯穿孔中,补光灯组件和激光灯组件的一端嵌入较小的贯穿孔中。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摄像模组19可以包括:摄像头组件191、设置在摄像头组件191周围的补光灯组件192以及位于摄像头组件191下部的激光灯组件193。本实施例中的补光灯组件是为了提高视频或者拍照时的亮度,起到补光效果;激光灯组件是为了方便使用者对准需要拍照或者视频的设备,辅助摄像头组件一起使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防砸组件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或多项的组合:防砸条、防砸块和加强筋;参照图2所示,防砸组件111位于顶部的厚度大于位于外壳边缘的厚度。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防砸组件在外壳的顶部厚度最大,到边缘厚度逐渐减小,能够有效分散坠物的撞击。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防护系统,参照图5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服务器2、与服务器2连接的显示器3以及至少一个上述电力施工用安全帽1;服务器2与主板15均设置有通信模块,服务器2与安全帽1上的主板15通过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显示器3用于显示服务器2接收到的安全帽1发送的至少一项监测到的数据。
例如,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述系统中的服务器可以接收上述安全帽发送的各项数据,例如音频数据、图像数据、视频数据、位置数据、电场数据等等,后台主控服务器可以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工作环境整体的监控图像,方便对施工/巡检个人、小组,或者工区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实现预警或者行为监管等。
该系统中其他的具体举例以及有益效果的详细说明可以参照上述安全帽的有关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以及与所述外壳(11)可拆卸连接的内衬壳(12),所述外壳(11)和所述内衬壳(12)之间形成贯穿前后的腔室(13),所述腔室(13)内设置有支架(14)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14)内表面的主板(15);所述支架(14)位于所述腔室(13)的前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内衬壳(12)的内表面;所述内衬壳(12)的外表面安装有电源模块(16),所述主板(15)与所述电源模块(16)电连接;所述外壳(1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砸组件(111),所述防砸组件(111)位于所述外壳(11)外表面的中部;
所述腔室(13)内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主板(15)电连接的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17)和语音交互模组(18);
其中,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17)位于所述腔室(13)的前部,用于感测所述安全帽周围的电场强度并发送给所述主板(15);
所述语音交互模组(18)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14)的外表面,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内衬壳(12)的前部预设的通孔(121)处,用于将识别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发送给所述主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壳(12)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槽(122),所述卡槽(122)位于所述内衬壳(12)的后部;所述电源模块(16)安装在所述卡槽(12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互模组(18)包括:麦克风(181)和与所述麦克风(181)电连接的微处理器(182);
所述麦克风(181)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14)的外表面,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内衬壳(12)的前部预设的通孔(121)处,用于将采集所述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发给所述微处理器(182);
所述微处理器(182)安装在所述支架(14)的外表面,与所述主板(15)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转换为指令信号后发送给所述主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互模组(18)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182)连接的喇叭组件(183),所述喇叭组件(183)位于所述腔室(13)的后部,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182)发送的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后播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壳(12)的后部还设置有篦孔(123),所述喇叭组件(183)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内衬壳(12)设有所述篦孔(123)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17)粘贴在所述内衬壳(12)的内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还包括:位于所述腔室(13)的前部与所述主板(15)电连接的摄像模组(19),所述摄像模组(19)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14)的外表面,另一端嵌入预留在所述外壳(11)上的贯穿孔(1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19)包括:摄像头组件(191)、设置在所述摄像头组件(191)周围的补光灯组件(192)以及位于所述摄像头组件(191)下部的激光灯组件(19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砸组件(111)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或多项的组合:防砸条、防砸块和加强筋;
所述防砸组件位于顶部的厚度大于位于所述外壳边缘的厚度。
10.一种智能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2)、与所述服务器(2)连接的显示器(3)以及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施工用安全帽(1);所述服务器(2)与所述主板(15)均设置有通信模块,所述服务器(2)与所述安全帽(1)上的主板(15)通过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显示器(3)用于显示所述服务器(2)接收到的所述安全帽(1)发送的至少一项监测到的数据。
CN202120939784.XU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和智能防护系统 Active CN215189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9784.XU CN215189619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和智能防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9784.XU CN215189619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和智能防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9619U true CN215189619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8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9784.XU Active CN215189619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和智能防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9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89619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帽和智能防护系统
CN212391869U (zh) 一种配电室监控预警装置
CN101972523A (zh) 一种智能消防用正压式空气呼吸机及压力监测报警系统
CN206179161U (zh) 一种远程监控装置
CN107633633A (zh) 一种线路外破预警系统
CN106910312A (zh) 一种智能仓库远程数据监控报警系统
CN204331960U (zh) 变电站隐蔽区域预警系统
CN206961281U (zh) 一种变电站无线火灾声光报警器
CN215219464U (zh) 一种电力巡检用安全帽和智能安全监管系统
CN206757844U (zh) 一种具有gps定位、损坏检测功能的安全帽
CN215837306U (zh) 一种电力作业用安全帽和智能监管系统
CN113197383A (zh) 一种隧道电缆巡检用安全帽、智能管理系统及其应用
CN210491056U (zh) 一种易于部署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CN217487761U (zh) 一种钻井平台用智能安全帽和智能监护系统
CN112327771A (zh) 一种建筑智能监控系统
CN205912162U (zh) 一种用于室内的监控装置
CN213960092U (zh) 一种带有设备状态远程监控机构的智能监控站
CN210096759U (zh) 一种智能消防终端
CN206433086U (zh)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
CN218830136U (zh) 一种用于近电作业的移动式智慧安全管控装置
CN214312004U (zh) 一种施工现场的远程可视化安全管控系统
CN110934370A (zh) 一种智能安全帽系统
CN216403477U (zh) 一种可与电梯广告机配套使用的安全监测预警设备
CN220604104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门铃
CN216961640U (zh) 一种钻井平台施工用安全帽和安全监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