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7479U - 一种调光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光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7479U
CN215187479U CN202121024006.4U CN202121024006U CN215187479U CN 215187479 U CN215187479 U CN 215187479U CN 202121024006 U CN202121024006 U CN 202121024006U CN 215187479 U CN215187479 U CN 215187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diode
node
circuit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240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裕庆
黎旭明
梁有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lumin Energy Savings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Zhou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lumin Energy Savings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Zhou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lumin Energy Savings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Zhou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lumin Energy Sav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240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7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7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7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光电路,属于电路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恒定光通电路、无极调光电路和多段LED控制电路,所述恒定光通电路用于将交流输入信号整流为直流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直流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及参考电压的大小控制多段LED的工作状态;所述无极调光电路与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连接,并为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提供参考电压;通过对电路结构上的改进,实现了0‑10V正负逻辑均可调光的线性方案,且可实现多段控制LED,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调光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光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调光的电路主要由开关电源或者遥控开关电源设计而成,并有少部分电路由线性IC开关实现调光功能,电路及控制逻辑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调光电路,通过对电路结构上的改进,实现了0-10V正负逻辑均可调光的线性方案,且可实现多段控制LED,提高了效率。
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调光电路,包括:恒定光通电路、无极调光电路和多段LED控制电路,所述恒定光通电路用于将交流输入信号整流为直流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直流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及参考电压的大小控制多段LED的工作状态;所述无极调光电路与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连接,并为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提供参考电压。
可选地,所述恒定光通电路包括:整流桥U2、电阻R5、电阻R6、电阻R9和电容C4,其中,所述整流桥U2的交流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输入信号连接,所述整流桥U2的输出端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节点L1及节点LED1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及节点Vsense1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及节点Vcc1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电容C4为滤波电容,用于滤除交流输入信号的纹波电压。
可选地,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二极管LED4、MOS管Q1、MOS管Q2、MOS管Q3和MOS管Q4;其中,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与节点Vcc1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2与节点Vsense1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3与节点PWM1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4与节点Vref0_A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5与节点Vref1_A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6与节点GNDA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7与电阻R31的一端及电阻R28的一端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与节点Vref0_A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及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8与电阻R29的一端及电阻R30的一端连接,电阻R29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及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9与电阻R26的一端及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及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0与电阻R24的一端及电阻R25的一端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及节点Vref0_A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另一端、MOS管Q1的漏极、MOS管Q2的漏极、MOS管Q3的漏极及MOS管Q4的漏极连接在一起,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1与MOS管Q4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2与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3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4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及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与节点LED1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及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源极与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及发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Q4的源极与发光二极管LED4的负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2为芯片线电压检测管脚,用于产生与输入电压负相关的控制信号,以控制MOS管的通断。
可选地,所述多段LED为4段LED,相应地,所述多段LED的工作状态包括4个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无极调光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dim、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6、电容C7、电容C8、二极管VD3、二极管VD4和二极管VD6;其中,电阻R7的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及节点PWM1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及节点Vref0_A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8的一端、二极管VD3的正极、电容C6的一端及节点Vref1_A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3的负极一起接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及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电阻Rdim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及二极管VD6的负极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及二极管VD4的负极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节点L1连接,电阻Rdim的另一端与外部信号源的正极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6的正极、电容C7的另一端、二极管VD4的正极及外部信号源的负极一起接地。
可选地,所述无极调光电路的电压由0V调至10V时,功率由0W调至最大功率。
可选地,所述无极调光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dim、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6、电容C7、电容C8、二极管VD3、二极管VD4和二极管VD6;其中,电阻R7的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及节点PWM1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及节点Vref0_A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8的一端、二极管VD3的正极、电容C6的一端及节点Vref1_A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3的负极一起接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及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电阻Rdim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及二极管VD6的负极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及二极管VD4的负极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节点L1连接,电阻Rdim的另一端与外部信号源负极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6的正极、电容C7的另一端、二极管VD4的正极及外部信号源的正极一起接地。
可选地,所述无极调光电路的电压由0V调至10V时,功率由最大功率调至0W。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调光电路,包括:恒定光通电路、无极调光电路和多段LED控制电路,所述恒定光通电路用于将交流输入信号整流为直流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直流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及参考电压的大小控制多段LED的工作状态;所述无极调光电路与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连接,并为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提供参考电压;通过对电路结构上的改进,实现了0-10V正负逻辑均可调光的线性方案,且可实现多段控制LED,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调光电路功能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恒定光通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段LED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无极调光电路的电路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调光电路,包括:恒定光通电路、无极调光电路和多段LED控制电路,所述恒定光通电路用于将交流输入信号整流为直流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直流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及参考电压的大小控制多段LED的工作状态;所述无极调光电路与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连接,并为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提供参考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电路结构上的改进,实现了0-10V正负逻辑均可调光的线性方案,且可实现多段控制LED,提高了效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恒定光通电路包括:整流桥U2、电阻R5、电阻R6、电阻R9和电容C4,其中,所述整流桥U2的交流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输入信号连接,所述整流桥U2的输出端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节点L1及节点LED1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及节点Vsense1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及节点Vcc1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容C4为滤波电容,用于滤除交流输入信号的纹波电压。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二极管LED4、MOS管Q1、MOS管Q2、MOS管Q3和MOS管Q4;其中,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与节点Vcc1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2与节点Vsense1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3与节点PWM1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4与节点Vref0_A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5与节点Vref1_A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6与节点GNDA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7与电阻R31的一端及电阻R28的一端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与节点Vref0_A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及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8与电阻R29的一端及电阻R30的一端连接,电阻R29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及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9与电阻R26的一端及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及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0与电阻R24的一端及电阻R25的一端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及节点Vref0_A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另一端、MOS管Q1的漏极、MOS管Q2的漏极、MOS管Q3的漏极及MOS管Q4的漏极连接在一起,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1与MOS管Q4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2与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3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4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及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与节点LED1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及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源极与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及发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Q4的源极与发光二极管LED4的负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片U1内设置有UVLO电压监测模块,通过管脚1检测VCC电压,当VCC电压高于12V时,UVLO电压监测模块使能其他模块,芯片开始工作。当VCC电压低于8V时,UVLO电压监测模块会关闭其他模块,以避免低电压状态时控制逻辑的不稳定。芯片内部设计了4V的迟滞电压,以防止UVLO电压监测模块震荡。
在本实施例中,VCC电压被箝位在15V,以防止VCC电压过高,损坏外部MOS管,如果VCC电压低于15V,箝位模块不限制VCC的电压;如果VCC电压高于15V,箝位模块开始消耗更多的电流,和接在VCC上端的电阻R9一起,使VCC电压控制在15V。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2为芯片线电压检测管脚,用于产生与输入电压负相关的控制信号,以控制MOS管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2监测的电压为电阻R5、R6分压后的电压,与内部固定的参考电压比较,输出随输入电压变化而占空比改变的PWM信号,对Vref0_A信号进行调制,产生与输入电压负相关的控制信号,输入到控制单元,从而当输入电压升高时,补偿光通量变大的趋势,从而达到恒定光通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段LED为4段LED,相应地,所述多段LED的工作状态包括4个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220V的交流输入线与整流桥相连,产生全波整流信号波形。当整流后的电压从0V开始上升时,到达LED1的Vf值时,芯片内部的状态机控制电路会打开第一段的LED串,通过控制MOS管Q1的栅极电压,控制LED1的电流稳定在恒流状态1。当整流后的电压继续上升达到LED1 Vf与LED2 Vf的和时,芯片内部的状态机控制电路会关闭第一段的MOS管Q1,打开和控制第二段的MOS管Q2,控制流经LED1、LED2的电流稳定在恒流状态2。与此对应,随电压上升,内部控制逻辑关断第二段的MOS管Q2,打开并控制第三段的MOS管Q3,随后流经LED1、LED2、LED3的电流稳定在恒流状态3。当整流后的电压继续沿上升,达到LED1、LED2、LED3、LED4的Vf和时,控制逻辑会控制流经LED1、LED2、LED3、LED4的电流稳定在恒流状态4。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芯片U1是驱动芯片的核心逻辑,控制逻辑分析输入的电流反馈信号、输入电压、过零信号等,管理状态机去控制、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当输入电流出现异常时,电流经过S1、S2、S3、S4流回芯片,其中S1、S2、S3、S4为芯片的各段LED电流反馈输入脚,芯片中的控制逻辑模块经过电流的反馈检测,从而控制外部MOS管的关断,保证电流输出稳定;当输入电压过高或者过低时,Vsense1管脚产生与输入电压负相关的控制信号,并且输送到控制逻辑模块,从而控制MOS管的关断。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极调光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dim、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6、电容C7、电容C8、二极管VD3、二极管VD4和二极管VD6;其中,电阻R7的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及节点PWM1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及节点Vref0_A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8的一端、二极管VD3的正极、电容C6的一端及节点Vref1_A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3的负极一起接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及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电阻Rdim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及二极管VD6的负极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及二极管VD4的负极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节点L1连接,电阻Rdim的另一端与外部信号源的正极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6的正极、电容C7的另一端、二极管VD4的正极及外部信号源的负极一起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Vref0_A为参考电压输出脚,Vref1_A为参考电压输入脚,即S1A、S2A、S3A、S4A的电压跟随Vref1_A的电压,根据电流I=Vref/R,因此为实现0-10V调光。通过改变Vref1_A的电压来实现,即0-10V电压经过电阻分压后与Vref1_A脚相连,因此Vref1_A的变化导致灯珠LED电流的变化,从而实现调光功能。其中图4为0-10V正逻辑的接线方式,当无极调光电路的电压由0V调至10V时,功率由0W调至最大功率。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无极调光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dim、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6、电容C7、电容C8、二极管VD3、二极管VD4和二极管VD6;其中,电阻R7的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及节点PWM1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及节点Vref0_A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8的一端、二极管VD3的正极、电容C6的一端及节点Vref1_A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3的负极一起接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及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电阻Rdim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及二极管VD6的负极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及二极管VD4的负极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节点L1连接,电阻Rdim的另一端与外部信号源负极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6的正极、电容C7的另一端、二极管VD4的正极及外部信号源的正极一起接地,这种连接方式为0-10V负逻辑的接线方式,当无极调光电路的电压由0V调至10V时,功率由最大功率调至0W。
在本实施例中,实现了0-10V正负逻辑均可100%调光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温监测电路,监测芯片内部的温度,当温度高于130℃时,输出控制模块会关闭,从而关断LED电流;当温度低于110℃时,输出控制再次被使能,内部实现了20℃的迟滞窗口,以防止输出控制模块在过温点附近,反复地打开、关闭。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恒定光通电路、无极调光电路和多段LED控制电路,所述恒定光通电路用于将交流输入信号整流为直流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直流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及参考电压的大小控制多段LED的工作状态;所述无极调光电路与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连接,并为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提供参考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光通电路包括:整流桥U2、电阻R5、电阻R6、电阻R9和电容C4,其中,所述整流桥U2的交流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输入信号连接,所述整流桥U2的输出端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节点L1及节点LED1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及节点Vsense1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及节点Vcc1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4为滤波电容,用于滤除交流输入信号的纹波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LED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二极管LED4、MOS管Q1、MOS管Q2、MOS管Q3和MOS管Q4;其中,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与节点Vcc1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2与节点Vsense1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3与节点PWM1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4与节点Vref0_A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5与节点Vref1_A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6与节点GNDA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7与电阻R31的一端及电阻R28的一端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与节点Vref0_A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及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8与电阻R29的一端及电阻R30的一端连接,电阻R29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及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9与电阻R26的一端及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及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0与电阻R24的一端及电阻R25的一端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及节点Vref0_A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另一端、MOS管Q1的漏极、MOS管Q2的漏极、MOS管Q3的漏极及MOS管Q4的漏极连接在一起,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1与MOS管Q4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2与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3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4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及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与节点LED1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及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源极与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及发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Q4的源极与发光二极管LED4的负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U1的管脚2为芯片线电压检测管脚,用于产生与输入电压负相关的控制信号,以控制MOS管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LED为4段LED,相应地,所述多段LED的工作状态包括4个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极调光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dim、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6、电容C7、电容C8、二极管VD3、二极管VD4和二极管VD6;其中,电阻R7的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及节点PWM1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及节点Vref0_A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8的一端、二极管VD3的正极、电容C6的一端及节点Vref1_A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3的负极一起接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及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电阻Rdim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及二极管VD6的负极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及二极管VD4的负极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节点L1连接,电阻Rdim的另一端与外部信号源的正极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6的正极、电容C7的另一端、二极管VD4的正极及外部信号源的负极一起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极调光电路的电压由0V调至10V时,功率由0W调至最大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极调光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dim、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6、电容C7、电容C8、二极管VD3、二极管VD4和二极管VD6;其中,电阻R7的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及节点PWM1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及节点Vref0_A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8的一端、二极管VD3的正极、电容C6的一端及节点Vref1_A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3的负极一起接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及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电阻Rdim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及二极管VD6的负极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及二极管VD4的负极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节点L1连接,电阻Rdim的另一端与外部信号源负极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6的正极、电容C7的另一端、二极管VD4的正极及外部信号源的正极一起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极调光电路的电压由0V调至10V时,功率由最大功率调至0W。
CN202121024006.4U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调光电路 Active CN215187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24006.4U CN215187479U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调光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24006.4U CN215187479U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调光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7479U true CN215187479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69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24006.4U Active CN215187479U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调光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7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7812B (zh) Led驱动装置和led照明装置
CN108200685A (zh) 用于可控硅开关控制的led照明系统
EP2326145A1 (en) LED lamp and LED lamp module
JP4156072B2 (ja) 交流電源用led集合ランプ
CN107770906A (zh) 针对照明电路的混合调光
CN107787089A (zh) 一种led灯具调控系统
CN107172752A (zh) 一种兼容电压范围广的电子调光器
CN111212497A (zh) 驱动电路
CN108901098B (zh) 一种可更换工作模式的线性led驱动电路
CN104938030B (zh) 利用改变交流电电压导通角作为控制命令而对负载进行操作控制的方法与其调控装置
CN215187479U (zh) 一种调光电路
US10440785B2 (en) Current holding circuit for bidirectional triode thyristor dimmer and linear dimming driving circuit using the same
CN211959621U (zh) 具有调光功能的led灯
CN207219090U (zh) 一种兼容电压范围广的电子调光器
US11653430B2 (en) Lamp control system
CN210469809U (zh) 驱动器
CN203968437U (zh) 一种可调光led驱动电源及对应的led灯具
US9089022B2 (en) Light adjusting device with switching element
CN114390756A (zh) 一种led照明灯智能驱动控制器
CN107071966A (zh) 一种led灯调光系统
CN214154897U (zh) Led控制电路及照明系统
CN219351950U (zh) 一种带小夜灯功能的调光调色电路
CN212544109U (zh) 氮化镓场效电晶体在调光电路的应用结构
CN211630439U (zh) 一种三段调光led灯管
CN214960216U (zh) 一种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