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7196U - 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7196U
CN215187196U CN202120677528.8U CN202120677528U CN215187196U CN 215187196 U CN215187196 U CN 215187196U CN 202120677528 U CN202120677528 U CN 202120677528U CN 215187196 U CN215187196 U CN 215187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amplifier
box
inner box
sound outlet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75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鲁建
莫焕秋
曾桂芳
徐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ianlaizhiyin Electro Acoustic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ianlaizhiyin Electro Acoustic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ianlaizhiyin Electro Acoustic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ianlaizhiyin Electro Acoustic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75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7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7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7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包括音箱外箱以及音箱内箱,所述音箱内箱装设于所述音箱外箱内,所述音箱外箱与所述音箱内箱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音箱外箱的内壁以及所述音箱内箱的外壁连接,所述音箱外箱开设有第一出音口,所述音箱内箱开设有第二出音口,所述第一出音口以及所述第二出音口之间通过软性减震材质的出音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通过音箱外箱与音箱内箱之间设置弹性装置,起到避震的作用,同时第一出音口以及第二出音口之间采用软性减震材质的出音管道,能使音箱外箱与音箱内箱之间具备缓冲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避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音箱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音箱时,音箱自身会产生跳跃或左右前后的位移,进而使得产生的声音不纯,目前市面上的音箱多采用外部贴合减震脚垫进行避震,尽量的减少音箱与桌面的共振,借此降低两者共振对音箱音质的影响,但是此类减震效果有时作用甚小,另一方面,震动会带动周围的其他物品震动,容易使这些物品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避震效果优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包括音箱外箱以及音箱内箱,所述音箱内箱装设于所述音箱外箱内,所述音箱外箱与所述音箱内箱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音箱外箱的内壁以及所述音箱内箱的外壁连接,所述音箱外箱开设有第一出音口,所述音箱内箱开设有第二出音口,所述第一出音口以及所述第二出音口之间通过软性减震材质的出音管道连通。
其中,所述弹性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弹性装置包括第一弹性装置以及第二弹性装置,所述第一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音箱内箱的外壁底部,所述第二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音箱内箱的外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呈相互垂直设置。
其中,所述音箱外箱以及所述音箱内箱均为长方体,所述第二弹性装置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音箱内箱侧壁的四个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均为弹簧。
其中,所述第一出音口设置在所述音箱内箱的顶部,所述第二出音口与所述第一出音口对应设置在所述音箱外箱的顶部。
其中,所述音箱内箱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装设有扬声器。
其中,所述扬声器的外周套设有扬声器支架,所述音箱内箱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扬声器支架的顶部嵌入所述限位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通过音箱外箱与音箱内箱之间设置弹性装置,起到避震的作用,同时第一出音口以及第二出音口之间采用软性减震材质的出音管道,能使音箱外箱与音箱内箱之间具备缓冲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避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槽以及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1、音箱外箱,2、音箱内箱,3、弹性装置,4、第一出音口,5、第二出音口,6、出音管道,7、第一弹性装置,8、第二弹性装置,9、容置腔,10、扬声器,11、扬声器支架,1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如图1-图2所示,包括音箱外箱1以及音箱内箱2,所述音箱内箱2装设于所述音箱外箱1内,所述音箱外箱1与所述音箱内箱2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弹性装置3,所述弹性装置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音箱外箱1的内壁以及所述音箱内箱2的外壁连接,所述音箱外箱1开设有第一出音口4,所述音箱内箱2开设有第二出音口5,所述第一出音口4以及所述第二出音口5之间通过软性减震材质的出音管道6连接。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通过音箱外箱1与音箱内箱2之间设置弹性装置3,起到避震的作用,同时第一出音口4以及第二出音口5之间采用软性减震材质的出音管道6,能使音箱外箱1与音箱内箱2之间具备缓冲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避震的效果。
本实例所述的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所述弹性装置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弹性装置3包括第一弹性装置7以及第二弹性装置8,所述第一弹性装置7设置在所述音箱内箱2的外壁底部,所述第二弹性装置8设置在所述音箱内箱2的外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7呈相互垂直设置。具体地,第一弹性装置7设置在音箱内箱2的底部,从底部进行避震,第二弹性装置8与第一弹性装置7相互垂直,从侧面进行避震,第一弹性装置7与第二弹性装置8相互配合,避震效果好。
本实例所述的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所述音箱外箱1以及所述音箱内箱2均为长方体,所述第二弹性装置8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弹性装置8分别设置在所述音箱内箱2侧壁的四个面上。具体地,第二弹性装置8在音箱内箱2侧壁的四个面上均有设置,可从四面减震。
本实例所述的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所述第一弹性装置7以及所述第二弹性装置8均为弹簧。具体地,弹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避震效果好。
本实例所述的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所述第一出音口4设置在所述音箱内箱2的顶部,所述第二出音口5与所述第一出音口4对应设置在所述音箱外箱1的顶部。具体地,第一弹性机构7从底部减震,第二弹性机构8从侧壁上的四个面进行减震,出音管道6从顶部减震,三者相互配合全方位进行减震。
本实例所述的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所述音箱内箱2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9,所述容置腔9内装设有扬声器10。具体地,扬声器10在音箱内箱2发声,通过出音管道6出音。
本实例所述的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所述扬声器10的外周套设有扬声器支架11,所述音箱内箱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12,所述扬声器支架11的顶部嵌入所述限位槽中2。具体地,扬声器支架11的顶部嵌入限位槽12,通过固定扬声器支架11进而固定住扬声器10整体的位置,不会晃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音箱外箱以及音箱内箱,所述音箱内箱装设于所述音箱外箱内,所述音箱外箱与所述音箱内箱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音箱外箱的内壁以及所述音箱内箱的外壁连接,所述音箱外箱开设有第一出音口,所述音箱内箱开设有第二出音口,所述第一出音口以及所述第二出音口之间通过软性减震材质的出音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弹性装置包括第一弹性装置以及第二弹性装置,所述第一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音箱内箱的外壁底部,所述第二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音箱内箱的外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呈相互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外箱以及所述音箱内箱均为长方体,所述第二弹性装置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音箱内箱侧壁的四个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均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音口设置在所述音箱内箱的顶部,所述第二出音口与所述第一出音口对应设置在所述音箱外箱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内箱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装设有扬声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的外周套设有扬声器支架,所述音箱内箱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扬声器支架的顶部嵌入所述限位槽中。
CN202120677528.8U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 Active CN215187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7528.8U CN215187196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7528.8U CN215187196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7196U true CN215187196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58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7528.8U Active CN215187196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7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4325B2 (en) Audio transducer and audio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WO2021138952A1 (zh) 扬声器箱
US10419847B2 (en) Microspeaker enclosure with porous materials in resonance space
JP2017092937A (ja) ロングストローク型スピーカ
US20150156574A1 (en) Speaker enclosure frame
WO2021138953A1 (zh) 扬声器箱
CN215187196U (zh) 一种自动避震的音箱
US10932047B2 (en) Sound generator
WO2020024523A1 (zh) 发声器件及便携终端
JPWO2019131283A1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JP4925892B2 (ja) スピーカ装置
CN210694262U (zh) 蓝牙音箱
CN202841448U (zh) 扬声器模组
CN115002603A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3754875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音箱外壳
CN218734759U (zh) 一种防震防尘结构蓝牙音响
CN215734687U (zh) 一种防震音响设备
CN21074548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蓝牙音响
CN213305669U (zh) 一种防震蓝牙音箱
CN216253229U (zh) 一种多模运算处理的自动声反馈抑制器
CN218387775U (zh) 一种带有防护的音响减震外壳
TWM566955U (zh) 一種被動輻射裝置及音箱
CN108966089A (zh) 一种扬声器
CN201044067Y (zh) 笔记本计算机高音喇叭减震固定结构组合
KR102607338B1 (ko) 천연 양모를 이용하여 저음 음질을 조절하고 방사형의 이중 울림통을 포함하는 스피커의 구조 및 음질의 특성에 따라 스피커의 구조를 자동 설계하는 인공지능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