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1203U - 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1203U
CN215181203U CN202121738954.4U CN202121738954U CN215181203U CN 215181203 U CN215181203 U CN 215181203U CN 202121738954 U CN202121738954 U CN 202121738954U CN 215181203 U CN215181203 U CN 215181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facing
eyepiece
object side
image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389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upai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peed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peed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peed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389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1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1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1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由物侧向像侧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为球面透镜且主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面为凹面且朝向像侧的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朝向物侧、像侧的面均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朝向物侧、像侧的面均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朝向物侧、像侧的面均为凹面;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之间间隔设置,第三透镜朝向像侧的凸面与第四透镜朝向物侧的凹面贴合。其有益效果是:在保证目镜具有大瞳距的情况下,减小目镜的体积,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属于光学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镜用来观察前方光学系统所成图像的目视光学器件,是望远镜、显微镜等目视光学仪器的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将由目镜放大所得的实像再次放大。为消像差,目镜通常由若干个透镜组合而成,具有较大的视场和视角放大率。通常情况下,目镜的瞳距对散射观测清晰度有较大的影响。为了加大散射测量目镜的瞳距,目镜结构一般会使用较复杂的目镜结构并增加多组镜片。这样不仅使得目镜的机构复杂,制造成本增加,而且使得目镜的体积偏大,影响目镜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在保证目镜具有大瞳距的情况下,减小目镜的体积,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由物侧向像侧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为球面透镜且主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面为凹面且朝向像侧的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朝向物侧、像侧的面均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朝向物侧、像侧的面均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朝向物侧、像侧的面均为凹面;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之间间隔设置,第三透镜朝向像侧的凸面与第四透镜朝向物侧的凹面贴合。
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为正透镜,第四透镜为负透镜。
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所述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组成胶合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为正透镜。
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所述第三透镜与胶合透镜的焦距比值范围为0.18至0.26,第四透镜与胶合透镜的焦距比值范围为-0.12至-0.06。
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范围为1.59至1.63,第二透镜的折射率范围为1.59至1.63,第三透镜的折射率范围为1.48至1.55,第四透镜的折射率范围为1.71至1.76。
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1.61,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1.61,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为1.51,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1.75。
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49.73mm,第二透镜的焦距为60.21 mm,第三透镜的焦距为110.63mm,第四透镜的焦距为-57.79mm。
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所述第三透镜与胶合透镜的焦距比值为0.21,第四透镜与胶合透镜的焦距比值为-0.07。
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78.00mm,第一透镜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8.06mm;第二透镜朝向物侧的曲率半径为49.20mm,第二透镜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147.93mm;第三透镜朝向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2.40mm,第三透镜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7.56mm;第四透镜朝向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7.56mm,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43.65mm。
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间隔距离为0.3mm,第二透镜与胶合透镜的间隔距离为0.3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使用四枚透镜组成目镜的光学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目镜结构,本申请的目镜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在保证大瞳距的前提下,能够保证目镜结构的紧凑,使得目镜结构的体积更小。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四枚透镜均为球面镜,并且使用正透镜和负透镜的组合形式,使得简单的目镜结构能够达到瞳距超过30mm的效果。由于由于透镜组使用了经过焦距、曲率配合的胶合透镜,能够保证目镜有较好的成像质量,并且由于胶合透镜使用经过焦距、曲率配合的正透镜和负透镜的组合,确保目镜能够达到较好的散射测量效果。
3)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全部透镜采用全球面透镜,光学性能稳定性高,成本低,工艺简单,保证了较低的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像侧、6-物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由物侧向像侧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为球面透镜且主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透镜1朝向物侧的面为凹面且朝向像侧的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2朝向物侧、像侧的面均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3朝向物侧、像侧的面均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4朝向物侧、像侧的面均为凹面;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之间间隔设置,第三透镜3朝向像侧的凸面与第四透镜4朝向物侧的凹面贴合。本申请中,将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设置为正透镜,将第四透镜4设置为负透镜,通过多枚正透镜将光线进行聚拢后使用负透镜进行发散,有利于物侧光线的散射测量,并且提供更加清晰地测量效果。
所述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组成胶合透镜,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组成的胶合透镜为正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3与胶合透镜的焦距比值为0.18,第四透镜4与胶合透镜的焦距比值为-0.12。使用正透镜的第三透镜3和负透镜的第四透镜4组成胶合透镜,对于目镜的短焦焦长具有较好的提升作用,更加有利于观测测量,并且由于短焦焦长得到提升,能够使得本申请的目镜的长度更短,从而保证目镜的体积能够减小。
所述第一透镜1的折射率为1.59,第二透镜2的折射率为1.59,第三透镜3的折射率为1.48,第四透镜4的折射率为1.71。
所述第一透镜1的焦距为49.73mm,第二透镜2的焦距为60.21 mm,第三透镜3的焦距为110.63mm,第四透镜4的焦距为-57.79mm。
所述第一透镜1朝向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78.00mm,第一透镜1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8.06mm;第二透镜2朝向物侧的曲率半径为49.20mm,第二透镜2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147.93mm;第三透镜3朝向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2.40mm,第三透镜3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7.56mm;第四透镜4朝向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7.56mm,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43.65mm。
所述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的间隔距离为0.3mm,第二透镜2与胶合透镜的间隔距离为0.3mm。
本申请的目镜组合,由于透镜采用了合适的折射率、焦距、曲率半径,使得各个透镜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的极小,有效的缩短目镜长度,保证目镜有较小的体积。
实施例2
此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第三透镜3与胶合透镜的焦距比值为0.26,第四透镜4与胶合透镜的焦距比值为-0.06。
所述第一透镜1的折射率为1.63,第二透镜2的折射率为1.63,第三透镜3的折射率为1.55,第四透镜4的折射率为1.76。
实施例3
此实施例与实施例1、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的折射率为1.61,第二透镜2的折射率为1.61,第三透镜3的折射率为1.51,第四透镜4的折射率为1.75。
所述第三透镜3与胶合透镜的焦距比值为0.21,第四透镜4与胶合透镜的焦距比值为-0.07。
此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目镜的透镜组使用了经过焦距、曲率配合的胶合透镜,能够保证目镜有较好的成像质量,确保目镜能够达到较好的散射测量效果。并且此实施例中,通过多个不同正负透镜的组合,能够保证目镜有较大的瞳距,保持较好的观测测量效果;通过精确地曲率、间距配合,采用此实施例数据的目镜具有超过30mm的瞳距,保证散射测量效果,此实施例为本申请的最佳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由物侧向像侧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为球面透镜且主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透镜(1)朝向物侧的面为凹面且朝向像侧的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2)朝向物侧、像侧的面均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3)朝向物侧、像侧的面均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4)朝向物侧、像侧的面均为凹面;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之间间隔设置,第三透镜(3)朝向像侧的凸面与第四透镜(4)朝向物侧的凹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为正透镜,第四透镜(4)为负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组成胶合透镜,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组成的胶合透镜为正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3)与胶合透镜的焦距比值范围为0.18至0.26,第四透镜(4)与胶合透镜的焦距比值范围为-0.12至-0.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的折射率范围为1.59至1.63,第二透镜(2)的折射率范围为1.59至1.63,第三透镜(3)的折射率范围为1.48至1.55,第四透镜(4)的折射率范围为1.71至1.7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的折射率为1.61,第二透镜(2)的折射率为1.61,第三透镜(3)的折射率为1.51,第四透镜(4)的折射率为1.7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的焦距为49.73mm,第二透镜(2)的焦距为60.21 mm,第三透镜(3)的焦距为110.63mm,第四透镜(4)的焦距为-57.79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3)与胶合透镜的焦距比值为0.21,第四透镜(4)与胶合透镜的焦距比值为-0.0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朝向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78.00mm,第一透镜(1)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8.06mm;第二透镜(2)朝向物侧的曲率半径为49.20mm,第二透镜(2)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147.93mm;第三透镜(3)朝向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2.40mm,第三透镜(3)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7.56mm;第四透镜(4)朝向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27.56mm,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43.65mm。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的间隔距离为0.3mm,第二透镜(2)与胶合透镜的间隔距离为0.3mm。
CN202121738954.4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 Active CN215181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8954.4U CN215181203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8954.4U CN215181203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1203U true CN215181203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5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38954.4U Active CN215181203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12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22652B2 (en) Endoscope objective optical system
CN106125268B (zh) 一种液体透镜变焦镜头及包括其的摄像仪器
CN104597600A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开普勒光学系统
CN209373240U (zh) 一种广角望远镜光学系统
US20150298465A1 (en) Near-infrared laser focusing lens and laser printing device
US20200297203A1 (en) Endoscope
CN215181203U (zh) 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瞳距的目镜
US11832791B2 (en) Optical imaging lens assembly and endoscopic optical device
CN109031619A (zh) 一种超广角医用内窥镜镜头
CN110196487B (zh) 一种远心镜头
CN102360115A (zh) 低畸变大视场像方远心光学装置
CN104914560B (zh) 一种大视场大景深内窥镜物镜
CN215181202U (zh) 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大视场的目镜
CN215729089U (zh) 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微距目镜
RU184538U1 (ru) Бинокулярная наблюда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ночного видения
RU2652660C1 (ru) Окуляр с вынесенным выходным зрачком
CN111123498A (zh) 一种用于活体细胞观察系统的聚光镜
CN215181171U (zh) 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具有中间像面的物镜
CN204790163U (zh) 一种大视场大景深内窥镜物镜
RU2154292C2 (ru) Светосильный объектив
RU2239214C2 (ru) Окуляр с вынесенным входным зрачком
RU2239855C2 (ru) Линзовый объектив
RU2364901C1 (ru) Окуляр
CN213069344U (zh) 一种高清光学系统
RU81347U1 (ru) Широкоугольный окуля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311, 3rd floor, Building 1, No. 187, Section 1, Changcheng Road, Xihanggang Stree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200 (self declared)

Patentee after: Chengdu Supai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600 building C, Dong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Park, Miaoqiao Kechuang Road, Tangqiao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speeda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