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77519U - 地层变形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层变形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77519U
CN215177519U CN202120853110.8U CN202120853110U CN215177519U CN 215177519 U CN215177519 U CN 215177519U CN 202120853110 U CN202120853110 U CN 202120853110U CN 215177519 U CN215177519 U CN 215177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device
conductor
tubular body
deformation
stra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531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derless Suzho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aina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aina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aina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531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77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77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77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层变形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埋设在地层内且受压变形的管体,管体内设有两个并行布置且为导电材质制成的导体条,导体条沿着管体的轴向延伸布置,两个导体条间隔布置;两个导体条的一端共同连接有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内设有电源;当地层没有发生变形时,两个导体条之间间隔布置,当地层变形并导致两个导体条之间接触时,此时,两个导体条与电压之间则形成回路,并且,回路的电阻以及各类电参数发生变化,管理人员则可以及时获知地层变形信息,进而对变形的地层中的各类管道进行抢先维护等等操作。

Description

地层变形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地层变形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地层变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地层中埋设的管线也越加增多,例如水管、煤气罐以及各类通讯管等等。
目前,由于施工、承压过大或者积水等各类原因,会导致地层变形,从而导致地层内的各种管线受挤压变形,甚至断裂等,使得管线受到破坏,造成煤气泄漏、水管喷水以及通讯中断等各种严重的事故。
现有技术中,由于缺乏对地层变形进行监测的装置,无法提前监测到地层变形,往往都是地层变形后,导致管线损坏后,管理人员才能获悉,并采取抢修等措施,但是事后抢修,也给城市管理以及居民生活造成较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地层变形监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地层变形进行监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埋设在地层内且受压变形的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两个并行布置且为导电材质制成的导体条,所述导体条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布置,两个所述导体条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导体条的一端共同连接有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内设有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定位管体位置的定位器。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信号收集器、信号监测器、通讯装置以及存储器,所述控制器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通讯装置与服务器通讯。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端部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封闭所述管体的端部,所述监测装置置于所述安装盒中。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内设置有两个受压变形的变形板,所述变形板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布置,所述导体条连接在所述变形板上,且两个所述导体条呈相对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布置,所述导体条置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具有朝向所述管体中部的外端开口,所述导体条通过所述外端开口显露出所述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内侧壁,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绝缘层,所述导体条与管体通过所述绝缘层绝缘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内设有多个所述导体条,多个所述导体条沿着所述管体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导体条的一端共同连接所述监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呈水平状或纵向或倾斜状置于地层中。
进一步的,所述导体条的两端贯穿所述管体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当地层没有发生变形时,两个导体条之间间隔布置,当地层变形并导致两个导体条之间接触时,此时,两个导体条与电压之间则形成回路,并且,回路的电阻以及各类电参数发生变化,管理人员则可以及时获知地层变形信息,进而对变形的地层中的各类管道进行抢先维护等等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运用在地层中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形变形检测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体条发生接触后的电阻变化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各类地层100的变形,可以运用在城市中,也可以在非城市的场合运用,具体可视实际需要而定。
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埋设在地层100内且受压变形的管体300,管体300的内部则与外部的地层100隔开;管体300内设有两个导体条400,两个导体条400并行布置且为导电材质制成,当然,可以是平行布置,也可以是非平行布置,在初始状态下,保证两个导体条400之间不接触则可。
导体条400沿着管体300的轴向延伸布置,两个导体条400间隔布置;两个导体条400的一端共同连接有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内设有电源。
上述提供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当地层100没有发生变形时,两个导体条400之间间隔布置,当地层100变形并导致两个导体条400之间接触时,此时,两个导体条400与电压之间则形成回路,并且,回路的电阻以及各类电参数发生变化,管理人员则可以及时获知地层100变形信息,进而对变形的地层100中的各类管道200进行抢先维护等等操作。
两个导体条400的一端共同连接监测装置,两个导体条400的另一端空置布置,或者,两个导体条400的另一端也可以共同连接另一监测装置,具体可视实际需要而定。
一般在城市运用中,可以将管体300与各类管道200一起埋设在地层100中,且管体300沿着管道200的延伸方向同步延伸,这样,当地层100出现变形并导致导体条400接触时,管理人员可以及时获知地层100变形信息,实现时刻监测的效果。
管体300在地层100中可以水平布置,或者纵向布置,或者倾斜布置等等,具体可视实际施工而定,只要其能实现对地层100变形监测则可。
本实施例中,导体条400的两端贯穿管体300的两端,当两个导体条400之间呈分离状态时,两个导体条400之间没有形成回路,当两个导体条400之间接触时,两个导体条400与电源之间则形成两个回路,根据两个回路的电阻值的不同,则可以判断出两个导体条400的接触位置。
另外,当两个导体条400之间接触,当接触的面积越大,形成的两个回路的电阻值的越小,这样,根据两个回路的电阻值,则可以判断接触面积的大小,也就是判断出地层100变形的幅度。
当两个导体条400之间接触时,电阻的计算如下:
管体300的长度为L,当管体300受压变形时,设定两个导体条400之间的接触长度为Y,导体条400两端未接触的长度分别是X和Z,即L=X+Y+Z;两个回路的电阻值分别如下:
Figure BDA0003036291530000041
Figure BDA0003036291530000051
RX是导体条400未接触长度为X的回路的电阻值;RZ是导体条400未接触长度为Z的回路的电阻值;RY是导体条400接触长度为Y的电阻值,ρ为导体条400的电阻率,S为导体条400的截面积。
通常,RY相对于RX以及RZ而言,其值也较小,可忽略不计。
根据获得的RX以及RZ的数值,可以计算获得导体条400两端未接触的长度X和Z,并获得两个导体条400之间的大概接触长度Y=L-X-Z。
当导体条400的X端连接监测装置时,当导体条400之间接触,可以计算获得X的长度;当导体条400的Z端连接监测装置时,当导体条400之间接触,可以计算获得Z的长度;当导体条400的X端及Z端分别都连接监测装置时,则可以获得X及Z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管体300上设置有定位管体300位置的定位器,这样,当地层100出现变形导致两个导体条400之间接触时,可以利用定位器先定位管体300位置,再通过电阻变化的信息,获得导体条400接触的位置。定位器可以是GPS定位器。
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信号收集器、信号监测器、通讯装置、存储器以及上述的电源,控制器与电源电性连接,控制器通过通讯装置与服务器通讯。控制器获得的导体条400接触后的电阻以及其他电参数变形数据,可以通过通讯装置发送至服务器,并在服务器中进行运算、数据分享等等。
通讯装置可以是北斗通讯装置或蓝牙通讯装置,可以是4G通讯或5G通讯,或者其它各类型的通讯,可以是有线通讯,也可以是无线通讯。
为了实现对管体300端部的保护以及密封,管体300的端部连接有安装盒,安装盒封闭管体300的端部,监测装置置于安装盒中,各种连接的线体也可以置于安装盒中,从而避免在地层100中,对管体300的内部等造成损坏。
利用安装盒将管体的两端封闭布置,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防水作用,且隔绝外部的污染物等进入管体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导体条400在管体300内的安装,管体300内设置有两个受压变形的变形板,变形板沿着管体300的轴向延伸布置,导体条400连接在变形板上,且两个导体条400呈相对布置。这样,当管体300受压变形时,变形板也随之受压变形,变形板上的导体条400也随之变形。
变形板的形状可以多样化,根据安装的需要而定;导体条400贴附在变形板上,也可以其他方式连接在变形板上。
或者,作为另外的实施例,管体300的内侧壁设置有两个安装槽,安装槽沿着管体300的轴向延伸布置,导体条400置于安装槽中;安装槽具有朝向管体300中部的外端开口,导体条400通过外端开口显露出安装槽。
利用安装槽,可以将导体条400固定在管体300的内侧壁上,且导体条400也会随着管体300的变形而变形。
安装槽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内侧壁,安装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绝缘层,导体条400与管体300通过绝缘层绝缘隔离。
或者,导体条400在管体300内的安装结构还可以有其它多种方式,具体可视实际需要而定。
管体300内设有多个导体条400,多个导体条400沿着管体300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导体条400的一端共同连接有电源,多个导体条400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电源。
这样,由于多个导体沿着管体300的周向间隔布置,当导体之间发生接触时,根据接触的导体的方位的不同,则可以判断出地层100变形的方向,例如朝下直接受压变形,还是倾斜状受压变形等等。
本实施例中,导体条400为导电材料制成,可以是银、铜、金、铝、镍、钢、合金,也可以是导电复合材料等。管体300可以呈硬质的,也可以呈软质,根据不同的埋设环境,选择不同的材质。
本实施例中,在管体300的内侧壁具有平直段301以及台阶段,其中,平直段301与台阶段相对间隔布置,在平直段301上设有导体条400。台阶段形成有多个高度相异的台阶302,各个台阶302上设置有上述的导体条400,多个台阶302上的导体条400与平直段301上的导体条400之间的间隔相异,且多个台阶302上的导体条400之间相互隔绝。
这样,当管体300变形时,通过判断不同台阶302上的导体条400与平直段301上的导体条400接触,从而可以获知管体300的变形位置以及变形程度。
相邻的台阶302之间设有绝缘段308,这样,保证相邻的导体条400之间不会接触导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在地层内且受压变形的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两个并行布置且为导电材质制成的导体条,所述导体条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布置,两个所述导体条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导体条的一端共同连接有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内设有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定位管体位置的定位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信号收集器、信号监测器、通讯装置以及存储器,所述控制器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通讯装置与服务器通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端部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封闭所述管体的端部,所述监测装置置于所述安装盒中。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设置有两个受压变形的变形板,所述变形板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布置,所述导体条连接在所述变形板上,且两个所述导体条呈相对布置。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布置,所述导体条置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具有朝向所述管体中部的外端开口,所述导体条通过所述外端开口显露出所述安装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内侧壁,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绝缘层,所述导体条与管体通过所述绝缘层绝缘隔离。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设有多个所述导体条,多个所述导体条沿着所述管体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导体条的一端共同连接所述监测装置。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呈水平状或纵向或倾斜状置于地层中。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条的两端贯穿所述管体的两端。
CN202120853110.8U 2021-04-23 2021-04-23 地层变形监测装置 Active CN215177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3110.8U CN215177519U (zh) 2021-04-23 2021-04-23 地层变形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3110.8U CN215177519U (zh) 2021-04-23 2021-04-23 地层变形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77519U true CN215177519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62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53110.8U Active CN215177519U (zh) 2021-04-23 2021-04-23 地层变形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77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80685B2 (en) Real time integrity monitoring of on-shore pipes
CN107607030B (zh) 一种既有路基、边坡稳定性的监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RU235175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й геофизических и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х параметров в процессе бурения с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м каналом связи
US11614378B2 (en) Polymeric nanocomposite based sensor and coating syste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US9513185B2 (en) Inflatable detecting element, modular detection cable and detection system for detecting leaks of nonconductive liquid
CN215177519U (zh) 地层变形监测装置
CN113549918A (zh) 一种近海海底管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状态的接触式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1662525U (zh) 阴极保护监测探头及阴极保护监测探头监测系统
CN214473705U (zh) 电力电缆在线监测及故障预警装置
RU188229U1 (ru) Электропроводящая полимерная труба кабель- канала для прокладк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кабеля
EP3489971B1 (en) Wiring sheet, sheet-shaped system, and structure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CN110361783B (zh) 顶板变形监测方法
AU763027B2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shifts in mountains
CN109798931B (zh) 一种土体形变监测装置
CN210193996U (zh) 套管内管道阴极保护检测装置
CN106229063B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208589123U (zh) 一种管中管位移测距、报警装置
CN207864898U (zh) 一种具有检测泄漏点功能的直埋式保温管
CN111156429A (zh) 一种直插式地下热力管道泄露检测方法
CN114658944B (zh) 一种耐热型聚乙烯复合管材
KR101101579B1 (ko) 자가누수진단테이프 및 이를 포함한 자가누수진단장치
CN108823574B (zh) 柔性阳极
US20130249704A1 (en) Expandable tubular antenna feed line for through casing e/m communication
CN111179122A (zh)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电缆施工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3945244B (zh) 用于直埋gil故障预警的土壤状态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9

Address after: Building 402-31, Building 4, Biopharmaceutical Qiqu, No. 227 Yunchuang Road, Jiangling Street,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299

Patentee after: Borderless (Suzho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 10, Kehua street,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Haina Zhixia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