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75934U - 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75934U
CN215175934U CN202120455786.1U CN202120455786U CN215175934U CN 215175934 U CN215175934 U CN 215175934U CN 202120455786 U CN202120455786 U CN 202120455786U CN 215175934 U CN215175934 U CN 215175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outlet
pipeline
outlet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557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刘韬
王成
闵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557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75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75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75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热水器,包括加热装置、增压装置、供气管路、进水管路、出水管路组件和混合罐,增压装置用于为混合罐增压;混合罐设有进口和出口,出水管路组件包括第一出水管、至少两条出水支管和用于控制至少一条出水支管中水的流通状态的管路控制部件,进水管路的一端和第一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加热装置连通,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进口,供气管路连通于第一出水管;各出水支管并联连接于出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在既可以提供气体含量高的水,又可以提供普通水的前提下,不会在提供普通水时对水流量产生影响,并且解决了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短暂关水再开水引起的忽冷忽热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水器。
背景技术
微纳米气泡具有和普通气泡不同的理化特性。微纳米气泡的尺寸非常小,它的表面张力非常低,使得O2分子与水分子更容易结合;而且由于微纳米气泡直径很小,可以很容易渗透进入毛孔,带走毛孔内的污垢;同时,大量气泡在水中溶解破裂时产生高能超声波,并伴随大量氧负离子产生。所以,这种气泡水可以起到杀菌、提升人体免疫力、改善过敏体质、净化皮肤、美白补湿等作用,而且,还可以用于生活物品的深度清洁、活性剂清除,也可用于去除水中余氯、杀菌、增加溶解氧、去除重金属和化学物等。因此,微纳米气泡技术逐渐在热水器产品上得以应用。
但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现有热水器在可以提供微纳米气泡水的同时通常也可以提供普通水。形成微纳米气泡水的前提是先将水与气体混合形成气体含量高的水(以下称为溶气水),然而由于设计的局限,热水器为了形成溶气水导致在提供普通水时会出现水流量小的情况,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器,其旨在解决现有热水器为了形成溶气水导致在提供普通水时水流量小、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热水器,包括加热装置、增压装置、供气管路、进水管路、出水管路组件和混合罐,增压装置用于为混合罐增压;
混合罐设有进口和出口,出水管路组件包括第一出水管、至少两条出水支管以及用于控制至少一条出水支管中水的流通状态的管路控制部件,进水管路的一端和第一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加热装置连通,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进口,供气管路连通于第一出水管;各出水支管并联连接于出口。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出水管路组件包括第一出水支管和第二出水支管,第一出水支管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出水支管的横截面面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管路控制部件包括设于第一出水支管上的第一开关控制阀,第一开关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一出水支管的通断;或者,
管路控制部件包括第一开关控制阀和第二开关控制阀,第一开关控制阀设于第一出水支管上,以用于控制第一出水支管的通断,第二开关控制阀设于第二出水支管上,以用于控制第二出水支管的通断。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出水管路组件还包括第二出水管,各出水支管之远离出口的一端交汇连通于第二出水管的一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热水器还包括气泡发生器,气泡发生器设于出水支管上或者第二出水管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水泵,增压水泵设于第一出水管上且位于供气管路与第一出水管的汇合处与进口之间;
热水器还包括第三开关控制阀,第三开关控制阀设于进水管路上或者设于第一出水管上且位于第一出水管和供气管路的汇合处与加热装置之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气泵,增压气泵设于供气管路上;或者,
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气泵和增压水泵,增压气泵设于供气管路上,增压水泵设于进水管路上或者第一出水管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热水器还包括第三开关控制阀,第三开关控制阀设于进水管路上或者设于第一出水管上且位于第一出水管和供气管路的汇合处与加热装置之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热水器还包括流向控制阀,流向控制阀设于供气管路上,以用于控制供气管路中气体的流通状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流向控制阀为单向阀或者开关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通过第一出水管和供气管路分别向混合罐的进口输送水和气体,以使气体和水混合形成气体含量较高的水;通过至少两条并联设置的出水支管连接混合罐的出口,并通过管路控制部件控制至少一条出水支管中水的流通状态,这样,可以通过管路控制部件灵活控制至少部分出水支管与出口的通断状态,从而可以调控从出口流出的水流量大小。具体应用中,当管路控制部件调控至出水支管以大流量输出水时,有利于释放混合罐中的压强,并且在需要提供普通水时,不影响水流量的大小;而当管路控制部件调控至出水支管以小流量输出水时,可以利于形成较大的水压,且利于水和气体在混合罐中混合形成气体含量较高的水,进一步利于形成气泡水。另外,因为设有混合罐,混合罐可以储存一定的水量,热水器使用过程中,短暂关水再开水,加热装置的余热会将进水管路输入的水加热,高温水进入混合罐中,与混合罐内的温水混合,再经过出水支管流出,避免高温水烫伤用户,同时缓冲了高温水后的冷水段,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在确保既可以提供气体含量高的水,又可以提供普通水的前提下,不会在提供普通水时对水流量产生影响,并且解决了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短暂关水再开水引起的忽冷忽热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混合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出水支管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出水支管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热水器的控制系统简化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0、热水器;1、加热装置;2、增压装置;21、增压水泵;22、增压气泵;3、供气管路;4、进水管路;5、出水管路组件;51、第一出水管;52、出水支管;521、第一出水支管;5211、第一通水孔;522、第二出水支管;5221、第二通水孔;53、管路控制部件;531、第一开关控制阀;532、第二开关控制阀;54、第二出水管;6、混合罐;61、进口;62、出口;7、第三开关控制阀;8、流向控制阀;9、气泡发生器;10、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附图中的箭头表示管中流质的流向。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包括加热装置1、增压装置2、供气管路3、进水管路4、出水管路组件5和混合罐6,增压装置2用于为混合罐6增压;混合罐6设有进口61和出口62,出水管路组件5包括第一出水管51、至少两条出水支管52以及用于控制至少一条出水支管52中水的流通状态的管路控制部件53,进水管路4的一端和第一出水管51的一端分别与加热装置1连通,第一出水管51的另一端连接于进口61,供气管路3连通于第一出水管51;各出水支管52并联连接于出口6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通过第一出水管51和供气管路3分别向混合罐6的进口61输送水和气体,气体可以为空气,水和气体在混合罐6中混合,从而形成气体含量较高的水;通过至少两条并联设置的出水支管52连接混合罐6的出口62,并通过管路控制部件53控制至少一条出水支管52中水的流通状态,这样,可以通过管路控制部件53灵活控制至少部分出水支管52与出口62的通断状态,从而可以调控从出口62流出的水流量大小。具体应用中,当管路控制部件53调控至出水支管52以大流量输出水时,有利于释放混合罐6中的压强,并且在需要提供普通水时,也就是向混合罐6中输送的水直接从出口62流出,不经过与气体的混合处理,因管路控制部件53调控出水支管52以大流量输出水,因而供应普通水时,不会影响水流量的大小;而当管路控制部件53调控至出水支管52以小流量输出水时,可以利于在混合罐6内形成较大的水压,且利于水和气体在混合罐6中混合形成气体含量较高的水,进一步利于形成气泡水。另外,因为设有混合罐6,混合罐6可以储存一定的水量,热水器100使用过程中,短暂关水再开水,加热装置1的余热会将进水管路4输入的水加热,高温水进入混合罐6中,与混合罐6内的温水混合,再经过出水支管52流出,避免高温水烫伤用户,同时缓冲了高温水后的冷水段,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在确保既可以提供气体含量较高的水,又可以提供普通水的前提下,不会在提供普通水时对水流量产生影响,并且解决了热水器100在使用过程中,短暂关水再开水引起的忽冷忽热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出水管路组件5包括两条出水支管52,两条出水支管52分别为第一出水支管521和第二出水支管522,第一出水支管52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出水支管522的横截面面积。具体地,第一出水支管521贯穿设有第一通水孔5211,第二出水支管522贯穿设有第二通水孔5221,热水器100中使用的各输水管的管壁厚度相同,所以,第一通水孔521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通水孔5221的横截面面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管路控制部件53包括设于第一出水支管521上的第一开关控制阀531,第一开关控制阀531用于控制第一出水支管521的通断。通过设置第一开关控制阀531控制第一出水支管521的通断,从而可以控制第一出水支管521中水的流通状态,而第一通水孔521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通水孔5221的横截面面积,对第一出水支管521中水的流通状态的调控更有利于调控混合罐6中的压强以及从出水支管52输送普通水的流量大小。具体应用中,当需要提供气体含量较高的水时,关闭第一开关控制阀531以控制第一出水支管521断开,因为第二通水孔5221的横截面面积小,有利于在混合罐6内形成较大的水压,进而有利于形成气体含量较高的水;当需要提供普通水时,停止气体输送,并打开第一开关控制阀531以控制第一出水支管521打开,因为第一通水孔5211的横截面面积大,不会影响水流量的大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通水孔5211和第二通水孔5221均为圆形,第一通水孔5211的横截面面积在60mm2~250mm2之间,第二通水孔5221的横截面面积在2mm2~30mm2之间。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通水孔5211的横截面面积在110mm2~150mm2之间,第二通水孔5221的横截面面积在3mm2~8mm2之间。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水孔5211和第二通水孔5221也可以为三角形或者矩形,第一通水孔5211和第二通水孔5221的形状不受本实施例和附图的限制,并且第一通水孔5211和第二通水孔5221的形状也可以不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开关控制阀531为截止阀,截止阀可以通过人工机械控制,也可以通过智能控制,通过智能控制第一开关控制阀531时,第一开关控制阀531可以为电磁阀。
请参阅图1和图2,出水管路组件5还包括第二出水管54,各出水支管52之远离出口62的一端交汇连通于第二出水管54的一端。当然,不设置第二出水管54也是可以的。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增压装置2包括增压水泵21,增压水泵21设于第一出水管51上且位于供气管路3与第一出水管51的汇合处与进口61之间;热水器100还包括第三开关控制阀7,第三开关控制阀7设于第一出水管51上且位于第一出水管51和供气管路3的汇合处与加热装置1之间。具体应用中,需要提供气体含量较高的水时,关闭第一开关控制阀531,打开增压水泵21,然后进行如下操作步骤:步骤(1),打开第三开关控制阀7,水被输入到混合罐6中;步骤(2),关闭第三开关控制阀7,气体被增压水泵21泵入混合罐6中;步骤(3),水和气体在混合罐6中混合形成气体含量较高的水后由第二出水支管522输出;重复步骤(1)至步骤(3)直至不需要气体含量较高的水。需要提供普通水时,第一开关控制阀531和第三开关控制阀7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即可。另外,在提供普通水时,当用水点打开时,增压水泵21启动,从而可以增大水压,提升用户体验。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当用水点关闭,热水器100的外部管路与热水器100的内部管路(在本实施例中,内部管路包括进水管路4、第一出水管51、出水支管52和第二出水管54)形成闭合管路,第一开关控制阀531和第三开关控制阀7打开,启动增压水泵21,通过控制加热装置1,可以实现零冷水功能。可以理解,作为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式,第三开关控制阀7设于进水管路4上也是可以的。
请参阅图1,热水器100还包括流向控制阀8,流向控制阀8设于供气管路3上,以用于控制供气管路3中气体的流通状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流向控制阀8为单向阀。单向阀可用于防止气体在供气管路3中逆流以及第一出水管51中的水在供气管路3中逆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流向控制阀8为开关控制阀也是可以的,比如为截止阀或者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既可以提供气体含量较高的水,也可以提供普通水,当用户需要使用气泡水时,可以在用水端(比如水龙头)附近安装气泡发生器,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调整为提供气体含量较高的水,即可获得优质的气泡水。
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热水器100还包括控制系统10,控制系统10分别与管路控制部件53、增压装置2、第三开关控制阀7及流向控制阀8连接,以控制管路控制部件53、增压装置2、第三开关控制阀7及流向控制阀8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和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管路控制部件53还包括第二开关控制阀532。在实施例一中,第二出水支管522上没有设置第二开关控制阀532,而在本实施例中,管路控制部件53还包括第二开关控制阀532,第二开关控制阀532设于第二出水支管522上,以用于控制第二出水支管522的通断。由于第二出水支管522上设置了第二开关控制阀532,当需要提供气体含量较高的水时,需要打开第二开关控制阀532。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开关控制阀532为截止阀,截止阀可以通过人工机械控制,也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控制。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及其所属部件的结构都可参照实施例一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热水器100还包括气泡发生器9。在实施例一中,热水器100上没有设置气泡发生器9,而在本实施例中,热水器100还包括气泡发生器9,气泡发生器9设于第二出水支管522上,通过该种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既可以提供气泡水也可以提供普通水。可以理解,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气泡发生器9设于第二出水管54上也是可以的。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及其所属部件的结构都可参照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和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增压装置2的不同。在实施例一中,增压装置2包括增压水泵21,而本实施例中,增压装置2包括增压气泵22。
请参阅图8,增压装置2包括增压气泵22,增压气泵22设于供气管路3上。具体应用中,需要提供气体含量较高的水时,关闭第一开关控制阀531,打开第三开关控制阀7和增压气泵22,水和气体被输送到混合罐6中混合形成气体含量较高的水,采用该设置方式形成气体含量较高的水的过程不需要轮流交替输送水和气体,防止用户使用过程中短暂性的处于停水状态,提升用户体验效果;需要提供普通水时,关闭增压气泵22,第一开关控制阀531和第三开关控制阀7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即可。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及其所属部件的结构都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没有设置第三开关控制阀7。在实施例四中,第三开关控制阀7设于第一出水管51上且位于第一出水管51和供气管路3的汇合处与加热装置1之间,而本实施例中,没有设置第三开关控制阀7。
本实施例提供的增压气泵具有较大流量和/或较大压力,在第一出水管51内有水流通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往混合罐6内泵入气体。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及其所属部件的结构都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1、图8和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增压装置2的不同。在实施例一中,增压装置2包括增压水泵21,在实施例四中,增压装置2包括增压气泵22,而在本实施例中,增压装置2包括增压气泵22和增压水泵21。
请参阅图2和图10,增压气泵22设于第一出水管51上且位于供气管路3与第一出水管51的汇合处与进口61之间。具体应用中,需要提供气体含量较高的水时,关闭第一开关控制阀531,打开第三开关控制阀7、增压水泵21和增压气泵22,水和气体被输送到混合罐6中混合形成气体含量较高的水;需要提供普通水时,关闭增压气泵22,打开增压水泵21、第一开关控制阀531和第三开关控制阀7即可。将增压水泵21设于供气管路3与第一出水管51的汇合处与进口61之间,如果增压气泵22出现故障,热水器100仍然能提供气体含量较高的水。当然,作为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式,增压水泵21设于第一出水管51上或者设于第一出水管51上且位于供气管路3与第一出水管51的汇合处与加热装置1之间也是可以的。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及其所属部件的结构都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七:
请参阅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的区别在于没有设置第三开关控制阀7。在实施例六中,第三开关控制阀7设于第一出水管51上且位于第一出水管51和供气管路3的汇合处与加热装置1之间,而本实施例中,没有设置第三开关控制阀7。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及其所属部件的结构都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增压装置、供气管路、进水管路、出水管路组件和混合罐,所述增压装置用于为所述混合罐增压;
所述混合罐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出水管路组件包括第一出水管、至少两条出水支管以及用于控制至少一条所述出水支管中水的流通状态的管路控制部件,所述进水管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口,所述供气管路连通于所述第一出水管;各所述出水支管并联连接于所述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组件包括第一出水支管和第二出水支管,所述第一出水支管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出水支管的横截面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控制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出水支管上的第一开关控制阀,所述第一开关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水支管的通断;或者,
所述管路控制部件包括第一开关控制阀和第二开关控制阀,所述第一开关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一出水支管上,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水支管的通断,所述第二开关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二出水支管上,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水支管的通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组件还包括第二出水管,各所述出水支管之远离所述出口的一端交汇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气泡发生器,所述气泡发生器设于所述出水支管上或者所述第二出水管上。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水泵,所述增压水泵设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供气管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汇合处与所述进口之间;
所述热水器还包括第三开关控制阀,所述第三开关控制阀设于所述进水管路上或者设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供气管路的汇合处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气泵,所述增压气泵设于所述供气管路上;或者,
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气泵和增压水泵,所述增压气泵设于所述供气管路上,所述增压水泵设于所述进水管路上或者所述第一出水管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第三开关控制阀,所述第三开关控制阀设于所述进水管路上或者设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供气管路的汇合处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流向控制阀,所述流向控制阀设于所述供气管路上,以用于控制所述供气管路中气体的流通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控制阀为单向阀或者开关控制阀。
CN202120455786.1U 2021-03-02 2021-03-02 热水器 Active CN215175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5786.1U CN215175934U (zh) 2021-03-02 2021-03-02 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5786.1U CN215175934U (zh) 2021-03-02 2021-03-02 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75934U true CN215175934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3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55786.1U Active CN215175934U (zh) 2021-03-02 2021-03-02 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75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44866A1 (en) Apparatus for deactivating instruments and devices
WO2018033144A1 (zh) 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TWI584873B (zh) 氣液混合裝置、氣液混合系統及氣體混合液的製造方法
CN113041866B (zh) 微气泡发生装置和热水器
CN112923569A (zh) 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热水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5692258B2 (ja)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および風呂給湯装置
WO2017138226A1 (ja) 循環配管システム及び二酸化炭素含有水供給システム
CN215175934U (zh) 热水器
CN215175946U (zh) 热水器
US20190178528A1 (en) Water heater system
CN115077099A (zh) 热水器
CN215175945U (zh) 热水器
WO2018010684A1 (zh) 热水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5337041U (zh) 热水器
KR20090065016A (ko) 초미세기포 발생기능을 가지는 욕조
CN113041924A (zh) 微气泡发生装置和热水器
CN114011268A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7042108U (zh) 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气泡水发生装置
CN114130230A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气泡水发生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5597754U (zh) 热水器
JP4747928B2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CN215337040U (zh) 热水器
CN114100389A (zh) 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气泡水发生装置
CN213405172U (zh) 用于洗头机的供液系统
CN216048392U (zh) 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