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75523U - 除湿空调 - Google Patents

除湿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75523U
CN215175523U CN202121007753.7U CN202121007753U CN215175523U CN 215175523 U CN215175523 U CN 215175523U CN 202121007753 U CN202121007753 U CN 202121007753U CN 215175523 U CN215175523 U CN 215175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centrifugal dehumidifier
volute
centrifug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077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大力
杨松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Lim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Lim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Lim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Lim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077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75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75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755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除湿空调,包括空调本体,空调本体包括空调进风口、空调出风口及空调排水管,空调进风口联通进风腔,空调本体内固定离心式除湿机,离心式除湿机的进风口联通进风腔,离心式除湿机的除湿出风口暴露在空调本体的外壁上,离心式除湿机的湿风通道延伸到空调的外界。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有离心式除湿机,不管空调本体自身是否驱动,离心式除湿机均可运行,离心式除湿机的进风口实质上为空调进风口,利用空调进风口出的滤网实现了室内空气的初步清洁,使干净、干燥、温暖的风从除湿出风口进入房间内,方便了人们生活。

Description

除湿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湿空调。
背景技术
空气除湿是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的生产环境对湿度的要求也不同。在热带亚热带以及我国南方地区,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如何保证所需要的低湿度环境,对改善居住条件、保护生产活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常用的空气除湿方法有冷冻法除湿、液体吸收剂除湿、固体吸附剂除湿、转轮法除湿等。
目前,家庭一般采用除湿机、空调等进行除湿,它们都采用的是冷冻除湿法。除湿机的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将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这种工作模式运行能耗高,设备投资大,限制了除湿机的推广应用。部分空调也能进行空气除湿,但除湿量小、除湿慢,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这些传统的除湿方法虽然应用广泛,但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冷冻除湿法能耗较大,使用成本高;液体吸附剂腐蚀性强;固体干燥剂的再生过程复杂能耗高等。随着人们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方面的意识和需求不断增强的今天,传统除湿技术的弊端的日益显现,研究并提出新型除湿技术便成为关键。虽然近些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除湿方法,如膜法除湿、HVAC除湿、热电冷凝除湿和电化学除湿等,但它们在除湿效率、运行能耗以及初期投资成本上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影响人们生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除湿空调,包括空调本体,空调本体包括空调进风口、空调出风口及空调排水管,空调进风口联通进风腔,空调本体内固定离心式除湿机,离心式除湿机的进风口联通进风腔,离心式除湿机的除湿出风口暴露在空调本体的外壁上,离心式除湿机的湿风通道延伸到空调的外界。
湿风通道的出口联通空调排水管。
进风腔在靠近离心式除湿机的端部固定加热器。
离心式除湿机包括蜗壳,蜗壳内部固定离心风机机体,离心风机机体的径向方向固定多个叶片,蜗壳的径向方式设有出风口,蜗壳包括固定在两端的端面板,其中一个端面板为“C”状,“C”状的端面板的开口方向面对出风口,“C”状的端面板的中心区域为进风口,蜗壳的柱状面内壁为摩擦壁,距离摩擦壁较近的空气层为附面层,附面层的最前部设有附面层挡板,附面层挡板固定在摩擦壁上,附面层挡板后方的蜗壳的壳壁上固定湿风通道,湿风通道能使附面层联通蜗壳的外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有离心式除湿机,不管空调本体自身是否驱动,离心式除湿机均可运行,离心式除湿机的进风口实质上为空调进风口,利用空调进风口出的滤网实现了室内空气的初步清洁,使干净、干燥、温暖的风从除湿出风口进入房间内,方便了人们生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三)。
图5为离心式除湿机的示意图。
图6为离心式除湿机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7为附面层的示意图。
图8为附面层扫过的弧度的示意图。
图9为附面层的截面示意图(一)。
图10为附面层的截面示意图(二)。
图11为附面层的展开示意图(一)。
图12为附面层的截面示意图(三)。
图13为附面层的展开示意图(二)。
图14为附面层的展开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 “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风的前进方向为前,反方向为后。
如图1-4,一种除湿空调,包括空调本体60,空调本体60包括空调进风口61、空调出风口62及空调排水管(图中没有画出),空调进风口61联通进风腔611,空调本体60内固定离心式除湿机66,离心式除湿机66的进风口联通进风腔611(参见附图标记612),离心式除湿机66的除湿出风口1101暴露在空调本体60的外壁上,离心式除湿机66的湿风通道30延伸到空调的外界。
为了方便排水,湿风通道30的出口联通空调排水管(图中没有画出)。
而且在冬季以及南方地区的梅雨季节,温度较低,这时的空调机除湿吹出的是冷风,越除湿越冷,给人的感觉相当不舒服,空凋除湿时增加了几倍的负荷运行,不但耗电量大,还使压缩机受损,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为此,进风腔611在靠近离心式除湿机66的端部固定加热器613,在驱动空调的情况下也能加热进风腔611内的空气,热空气随着离心式除湿机的驱动从除湿出风口1101进入房间内,使除湿、加热同步进行,方便了人们生活。
其工作原理为:
不管空调本体60自身是否驱动,离心式除湿机66均可运行,其运行部分参见下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离心式除湿机66的进风口实质上为空调进风口61,利用空调进风口61出的滤网实现了室内空气的初步清洁,使干净、干燥、温暖(驱动加热器613时才会温暖)的风从除湿出风口1101进入房间内,方便了人们生活。
这样,空调自身、离心式除湿机、加热器三者是否驱动,由使用者自由选择,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离心式除湿机66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下面详细描述的一种。
如图5-8,离心式除湿机66包括蜗壳10,蜗壳10内部固定离心风机机体20,离心风机机体20的径向方向固定多个叶片21,蜗壳10的径向方式设有出风口11,蜗壳10包括固定在两端的端面板12,其中一个端面板12为“C”状,“C”状的端面板12的开口方向面对出风口11,“C”状的端面板12的中心区域为进风口16。
蜗壳10的柱状面内壁为摩擦壁101,距离摩擦壁101较近的空气层为附面层90,附面层90的最前部设有附面层挡板31,附面层挡板31固定在摩擦壁101上,附面层挡板31后方的蜗壳10的壳壁上固定湿风通道30,湿风通道30能使附面层90联通蜗壳10的外界。
为了使附面层90更多的空气进入湿风通道30,附面层挡板31上固定导流板32,导流板32向后延伸,使附面层挡板31与导流板32构成L状。
为了方便借用重力,附面层挡板31设在蜗壳10的下壳壁111上,湿风通道30上下设置。
为了方便除湿,参见图8的附图标记81,附面层90扫过的离心风机机体20的弧度(附面层90从端面板12的最前端计算至导流板32的最前端)在240-300°的闭区间内。
参见图9,为了方便吸水,位于附面层90区别的蜗壳10的柱状面内壁上固定吸水层102,吸水层102内部设有多个储水腔,该多个储水腔彼此联通,比如海绵。此时,吸水层102的内表面为摩擦壁101,受到离心力的影响,蜗壳10内的小液滴逐渐向摩擦壁101偏离,设有吸水层102后,小液滴有较大概率会进入吸水层102内部,在环形风及重力作用下,吸水层102内部的小液滴会逐渐向湿风通道30出汇聚,直到从湿风通道30流出。
为了方便吸水,吸水层102内壁上设有排湿槽。
参见图10-11,排湿槽(参见附图标记103)设有至少三条且平行设置,排湿槽沿吸水层102的轴线设置。设有排湿槽后,有几个好处:S1、排湿槽内的空间也成为附面层90的一部分,增加了附面层90的空间,能使更多液滴被附面层挡板31阻挡而进入湿风通道30,增大了除湿几率;S2、排湿槽内的空间也促使更多的液滴被吸水层102捕捉到,减小越过附面层挡板31或者导流板32而发生逃逸的危险,为除湿提供方便。
排湿槽的截面形状有多种,比如为方槽(参见附图标记103),比如为T型槽104。
参见图12,当排湿槽为T型槽104时,T型槽104的窄处1041在靠近离心风机机体20一侧,T型槽104的宽处1042在靠近蜗壳10一侧,这种情况下,液滴从T型槽104的窄处1041进入T型槽104的宽处1042后,有更大概率被吸水层102捕获。
参见图13,为了方便吸水,吸水层102内表面设有多个盲孔105,盲孔105也将加速排湿,其作用没有排湿槽类似看,但是没有排湿槽效果后。
参见图14,排湿槽包括一个排湿主槽106,排湿主槽106的一侧分布设有多个左排湿支槽108,另一侧分布设有多个右排湿支槽107,排湿主槽106居中设置,沿吸水层102的轴线分布,左排湿支槽108与右排湿支槽107均倾斜分布,且靠近排湿主槽106的端部位置在前,靠近边缘的端部位置在后,边缘且二者均联通排湿主槽106,倾斜设置的排湿支槽既能增大液滴被吸水层102捕捉到的概率,也能在环形风及重力作用下,左排湿支槽108与右排湿支槽107内的小液滴也更容易向湿风通道30出汇聚。
参见图14,左排湿支槽108与右排湿支槽107沿排湿主槽106对称分布,左排湿支槽108或者右排湿支槽107与排湿主槽106的夹角在30-60°的闭区间内(参见附图标记82)。
其工作原理为:
离心式除湿机的工作部分:
通过离心风机机体20及叶片21的作用,蜗壳10内会形成环形风,从进风口16进风,从出风口11出风,这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环形风运动后,受到离心力的影响,蜗壳10内的小液滴逐渐向摩擦壁101一侧偏离、进入附面层90,而且在蜗壳10内的全部环形风中附面层90的风速最低,这样,附面层90有几个特点:S1、有更多的小液滴进入该区域导致小液滴的数量变多,增加了其汇聚为大液滴的概率,大液滴受风的影响较小会更容易被吸水层102捕捉到;S2、大液滴因为其重量原因,越过附面层挡板31或者导流板32而发生逃逸的危险变小。
这样,当附面层90外表面及内部的液滴运动到附面层挡板31后,受到附面层挡板31、导流板32的阻挡、导流,被迫进入湿风通道30内,湿风通道30内的液滴与风的混合物来到外界,进行除湿。
这样,现对于将全部环形风进行除湿,虽然其湿风通道30内的含水总量较小,但是湿风通道30内单位体积内的含水总量较大,单位能耗对应的除水量反而较高,性价比较好,适合推广。
另外,吸水层102、排湿槽、盲孔105的设置更利于排水,参见前文。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仅仅对空气中的液态水(比如小液滴、水雾等)的除湿有帮助,对空气中的气态水的除湿效果不明显。
其他内容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除湿空调,包括空调本体(60),空调本体(60)包括空调进风口(61)、空调出风口(62)及空调排水管,空调进风口(61)联通进风腔(611),其特征在于:空调本体(60)内固定离心式除湿机(66),离心式除湿机(66)的进风口联通进风腔(611),离心式除湿机(66)的除湿出风口(1101)暴露在空调本体(60)的外壁上,离心式除湿机(66)的湿风通道(30)延伸到空调的外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空调,其特征在于:湿风通道(30)的出口联通空调排水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空调,其特征在于:进风腔(611)在靠近离心式除湿机(66)的端部固定加热器(6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空调,其特征在于:离心式除湿机(66)包括蜗壳(10),蜗壳(10)内部固定离心风机机体(20),离心风机机体(20)的径向方向固定多个叶片(21),蜗壳(10)的径向方式设有出风口(11),蜗壳(10)包括固定在两端的端面板(12),其中一个端面板(12)为“C”状,“C”状的端面板(12)的开口方向面对出风口(11),“C”状的端面板(12)的中心区域为进风口(16),蜗壳(10)的柱状面内壁为摩擦壁(101),距离摩擦壁(101)较近的空气层为附面层(90),附面层(90)的最前部设有附面层挡板(31),附面层挡板(31)固定在摩擦壁(101)上,附面层挡板(31)后方的蜗壳(10)的壳壁上固定湿风通道(30),湿风通道(30)能使附面层(90)联通蜗壳(10)的外界。
CN202121007753.7U 2021-05-12 2021-05-12 除湿空调 Active CN215175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7753.7U CN215175523U (zh) 2021-05-12 2021-05-12 除湿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7753.7U CN215175523U (zh) 2021-05-12 2021-05-12 除湿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75523U true CN215175523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68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07753.7U Active CN215175523U (zh) 2021-05-12 2021-05-12 除湿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755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83419Y (zh) 配置离心风机的空调扇
CN112254249B (zh) 一种建筑物通风循环系统
CN208186653U (zh) 空调器
KR200428759Y1 (ko) 냉방 기능을 구비하는 공기청정기
CN113566321B (zh) 除湿装置
CN208186691U (zh) 加湿装置
CN215175523U (zh) 除湿空调
CN114353199A (zh) 一种余热驱动溶液除湿及多级间接蒸发冷风机组
CN201906551U (zh) 一种除湿机
CN208238110U (zh) 加湿模块
CN102022359A (zh) 具有加湿功能的风扇
CN215062517U (zh) 离心式除湿机
CN107940600A (zh) 除湿机
CN209310164U (zh) 空气净化器
CN208170573U (zh) 一种小型除湿机
CN208296184U (zh) 加湿模块
CN206600886U (zh) 一种除霾新风机
CN112432247A (zh) 一体式移动空调器组件及移动空调器
CN2881417Y (zh) 移动式家用环保节能空调
CN113108384A (zh) 离心式除湿机及除湿方法
CN206291370U (zh) 一种别墅专用去除pm2.5的新风除湿机
CN211837155U (zh) 一种除湿设备低露点转轮配置
CN214332877U (zh) 一体式移动空调器组件及移动空调器
CN204757198U (zh) 一种溶液调湿新风机组的结构
CN208504578U (zh) 一种蒸发冷却耦合热回收的溶液除湿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