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0041U - 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0041U
CN215160041U CN202121294622.1U CN202121294622U CN215160041U CN 215160041 U CN215160041 U CN 215160041U CN 202121294622 U CN202121294622 U CN 202121294622U CN 215160041 U CN215160041 U CN 215160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wire
ring
reel
fixed
thre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946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宇航
孙德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hingbetter Pip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hingbetter Pip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hingbetter Pip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hingbetter Pip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946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0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0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0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包括纵向滑动安装的安装座,安装座由纵向驱动装置驱动,安装座上固定有第一放线组件和第二放线组件;第一放线组件包括第一中心筒、第一线盘组件、放线盘单体、第一穿线模具和第一约束环,第二放线组件包括、第二中心筒、第二线盘组件、放线盘单体、第二穿线模具和第二约束环。该钢丝缠绕机的第一放线组件和第二放线组件能纵向移动,这样,在需要换盘时,第一放线组件和第二放线组件随芯管一同移动,这样即使芯管的牵引速度提高,第一放线组件和第二放线组件与芯管之间的相对速度降低,保证了足够的换盘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缠绕机,尤其涉及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
背景技术
在钢丝增强复合管的生产中,需要利用到钢丝缠绕机来对复合管的芯管外表面进行缠绕钢丝,从而在芯管的外表面形成钢丝增强层,目前的钢丝缠绕机在缠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下缺点:1、目前的钢丝缠绕机在对放线盘单体进行换盘时时间紧张,需要熟练的操作工人才能完成,因此,为了保证足够的换盘时间,芯管的牵引速度不能太快,速度太快缠绕的速度也必须提高,这样影响了工人的换盘操作;2、目前的钢丝缠绕机的放线时钢丝从放线盘单体中牵引后经过穿线模具穿出,在这个过程中钢丝需要变向弯折的次数比较多,因此导致走线杂乱,也需要较大的牵引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该钢丝缠绕机的第一放线组件和第二放线组件能纵向移动,这样,在需要换盘时,第一放线组件和第二放线组件随芯管一同移动,这样即使芯管的牵引速度提高,第一放线组件和第二放线组件与芯管之间的相对速度降低,保证了足够的换盘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包括纵向滑动安装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由纵向驱动装置驱动纵向移动,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第一放线组件和第二放线组件,所述第二放线组件位于第一放线组件的纵向下游;所述第一放线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安装座上且由第一旋转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一中心筒,所述第一中心筒上固定有第一线盘组件,第一线盘组件上可拆卸安装有放线盘单体,所述第一中心筒的下游端安装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第一穿线模具,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第一穿线模具的下游设置有第一约束环,所述第二放线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安装座上且由第二旋转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二中心筒,所述第二中心筒和第一中心筒同心设置,所述第二中心筒上固定有第二线盘组件,第二线盘组件上可拆卸安装有放线盘单体,所述第二中心筒的下游端安装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第二穿线模具,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第二穿线模具的下游设置有第二约束环。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纵向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纵向驱动电机,所述纵向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安装座滑动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纵向延伸的齿条,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线盘组件和第二线盘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线盘组件包括套装固定于第一中心筒上的第一上游盘体和第一下游盘体,所述第一上游盘体和第一下游盘体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纵向延伸的第一纵向安装槽体,每个第一纵向安装槽体的两侧槽壁上可拆卸安装有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若干个放线盘单体,所述第一下游盘体上设置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穿线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线盘组件和第二线盘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线盘组件包括套装固定于第一中心筒上的第一安装盘体,第一安装盘体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可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放线盘单体,该放线盘单体的中心轴与第一中心筒平行,所述第一安装盘体上设置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穿线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穿线模具和所述第二穿线模具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穿线模具包括一个环状的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一个安装环部和位于安装环部外周的穿线环部,所述穿线环部上圆周均布了所述穿线孔,所述安装环部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中心筒的端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约束环固定于第一约束滑座上,所述第一约束滑座滑动安装于第一约束底座上,所述第一约束底座固定于安装座上,所述第一约束底座和第一约束滑座之间设置有纵向调节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纵向调节机构为丝杠螺母机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与第一约束滑座固定,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上固定有操作手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中心筒和第二中心筒上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一中间约束环和至少一个第二中间约束环;所述第一穿线模具位于第一中间约束环和第一约束环之间,第二穿线模具位于第二中间约束环和第二约束环之间;所述第一中间约束环的直径大于第一约束环的直径,所述第二中间约束环的直径大于第二中间约束环的直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该钢丝缠绕机包括纵向滑动安装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由纵向驱动装置驱动纵向移动,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第一放线组件和第二放线组件,所述第二放线组件位于第一放线组件的纵向下游;所述第一放线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安装座上且由第一旋转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一中心筒,所述第一中心筒上固定有第一线盘组件,第一线盘组件上可拆卸安装有放线盘单体,所述第一中心筒的下游端安装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第一穿线模具,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第一穿线模具的下游设置有第一约束环,所述第二放线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安装座上且由第二旋转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二中心筒,所述第二中心筒和第一中心筒同心设置,所述第二中心筒上固定有第二线盘组件,第二线盘组件上可拆卸安装有放线盘单体,所述第二中心筒的下游端安装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第二穿线模具,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第二穿线模具的下游设置有第二约束环,因此,在正常缠绕时,芯管从第一中心筒和第二中心筒的内孔穿过并牵引,第一线盘组件的钢丝经过第一穿线模具后再绕过第一约束环,而第一中心筒被带动旋转,继而带动第一线盘组件旋转从而缠绕在芯管上,同理,第二线盘组件旋转反向将钢丝缠绕在已经缠绕了一层钢丝的芯管上,这样正反缠绕的钢丝形成了钢丝网,而当需要更换放线盘单体时,纵向驱动装置启动,带动所述安装座纵向移动跟随芯管运动,因此,第一线盘组件随芯管一起运动,就能保证两者的相对速度比较低,第一线盘组件和第二线盘组件自身的旋转速度也就比较低,这样即使芯管的速度提高也有足够的换盘时间,旋转速度较低也方便操作人员更好的操作,该钢丝缠绕机可以满足更快芯管牵引速度的生产要求。
又由于所述纵向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纵向驱动电机,所述纵向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安装座滑动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纵向延伸的齿条,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该纵向驱动装置结构合理,利用主动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传动速度的控制更精准。
又由于所述第一线盘组件和第二线盘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线盘组件包括套装固定于第一中心筒上的第一上游盘体和第一下游盘体,所述第一上游盘体和第一下游盘体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纵向延伸的第一纵向安装槽体,每个第一纵向安装槽体的两侧槽壁上可拆卸安装有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若干个放线盘单体,所述第一下游盘体上设置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穿线孔,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每个放线盘单体都转动安装在第一纵向安装槽体内,放线盘单体上的钢丝就直接纵向牵引穿过穿线孔,钢丝并没有多余的变向弯折,从而钢丝的放线速度更好,需要的牵引力更小。
又由于所述第一约束环固定于第一约束滑座上,所述第一约束滑座滑动安装于第一约束底座上,所述第一约束底座固定于安装座上,所述第一约束底座和第一约束滑座之间设置有纵向调节机构,利用该纵向调节机构可以调节第一约束滑座的纵向位置,从而调节约束位置,满足不同的缠绕角度要求。
又由于所述第一中心筒和第二中心筒上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一中间约束环和至少一个第二中间约束环;所述第一穿线模具位于第一中间约束环和第一约束环之间,第二穿线模具位于第二中间约束环和第二约束环之间;所述第一中间约束环的直径大于第一约束环的直径,所述第二中间约束环的直径大于第二约束环的直径,因此,利用第一中间约束环和第二中间约束环可以进一步约束钢丝,方便钢丝的牵引过渡,从而使钢带的变向平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第一约束环和第一穿线模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放线盘单体的安装局部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第一穿线模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例2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中:1、导轨;2、安装座;3、第一放线组件;31、第一中心筒;32、第一线盘组件;321、第一上游盘体;322、第一下游盘体;323、第一纵向安装槽体;324、放线盘单体;325、第一安装盘体;33、第一中间约束环;34、第一约束环;35、第一穿线模具;351、安装环部;352、穿线环部;36、第一约束滑座;37、操作手轮;38、第一约束底座;4、第二放线组件;41、第二中心筒;42、第二线盘组件;43、第二中间约束环;44、第二约束环;45、第二穿线模具;5、纵向驱动电机;51、主动齿轮;6、第一伺服电机;7、第二伺服电机;8、第一传动箱;9、第二传动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包括底座,该底座作为所有部件的承载支撑,当然,若安装座2直接滑动安装在地基上,那么该地基的作用也相当于该底座。所述底座上纵向滑动安装有安装座2,定义与芯管牵引方向相同的方向为纵向;所述安装座2由纵向驱动装置驱动纵向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纵向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座2上的纵向驱动电机5,所述纵向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51,所述安装座2滑动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纵向延伸的齿条,所述主动齿轮51与所述齿条啮合。而安装座2的滑动安装方式为:在底座上设置两根平行的导轨1,导轨1上设置有滑块,安装座2固定在滑块上实现纵向滑动。当然,若是安装座2直接滑动安装在地基上,则导轨1上设置所述齿条。
所述安装座2上固定有第一放线组件3和第二放线组件4,所述第二放线组件4位于第一放线组件3的纵向下游;所述第一放线组件3包括转动安装于安装座2上且由第一旋转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一中心筒31,所述第一中心筒31上固定有第一线盘组件32,第一线盘组件32上可拆卸安装有放线盘单体324,所述第一中心筒31的下游端安装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第一穿线模具35,所述安装座2上位于第一穿线模具35的下游设置有第一约束环34,所述第二放线组件4包括转动安装于安装座2上且由第二旋转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二中心筒41,所述第二中心筒41和第一中心筒31同心设置,所述第二中心筒41上固定有第二线盘组件42,第二线盘组件42上可拆卸安装有放线盘单体324,所述第二中心筒41的下游端安装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第二穿线模具45,所述安装座2上位于第二穿线模具45的下游设置有第二约束环44。而第一旋转动力装置和第二旋转动力装置的结构相同,其分别包括第一伺服电机6和第一传动箱8、第二伺服电机7和第二传动箱9,所述第一传动箱8和第二传动箱9为链条传动,第一伺服电机6和第二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第一中心筒31和第二中心筒41的外部分别固定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链条传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盘组件32和第二线盘组件42的结构相同,以第一线盘组件32为例,所述第一线盘组件32包括套装固定于第一中心筒31上的第一上游盘体321和第一下游盘体322,所述第一上游盘体321和第一下游盘体32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纵向延伸的第一纵向安装槽体323,第一上游盘体321和第一下游盘体322通过第一纵向安装槽体323进行连接;每个第一纵向安装槽体323的两侧槽壁上可拆卸安装有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若干个放线盘单体324,所述第一下游盘体322上设置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穿线孔,其中放线盘单体324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在第一纵向安装槽体323的两侧槽壁上设置了若干对安装插孔,所述放线盘单体324的中心轴插入到一对安装插孔内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即可完成安装,这样拆卸时只需要将紧固件拆下,放线盘单体324的中心轴就可以从安装插孔中脱离。
而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穿线模具35和所述第二穿线模具45的结构相同,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穿线模具35包括一个环状的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一个安装环部351和位于安装环部351外周的穿线环部352,所述穿线环部352上圆周均布了所述穿线孔,所述安装环部351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中心筒31的端部上,其中穿线环部352上的穿线孔根据钢丝复合管的直径进行设置,需要成型的复合管越大,则穿线环部352的直径也就越大,穿线孔的数量也就越多,因此,如图5所示,图5中需要成型的复合管直径比较大,因此穿线环部352设置成收口状,这样方便成型孔以不直径的布置圆设置在收口状的穿线环部352上。
再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约束环34固定于第一约束滑座36上,所述第一约束滑座36滑动安装于第一约束底座38上,所述第一约束底座38固定于安装座2上,所述第一约束底座38和第一约束滑座36之间设置有纵向调节机构。
其中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纵向调节机构为丝杠螺母机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与第一约束滑座36固定,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上固定有操作手轮37。
再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中心筒31和第二中心筒41上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一中间约束环33和至少一个第二中间约束环43;所述第一穿线模具35位于第一中间约束环33和第一约束环34之间,第二穿线模具45位于第二中间约束环43和第二约束环44之间;所述第一中间约束环33的直径大于第一约束环34的直径,所述第二中间约束环43的直径大于第二中间约束环43的直径。其中第一中间约束环33和第二中间约束环43的固定方式为:在第一中心筒31和第二中心筒41上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一中间约束环33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套筒和第二中间约束环43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放线盘单体324上缠绕的钢丝先穿过第一下游盘体322上的穿线孔,然后再通过第一中间约束环33的约束,再穿过第一穿线模具35上的穿线孔,最终从第一约束环34的内孔穿过,这样,第一线盘组件32旋转时就会将钢丝缠绕在芯管的外周。
由于第二放线组件4的工作原理与第一放线组件3的原理相同,因此不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钢丝缠绕机相对于目前的现有结构至少有以下优点:
1、该钢丝缠绕机的第二放线组件4和第一放线组件3可以纵向滑动,因此可以跟随芯管纵向移动,这样当需要更换放线盘单体324时,只需要钢丝缠绕机跟随芯管一起移动,从而保证两者的相对速度适中,这样即使芯管的牵引速度提高,也就有足够的换盘时间;
2、该钢丝缠绕机的放线盘单体324安装更简单,钢丝直接纵向放线,减少了不必要的弯曲变形。
实施例2
如图6和图7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线盘组件有所差异,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线盘组件32和第二线盘组件4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线盘组件32包括套装固定于第一中心筒31上的第一安装盘体325,第一安装盘体325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可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放线盘单体324,该放线盘单体324的中心轴与第一中心筒31平行,所述第一安装盘体325上设置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穿线孔。其中由于芯管的直径较大,钢丝缠绕数量较多,因此第一安装盘体325的前后两侧均插装了放线盘单体324。尽管采用实施例2中放线盘单体324的安装方式,依旧在提高芯管牵引速度的情况下保证换盘的时间。
本实施例中提到的气路系统、伺服电机等执行装置、齿轮传动机构、丝杠螺母机构均为目前的常规技术,在2008年4月北京第五版第二十八次印刷的《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中详细的公开了气缸、电机以及其他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和其他的设计,属于现有技术,其结构清楚明了,2008年08月01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实用气动技术第3版SMC培训教材中就详细的公开了真空元件、气体回路和程序控制,表明了本实施例中的气路结构也是现有的技术,清楚明了,在2015年07月01日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机驱动与调速》书中也详细的介绍了电机的控制以及行程开关,因此,电路、气路连接都是清楚。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滑动安装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由纵向驱动装置驱动纵向移动,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第一放线组件和第二放线组件,所述第二放线组件位于第一放线组件的纵向下游;所述第一放线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安装座上且由第一旋转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一中心筒,所述第一中心筒上固定有第一线盘组件,第一线盘组件上可拆卸安装有放线盘单体,所述第一中心筒的下游端安装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第一穿线模具,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第一穿线模具的下游设置有第一约束环,所述第二放线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安装座上且由第二旋转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二中心筒,所述第二中心筒和第一中心筒同心设置,所述第二中心筒上固定有第二线盘组件,第二线盘组件上可拆卸安装有放线盘单体,所述第二中心筒的下游端安装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第二穿线模具,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第二穿线模具的下游设置有第二约束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纵向驱动电机,所述纵向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安装座滑动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纵向延伸的齿条,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盘组件和第二线盘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线盘组件包括套装固定于第一中心筒上的第一上游盘体和第一下游盘体,所述第一上游盘体和第一下游盘体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纵向延伸的第一纵向安装槽体,每个第一纵向安装槽体的两侧槽壁上可拆卸安装有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若干个放线盘单体,所述第一下游盘体上设置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穿线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盘组件和第二线盘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线盘组件包括套装固定于第一中心筒上的第一安装盘体,第一安装盘体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可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放线盘单体,该放线盘单体的中心轴与第一中心筒平行,所述第一安装盘体上设置有方便钢丝穿过的穿线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模具和所述第二穿线模具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穿线模具包括一个环状的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一个安装环部和位于安装环部外周的穿线环部,所述穿线环部上圆周均布了所述穿线孔,所述安装环部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中心筒的端部上。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约束环固定于第一约束滑座上,所述第一约束滑座滑动安装于第一约束底座上,所述第一约束底座固定于安装座上,所述第一约束底座和第一约束滑座之间设置有纵向调节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机构为丝杠螺母机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与第一约束滑座固定,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上固定有操作手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筒和第二中心筒上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一中间约束环和至少一个第二中间约束环;所述第一穿线模具位于第一中间约束环和第一约束环之间,第二穿线模具位于第二中间约束环和第二约束环之间;所述第一中间约束环的直径大于第一约束环的直径,所述第二中间约束环的直径大于第二中间约束环的直径。
CN202121294622.1U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 Active CN215160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94622.1U CN215160041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94622.1U CN215160041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0041U true CN215160041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88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94622.1U Active CN215160041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0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35536B2 (en) Filament winding apparatus
CN111360993B (zh) 一种混凝土管桩生产系统
CN201010393Y (zh) 钢丝缠绕机
CN113275720A (zh) 一种公路工程滚焊机制作钢筋笼工法
CN108246923B (zh) 全自动智能钢丝缠绕设备
CN215160041U (zh) 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生产中的钢丝缠绕机
CN116618909B (zh) 一种钢结构焊接调整装置
ITMI972514A1 (it) Macchina trafilatrice multipasso dotata di dispositivo di regolazione e controllo migliorati della tensione del filo in lavorazione, particolarmente per la trafilatura di fili metallici
CN208788917U (zh) 一种流延薄膜设备的成型辊支架
CN204657348U (zh) 一种螺方箍成形装置
CN214821037U (zh) 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的生产线
CN113290883B (zh) 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的成型工艺
CN113211818A (zh) 一种钢丝增强复合管的生产线
US10328652B2 (en) Strip-winding method and strip-winding apparatus
CN210754543U (zh) 一种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剪力槽滚压成形设备
ITMI972197A1 (it) Macchina trafilatrice multipasso dotata di dispositivo di regolazione e controllo della tensione del filo in lavorazione particolarmente
CN111762705B (zh) 一种电动储缆绞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7105702U (zh) 一种板材成形模具
CN208234210U (zh) 一种卷状宽幅材料的收卷装置
CN109895426B (zh) 一种孔网钢带增强复合管的生产方法
KR20010076655A (ko) 스파이럴 케이블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14556363U (zh) 一种一体化电缆生产用绕线排线装置
CN217346684U (zh) 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缠绕芯模具
CN103879844B (zh) 一种卷绕机及其卷料轮盘和偏心孔绕制件的卷绕方法
CN212499064U (zh) 一种自动复合软管制管机用绕丝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