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5480U - 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5480U
CN215155480U CN202120232809.2U CN202120232809U CN215155480U CN 215155480 U CN215155480 U CN 215155480U CN 202120232809 U CN202120232809 U CN 202120232809U CN 215155480 U CN215155480 U CN 215155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deck
lng
deck
hose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28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恪成
夏华波
刘剑楠
朱崇远
杨学利
黄国良
韦晓强
孙恩林
兰庆世
吴昊
刘诗学
朱永凯
周毅
梁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Oil Production Services Branch of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Oil Production Services Branch of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Oil Production Services Branch of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28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5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5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5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包括上甲板,所述上甲板由矩形的外部单层甲板和内部的桁架结构构成,上甲板的靠船侧舷外对称的固定设置有电磁吸盘、碰垫,上甲板的靠船侧两端均布置有快速脱缆钩,上甲板的四角均布置有带缆桩,上甲板在靠船侧与靠岸侧之间设置有跨越甲板的传输管汇,传输管汇、电磁吸盘和快速脱缆钩均通过甲板上的船岸连接系统控制,上甲板的靠船侧布置有配合传输管汇的跨接软管托架,上甲板的靠岸侧布置有配合传输管汇的漂浮软管托架和脐带缆托架,上甲板底部对称的设置有下部船体。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移动、不占用码头资源,能够实现在浅水码头将LNG由船向岸双向传输的浮式传输平台。

Description

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NG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双船体 LNG传输平台。
背景技术
常规陆上LNG接收终端站址及港址的选择受周边环境和土地资源限制影响较大。一般陆上LNG接收终端必须设有一个传输结构以确保LNG从LNG运输船顺利地输送到陆上LNG储罐。现有LNG传输码头包括码头结构,装载平台,系泊和栈桥,以支撑LNG管道,卸载是通过卸料臂进行的。虽然全国沿海新增布局了多处港址,但受制于与规划的符合性、水域条件、陆域条件、船舶航行条件等多因素影响,需开展码头选址研究,部分站址通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可以实现传统 LNG接收终端模式的布局。但也存在部分站址通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后,结论是不具备布局传统的码头LNG接收终端条件。有些码头能够停靠的船舶吨位有限,不能停靠大型LNG船舶,如果想进行大型LNG 船舶的货物传输,现有码头无法匹配。受制于与规划的符合性、水域条件、陆域条件、船舶航行条件、工期、经济性等多因素影响,这将造成有些区域无法往返传输来自海上和岸基的LNG。这将造成有些区域无法接收来自海上的LNG,对促进LNG产业发展和推进LNG市场非常不利。因此,现亟需一种可移动、不占用码头资源,能够实现在浅水码头将LNG由船向岸传输的浮式传输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可移动、不占用码头资源,能够实现在浅水码头将LNG由船向岸双向传输的浮式传输平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包括上甲板,所述上甲板由矩形的外部单层甲板和内部的桁架结构构成,上甲板的靠船侧舷外对称的固定设置有电磁吸盘、碰垫,上甲板的靠船侧两端均布置有快速脱缆钩,上甲板的四角均布置有带缆桩,上甲板在靠船侧与靠岸侧之间设置有跨越甲板的传输管汇,传输管汇、电磁吸盘和快速脱缆钩均通过甲板上的船岸连接系统控制,上甲板的靠船侧布置有配合传输管汇的跨接软管托架,上甲板的靠岸侧布置有配合传输管汇的漂浮软管托架和脐带缆托架,上甲板底部对称的设置有下部船体;
所述下部船体分设于上甲板的底部两侧,下部船体包括上段支撑柱、中间立柱和下段浮舱,所述上段支撑柱固定设置在上甲板底端,中间立柱为小水线面柱状船体,下段浮舱为横向固定在中间立柱底部的圆柱状或方形舱室,且下段浮舱内设置有压载舱,上甲板设置有控制压载舱的压载水泵;
所述跨接软管托架上设置有用于与LNG船传输的液相跨接软管和气相跨接软管,漂浮软管托架上设置有用于与LNG接收设施传输的漂浮软管,脐带缆托架上设置有用于实现平台与岸上传输电力和信号的脐带缆;所述传输管汇包括与液相跨接软管连通的接收管道,与漂浮软管连通的输送管道,以及直接将气相跨接软管与漂浮软管连通的气相管道,接收管道和输送管道之间连通有缓冲横管,接收管道、缓冲横管和输送管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各管道与上甲板隔离的LNG 集液盘。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吸盘采用电液操作,且在上甲板配备有液压蓄能器。
进一步的,所述上甲板的甲板中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防爆灯具。
进一步的,所述上甲板在传输管汇处布置有自动泡沫灭火系统,上甲板还设置有UPS和软管储存托架。
进一步的,所述跨接软管的管径为4”-10”,由2-4个液相管和1个气相管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软管的管径为12”-20”,由1-2个液相管和1个气相管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上段支撑柱外表面具有光滑曲面的过渡段。
进一步的,所述下段浮舱的艏艉两端具有球鼻艏。
进一步的,所述LNG集液盘和缓冲横管均由耐受-163℃的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管汇周围配套设置有自动灭火系统和灭火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LNG输送需求的变化,能够将整个浮式平台重新拖拽部署到新位置,无需拆除大型码头结构或其他固定基础设施,对成本和环境影响较小。上甲板底部对称设置的双下部船体能够提高作业抵抗环境影响的能力,通过压载水泵对两个压载舱调节压载,并调节电磁吸盘对LNG船的连接位置,增加平台作业的稳定性。平台连接的LNG船舶适用范围广,可以通过船岸连接系统控制平台上的LNG 传输流量大小,从而适应小型和大型船舶。平台的对船、对岸通讯,以及对传输管汇、电磁吸盘和快速脱缆钩的控制均通过甲板上的船岸连接系统负责,可通过陆上控制室对所有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实现无人值守遥控,仅在将软管由LNG船连接到岸或将软管从LNG船上收回时才需要人员上平台操作,从而降低总投资成本和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侧下部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系泊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甲板,2-下部船体,3-电磁吸盘,4-碰垫,5-快速脱缆钩,6-带缆桩,7-船岸连接系统,8-跨接软管托架,9-漂浮软管托架,10- 脐带缆托架,11-压载水泵,12-接收管道,13-输送管道,14-气相管道,15-缓冲横管,16-LNG集液盘,17-防爆灯具,18-UPS,19-软管储存托架,20-系泊浮筒,21-跨接软管,22-漂浮软管,23-脐带缆, 24-上段支撑柱,25-中间立柱,26-下段浮舱,27-压载舱,28-LNG 接收设施,29-拖轮,30-液压蓄能器,31-自动灭火系统,32-灭火器, 33-LNG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包括上甲板 1,所述上甲板1由矩形的外部单层甲板和内部的桁架结构构成,上甲板1的靠船侧舷外对称的固定设置有电磁吸盘3、碰垫4,上甲板 1的靠船侧两端均布置有快速脱缆钩5,上甲板1的四角均布置有带缆桩6,上甲板1在靠船侧与靠岸侧之间设置有跨越甲板的传输管汇,传输管汇、电磁吸盘3和快速脱缆钩5均通过甲板上的船岸连接系统 7控制,上甲板1的靠船侧布置有配合传输管汇的跨接软管托架8,上甲板1的靠岸侧布置有配合传输管汇的漂浮软管托架9和脐带缆托架10,上甲板1底部对称的设置有下部船体2;所述电磁吸盘3采用电液操作,且在上甲板1配备有调节吸力的液压蓄能器30。
所述下部船体2分设于上甲板1的底部两侧,下部船体2包括上段支撑柱24、中间立柱25和下段浮舱26,所述上段支撑柱24固定设置在上甲板1底端,中间立柱25为小水线面柱状船体,下段浮舱 26为横向固定在中间立柱25底部的圆柱状或方形舱室,且下段浮舱26内设置有压载舱27,上甲板1设置有控制压载舱27的压载水泵 11。
所述跨接软管托架8上设置有用于与LNG船33传输的液相跨接软管21和气相跨接软管21,漂浮软管托架9上设置有用于与LNG接收设施28传输的漂浮软管22,脐带缆托架10上设置有用于实现平台与岸上传输电力和信号的脐带缆23;所述传输管汇包括与液相跨接软管21连通的接收管道12,与漂浮软管22连通的输送管道13,以及直接将气相跨接软管21与漂浮软管22连通的气相管道14,接收管道12和输送管道13之间连通有缓冲横管15,接收管道12、缓冲横管15和输送管道1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各管道与上甲板1隔离的LNG集液盘16。
本实用新型由上甲板1和下部船体2组成,下部船体2由上段支撑柱24、中间立柱25和下段浮舱26组成,可通过拖轮29拖拽调整平台在离岸作业的位置。所述上段支撑柱24外表面具有光滑曲面的过渡段,以减小结构应力。中间立柱25为小水线面柱状船体,下段浮舱26为横向固定在中间立柱25底部的圆柱状或方形舱室,且下段浮舱26的艏艉两端具有球鼻艏,以提供主要浮力,并减小拖航或顶推阻力。上甲板1靠船侧有两个电磁吸盘3,采用电液操作,设备本身带有液压蓄能器30,布置在电磁吸盘3附近靠船侧。靠船侧舷外悬挂两个碰垫4,用于防止平台与LNG船33之间的碰撞。
平台的对船、对岸通讯,以及对传输管汇、电磁吸盘3和快速脱缆钩5的控制均通过甲板上的船岸连接系统7负责,可通过陆上控制室对所有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靠船侧两端分别布置快速脱缆钩 5,每个快速脱缆钩5采用双钩设置,并配有手动液压补偿泵,作业时LNG船33上的缆绳系泊于平台的快速脱缆钩5,一旦有系泊脱钩信号,液压力释放、缆绳钩脱开,与浮筒之间的缆绳脱钩;快速脱缆钩5的释放与电磁吸盘3的工作紧密不可分离,通常情况下,两者均为系泊状态,进行系泊的双保险,紧急情况下,平台上的电磁吸盘3 能够快速卸掉吸力,相应地,快速脱缆钩5能够紧急脱钩,实现LNG 船33与平台的脱离。
如图4所示,上甲板1四角分别设置1个带缆桩6,用于闲置时将平台系泊在码头附近的系泊浮筒20上,平台采用两点系泊、三点系泊或四点系泊方式系泊在浮筒上,本实施例采用四点系泊方式。所述上甲板1的甲板中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防爆灯具17,用于夜间货物传输的照明。
如图5所示,平台与LNG船33之间采用跨接软管21连接,所述跨接软管的管径为4”-10”,由2-4个液相管和1个气相管组成,本实施例的跨接软管21共由4个液相管和1个气相管组成。平台与岸连接端之间采用漂浮软管22连接,所述漂浮软管22的管径为 12”-20”,由2个液相管和1个气相管组成,或者采用1个液相管和1个气相管,具体可根据LNG货物传输速率确定。平台配置1根脐带缆23,实现平台与岸上的电力、信号、通讯供应。平台中部布置跨越靠船侧和靠岸侧之间的传输管汇,传输管汇由接收管道12、输送管道13和从上甲板1的靠船侧贯穿至靠岸侧的气相管道14构成,分别负责由跨接软管21接收LNG,向漂浮软管22传输LNG,以及将向LNG接收设施28传输过程中LNG气化形成的天然气返回输送至LNG 船33上,从而就近处理天然气防止安全事故和污染。上甲板1上设置有连通接收管道12和输送管道13的缓冲横管15,缓冲横管15和各管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各管道与上甲板1隔离的LNG集液盘16。所述LNG集液盘16和缓冲横管15均由耐受-163℃的不锈钢制成,耐低温效果较好,不会引起LNG接触后发生冷脆。缓冲横管15采用大直径,能够将4个接收管道12于上甲板1中部汇集成一个缓冲通道,并连接2根输送管道。上甲板1分别设有跨接软管托架8、漂浮软管托架9和脐带缆托架10,用于传输作业时各软管和脐带缆23的形状光滑过度。所述上甲板1在传输管汇处布置有自动泡沫灭火系统31,用于防止LNG泄漏时引起火灾。上甲板1还设置有UPS18和软管储存托架19,用于作为备用电源和在需要时盘绕装卸后多余的软管。
脐带缆23中包含有以下功能,以完成转接驳的各项功能:
1、船岸连接系统7的连接,以SEA TECHNIK公司为主流的船岸连接系统7岸基部分和船基部分,在转接驳连接后,包含在脐带缆 23中,船基和岸基的信号往来传送;
2、电力传输线缆:380V、50Hz,线缆面积以实际传输功率确定,电力由岸基提供,由电力电缆传输到转接驳,供转接驳所有电力负荷使用。传输电力负荷主要有压载水泵11工作和电磁吸盘3、防爆灯具17的负荷,其它如阀门遥控、CCTV监控等小负荷不与上述负荷同时使用,忽略不计;
3、CCTV信号传输,可采用海康威视等品牌的产品,在转接驳上布置云台摄像头,采集信号后,由光纤缆传输到岸基中控;
4、遥控操作信号传输,采用采用西门子IMAS,Kongsberg K-Chief 公司的产品,在岸基中控可以操作电磁吸盘3的通断电、压载舱27 的压载阀开关,压载水泵11的启停、快速脱缆钩5的主动释放功能;
5、警报信号采集,转接驳上感烟、感温、可燃气体探测,电磁吸盘3、压载水泵11故障,压载阀不能正常开关等信号,采用西门子IMAS,Kongsberg K-Chief公司的产品,传输到岸基中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包括上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甲板由矩形的外部单层甲板和内部的桁架结构构成,上甲板的靠船侧舷外对称的固定设置有电磁吸盘、碰垫,上甲板的靠船侧两端均布置有快速脱缆钩,上甲板的四角均布置有带缆桩,上甲板在靠船侧与靠岸侧之间设置有跨越甲板的传输管汇,传输管汇、电磁吸盘和快速脱缆钩均通过甲板上的船岸连接系统控制,上甲板的靠船侧布置有配合传输管汇的跨接软管托架,上甲板的靠岸侧布置有配合传输管汇的漂浮软管托架和脐带缆托架,上甲板底部对称的设置有下部船体;
所述下部船体分设于上甲板的底部两侧,下部船体包括上段支撑柱、中间立柱和下段浮舱,所述上段支撑柱固定设置在上甲板底端,中间立柱为小水线面柱状船体,下段浮舱为横向固定在中间立柱底部的圆柱状或方形舱室,且下段浮舱内设置有压载舱,上甲板设置有控制压载舱的压载水泵;
所述跨接软管托架上设置有用于与LNG船传输的液相跨接软管和气相跨接软管,漂浮软管托架上设置有用于与LNG接收设施传输的漂浮软管,脐带缆托架上设置有用于实现平台与岸上传输电力和信号的脐带缆;所述传输管汇包括与液相跨接软管连通的接收管道,与漂浮软管连通的输送管道,以及直接将气相跨接软管与漂浮软管连通的气相管道,接收管道和输送管道之间连通有缓冲横管,接收管道、缓冲横管和输送管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各管道与上甲板隔离的LNG集液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盘采用电液操作,且在上甲板配备有液压蓄能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甲板的甲板中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防爆灯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甲板在传输管汇处布置有自动泡沫灭火系统,上甲板还设置有UPS和软管储存托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软管的管径为4”10”,由24个液相管和1个气相管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软管的管径为12”20”,由12个液相管和1个气相管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支撑柱外表面具有光滑曲面的过渡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浮舱的艏艉两端具有球鼻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LNG集液盘和缓冲横管均由耐受-163℃的不锈钢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汇周围配套设置有自动灭火系统和灭火器。
CN202120232809.2U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 Active CN215155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2809.2U CN215155480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2809.2U CN215155480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5480U true CN215155480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7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2809.2U Active CN215155480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548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8876A (zh) * 2021-12-26 2022-03-2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动力定位的小水线面浮式液货转运平台及其作业方法
CN114954800A (zh) * 2022-05-19 2022-08-3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小水线面非对称双体型的lng转接驳
WO2023220974A1 (zh) * 2022-05-18 2023-11-23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对接平台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8876A (zh) * 2021-12-26 2022-03-2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动力定位的小水线面浮式液货转运平台及其作业方法
CN114248876B (zh) * 2021-12-26 2023-03-1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动力定位的小水线面浮式液货转运平台及其作业方法
WO2023220974A1 (zh) * 2022-05-18 2023-11-23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对接平台
CN114954800A (zh) * 2022-05-19 2022-08-3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小水线面非对称双体型的lng转接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55480U (zh) 一种简易双船体lng传输平台
KR101722792B1 (ko) 부두에서 선박과 선박의 lng 이송
US6829901B2 (en) Single point mooring regasification tower
US8286678B2 (en) Process, apparatus and vessel for transferring fluids between two structures
AU2008101305A4 (en) Process, vessel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fluids between floating vessels using flexible conduit and releasable mooring system
RU2673136C2 (ru) Передающ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передающая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жиженного природного газа и/или передач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энергии
CN215155479U (zh) 一种三角形浮式lng传输平台
AU2011214362B2 (en) Bow loading station with double deck for cryogenic fluid
US323626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fluid offshore
US323626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fluid offshore
AU2006249255B2 (en) Offshore fluid transfer system
WO200608837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ffshore offloading and regasification of LNG
US4317474A (en) Mooring terminal for transferring difficult cargo
US6932127B2 (en)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oil from an offshore platform to a tanker
CA2513180A1 (en) Ice break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ngle-support mooring and servicing ships
CN114954800B (zh) 一种小水线面非对称双体型的lng转接驳
CN210734441U (zh) 用于传输流体或电力的浮式的传输结构和传输系统
CN217267278U (zh) Fsru船和lng船并靠码头
US20230348025A1 (en) Marine fluid cargo handling system with standoff
RU2378149C1 (ru)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жидкого груза, 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нефти, на танкер
KR20170000778U (ko) 벙커링 선박의 계류 장치 및 계류 시스템
RU2274580C1 (ru) Система эксплуатационного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морского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средства
WO2023214885A2 (en) A marine fluid cargo handling system with standoff
Backhaus et al. A new concept of an offshore LNG-tanker loading and unloading system
ZA200403825B (en) Single point mooring regastification tow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