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40015U -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及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及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40015U
CN215140015U CN202120642191.7U CN202120642191U CN215140015U CN 215140015 U CN215140015 U CN 215140015U CN 202120642191 U CN202120642191 U CN 202120642191U CN 215140015 U CN215140015 U CN 215140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base
driving
driving mechanism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421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涌涛
朱奇朗
拉里-雷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run Shangh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n Leaf Diagnostic Produc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n Leaf Diagnostic Produc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n Leaf Diagnostic Produc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40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40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及检测设备,移液驱动装置包括设有收容槽的基座、安装支架、至少一个搅拌组件、搅拌驱动机构和至少一个挤压驱动组件,安装支架设于基座上,每个所述搅拌组件可转动地设于安装支架上,搅拌驱动机构驱动每个搅拌组件相对安装支架转动,搅拌组件对微流控芯片上反应室内的溶液进行搅拌,每个挤压驱动机构驱动对应搅拌组件将搅拌后的溶液从反应室中挤出。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对反应室中的溶液进行搅拌处理并将搅拌后的溶液挤出反应室,代替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及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Microfluidics Chip)是将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的技术。随着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流控芯片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流控芯片是一种集成多个试验步骤的芯片,目前常用的微流控芯片由基板、铝泡(用于存储反应试剂)、反应室和检测室等构成,铝泡、反应室和检测室通常通过微小尺寸的流道相连通,存储不同试剂的铝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放并释放其内的反应试剂,最终通过流道流入反应室和检测室中,完成指定的生化反应,以实现样品制备和检测等目的。目前常通过人工来实现反应室内溶液的搅拌处理,而人工无法重复劳动,工作效率相对低下,因此,亟需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可自动实现对反应室中的溶液进行搅拌处理,提高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能够代替人工,以自动对反应室中的溶液进行搅拌处理并挤出,同时还提供一种具有该移液驱动装置的检测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所述移液驱动装置包括基座、安装支架、至少一个用于对微流控芯片上反应室内的溶液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用于驱动每个搅拌组件相对所述安装支架转动的搅拌驱动机构和至少一个驱动搅拌组件将搅拌后的溶液从反应室中挤出的挤压驱动组件,所述基座上设有收容微流控芯片的收容槽,所述安装支架设于所述基座上,每个所述搅拌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每个所述搅拌组件上设有磁吸部,所述搅拌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组件相连,每个挤压驱动组件靠近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或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且每个挤压驱动机构对应一个搅拌组件。
优选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基座、连接件和第三弹性件,所述转动基座套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外部,且所述转动基座上设有锁止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有限位部,相对端设置所述磁吸部,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伸入所述锁止槽实现连接件与转动基座同步转动的锁止柱,所述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限位部和磁吸部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相抵接,相对端与所述转动基座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一个所述搅拌组件时,所述搅拌组件的转动基座上设有齿部,所述搅拌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和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的齿轮驱动机构,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转动基座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多个所述搅拌组件时,每个搅拌组件的转动基座上设有齿部,多个所述转动基座依次啮合连接,所述搅拌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和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的齿轮驱动机构,所述传动齿轮与任意一个所述转动基座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磁吸部包括与连接件相连的磁体和包覆在磁体外部的柔性接触件。
优选地,所述柔性接触件上设有便于挤压微流控芯片上反应室的弧形接触部。
优选地,所述挤压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接触件和第二顶推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接触件与第二所述顶推驱动机构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触件呈C形。
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检测设备,包括上述移液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对反应室中的溶液进行搅拌处理并将搅拌后的溶液挤出反应室,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了搅拌和挤出操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基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是刺破机构和封堵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搅拌机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6是加热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基座,10a、本体部,10b、抵压件,10c、旋转件,11、收容槽,11a、入口部,11b、开口部,12、抵压凸起,13、顶推部,14、导向槽,15、插槽,20、刺破机构,21、第一承托支架,22、刺破组件,221、刺破顶针,222、刺破顶针驱动机构,30、挤压机构,31、第二承托支架, 32、挤压组件,321、第一接触件,322、第一顶推驱动机构,40、搅拌机构,41、安装支架,42、搅拌组件,421、转动基座,421a、锁止槽,421b、齿部,422、连接件,422a、限位部,422b、锁止柱,423、第二弹性件,43、搅拌驱动机构,431、传动齿轮,432、齿轮驱动机构,44、挤压驱动机构, 441、第二接触件,442、第二顶推驱动机构,45、磁吸部,60、定位机构, 61、定位件,62、容置槽,70、弹性抵顶件,71、抵顶部,80、封堵机构, 81、阀门顶针,90、加热机构,91、柔性导热件,91a、透气孔,92、加热件,93、温度传感器,a、线性执行器,b、弹性缓冲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结合图1~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基座 10、刺破机构20、挤压机构30和搅拌机构40,其中,基座10上设有收容微流控芯片的收容槽11,微流控芯片包括基体及设于基体上的至少一个铝泡、至少一个反应室和至少一个检测室,铝泡用于存储反应试剂等溶液,反应室用于供反应试剂与待测样本混合等,检测室用于检测目标分析物是否存在;刺破机构20靠近基座10设置,优选设于基座10的下方,用于伸入收容槽11内刺破微流控芯片上的铝泡,当然,刺破机构20也可设于基座10上;挤压机构30靠近基座10设置,优选设于基座10的上方,也即基座10设于刺破机构20和挤压机构30之间,用于伸入收容槽11内将刺破后的铝泡内的溶液挤出,溶液可流至反应室或检测室等等,当然,挤压机构30也可设于基座10上;搅拌机构40靠近基座10设置或设于基座10 上,优选设于基座10上,并且搅拌机构40设位于基座10和挤压机构30 之间,用于对微流控芯片上反应室内的溶液进行搅拌处理,并将搅拌后的溶液挤出反应室。
实施时,待分析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配于基座10的收容槽11内,当需要刺破微流控芯片上的铝泡时,刺破机构20伸入收容槽11内将铝泡进行刺破,挤压机构30进一步伸入收容槽11内将铝泡内的溶液挤出,溶液可流至反应室中;搅拌机构40进一步对反应室内的溶液进行搅拌处理并将搅拌后的溶液挤出反应室;搅拌后的溶液进一步通过流道进入下一处理工序,如加热处理等等,最终进入检测室中以检测目标分析物是否存在。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基座10包括本体部10a和抵压件10b。其中,本体部10a上设置所述收容槽11,收容槽11具有一入口部11a和开口部11b,收容槽11的入口部11a优选设于基座10的侧面,开口部11b优选设于基座10的顶面;抵压件10b用于对位于收容槽11内的微流控芯片进行抵压固定,以避免后续处理中微流控芯片的移动,抵压件10b与基座10的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一转动点,也即抵压件10b可相对基座10进行旋转收合或旋转打开,这里的旋转收合是指抵压件10b在转动过程中与基座10 相靠近,以对位于收容槽11内的微流控芯片进行抵压固定,旋转打开是指抵压件10b在旋转过程中与基座10相远离,以便于微流控芯片装配至收容槽11中或者便于微流控芯片从收容槽11内取出。
进一步地,抵压件10b面向收容槽11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抵压凸起部12,抵压凸起部12用于对收容槽11内的微流控芯片进行抵压固定。实施时,抵压件10b相对基座10旋转收合后,抵压件10b上的抵压凸起部 12通过收容槽11的开口部11b伸入收容槽11内,以对微流控芯片进行抵压固定。
如图2所示,基座10还包括旋转件10c,旋转件10c用于控制抵压件 10b相对基座10转动,也即旋转件10c用于控制抵压件10b相对基座10 旋转收合或旋转打开,旋转件10c与基座10的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一转动点,并且旋转件10c上设有顶推部13,顶推部13用于在旋转件10c 相对基座10旋转过程中驱动抵压件10b相对基座10旋转打开,以便于微流控芯片装配至收容槽11中或者便于微流控芯片从收容槽11内取出。
进一步地,旋转件10c上设有导向槽14,导向槽14用于供微流控芯片导向移动,使微流控芯片可快速、准确地装配至收容槽11内。导向槽14 在旋转件10c驱动抵压件10b相对基座10旋转打开后与收容槽11处于同一平面,也即旋转件10c旋转一定角度后,旋转件10c上的导向槽14与收容槽11处于同一平面,同时抵压件10b相对基座10旋转打开。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基座10的收容槽11内还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机构60,定位机构60用于对微流控芯片进行定位处理,提高微流控芯片的装配精度,便于后续工艺处理。定位机构60包括第一弹性件(图未示出)、定位件61及设于收容槽11内壁上的容置槽62,容置槽62用于装配第一弹性件和定位件61,第一弹性件和定位件61均装配于容置槽62中,并且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容置槽62的内壁相抵接,相对端与定位件61相抵接,定位件61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部分伸出容置槽62,定位件61伸出的部分位于收容槽11内。实施时,微流控芯片通过收容槽11的入口部11a进入收容槽11后,微流控芯片移动至定位机构60处后,微流控芯片的外壁挤压定位件61位于收容槽11内的部分,定位件61受力后向容置槽62内部移动并挤压第一弹性件。当微流控芯片上的定位槽移动至定位件61处后,定位件61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伸入微流控芯片上的定位槽中,在定位件 61与定位槽的配合下,实现微流控芯片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定位件61为滚珠或者定位柱,定位件61为定位柱时,定位柱位于收容槽11内的端部上设有弧形导向面,弧形导向面一方面可减小定位柱与微流控芯片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便于定位柱从定位槽中脱离,提高装配效率。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为了使位于收容槽11内的微流控芯片保持稳定,收容槽11内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抵顶件70,弹性抵顶件70用于对微流控芯片进行抵压固定,防止微流控芯片在收容槽11内受力产生移动。弹性抵顶件70的至少一端与收容槽11的内壁活动连接,并且本体部10a上设有至少一个抵顶部71,抵顶部71用于对微流控芯片进行抵接,实现微流控芯片的抵压固定。实施时,微流控芯片经入口部11a进入收容槽11内并通过定位机构60定位后,微流控芯片在插入收容槽11过程中,抵顶部71与微流控芯片的外壁相抵接,实现微流控芯片的抵压固定,避免微流控芯片的移动。进一步地,收容槽11的内壁凹陷形成有插槽15,本体部10a的一端与收容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相对端插接于插槽15内,以实现弹性抵顶件70的一端与收容槽11的内壁活动连接。定位槽中,在定位件61与定位槽的配合下,实现微流控芯片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弹性抵顶件70上设置一个抵顶部71,并且抵顶部71靠近弹性抵顶件70的中部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抵顶部71的数量及位置。
如图4所示,刺破机构20包括第一承托支架21和至少一个刺破组件 22,其中,第一承托支架21用于安装刺破组件22,每个刺破组件22对应一个铝泡。具体地,刺破组件22包括刺破顶针221和刺破顶针驱动机构 222,刺破顶针221与刺破顶针驱动机构222相连。实施时,刺破顶针驱动机构222驱动刺破顶针221伸入收容槽11内,刺破顶针221与铝泡内的刺针相抵接,以实现铝泡的刺破处理,铝泡在刺破后,其内的溶液通过流道流入相应反应室中。
进一步地,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微流控芯片上的阀门关闭流道的封堵机构80,封堵机构80设于第一承托支架21上,与刺破组件22共用第一承托支架21,以减少空间的占用。封堵机构80包括设于第一承托支架21上的至少一个封堵组件,每个封堵组件对应一个阀门。具体地,封堵组件包括阀门顶针81和阀门顶针驱动机构,阀门顶针81与阀门顶针驱动机构相连。实施时,阀门顶针驱动机构驱动阀门顶针81伸入收容槽11内,阀门顶针81与阀门相抵接,以实现阀门的关闭,进而实现流道的关闭,使溶液在指定范围内流动。
进一步地,刺破顶针驱动机构222和阀门顶针驱动机构均包括线性执行器a和弹性缓冲组件b,其中,线性执行器的一端与弹性缓冲组件相连,相对端与刺破顶针221或阀门顶针81相连;弹性缓冲组件b安装于工作台或者相应支架上,弹性缓冲组件b起到缓冲作用,当线性执行器a驱动刺破顶针221与铝泡内的刺破顶针221抵接或者线性执行器驱动阀门顶针81 与阀门抵接后,线性执行器继续驱动刺破顶针221或阀门顶针81移动时反作用于弹性缓冲组件,也就是说弹性缓冲组件受到反作用力后压缩,以避免线性执行器可避免用力过猛而造成微流控芯片的损坏。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组件包括导套、导杆和第二弹性件,导套套设于导杆的外部,第二弹性件设于导套内并套设于导杆上,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导杆相抵接(导杆上设有限位凸环),相对端与导套的内壁相抵接。
如图1所示,挤压机构30包括第二承托支架31和至少一个挤压组件 32,其中,第二承托支架31用于安装挤压组件32,其与基座10相对间隔设置,抵压件10b位于第二承托支架31和基座10的本体部10a之间,也就是说第二承托支架31位于基座10的上方;挤压组件32安装于第二承托支架31上,用于挤压微流控芯片上的铝泡。挤压组件32包括第一接触件 321和第一顶推驱动机构322,第一接触件321与第一顶推驱动机构322相连,第一顶推驱动机构322驱动第一接触件321与铝泡接触,以将铝泡内溶液挤出。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推驱动机构322优选步进电机;第一接触件321为采用柔性材质(如橡胶等)制成的接触件,可在挤压过程中避免造成铝泡的破损。
如图5所示,搅拌机构40包括安装支架41、至少一个搅拌组件42、搅拌驱动机构43和至少一个挤压驱动机构44,其中,安装支架41优选安装于基座10上的抵压件10b上,每个搅拌组件42可转动地设于安装支架 41上,并且每个搅拌组件42上设有磁吸部45,磁吸部45可与微流控芯片上反应室内的磁性件产生相互作用力,以使搅拌组件42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磁性件转动,实现溶液的搅拌处理;搅拌驱动机构43与每个搅拌组件42 相连,用于驱动每个搅拌组件42相对安装支架41转动,每个搅拌组件42 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磁吸部45带动对应反应室内的磁性件转动,以实现对反应室内溶液的搅拌;挤压驱动机构44安装于第二承托支架31上,每个挤压驱动机构44对应一个搅拌组件42,用于驱动对应搅拌组件42将搅拌后的溶液从反应室中挤出。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41优选安装于基座10 的抵压件10b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支架41也可直接安装于基座10的本体部10a上,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挤压驱动机构44优选安装于第二承托支架31上,以减少空间的占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挤压驱动机构44安装于基座10的本体部10a或抵压件10b上,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搅拌组件42包括转动基座421、连接件422和第三弹性件 423,转动基座421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安装孔,转动基座421通过安装孔套设于连接件422的外部,转动基座421上设有锁止槽421a;连接件422 可相对转动基座421沿轴向移动,其一端设有限位部422a,相对端设置所述磁吸部45,连接件422上还设有伸入所述锁止槽421a实现连接件422与转动基座421同步转动的锁止柱422b;第三弹性件423设于限位部422a 和转动基座421之间,并且第三弹性件423的一端与限位部422a相抵接,相对端与转动基座421相抵接,第三弹性件423优选弹簧,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选择弹片等。实施时,初始情况下,连接件422上的锁止柱422b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位于锁止槽421a中,以使转动基座421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连接件422转动,连接件422转动过程中可带动磁吸部45转动,磁吸部45带动对应反应室内的磁性件转动,以实现对反应室内溶液的搅拌。
进一步地,磁吸部45包括与连接件422相连的磁体和包覆在磁体外部的柔性接触件,柔性接触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如橡胶等等,可避免在挤压过程中造成微流控芯片的损坏。为了便于挤压反应室,柔性接触件上还设有弧形接触部。通过设置弧形接触部,可将反应室内搅拌后的溶液顺利挤出反应室。
如图5所示,搅拌驱动机构43包括传动齿轮431和驱动传动齿轮431 转动地齿轮驱动机构432,齿轮驱动机构432与传动齿轮431相连,齿轮驱动机构432优选旋转电机。当安装支架41上设置一个搅拌组件42时,搅拌组件42的转动基座421上设有齿部421b,该搅拌组件42的转动基座 421通过齿部421b可直接或间接地与传动齿轮431相啮合连接。当采用间接方式啮合连接时,转动基座421可通过传动链条与传动齿轮431相啮合连接。实施时,齿轮驱动机构432驱动传动齿轮431转动,传动齿轮431 带动转动基座421转动,转动基座421进一步在锁止槽421a和锁止柱422b 的作用下带动连接件422转动,连接件422转动过程中带动磁吸部45转动,磁吸部45带动对应反应室内的磁性件转动,以实现对反应室内溶液的搅拌。
当安装支架41上设置多个搅拌组件42时,每个搅拌组件42的转动基座421上设有齿部421b,多个转动基座421通过各自的齿部421b依次啮合连接,也就是说在啮合连接时,可将每个转动基座421进行编号,按照编号顺序将多个转动基座421依次啮合连接,任意一个转动基座421通过其上的齿部421b可直接或间接地与传动齿轮431相啮合连接。当采用间接方式啮合时,传动齿轮431可通过传动链条与任意一个转动基座421相啮合连接。实施时,齿轮驱动机构432驱动传动齿轮431转动,传动齿轮431 进一步带动与之相啮合的转动基座421转动,该转动基座421进一步带动相啮合的其他转动基座421转动,将动力不断传递,以使每个转动基座421 转动,转动基座421在锁止槽421a和锁止柱422b的作用下进一步带动连接件422转动,连接件422转动过程中带动磁吸部45转动,磁吸部45带动对应反应室内的磁性件转动,以实现对反应室内溶液的搅拌。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41上优选设置两个搅拌组件42,两个搅拌组件42的两个转动基座421相啮合,搅拌驱动机构43与任意一个搅拌组件42中转动基座 421相啮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搅拌组件42的数量。
如图5所示,挤压驱动机构44包括第二接触件441和第二顶推驱动机构442,第二接触件441与第二顶推驱动机构442相连,第二顶推驱动机构442驱动第二接触件441与连接件422相抵接,以驱动连接件422沿轴向方向移动,连接件422在移动过程中带动磁吸部45挤压反应室,反应室体积不断缩小,以将混合后的溶液排出。为了减少空间占用,部分第二接触件441呈C形结构。采用C形结构设计,便于第二接触件441的合理布局,以减少空间占用。本实施例中,第二顶推驱动机构442优选步进电机。
结合图1和图6所示,检测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加热机构90,加热机构90用于对微流控芯片上某一反应区域进行加热处理。具体地,加热机构 90包括柔性导热件91、加热件92和温度传感器93,其中,柔性导热件91 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安装槽,加热件92和温度传感器93均安装于安装槽中。实施时,柔性导热件91与待加热区域相接触,加热件92在通电后产生一定的热量,热量通过柔性导热件91向外部传递,以对待加热区域进行加热处理,同时,温度传感器93检测加热件92产生的热量,控制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93检测到的温度控制加热件92,以将温度调整至预设温度。通过采用柔性导热件91设计,可避免造成微流控芯片的损坏。
进一步地,柔性导热件91上还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透气孔91a,透气孔91a用于实现透气处理,避免加热件92和温度传感器93在插入安装槽时空气产生的阻碍,从而导致加热件92和温度传感器93插不到底,影响加热机构90的加热和温度检测。
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对反应室中的溶液进行搅拌处理并将搅拌后的溶液挤出反应室,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了搅拌和挤出操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驱动装置包括基座、安装支架、至少一个用于对微流控芯片上反应室内的溶液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用于驱动每个搅拌组件相对所述安装支架转动的搅拌驱动机构和至少一个驱动搅拌组件将搅拌后的溶液从反应室中挤出的挤压驱动组件,所述基座上设有收容微流控芯片的收容槽,所述安装支架设于所述基座上,每个所述搅拌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每个所述搅拌组件上设有磁吸部,所述搅拌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组件相连,每个挤压驱动组件靠近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或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且每个挤压驱动机构对应一个搅拌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基座、连接件和第三弹性件,所述转动基座套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外部,且所述转动基座上设有锁止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有限位部,相对端设置所述磁吸部,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伸入所述锁止槽实现连接件与转动基座同步转动的锁止柱,所述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限位部和磁吸部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相抵接,相对端与所述转动基座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液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一个所述搅拌组件时,所述搅拌组件的转动基座上设有齿部,所述搅拌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和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的齿轮驱动机构,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转动基座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液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多个所述搅拌组件时,每个搅拌组件的转动基座上设有齿部,多个所述转动基座依次啮合连接,所述搅拌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和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的齿轮驱动机构,所述传动齿轮与任意一个所述转动基座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液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部包括与连接件相连的磁体和包覆在磁体外部的柔性接触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液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接触件上设有便于挤压微流控芯片上反应室的弧形接触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接触件和第二顶推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接触件与所述第二顶推驱动机构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液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件呈C形。
9.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移液驱动装置。
CN202120642191.7U 2021-01-29 2021-03-30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及检测设备 Active CN21514001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06717 2021-01-29
CN202120260671 2021-0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40015U true CN215140015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54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42191.7U Active CN215140015U (zh) 2021-01-29 2021-03-30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及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40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69184B1 (ko) 생체 샘플의 특성을 측정하기 위한 회전가능한 카트리지
JP2011519033A (ja) 検体処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0449539B2 (en) Immuno histo chemistry tissue processing system and cartridge therefor
AU2017340656B2 (en) Analysis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sample
CN112916061B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及方法、检测设备
EP1705488A2 (en) Analyser
CN215140015U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及检测设备
CN111394243A (zh) 微流控芯片核酸检测装置
CN112697793A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4334694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214334692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214390221U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及检测设备
CN112691711B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移液驱动装置及方法
CN112782173A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2128182U (zh) 微流控芯片核酸检测装置
CN113546701B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6171199A (zh) 装置
CN216133080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115684021B (zh) 一种用于比浊法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检测装置
CN111760602A (zh) 一种小型微流控单细胞封装仪
CN214553634U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载入装置及检测设备
CN110711614A (zh) 一种设置有微流控或纳米流控结构的多通道生物反应装置
US20230262872A1 (en) Heaters for medical devices
JP6999661B2 (ja) サンプルを検査するための分析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CN111198269A (zh) 一种生物流体样本检测试剂盒及检测系统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31

Address after: Room A, 7th Floor, Building 65, No. 421 Hongcao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000

Patentee after: Serun (Shangha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700 unit 601, 6th floor, No.8 helix 3 Road,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Islan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reen leaf diagnostic produc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