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34647U - 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34647U
CN215134647U CN202120038910.4U CN202120038910U CN215134647U CN 215134647 U CN215134647 U CN 215134647U CN 202120038910 U CN202120038910 U CN 202120038910U CN 215134647 U CN215134647 U CN 215134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cavity
infusion
liquid outlet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389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浩然
罗英
蔡继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ih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ih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ih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ih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389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34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34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34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导流腔,壳体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导流腔内设置有硅胶阀,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输液管,输液管和导流腔、出液口连通,输液管位于出液口和进液口之间。输液器与输液管连通,药液从输液管流入壳体内,最后从出液口流出,至此完成正常输液的过程,当在输液过程中需要进行补液时,改变硅胶阀的位置使得壳体呈导通的状态,补充的药液可以流经导流腔,上述操作能实现输液和补液同步进行,且通过推动硅胶阀完成补液,避免传统的补液方式如穿刺胶塞,大大降低医护人员被刺伤的风险,从而保证输液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提高,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减轻了患者长期治疗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同时减轻了护士工作量,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易发生堵管,要用生理盐水每4-6小时冲管一次和肝素帽封管,病人易引起静脉炎,另外,封管用的肝素帽影响凝血功能,长期用头皮针穿刺肝素帽,增加了护理人员意外被针刺伤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因此,无针接头应用于临床,有效地避免了躁动病人将连接肝素帽的针头脱出,而划伤患者皮肤的危险,同时也避免护士被针刺伤,进而引起交叉感染的风险,方便临床用药和应急抢救,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根据实际情况,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补液,现有的输液接头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硅胶阀,壳体设置有一个进口一个出口,通过按压硅胶阀使得硅胶阀的位置发生改变,进而导通壳体内部,使得药液导通至壳体内,由于输液器已经与壳体的进口连通,补液仍需要注射针穿刺胶塞,容易造成医护人员被针刺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流腔,所述壳体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导流腔内设置有硅胶阀,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和导流腔、出液口连通,所述输液管位于出液口和进液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外设的输液器与输液管连通,药液从输液管流入壳体内,最后从出液口流出,至此完成正常输液的过程,当在输液过程中需要进行补液时,改变硅胶阀的位置使得壳体呈导通的状态,补充的药液可以流经导流腔,上述操作能实现输液和补液同步进行,且通过推动硅胶阀完成补液,避免传统的补液方式如穿刺胶塞,大大降低医护人员被刺伤的风险,从而保证输液的安全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连接壳和第二连接壳,所述进液口位于第一连接壳,所述导流腔和出液口位于第二连接壳,所述第一连接壳远离进液口处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连接壳远离出液口处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固定,所述输液管设置于第二连接壳的外侧壁。
壳体包括第一连接壳和第二连接壳,当其中一个出现损坏时,能单独进行更换,减少资源的浪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腔包括沿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所述输液管和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硅胶阀远离进液口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三限位部与硅胶阀之间留有间距。
第三限位部与硅胶阀抵接,进一步限定硅胶阀的位置,防止硅胶阀过度朝出液口的方向运动,从而堵塞第一腔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限位部包括若干限位板,若干所述限位板以第一腔体的中轴线为中心间隔、周向设置,所述硅胶阀与限位板抵接。
相邻限位板之间留有间距,保证从输液管流入第一腔体内的液体能流至第二腔体内,而多个限位板对硅胶阀支撑,防止硅胶阀过度朝出液口的方向运动,从而堵塞第一腔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壳上设置有第四限位部,所述第四限位部设置于第一限位部远离出液口的一侧,所述硅胶阀包括相互连接的弹性阀体和第一密封阀体,所述弹性阀体设置于第一腔体内,所述弹性阀体与第三限位部抵接,所述第一密封阀体设置于第一连接壳内,所述第一密封阀体与第四限位部抵接,所述第一密封阀体的直径、弹性阀体的直径均小于第一腔体的直径。
第四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一起对硅胶阀限位,使得硅胶阀恢复初始位置时,始终位于第一腔体内,从而减少硅胶阀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少细菌的滋生,提高输液的安全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阀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位于输液管靠近出液口一侧。
增设第一导流槽使得药物的导流速度更快,便于药物的导通,当弹性阀体形变时,弹性阀体更大程度的朝第一导流槽的凹陷处运动,即弹性阀体朝远离输液管的方向运动,便于输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阀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位于第一导流槽远离出液口的一侧。
增设第二导流槽使得药物的导流速度更快,便于药物的导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壳上设置有第五限位部,所述第五限位部设置于第四限位部远离第一限位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阀体上设置有第二密封阀体,所述第二密封阀体位于第五限位部。
增设卡紧于第五限位部的第二密封阀体,输液时需要推动第二密封阀体和第一密封阀体才能导通导流腔,使得整体的密封效果更佳,减少漏液的可能,保证输液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的爆炸图。
图中,1、壳体;11、第一连接壳;12、第二连接壳;13、第一限位部;14、第二限位部;15、第四限位部;16、第五限位部;2、导流腔;21、第一腔体;22、第二腔体;23、第三腔体;3、硅胶阀;31、弹性阀体;32、第一密封阀体;33、第一导流槽;34、第二导流槽;35、第二密封阀体;36、凹槽;4、输液管;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作出如下实施例:
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壳11和第二连接壳12,第一连接壳11上设置有进液口,第二连接壳12上设置有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相对设置,且进液口的中心线和出液口的中心线重合,具体的,壳体1呈透明状,从而便于观测壳体1内的状况。
第一连接壳11远离进液口处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3,第二连接壳12远离出液口处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4,第一限位部13的内侧壁和第二限位部14的外侧壁固定。
第二连接壳12内设置有导流腔2。导流腔2包括沿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腔体21、第三腔体23和第二腔体22,第一腔体21、第二腔体22和第三腔体23相互连通,第一腔体21的中轴线、第二腔体22的中轴线和第三腔体23的中轴线均重合,第一腔体21的直径沿液体的流通方向逐渐减小,第一腔体21的最小直径等于第三腔体23的直径,第二腔体22的直径大于第三腔体23的直径。
第一腔体21内设置有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靠近第三腔体23,第三限位部包括若干限位板5,限位板5呈三角状,若干限位板5以第一腔体21的中轴线为中心间隔、周向设置,相邻限位板5之间具有间距,且限位板5不封堵第三腔体23的端部。
第一连接壳11上设置有第四限位部15,第四限位部15设置于第一限位部13远离出液口的一侧,第四限位部15的内径小于第一腔体21的直径。
第一腔体21内设置有硅胶阀3,硅胶阀3包括相互连接的弹性阀体31和第一密封阀体32,第一密封阀体32的直径、弹性阀体31的直径均小于第一腔体21的直径,弹性阀体31设置于第一腔体21内,弹性阀体31靠近出液口的端部与限位板5抵接,弹性阀体31靠近出液口的端部与第三腔体23的端部留有间距,第一密封阀体32设置于第一连接壳11内,第一密封阀体32与第四限位部15抵接,通过第四限位部15和第三限位部限定第一密封阀体32和弹性阀体31的位置,弹性阀体31的端部抵接于若干限位板5之间且其端部与第三腔体23之间留有间距,无论硅胶阀3是否产生形变,第一腔体21、第三腔体23和第二腔体22始终保持导通。
第一连接壳11的外侧壁设置有输液管4,输液管4和第一腔体21连通,输液管4位于限位板5远离出液口的一侧。
弹性阀体3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导流槽33,第一导流槽33位于输液管4靠近出液口的一侧,第一导流槽33朝向输液管4设置。
弹性阀体31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导流槽34,第二导流槽34位于第一导流槽33远离出液口的一侧,具体的,若干个第二导流槽34呈对称分布,
第一连接壳11上设置有第五限位部16,第五限位部16设置于第四限位部15远离第一限位部13的一侧,第五限位部16的直径沿液体的流通方向依次增大,第五限位部16的最大直径小于第一限位部13的直径,第一密封阀体32上设置有第二密封阀体35,第二密封阀体35位于第五限位部16。
第二密封阀体35的侧壁设置有凹槽36,当第二密封阀体35受到注射器的施力时,第二密封阀体35和第五限位部16之间留有间距便于滑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时,需要输液时,将输液器和输液管4连通,药物通过输液管4依次流经第一腔体21、第三腔体23和第二腔体22,最后从出液口流出;输液过程中进行补液时,注射器压向第二密封阀体35,使得第二密封阀体35和第一密封阀体32朝靠近出液口的方向运动,由于弹性阀体31一端始终抵紧限位板5,弹性阀体31无法移动,则弹性阀体31发生形变,第一腔体21导通,注射器内的药物补充至第一腔体21内,补充的药物依次流经第三腔体23和第二腔体22,从而实现输液过程和补液同步进行,且补液过程不需要穿刺胶塞,大大降低医护人员被刺伤的风险,保证输液的安全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导流腔(2),所述壳体(1)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导流腔(2)内设置有硅胶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输液管(4),所述输液管(4)和导流腔(2)、出液口连通,所述输液管(4)位于出液口和进液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连接壳(11)和第二连接壳(12),所述进液口位于第一连接壳(11),所述导流腔(2)和出液口位于第二连接壳(12),所述第一连接壳(11)远离进液口处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3),所述第二连接壳(12)远离出液口处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4),所述第一限位部(13)和第二限位部(14)固定,所述输液管(4)设置于第二连接壳(12)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2)包括沿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所述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连通,所述输液管(4)和第一腔体(21)连通,所述第一腔体(21)内设置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硅胶阀(3)远离进液口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三限位部与硅胶阀(3)之间留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包括若干限位板(5),若干所述限位板(5)以第一腔体(21)的中轴线为中心间隔、周向设置,所述硅胶阀(3)与限位板(5)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壳(11)上设置有第四限位部(15),所述第四限位部(15)设置于第一限位部(13)远离出液口的一侧,所述硅胶阀(3)包括相互连接的弹性阀体(31)和第一密封阀体(32),所述弹性阀体(31)设置于第一腔体(21)内,所述弹性阀体(31)与第三限位部抵接,所述第一密封阀体(32)设置于第一连接壳(11)内,所述第一密封阀体(32)与第四限位部(15)抵接,所述第一密封阀体(32)的直径、弹性阀体(31)的直径均小于第一腔体(21)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阀体(3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导流槽(33),所述第一导流槽(33)位于输液管(4)靠近出液口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阀体(31)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导流槽(34),所述第二导流槽(34)位于第一导流槽(33)远离出液口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壳(11)上设置有第五限位部(16),所述第五限位部(16)设置于第四限位部(15)远离第一限位部(13)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阀体(32)上设置有第二密封阀体(35),所述第二密封阀体(35)位于第五限位部(16)。
CN202120038910.4U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 Active CN215134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8910.4U CN215134647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8910.4U CN215134647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34647U true CN215134647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2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38910.4U Active CN215134647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34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00674Y (zh) 一种输液装置
CN218572631U (zh) 一种带外延管的可撕裂防逆流导管鞘
CN201783060U (zh) 一种带无针正压接头的静脉留置针
CN215134647U (zh) 一种接管型无针输液接头
CN100551453C (zh) 留置式输液装置
CN215134634U (zh) 一种新型无针输液接头
CN211383152U (zh) 一种蝶型防逆流无针快速连接留置针
CN107684644A (zh) 预冲式冲管注射器输注泵组合包
CN216366298U (zh) 一种妇科临床阴道用药器
CN214911612U (zh) 一种无针密闭连接件
CN215134637U (zh) 一种不易藏菌的新型无针输液接头
CN215134635U (zh) 一种带自动密闭阀门的新型无针输液接头
CN107569738A (zh) 一种正压静脉留置针
CN215351218U (zh) 一种y形正压无针输液接头
CN212973768U (zh) 一种单手双腔同时封管用注射器
CN218129459U (zh) 防血液渗流的一次性长导管套针留置装置
CN206463288U (zh) 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低阻导管注射器
CN215821931U (zh) 一种多连接口的新型留置针
CN209270615U (zh) 一种小儿肛肠外科给药器
CN214970283U (zh) 一种双腔等压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CN205235169U (zh) 一次性双腔硅胶导尿管接头
CN218010508U (zh) 一种用于封管和回抽的辅助管
CN216456337U (zh) 加药转换头及其集液袋
CN202982922U (zh) 防逆流正压无针四通接头
CN216148739U (zh) 一种防回血静脉输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