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31078U - 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31078U
CN215131078U CN202121036133.6U CN202121036133U CN215131078U CN 215131078 U CN215131078 U CN 215131078U CN 202121036133 U CN202121036133 U CN 202121036133U CN 215131078 U CN215131078 U CN 215131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groove
magic tape
sub
movably slee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361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昌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Orthopedic-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Orthopedic-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Orthopedic-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Orthopedic-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0361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31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31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31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包括定位槽、第一母魔术贴和限位组件;定位槽:一侧设有第一销钉,第一销钉上活动套接有第一束带,第一束带的表面中部设有第一子魔术贴,第一母魔术贴设于第一束带的表面一端,定位槽的另一侧设有第一侧销,且第一侧销与第一销钉对应,第一侧销上活动套接有第一连接环,定位槽上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上设有调节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销、下连接板、外圆盘、弧形槽、销杆、内圆盘、限位孔、螺钉、上连接板和包覆槽,本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可让患者本人来控制牵伸的角度以减轻疼痛,并降低过度牵伸而造成损伤的风险,在实现软组织牵伸的同时,可达到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目的,实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
背景技术
关节起着连接、带动和引导周围各个关节的作用,创伤后的功能障碍不仅使关节的活动受限,还将影响到肢体的功能活动,长时间的制动可加重组织间的粘连,使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还可以使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组织发生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改变,甚至发生纤维化、钙化等情况,造成关节僵硬,传统的关节挛缩康复治疗中,以关节松动、肌力训练、主被动关节活动、蜡疗和推拿等方式为主,治疗效果不佳,并且容易增加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可让患者本人来控制牵伸的角度以减轻疼痛,并降低过度牵伸而造成损伤的风险,在实现软组织牵伸的同时,可达到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目的,实用性较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包括定位槽、第一母魔术贴和限位组件;
定位槽:一侧设有第一销钉,所述第一销钉上活动套接有第一束带,所述第一束带的表面中部设有第一子魔术贴,所述第一母魔术贴设于第一束带的表面一端,定位槽的另一侧设有第一侧销,且第一侧销与第一销钉对应,第一侧销上活动套接有第一连接环,所述定位槽上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上设有调节组件;
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销、下连接板、外圆盘、弧形槽、销杆、内圆盘、限位孔、螺钉、上连接板和包覆槽,所述限位销对称设于定位槽的一端两侧,所述下连接板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下连接板的一端分别活动套接在两侧的限位销上,所述内圆盘设于下连接板的顶端,所述限位孔均匀设于内圆盘的侧面边缘处,所述销杆设于内圆盘的侧面中部,所述外圆盘的中部活动套接在销杆上,所述弧形槽设于外圆盘的侧面顶部,且弧形槽与均匀排列的限位孔对应,所述螺钉设有两个,且两个螺钉均穿过弧形槽螺纹连接在限位孔内,所述上连接板设于外圆盘的圆周侧面顶部,所述包覆槽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上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上侧板、上三角杆、上螺杆、下侧板、下三角杆、调节槽和下螺杆,所述上侧板的一端对称设于包覆槽的顶部两侧,所述上三角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侧的上侧板的另一端,所述上螺杆的一端活动套接在三角杆的中部,所述下侧板的一端对称设于定位槽的一端的两侧,所述下三角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侧的下侧板的顶部,所述调节槽通过顶侧中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上螺杆上,所述下螺杆螺纹连接在调节槽底侧中部的螺纹孔内,且下螺杆的一端设有弯钩,调节组件可通过将下螺杆一端的弯钩挂在下三角杆的中部,旋转调节槽,可实现上螺杆和下螺杆的相互靠拢或分离,继而可通过定位槽带动脚部活动,实现对牵伸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四销钉、第四束带、第四子魔术贴、第四母魔术贴、第四侧销和第四连接环,所述第四销钉设于包覆槽的一侧顶部,所述第四束带的一端活动套接在第四销钉上,所述第四子魔术贴设于第四束带的表面中部,所述第四母魔术贴设于第四束带的表面一侧,所述第四侧销设于包覆槽的另一侧顶部且与第四销钉对应,所述第四连接环活动套接在第四侧销上,通过将第四束带的一端穿过第四连接环,并使第四子魔术贴和第四母魔术贴对应粘合,可实现对腿部的固定限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销钉、第二束带、第二子魔术贴、第二母魔术贴、第二侧销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销钉设于其中一侧的下连接板的侧面底部,所述第二束带的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二销钉上,所述第二子魔术贴设于第二束带的表面中部,所述第二母魔术贴设于第二束带的表面一侧,所述第二侧销设于另一侧的下连接板的侧面底部且与第二销钉对应,所述第二连接环活动套接在第二侧销上,通过将第二束带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环,并使第二子魔术贴和第二母魔术贴对应粘合,可实现对脚后跟位置的固定限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销钉、第三束带、第三子魔术贴、第三母魔术贴、第三侧销和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三销钉设于包覆槽的一侧底部,所述第三束带的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三销钉上,所述第三子魔术贴设于第三束带的表面中部,所述第三母魔术贴设于第三束带的表面一侧,所述第三侧销设于包覆槽的另一侧底部且与第三销钉对应,所述第三连接环活动套接在第三侧销上,通过将第三束带的一端穿过第三连接环,并使第三子魔术贴和第三母魔术贴对应粘合,可实现对脚脖位置的固定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具有以下好处:
1、本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的限位组件可在对牵伸角度调节完毕后,通过将两个螺钉分别螺纹连接在靠近弧形槽两端的限位孔内,可实现外圆盘和内圆盘之间的限位,继而可实现定位槽和包覆槽之间的限位固定。
2、本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的调节组件可通过将下螺杆一端的弯钩挂在下三角杆的中部,旋转调节槽,可实现上螺杆和下螺杆的相互靠拢或分离,继而可通过定位槽带动脚部活动,实现对牵伸角度的调节。
3、本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通过将第四束带的一端穿过第四连接环,并使第四子魔术贴和第四母魔术贴对应粘合,可实现对腿部的固定限位,通过将第二束带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环,并使第二子魔术贴和第二母魔术贴对应粘合,可实现对脚后跟位置的固定限位,通过将第三束带的一端穿过第三连接环,并使第三子魔术贴和第三母魔术贴对应粘合,可实现对脚脖位置的固定限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槽、2限位组件、21限位销、22下连接板、23外圆盘、24 弧形槽、25销杆、26内圆盘、27限位孔、28螺钉、29上连接板、291包覆槽、3第一销钉、31第一束带、32第一子魔术贴、33第一母魔术贴、34第一侧销、35第一连接环、4第二销钉、41第二束带、42第二子魔术贴、43第二母魔术贴、44第二侧销、45第二连接环、5第三销钉、51第三束带、52第三子魔术贴、53第三母魔术贴、54第三侧销、55第三连接环、6第四销钉、61 第四束带、62第四子魔术贴、63第四母魔术贴、64第四侧销、65第四连接环、7调节组件、71上侧板、72上三角杆、73上螺杆、74下侧板、75下三角杆、76调节槽、77下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包括定位槽1、第一母魔术贴33和限位组件2;
定位槽1:一侧设有第一销钉3,第一销钉3上活动套接有第一束带31,第一束带31的表面中部设有第一子魔术贴32,第一母魔术贴33设于第一束带31的表面一端,定位槽1的另一侧设有第一侧销34,且第一侧销34与第一销钉3对应,第一侧销34上活动套接有第一连接环35,定位槽1上设有限位组件2,限位组件2上设有调节组件7,调节组件7包括上侧板71、上三角杆72、上螺杆73、下侧板74、下三角杆75、调节槽76和下螺杆77,上侧板 71的一端对称设于包覆槽291的顶部两侧,上三角杆72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侧的上侧板71的另一端,上螺杆73的一端活动套接在三角杆72的中部,下侧板74的一端对称设于定位槽1的一端的两侧,下三角杆75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侧的下侧板74的顶部,调节槽76通过顶侧中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上螺杆73上,下螺杆77螺纹连接在调节槽76底侧中部的螺纹孔内,且下螺杆77 的一端设有弯钩;
限位组件2:包括限位销21、下连接板22、外圆盘23、弧形槽24、销杆 25、内圆盘26、限位孔27、螺钉28、上连接板29和包覆槽291,限位销21 对称设于定位槽1的一端两侧,下连接板22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下连接板 22的一端分别活动套接在两侧的限位销21上,内圆盘26设于下连接板22的顶端,限位孔27均匀设于内圆盘26的侧面边缘处,销杆25设于内圆盘26 的侧面中部,外圆盘23的中部活动套接在销杆25上,弧形槽24设于外圆盘 23的侧面顶部,且弧形槽24与均匀排列的限位孔27对应,螺钉28设有两个,且两个螺钉28均穿过弧形槽24螺纹连接在限位孔27内,上连接板29设于外圆盘23的圆周侧面顶部,包覆槽291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上连接板29固定连接。
其中:还包括第四销钉6、第四束带61、第四子魔术贴62、第四母魔术贴63、第四侧销64和第四连接环65,第四销钉6设于包覆槽291的一侧顶部,第四束带61的一端活动套接在第四销钉6上,第四子魔术贴62设于第四束带61的表面中部,第四母魔术贴63设于第四束带61的表面一侧,第四侧销64设于包覆槽291的另一侧顶部且与第四销钉6对应,第四连接环65 活动套接在第四侧销64上;还包括第二销钉4、第二束带41、第二子魔术贴 42、第二母魔术贴43、第二侧销44和第二连接环45,第二销钉4设于其中一侧的下连接板22的侧面底部,第二束带41的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二销钉4 上,第二子魔术贴42设于第二束带41的表面中部,第二母魔术贴43设于第二束带41的表面一侧,第二侧销44设于另一侧的下连接板22的侧面底部且与第二销钉4对应,第二连接环45活动套接在第二侧销44上;还包括第三销钉5、第三束带51、第三子魔术贴52、第三母魔术贴53、第三侧销54和第三连接环55,第三销钉5设于包覆槽291的一侧底部,第三束带51的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三销钉5上,第三子魔术贴52设于第三束带51的表面中部,第三母魔术贴53设于第三束带51的表面一侧,第三侧销54设于包覆槽291 的另一侧底部且与第三销钉5对应,第三连接环55活动套接在第三侧销54上。
限位组件2可在对牵伸角度调节完毕后,通过将两个螺钉28分别螺纹连接在靠近弧形槽24两端的限位孔27内,可实现外圆盘23和内圆盘26之间的限位,继而可实现定位槽1和包覆槽291之间的限位固定。
在使用时:
首先,将脚部放置在定位槽1内,同时使包覆槽291紧密包覆在小腿的后侧,通过将第一束带31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环35,并使第一子魔术贴32 和第一母魔术贴33对应粘合,可实现对脚掌的固定限位,通过将第二束带41 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环45,并使第二子魔术贴42和第二母魔术43贴对应粘合,可实现对脚后跟位置的固定限位,通过将第三束带51的一端穿过第三连接环55,并使第三子魔术贴52和第三母魔术贴52对应粘合,可实现对脚脖位置的固定限位,通过将第四束带61的一端穿过第四连接环65,并使第四子魔术贴62和第四母魔术贴63对应粘合,可实现对腿部的固定限位,其次,通过将下螺杆77一端的弯钩挂在下三角杆75的中部,旋转调节槽76,可实现上螺杆73和下螺杆77的相互靠拢或分离,继而可通过定位槽1带动脚部活动,实现对牵伸角度的调节,对牵伸角度调节完毕后,通过将两个螺钉28 分别螺纹连接在靠近弧形槽24两端的限位孔27内,可实现外圆盘23和内圆盘26之间的限位,继而可实现定位槽1和包覆槽291之间的限位固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槽(1)、第一母魔术贴(33)和限位组件(2);
定位槽(1):一侧设有第一销钉(3),所述第一销钉(3)上活动套接有第一束带(31),所述第一束带(31)的表面中部设有第一子魔术贴(32),所述第一母魔术贴(33)设于第一束带(31)的表面一端,定位槽(1)的另一侧设有第一侧销(34),且第一侧销(34)与第一销钉(3)对应,第一侧销(34)上活动套接有第一连接环(35),所述定位槽(1)上设有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上设有调节组件(7);
限位组件(2):包括限位销(21)、下连接板(22)、外圆盘(23)、弧形槽(24)、销杆(25)、内圆盘(26)、限位孔(27)、螺钉(28)、上连接板(29)和包覆槽(291),所述限位销(21)对称设于定位槽(1)的一端两侧,所述下连接板(22)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下连接板(22)的一端分别活动套接在两侧的限位销(21)上,所述内圆盘(26)设于下连接板(22)的顶端,所述限位孔(27)均匀设于内圆盘(26)的侧面边缘处,所述销杆(25)设于内圆盘(26)的侧面中部,所述外圆盘(23)的中部活动套接在销杆(25)上,所述弧形槽(24)设于外圆盘(23)的侧面顶部,且弧形槽(24)与均匀排列的限位孔(27)对应,所述螺钉(28)设有两个,且两个螺钉(28)均穿过弧形槽(24)螺纹连接在限位孔(27)内,所述上连接板(29)设于外圆盘(23)的圆周侧面顶部,所述包覆槽(291)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上连接板(2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上侧板(71)、上三角杆(72)、上螺杆(73)、下侧板(74)、下三角杆(75)、调节槽(76)和下螺杆(77),所述上侧板(71)的一端对称设于包覆槽(291)的顶部两侧,所述上三角杆(72)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侧的上侧板(71)的另一端,所述上螺杆(73)的一端活动套接在三角杆(72)的中部,所述下侧板(74)的一端对称设于定位槽(1)的一端的两侧,所述下三角杆(75)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侧的下侧板(74)的顶部,所述调节槽(76)通过顶侧中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上螺杆(73)上,所述下螺杆(77)螺纹连接在调节槽(76)底侧中部的螺纹孔内,且下螺杆(77)的一端设有弯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销钉(6)、第四束带(61)、第四子魔术贴(62)、第四母魔术贴(63)、第四侧销(64)和第四连接环(65),所述第四销钉(6)设于包覆槽(291)的一侧顶部,所述第四束带(61)的一端活动套接在第四销钉(6)上,所述第四子魔术贴(62)设于第四束带(61)的表面中部,所述第四母魔术贴(63)设于第四束带(61)的表面一侧,所述第四侧销(64)设于包覆槽(291)的另一侧顶部且与第四销钉(6)对应,所述第四连接环(65)活动套接在第四侧销(6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销钉(4)、第二束带(41)、第二子魔术贴(42)、第二母魔术贴(43)、第二侧销(44)和第二连接环(45),所述第二销钉(4)设于其中一侧的下连接板(22)的侧面底部,所述第二束带(41)的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二销钉(4)上,所述第二子魔术贴(42)设于第二束带(41)的表面中部,所述第二母魔术贴(43)设于第二束带(41)的表面一侧,所述第二侧销(44)设于另一侧的下连接板(22)的侧面底部且与第二销钉(4)对应,所述第二连接环(45)活动套接在第二侧销(4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销钉(5)、第三束带(51)、第三子魔术贴(52)、第三母魔术贴(53)、第三侧销(54)和第三连接环(55),所述第三销钉(5)设于包覆槽(291)的一侧底部,所述第三束带(51)的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三销钉(5)上,所述第三子魔术贴(52)设于第三束带(51)的表面中部,所述第三母魔术贴(53)设于第三束带(51)的表面一侧,所述第三侧销(54)设于包覆槽(291)的另一侧底部且与第三销钉(5)对应,所述第三连接环(55)活动套接在第三侧销(54)上。
CN202121036133.6U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 Active CN215131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6133.6U CN215131078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6133.6U CN215131078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31078U true CN215131078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70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36133.6U Active CN215131078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31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31078U (zh) 一种静态进展型牵伸支具
CN211068931U (zh) 一种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锻炼装置
CN211272074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肢体活动装置
CN207055831U (zh) 一种新型踝泵运动辅助装置
CN205903270U (zh) 一种b超探头固定装置
CN211659192U (zh) 一种肌力锻炼器
CN204932172U (zh) 下肢主动功能康复训练带
CN209790312U (zh) 一种上肢防深静脉血栓辅助活动装置
CN206809442U (zh) 踝泵运动辅助器
CN209996608U (zh) 一种运动肌贴
CN206700367U (zh) 一种上肢功能练习器
CN214859015U (zh) 一种护理按摩装置
CN205569644U (zh) 一种腿部功能锻炼装置
CN213312970U (zh) 一种老年人足部运动功能衰退改善辅具
CN213665998U (zh) 一种防治冻伤的足套
CN215741342U (zh) 一种腿部康复护理装置
CN211461954U (zh) 一种下肢主动肌力训练装置
CN217448177U (zh) 一种甲状腺术后颈部护理装置
CN216754918U (zh) 一种主动式由健侧下肢带动患侧下肢锻炼的器械
CN216603950U (zh) 一种智能肌力训练仪固定套件
CN217611908U (zh) 一种患者脚踝康复用踝泵运动装置
CN211911982U (zh) 一种弹力袜
CN220110030U (zh) 一种踝关节训练装置
CN220109909U (zh) 一种腰部支撑装置
CN212877873U (zh) 一种可促进血液循环的可调节式eva人字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