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29966U - 持取装置及具有其的自断螺塞组件 - Google Patents

持取装置及具有其的自断螺塞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29966U
CN215129966U CN202120372596.3U CN202120372596U CN215129966U CN 215129966 U CN215129966 U CN 215129966U CN 202120372596 U CN202120372596 U CN 202120372596U CN 215129966 U CN215129966 U CN 215129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section
self
rod
position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725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得志
刘斌
刘爽
郭宇辰
李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beier Bio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beier Bio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beier Bio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beier Bio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725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29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29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29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持取装置及具有其的自断螺塞组件,其中,持取装置包括:第一杆体,包括第一杆段以及与第一杆段连接的握持段,第一杆段远离握持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形部;第二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齿形部、第二杆段以及驱动段,第二杆段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杆体内,第二齿形部止挡于第一齿形部远离握持段的一端,驱动段止挡于握持段远离第一齿形部的一端,其中,驱动段通过第二杆段带动第二齿形部转动,以使第二齿形部具有与第一齿形部对应设置的避让位置以及与第一齿形部错位设置的止挡位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自断部分容易从多个齿形片上掉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持取装置及具有其的自断螺塞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持取装置及具有其的自断螺塞组件。
背景技术
脊柱微创手术中需要用到自断螺塞来限制螺塞的拧紧力矩,而自断螺塞拧断后要求持取装置可以有效持取住扭断部分,以避免拔出改锥时扭断的部分脱落到患者体内,延长手术时间。
目前,现有的微创手术的自断螺塞的持取装置,自断螺塞包括螺塞和自断部分。如图1至图3所示,自断螺塞的持取装置包括外杆1以及穿设在外杆1内的内杆2。外杆1的端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齿形片3,内杆2的端部设置有推动杆4,推动杆4推动多个齿形片3向外变形,以使多个齿形片3抓持自断部分。在自断螺塞的持取装置将螺塞拧入椎弓根钉的钉座后,用力将拧断自断部分。此时,螺塞与自断部分分离,但多个齿形片抓持自断部分不牢固,自断部分容易从多个齿形片上掉落。因微创手术中通道较狭长,一旦自断部分掉落后,需要在手术中费时费力将其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持取装置及具有其的自断螺塞组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自断部分容易从多个齿形片上掉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持取装置,包括:第一杆体,包括第一杆段以及与第一杆段连接的握持段,第一杆段远离握持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形部;第二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齿形部、第二杆段以及驱动段,第二杆段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杆体内,第二齿形部止挡于第一齿形部远离握持段的一端,驱动段止挡于握持段远离第一齿形部的一端,其中,驱动段通过第二杆段带动第二齿形部转动,以使第二齿形部具有与第一齿形部对应设置的避让位置以及与第一齿形部错位设置的止挡位置。
进一步地,第二齿形部的外部轮廓与第一齿形部的外部轮廓相同。
进一步地,驱动段和第一杆段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以使第二齿形部能够保持在避让位置和/或止挡位置处。
进一步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配合的定位件,驱动段和第一杆段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定位件,驱动段和第一杆段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定位件位于第一定位孔内时,第二齿形部位于避让位置,定位件位于第二定位孔内时,第二齿形部位于止挡位置。
进一步地,定位件设置在驱动段或者握持段上,定位件包括安装孔、弹性件以及球体,安装孔的轴线平行于第二杆体的轴线,弹性件设置在安装孔内,弹性件向球体施加朝向第一定位孔或者第二定位孔方向的弹力,球体能够保持在第一定位孔或者第二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定位件还包括连接在安装孔内的限位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限位件和球体上。
进一步地,驱动段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避让标识和止挡标识,握持段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避让标识和止挡标识配合的指示结构,避让标识与第一定位孔对应设置,止挡标识与第二定位孔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断螺塞组件,包括自断螺塞以及与自断螺塞配合的持取装置,持取装置为上述的持取装置。
进一步地,自断螺塞为筒状结构,自断螺塞包括依次连接的螺塞部、自断部以及配合部,持取装置的第一齿形部和第二齿形部均为外齿,配合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齿形部,第三齿形部为与外齿配合的内齿,自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止挡凹槽,持取装置的第二齿形部位于止挡位置时,第二齿形部伸入至止挡凹槽内并与止挡凹槽的槽壁止挡配合。
进一步地,螺塞部包括螺纹段,螺纹段的轴线平行于第三齿形部的延伸方向。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持取装置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包括第一杆段以及与第一杆段连接的握持段。第一杆段远离握持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形部。第二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齿形部、第二杆段以及驱动段。第二杆段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杆体内,第二齿形部止挡于第一齿形部远离握持段的一端。驱动段止挡于握持段远离第一齿形部的一端。其中,驱动段通过第二杆段带动第二齿形部转动,以使第二齿形部具有与第一齿形部对应设置的避让位置以及与第一齿形部错位设置的止挡位置。使用持取装置持取自断螺塞时,驱动段通过第二杆段带动第二齿形部转动,以使第二齿形部具有与第一齿形部对应设置的避让位置,第一齿形部能够与自断部分配合。继续转动驱动段通过第二杆段带动第二齿形部转动,使第二齿形部处于与第一齿形部错位设置的止挡位置,此时第二齿形部止挡自断部分,防止自断螺塞从持取装置上掉落。在将螺塞拧入椎弓根钉的钉座后,用力将拧断自断部分。此时,螺塞与自断部分分离,由于第二齿形部始终止挡自断部分,自断部分不会从持取装置上掉落,进而自断部分随持取装置移出人体外。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自断部分容易从多个齿形片上掉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外杆的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外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内杆的剖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持取装置的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断螺塞组件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自断螺塞组件的第二齿形部处于避让位置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的自断螺塞组件的第二齿形部处于错位位置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5的自断螺塞组件的自断螺塞处于扭断状态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5的持取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0示出了图9的持取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外杆;2、内杆;3、齿形片;4、推动杆;10、第一杆体;11、第一杆段;12、握持段;13、第一齿形部;20、第二杆体;21、第二齿形部;22、第二杆段;23、驱动段;30、定位结构;31、第一定位孔;32、第二定位孔;33、定位件;331、安装孔;332、弹性件;333、球体;334、限位件;41、避让标识;42、止挡标识;43、指示结构;50、自断螺塞;51、螺塞部;511、螺纹段;52、自断部;521、止挡凹槽;53、配合部;531、第三齿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3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持取装置包括:第一杆体10和第二杆体20。第一杆体10包括第一杆段11以及与第一杆段11连接的握持段12。第一杆段11远离握持段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形部13。第二杆体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齿形部21、第二杆段22以及驱动段23。第二杆段22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杆体10内,第二齿形部21止挡于第一齿形部13远离握持段12的一端。驱动段23止挡于握持段12远离第一齿形部13的一端。其中,驱动段23通过第二杆段22带动第二齿形部21转动,以使第二齿形部21具有与第一齿形部13对应设置的避让位置以及与第一齿形部13错位设置的止挡位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上述的握持段12便于握持及操作。在驱动段23转动时,便于在第一杆体10内驱动段23驱动第二杆段22相对于第一杆体10转动。第二齿形部21止挡于第一齿形部13远离握持段12的一端。驱动段23止挡于握持段12远离第一齿形部13的一端。这样,第二齿形部21和驱动段23能够分别限位第一杆体10的两端,以使第一杆体10和第二杆体20可靠地配合在一起,防止第二杆体20从第一杆体10上掉落。其中,驱动段23通过第二杆段22带动第二齿形部21转动,以使第二齿形部21具有与第一齿形部13对应设置的避让位置以及与第一齿形部13错位设置的止挡位置。使用持取装置持取自断螺塞时,驱动段23通过第二杆段22带动第二齿形部21转动,以使第二齿形部21具有与第一齿形部13对应设置的避让位置,第一齿形部13能够与自断部分配合。继续转动驱动段23通过第二杆段22带动第二齿形部21转动,使第二齿形部21处于与第一齿形部13错位设置的止挡位置,此时第二齿形部21止挡自断部分,防止自断螺塞从持取装置上掉落。在将螺塞拧入椎弓根钉的钉座后,用力将拧断自断部分。此时,螺塞与自断部分分离,由于第二齿形部21始终止挡自断部分,自断部分不会从持取装置上掉落,进而自断部分随持取装置移出人体外。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自断部分容易从多个齿形片上掉落的问题。优选地,驱动段23与第二杆段22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对应设置是指第二齿形部的外部轮廓在第一齿形部的底部端面内的投影位于第一齿形部的外部轮廓内或者与第一齿形部的外部轮廓重合。上述的错位设置是指第二齿形部在第一齿形部的底部端面内的投影的一部分(第二齿形部的齿)凸出于第一齿形部的外部轮廓或者位于第一齿形部的外部轮廓外。
如图5至图7所示,为了便于加工及成型,第二齿形部21的外部轮廓与第一齿形部13的外部轮廓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二齿形部21的外部轮廓与第一齿形部13的外部轮廓相同是指,第二齿形部21与第一齿形部13具有相同的齿数、模数、分度圆直径以及压力角。这样,第二齿形部21的形状与第一齿形部13的形状一致,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如图9和图10所示,为了使第二齿形部21能够快速且准确地保持在避让位置和止挡位置处,驱动段23和第一杆段11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30,以使第二齿形部21能够保持在避让位置和止挡位置处。
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驱动段和第一杆段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以使第二齿形部能够保持在避让位置或者止挡位置处。
如图9和图10所示,定位结构30包括第一定位孔31、第二定位孔32以及与第一定位孔31和第二定位孔32配合的定位件33。驱动段23上设置有定位件33,第一杆段1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1和第二定位孔32。定位件33位于第一定位孔31内时,第二齿形部21位于避让位置,定位件33位于第二定位孔32内时,第二齿形部21位于止挡位置。定位件33分别与第一定位孔31和第二定位孔32配合,便于第二齿形部21能够保持在避让位置和止挡位置处。这样结构简单、定位效果好。
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杆段上设置有定位件,驱动段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如图9和图10所示,定位件33设置在驱动段23上,定位件33包括安装孔331、弹性件332以及球体333。安装孔331的轴线平行于第二杆体20的轴线,弹性件332设置在安装孔331内。弹性件332向球体333施加朝向第一定位孔31或者第二定位孔32方向的弹力。安装孔331能够限制弹性件332,以使弹性件332能够稳定地施加朝向第一定位孔31或者第二定位孔32方向的弹力。球体333能够保持在第一定位孔31或者第二定位孔32内。驱动段23相对于握持段12转动时,球体333的设置便于滚动,以使驱动段23能够轻易地带动球体333进行移动,以使定位件33顺畅地且快速地位于第一定位孔31或者第二定位孔32内。具体地,第二齿形部21由避让位置移动至止挡位置处的过程中,旋转30度,球体333向上移动,以压缩弹性件332,球体333脱离第一定位孔31,随着驱动段23的移动,带动球体333移动,当球体333移动至第二定位孔32内时,由于弹性件332释放弹力,以使球体333快速地落入第二定位孔32内,并伴有撞击声,第二齿形部21位于止挡位置处时,起到提醒的作用。相应地,第二齿形部21由止挡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处的过程属于上述过程的逆过程,这里不再赘述。弹性件332优选为弹簧。球体333优选为钢球。
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定位件可以设置在握持段上。
具体地,第一定位孔31和第二定位孔32设置在握持段12远离第一杆段11的端面上。第一定位孔31的直径和第二定位孔32的直径均小于球体333的直径。这样,便于球体333移入第一定位孔31或者第二定位孔32内以及移出第一定位孔31或者第二定位孔32。
如图9和图10所示,定位件33还包括连接在安装孔331内的限位件334,弹性件332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限位件334和球体333上。限位件334的设置便于将弹性件332安装在安装孔331内,提高限制弹性件332的稳定性。限位件334优选为螺纹件。此时,安装孔331上设置有与螺纹件配合的螺纹段。
如图9和图10所示,为了得知驱动段23的转动位置,驱动段2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避让标识41和止挡标识42。握持段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避让标识41和止挡标识42配合的指示结构43。避让标识41与第一定位孔31对应设置,止挡标识42与第二定位孔32对应设置。这样,避让标识41与第一定位孔31对应设置能够得知定位件33位于第一定位孔31内,第二齿形部21位于避让位置。止挡标识42与第二定位孔32对应设置能够得知定位件33位于第二定位孔32内,第二齿形部21位于止挡位置。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自断螺塞组件,如图5至图8所示,自断螺塞组件包括自断螺塞50以及与自断螺塞50配合的持取装置。持取装置为上述的持取装置。由于上述的持取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自断部分容易从多个齿形片上掉落的问题,具有该持取装置的自断螺塞组件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
如图5至图8所示,自断螺塞50为筒状结构,自断螺塞50包括依次连接的螺塞部51、自断部52以及配合部53。持取装置的第一齿形部13和第二齿形部21均为外齿,配合部5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齿形部531,第三齿形部531为与外齿配合的内齿。本实施例的螺塞部51为相关技术中的螺塞,配合部53为相关技术中的自断部分,自断部52为相关技术中的螺塞与自断部分的连接处。自断部52处的材料强度较弱,当第一齿形部13施加的扭力大于螺塞部51的预设扭力时,自断部52与螺塞部51的连接处发生扭断,以使配合部53与螺塞部51分离。
如图5至图8所示,自断部52的内壁上设置有止挡凹槽521,持取装置的第二齿形部21位于止挡位置时,第二齿形部21伸入至止挡凹槽521内并与止挡凹槽521的槽壁止挡配合。这样,在第二齿形部21与止挡凹槽521的槽壁止挡配合,有效地防止配合部53从第一齿形部13掉落。
如图5至图8所示,为了第一齿形部13驱动自断螺塞50转动的同时,便于螺塞部51拧入至椎弓根钉的钉座内。螺塞部51包括螺纹段511,螺纹段511的轴线平行于第三齿形部531的延伸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杆体(10),包括第一杆段(11)以及与所述第一杆段(11)连接的握持段(12),所述第一杆段(11)远离所述握持段(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形部(13);
第二杆体(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齿形部(21)、第二杆段(22)以及驱动段(23),所述第二杆段(22)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杆体(10)内,所述第二齿形部(21)止挡于所述第一齿形部(13)远离所述握持段(12)的一端,所述驱动段(23)止挡于所述握持段(12)远离所述第一齿形部(13)的一端,其中,
所述驱动段(23)通过所述第二杆段(22)带动所述第二齿形部(21)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齿形部(21)具有与所述第一齿形部(13)对应设置的避让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一齿形部(13)错位设置的止挡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形部(21)的外部轮廓与所述第一齿形部(13)的外部轮廓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段(23)和所述第一杆段(11)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30),以使所述第二齿形部(21)能够保持在所述避让位置和/或所述止挡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30)包括第一定位孔(31)、第二定位孔(32)以及与所述第一定位孔(3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32)配合的定位件(33),所述驱动段(23)和所述第一杆段(11)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所述定位件(33),所述驱动段(23)和所述第一杆段(11)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孔(3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32),所述定位件(33)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31)内时,所述第二齿形部(21)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所述定位件(33)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32)内时,所述第二齿形部(21)位于所述止挡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33)设置在所述驱动段(23)或者所述握持段(12)上,所述定位件(33)包括安装孔(331)、弹性件(332)以及球体(333),所述安装孔(331)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杆体(20)的轴线,所述弹性件(332)设置在所述安装孔(331)内,所述弹性件(332)向所述球体(333)施加朝向所述第一定位孔(31)或者所述第二定位孔(32)方向的弹力,所述球体(333)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一定位孔(31)或者所述第二定位孔(3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33)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安装孔(331)内的限位件(334),所述弹性件(332)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限位件(334)和所述球体(333)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段(2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避让标识(41)和止挡标识(42),所述握持段(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避让标识(41)和所述止挡标识(42)配合的指示结构(43),所述避让标识(41)与所述第一定位孔(31)对应设置,所述止挡标识(42)与所述第二定位孔(32)对应设置。
8.一种自断螺塞组件,包括自断螺塞(50)以及与所述自断螺塞(50)配合的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持取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持取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断螺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断螺塞(50)为筒状结构,所述自断螺塞(50)包括依次连接的螺塞部(51)、自断部(52)以及配合部(53),所述持取装置的第一齿形部(13)和第二齿形部(21)均为外齿,所述配合部(5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齿形部(531),所述第三齿形部(531)为与所述外齿配合的内齿,所述自断部(52)的内壁上设置有止挡凹槽(521),所述持取装置的第二齿形部(21)位于所述止挡位置时,所述第二齿形部(21)伸入至所述止挡凹槽(521)内并与所述止挡凹槽(521)的槽壁止挡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断螺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塞部(51)包括螺纹段(511),所述螺纹段(511)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三齿形部(531)的延伸方向。
CN202120372596.3U 2021-02-10 2021-02-10 持取装置及具有其的自断螺塞组件 Active CN215129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2596.3U CN215129966U (zh) 2021-02-10 2021-02-10 持取装置及具有其的自断螺塞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2596.3U CN215129966U (zh) 2021-02-10 2021-02-10 持取装置及具有其的自断螺塞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9966U true CN215129966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1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72596.3U Active CN215129966U (zh) 2021-02-10 2021-02-10 持取装置及具有其的自断螺塞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9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31263B2 (en) Surgical screwdrivers with torque control and methods of use
US9504528B2 (en) Bidirectional ramped disposable torque limiting device
EP2335629B1 (en) Tool for use with a bone anchor, in particular for spinal surgery
US7762164B2 (en) Torque-limiting device
US20160235457A1 (en) Bone Screw and Self-Retaining Driver
US8365641B2 (en) Torque wrench
JP2008531124A5 (zh)
JP6336472B2 (ja) ツイスト駆動型(twist−drivable)ピンアセンブリ
TW201309256A (zh) 多軸式骨骼固定裝置
US9868194B2 (en) Reversible multiple use disposable torque limiting device
US9775654B2 (en) Surgical ratchet tool, system and method
JP2008023697A (ja) 使い捨て部分を有する半自動のトルク制限装置及び方法
US10730167B2 (en) Disposable surgical screwdriver
EP3359838B1 (en) Gearless spring torque drive
EP1955667B1 (en) Global nail screw retaining screwdriver
US6543317B1 (en) Screw holder and torquing tool
CN112826581A (zh) 持取装置及具有其的自断螺塞组件
US20170035485A1 (en) Bidirectional ramped disposable torque limiting device
CN215129966U (zh) 持取装置及具有其的自断螺塞组件
US20150342693A1 (en) Reversible multiple use disposable torque limiting device
US7284465B1 (en) Locating structure of an adjustable open wrench
WO2013081934A1 (en) Reversible multiple use disposable torque limiting device
AU2014258975A1 (en) Tool devices for securing connector elements
EP2361728A2 (en) A tool for installing rivet nuts
EP3359065B1 (en) Gearless in-line torque-limite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